中國軟件產業鏈形成歷程
http://www.xibaipo.cc 2008-06-03 11:38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目前我國軟件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形成的過程中,我國的軟件產業主要經歷了萌芽期、起步期、進入期和發展期四個階段。
目前我國軟件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形成的過程中,我國的軟件產業主要經歷了萌芽期、起步期、進入期和發展期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萌芽期(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
標志:計算機工業管理局成立、中軟公司成立
1978年,以計算機工業管理局的成立為標志,我國的計算機工業真正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在此期間,中國計算機服務公司(中軟前身)、中國計算機軟件公司、中國計算機系統集成公司等相關公司相繼成立,對于中國的軟件產業而言,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第二階段:起步期(20世紀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標志:中關村出現、成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關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由于科研要面向經濟,要服務于經濟的發展觀念深入人心,許多科研院所的研究員們也紛紛走向市場。許多提供代理銷售、增值服務、應用軟件開發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等相繼成立,中國的軟件產業開始了面向市場、面向客戶的轉變。
第三階段:進入期(20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初)
標志:金字工程、軟件園的建設
九十年代初,為了發揮集群優勢,中國的軟件產業開始了集群式的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建立,更觸動了軟件在各個方面的應用。2000年隨著國務院18號文件頒布,軟件產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環境、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全面提速。
第四階段:發展期(網絡軟件時期,2000年至今)
標志:騰訊等公司崛起,中國網站在美國上市,微軟Oracle本地化
進入了2000年以后,中國的軟件企業開始進入網絡軟件時期,互聯網和軟件網絡營銷大規模興起,中國軟件出口逐漸增加,中國軟件走出國門。另外,一批網絡公司的迅猛崛起,他們推出網絡軟件,獲得的大量用戶的認可,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紛紛登陸納斯達克,獲得了長足發展。
從2003年開始,IBM、微軟、Oracle等跨國公司紛紛加快在中國軟件市場本地化進程。本地化可以給跨國公司帶來兩方面的收益:一是通過人才本地化降低公司運營成本,二是更加了解目標市場的需求特點。軟件產業跨國公司的本地化策略一般覆蓋了產品本地化、市場本地化、企業員工本地化、技術支持本地化、合作伙伴本地化等。
小結:自1978年中國計算機工業管理局成立后,中國開始把軟件產業獨立出來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化,使國外大批軟件產品涌入中國,同時,我國的軟件企業開始崛起。跨國軟件公司通過戰略投資,加強與中國本土軟件企業的合作,把從軟件開發到售后服務的整個價值鏈搬到了中國,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支持中國發展規模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業和擴大出口。這使我國的軟件產業鏈初具雛形。
第一階段:萌芽期(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
標志:計算機工業管理局成立、中軟公司成立
1978年,以計算機工業管理局的成立為標志,我國的計算機工業真正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在此期間,中國計算機服務公司(中軟前身)、中國計算機軟件公司、中國計算機系統集成公司等相關公司相繼成立,對于中國的軟件產業而言,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第二階段:起步期(20世紀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標志:中關村出現、成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關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由于科研要面向經濟,要服務于經濟的發展觀念深入人心,許多科研院所的研究員們也紛紛走向市場。許多提供代理銷售、增值服務、應用軟件開發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等相繼成立,中國的軟件產業開始了面向市場、面向客戶的轉變。
第三階段:進入期(20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初)
標志:金字工程、軟件園的建設
九十年代初,為了發揮集群優勢,中國的軟件產業開始了集群式的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建立,更觸動了軟件在各個方面的應用。2000年隨著國務院18號文件頒布,軟件產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環境、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全面提速。
第四階段:發展期(網絡軟件時期,2000年至今)
標志:騰訊等公司崛起,中國網站在美國上市,微軟Oracle本地化
進入了2000年以后,中國的軟件企業開始進入網絡軟件時期,互聯網和軟件網絡營銷大規模興起,中國軟件出口逐漸增加,中國軟件走出國門。另外,一批網絡公司的迅猛崛起,他們推出網絡軟件,獲得的大量用戶的認可,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紛紛登陸納斯達克,獲得了長足發展。
從2003年開始,IBM、微軟、Oracle等跨國公司紛紛加快在中國軟件市場本地化進程。本地化可以給跨國公司帶來兩方面的收益:一是通過人才本地化降低公司運營成本,二是更加了解目標市場的需求特點。軟件產業跨國公司的本地化策略一般覆蓋了產品本地化、市場本地化、企業員工本地化、技術支持本地化、合作伙伴本地化等。
小結:自1978年中國計算機工業管理局成立后,中國開始把軟件產業獨立出來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化,使國外大批軟件產品涌入中國,同時,我國的軟件企業開始崛起。跨國軟件公司通過戰略投資,加強與中國本土軟件企業的合作,把從軟件開發到售后服務的整個價值鏈搬到了中國,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支持中國發展規模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業和擴大出口。這使我國的軟件產業鏈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