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色化潮流對資通訊行業的影響分析
本文導讀:提供能源礦產、石油化工、IT通訊、房產建材、機械設備、電子電器、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旅游商貿、醫藥保艦交通物流、輕工紡織等行業專業研究報告
一、前言
我國資通訊產業自1980年代起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重要信息電子產品之供應國,個人計算機、筆記型計算機、監視器、主機板..等產品及相關零組件,在全球市場地位可說傲視群倫。隨著全球綠色環保意識抬頭,相關議題的探討與推動也熱烈展開,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國針對資通訊電子產品采取新的法規予以規范,例如美國就節能議題,提出「能源之星」計劃及新的規范,日本則以Sony為首積極推動綠色產品,歐盟更于2003年初正式公布禁用有害物質防制法(RoHS),之后陸續提出禁止鉛、鎘、PBB...等有害物質之使用規范,使得綠色環保議題逐漸形成非關稅貿易障礙,對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廠商,將受到更大的沖擊。
二、綠色環保相關規范對資通訊產業影響層面深遠
國際法規與國際組織的各種供應認證,將首先沖擊臺灣廠商生產供貨的流程,尤其相關規范牽涉層面與種類相當繁雜,臺灣廠商因有長久的代工經驗,于講求質量的條件下依然具有成本優勢,加上擁有優秀的硬件設計能力,獲得全球各大品牌業者的肯定,然而由于臺灣以出口為導向強調國際化,產業鏈各環節均應符合各種國際標準,因此更須及早漸進式的更替應對環保規范,優先選擇對臺灣廠商發展最有利的因應措施,以維持并強化臺灣廠商的競爭優勢。
目前溫室氣體減量排放仍不具強制性,類似的規范如有害物質限用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RoHS)與(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等,均是從歐洲開始試辦實行,進而影響全世界主要國家和市場,從而形成一強制性的規范;尤其即將于2008年底開始實施的EuP(Energy Using Products,EuP),不僅涵蓋產業范圍廣,包括機械、電機電子及金屬制造業等,未來更將與輸歐產品驗證CE標章(CE Marking)相結合,所沖擊的層面更加廣泛。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于2004年起北京政府責呈訊息產業部經濟營運司,主導中國RoHS相關法規與執行通則等法令之立法工作,也透露出中國大陸持續因應的環保規范,如China RoHS與China WEEE等,都將成為未來臺廠所必需考慮注意的規范標準。
也因此廠商在因應綠色潮流趨勢,應將思考層面拉到整體策略的綠色供應體系建置,而非單一的設計一套系統來滿足RoHS法規,遇到WEEE、EuP時再找另一套solution因應,除了可以想見未來還會再有層出不窮、各國各區域的環保規范作為強制要求之外,還有相關的組織聯盟所提出各自在環保節能上的標章或措施,甚至有其它區域性的廠商組織,如歐洲的歐洲資通訊科技協會(EICTA)、日本的日本綠色采購調查標準化協會(JGPSSI)等,不論是對資通訊制造產業或服務產業,都將有廣大深遠的影響。臺灣的經濟模式為出口導向,為了預防各種國際環保計劃成為制式化的規范,進而影響整體競爭力,應及早加速投入建構全面產業綠色化,創造臺灣于進入全球環保規范化的緩沖空間。
三、2008年CES與CeBIT展即看出信息電子產品的綠色化潮流
如今許多廠商在發展新產品時,均以環保節能與創新技術結合,期望帶給消費者綠色化的新穎概念,除了符合國際規范之外,更希望能為地球環保與后代子孫塑造更好的環境資源。從2008年CES展看資通訊產業發展趨勢,展中雖缺乏驚艷新品,但資通訊產品間的不斷融合進化值得關注,綜合來看,有幾個發展主流。高畫質影音體驗走向主流市場、Internet成產品間互通平臺;數字生活概念逐一被落實,家中數字電視逐漸成為多媒體中心、PC扮演信息存儲角色;無線網絡技術將加快數字家庭布建;「Mobile Internet Device」商機引起國際大廠重視,數字內容的重要性日漸提高。
最值得密切注意的則是「綠色與節能概念」興起,展場有相當多的產品與計劃將因應綠色化,國際大廠更以組織整體來經營運作,將符合環保規范為訴求重點,隨后舉辦的CeBIT展更以Green IT為主題,明顯看到綠色潮流已快速走入大眾消費市場,不再僅是模糊的意念宣示,符合節能環保又兼具時尚的產品,將是未來消費電子市場的新興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