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分析
http://www.xibaipo.cc 2008-07-10 11:03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提供能源礦產、石油化工、IT通訊、房產建材、機械設備、電子電器、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旅游商貿、醫藥保艦交通物流、輕工紡織等行業專業研究報告
一、企業組織形式從哪里來?
《國富論》中指出:即遞增報酬的根源在于分工。由于分工的產生這就有了企業出現和存在的必要性。
舒爾茨在其勞動力資本理論里提出:在有限的生命周期里,專業化的學習可以使每個人不用重復學習別人已經掌握的知識,從而大大加快整個社會知識積累的速度和規模。
那么,為什么有的國家專業化分工水平高,而有的國家專業化分工水平低呢?
新古典經濟學把企業看成是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技術關系,并假定其有一個人格化的目標函數—利潤最大化。這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企業理論,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回答諸如“為什么會出現企業”這樣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二、企業存在的必要性
科斯首先提出:“為什么我們需要企業?”
傳統經濟學的回答是:“因為分工的需要。”比如在規劃院可以通過分工、合作完成單一規劃師所無法完成的大項目。但科斯認為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市場就是用來組織分工的。各種技術人員臨時組合在一起,一樣可以完成很大的項目,而不必組成一個公司。 芝加哥學派的鼻祖奈特給出另一個答案,即“規劃師分為兩類,一類喜歡風險,另一類厭惡風險。結果是喜歡風險的規劃師雇用厭惡風險的規劃師,并獲得超額的報酬。”但科斯認為這也是錯的,因為這只不過意味著需要一個保險市場,厭惡風險技術員可以多買保險,而不必出賣自己勞動力的支配權。
那么,正確的答案是什么?科斯的回答是:“交易成本”。分工經濟和自給自足經濟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在帶來專業化學習知識積累加快好處的同時,必須在擁有不同專業知識的人之間進行交易,分工越發達,專業化程度越高,交易就越密集,成本就越高。而正是交易成本,限制了一個經濟的分工水平,因此,企業的本質就是可以通過內部計劃,減少交易成本。 自那以后,很多人沿著這個思路企圖論證:市場是無效率的,企業可以通過計劃,減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這似乎支持了計劃經濟國家的實踐。實際上,國有企業之所以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企圖繞過交易成本,直接實現高水平的勞動分工。但是,計劃經濟的實驗并不成功。
20世紀80年代初,張五常認為即企業的出現不是因為計劃比市場更有效率,而是因為勞動力市場的交易成本比產品市場的交易成本更低。
企業的出現,只是用交易效率高的“勞動力市場”,代替交易效率低的“產品市場”,同用計劃代替市場,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兩碼事。
三、企業存在的充分性
但是張五常并沒有回答勞動力交易的雙方,誰應當雇傭誰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Alchian和Demsetz發表的經典論文中,他們第一次將企業理論與剩余權(residualclaims)聯系到一起:
在企業這個勞動力市場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搭便車”(free rider)的機會主義行為(偷懶),這時就需要有人監督和管理,那么如何使這個監督管理的人有效率,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擁有剩余權—獲得扣除成本后所有剩余所得的權利。
在一個合約中,如果剩余權是對稱分配的,合約的雙方就不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如果剩余權是不對稱分配的,這時就會出現企業:擁有剩余權的一方是企業家,另一方就是雇員。企業家可以:
①擁有剩余索取權;
②修正或中止與雇員有關的權利;
③轉讓他所擁有權力的權利。這種非對稱的剩余權分配,被認為是企業的特征。
企業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交易成本,但為什么剩余權的分配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楊小凱和黃有光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間接定價理論,揭示了剩余權減少交易費用的秘密,解釋了企業家何以在一個企業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原因。
根據他們的理論,在一個只有企業家和技術工人的市場里,有3種方式可以組織分工:
第一,企業家將管理知識賣給技術工人;
第二,技術工人雇用企業家幫助他設計;
第三,企業家雇用技術工人幫他干活。
在第一種方式里,不存在企業,你交活我付錢,如同“炒更”一樣,接活和干活的,擁有對稱的剩余權。而后兩種方式,就會形式有型企業的運作模式。那么,哪種企業剩余權結構效率更高?
楊小凱和黃有光的答案是:剩余權應該用來界定那種定價成本較高的勞動。由于剩余權可以用來間接定價,因此,以前非常難以卷入分工的活動,可以在市場上交易。
在上面這個例子里,技術工人工作量容易衡量。但是,企業家的勞動卻看不見、摸不到。他的管理水平好壞如何判定?他匯報水平對收益的貢獻有多大?這時,企業就會通過把剩余權界定給企業家,來給其設計和管理的貢獻間接定價—減掉技術工人的固定收益后,剩下的這一部分,就是規劃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價格。
對于一個企業來講,企業家管理的價值更難定價,“企業家才能的發揮,甚至在事后都難以監督和計量,除了用類似‘分成租合約’(sharecropping contract)這樣的制度安排,即由企業家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分享企業經營的剩余,否則企業家的才能是無法被‘激勵’出來的。因此,企業家必須擁有企業的剩余權。
科斯很早就注意到“發現價格”是市場經濟中最主要的交易成本,而企業的功能之一,就是盡量避免增加“發現價格”的成本。間接定價理論揭示了企業為勞動力定價的核心機制,解釋了市場上何以總是存在資本雇傭勞動的現象。
企業的本質乃是降低勞動力交易成本的合約方式。因為無論在什么所有制下,勞動力都是天然私有的。勞動力的這一特點,使得任何企業組織必定是一種勞動力交易的場所。在周其仁看來,“公有制企業的特征是‘沒有最終委托人的代理人,各類代理人本身都不擁有合法的對于生產資料的個人產權,也并不對任何擁有資料產權的個人負責”。但這并不意味著產權收益和分配問題在公有制企業里自動消失了。
在所謂“所有者缺位”的狀況下,一切本來由所有者應得的權利和應負的義務,實際上并沒有完全消失。“經濟資源在法律上的所有權和事實上的所有權并不總是一樣的,因此,公有制企業不過是通過非市場途徑交易產權的一種組織,經濟剩余權的分配仍然是這類企業的核心問題。
四、企業的定義和屬性
企業的本質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追求不對稱的剩余權。市場中的企業可以被理解為一個(或一組)由各類資源所有者締結的市場合約。
張維迎對企業是這樣定義:企業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約(合同)的有機組合,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產權交易的一種方式。企業行為是企業所有成員之間及企業與企業之間博弈的結果。這里,企業成員間的目標函數都是約束條件下的個人效用最大化。這個定義看上去似乎很抽象,但卻非常重要,后面的分析將會反復用到這個定義。
五、國有企業的不合理性及改革方向
對于大多數國有企業而言,由于最終剩余權的虛置,經營者沒有動機改進企業的效率,于是就會出現萊賓斯坦所謂的“X無效率”。
“X效率”是指在現有技術和資源水平下的生產潛力全部發揮時的效率。低于這個效率,就會被稱為“X無效率”。
X無效率是指一個企業最大的潛力是生產10萬噸,但是,由于管理層沒有剩余權,監管效率很低,很多能夠節省和優化的資源浪費了,或者技術上可行,也很容易做到的事,由于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結果只出了8萬噸。這時損失的2萬噸,我們稱之為X無效率。
于是在改革中出現了承包制。是一種轉讓部分剩余權的做法。它可以部分地消除X無效率。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但是,由于承包者沒有完全的剩余權,X無效率仍然無法完全消除(尤其是長期性的投入),因為他的承包權是不安全的,特別是當承包人的上級沒有剩余權的時候,他沒有激勵保證承包合同的執行,也沒有激勵找到最合適的承包人。
一旦度過經營危機,承包者的好處開始出現,上級就會有動機改變承包者。因為這時在他看來,承包者的好處,不是承包者創造的,而是他賦予的—給了誰,誰就可以得到承包的好處。對他而言,承包權的賦予,是他的權力,他可以把承包權作為獎勵給予他的親信;而對于真正有能力的經營者,則有意限制,以防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威脅—因為管理者自己的位置也并不安全。所以,在不同的經營條件下,“聽話的承包者”和“能干的承包者”在企業內部的地位完全不同。 在只有虛擬剩余權的企業,不會有真正的企業家;沒有真正的企業家,企業就一定會出現X無效率;而在一個競爭性的市場上,X無效率的企業,一定會敗給X有效率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