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綜述
本文導讀:隨著2004年西氣東輸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我國天然氣工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2007年,我國天然氣行業已開始進入發展期的“平穩上升”階段,表現在:天然氣資源多元化,儲運設施進一步管網化,天然氣消費趨于合理,天然氣價格穩定。
隨著2004年西氣東輸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我國天然氣工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2007年,我國天然氣行業已開始進入發展期的“平穩上升”階段,表現在:天然氣資源多元化,儲運設施進一步管網化,天然氣消費趨于合理,天然氣價格穩定。
一、2007年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基本情況
1. 天然氣儲量持續增長
天然氣資源是天然氣行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儲量持續增長。2007年全國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為4.1萬億立方米,比2006年增長了6.7%。其中,中國石油集團為3.02萬億立方米,占當年全國探明可采儲量的73.6%;中國石化集團為0.75萬億立方米,占18.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為0.33萬億立方米,占8.1%。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剩余天然氣可采儲量約為3.24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24萬億立方米,增長幅度約為4.8%。其中,中國石油為2.35萬億立方米,占全國剩余天然氣可采儲量的72.5%;中國石化為0.63萬億立方米,占19.5%;中海油為0.26萬億立方米,占8.0%。
天然氣勘探不斷取得突破。到2007年底,我國第一個萬億立方米儲量的氣田——蘇里格氣田(含東區),累計探明儲量達到1.19萬億立方米;龍崗氣田顯示出巨大潛力,初步預測,龍崗地區有利勘探面積為6000平方千米,儲量規模可達1萬億立方米以上;隨著原油的勘探開發,冀東油田的天然氣探明儲量也超過1000億立方米,前景良好。
我國非常規氣資源也進入大規模勘探開發期。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45個聚煤盆地煤層氣總資源量達到36.8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1130億立方米,尤其是山西沁水盆地,煤層氣資源已進入工業化開發階段。
2. 天然氣產量增長過“百”
2007年,全國天然氣產量約為694.05億立方米,增長幅度約為18%,我國天然氣年產量增長首次超過100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石油集團的天然氣產量為542.45億立方米,約比上年增長10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78.2%;中國石化集團、中國海油的天然氣產量分別為77.43億立方米和66.63億立方米,分別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11.2%和9.5%;其他天然氣產量為7.54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1.1%。
在各油氣區中,川渝、塔里木、長慶三大氣區的天然氣產量均超過100億立方米,分別達到171.6億立方米、163.6億立方米和124.6億立方米,長慶氣區的天然氣產量首次突破100億立方米。2007年,這三大氣區的天然氣產量達到459.8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66.3%。產量增幅最大的是塔里木氣區和長慶氣區,分別較上一年增長44.8億立方米和33.9億立方米,分別增長27.3%和27.2%。
3. 天然氣消費市場更為旺盛
(1)消費量增長最快
200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為682億立方米,比2006年增加142億立方米,增長了26%,是“十五”以來天然氣消費量增幅最大的一年。這主要是由于國產天然氣產量的增長和進口LNG的引進。2007年我國管輸天然氣市場增長迅速,全年管輸天然氣銷售量為274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市場銷售總量的40%;LNG銷售量為39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市場銷售總量的6%;其他銷售量主要分布于油氣田周邊市場。
(2)消費區域不斷擴大
截至2007年底,我國天然氣消費市場已經擴展到全國30個省市區。天然氣消費量超過10億立方米的省市區達到19個。其中四川省是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最大的省份,消費量近10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15%;廣東省的消費量為37億立方米,較上年增長了26億立方米,是天然氣消費量增長最多的省份。
(3)消費結構日趨合理
隨著城市環保要求的提高和天然氣利用產業政策的發布,居民、公共福利以及城市其他用戶天然氣用量越來越大。2007年城市燃氣(包括居民、公共福利、CNG汽車、采暖等,不含城市小工業)天然氣消費量為178億立方米,若不包括油氣田的生產自用氣,城市燃氣占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27.8%,為天然氣的主要利用方向。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走高,天然氣價格越來越具有競爭力,天然氣作為工業燃料的消費量也在大幅增長。2007年工業燃料用氣消費量比上年增長42億立方米。隨著西氣東輸和廣東LNG項目下游市場的開發,2007年天然氣發電消費量達到135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46億立方米。化工用天然氣也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油氣田周邊地區。
4. 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調配逐步實現網絡化
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約3.5萬千米,其中管徑大于426毫米的管道總長度為2.42萬千米。中國石油的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為2.86萬千米,占全國總量的81.7%。
2007年,無論是管道建設還是氣源調配,都體現出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化進程的加快。2007年7月30日,蘭銀線正式向長寧線供氣,標志著青海、塔里木、長慶三大氣田的順利聯網,首次實現了四大氣區資源的互相調配;此外,西氣東輸管線向陜京線系統轉供天然氣23億立方米,通過淮武線向忠武線轉供天然氣5億立方米;澀寧蘭管線通過蘭銀線向長慶周邊市場轉供天然氣3億立方米;冀寧聯絡線調配天然氣3億立方米。
2007年建設的天然氣主要管線包括蘭銀線、“川氣東送”管線以及福建、上海LNG項目外輸管線。蘭銀線起自澀寧蘭管道,經過西氣東輸管道,終于寧夏銀川末站,干線長457千米,于2007年7月建成投產。“川氣東送”是國務院批準建設的重點工程,工程總投資627億元人民幣,于2007年8月31日開工建設,設計輸氣能力為120億立方米/年,增壓后可達到170億立方米/年,輸氣干線起自四川普光氣田,經重慶、湖北、安徽、浙江、江蘇后到達上海,全長1702千米。與“川氣東送”同時建設的還有達州專線以及重慶、南昌、南京、常州、蘇州等地供氣支線。福建、上海LNG項目于2006年開工,2007年外輸管線建設加速,進展順利。
5. LNG進口業務快速發展
2007年是我國廣東LNG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的第一年。全年我國共進口LNG 291萬噸,是2006年進口量的3倍多。其中248萬噸為來自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項目的長期合同供貨,約占進口總量的85%,平均價格為206.16美元/噸(3.9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由于廣東省對LNG強勁的需求超過LNG期貨供應量,自2007年4月起,我國開始以市場價進口現貨LNG。2007年,我國共從阿曼、阿爾及利亞和尼日利亞進口LNG現貨43.54萬噸。阿爾及利亞是中國現貨LNG最大的供應國,2007年對我國的現貨供應量為31.27萬噸。非洲生產商對中國出口的LNG價格最高,均價達到8.6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6. 天然氣利用政策正式發布
為緩解天然氣供需矛盾、優化天然氣使用結構、促進節能減排,國家發改委于2007年9月正式發布《天然氣利用政策》。《天然氣利用政策》明確了天然氣利用順序,綜合考慮天然氣利用的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并根據不同用戶的用氣特點,將天然氣利用分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和禁止類。該政策的發布,給出了三個主要信號:一是目前我國的天然氣供應形勢為供不應求;二是政府對需求側加強了管理;三是鼓勵城市燃氣消費,限制天然氣發電和化工。該政策的實施必將對我國未來天然氣的利用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2007年中國天然氣行業熱點透視
1. 中國石油管道代輸中國石化天然氣
2007年,中國石油所屬陜京管道系統代輸了中國石化14億立方米的鄂爾多斯天然氣,這是一個令人喝彩的舉動,充分說明了中國天然氣市場參與者在理念上的進步。長期以來,我國三大石油公司給外界的印象一直是合作少、競爭多,代輸行為體現了一種寶貴的合作精神,將對我國管輸業務準入產生巨大的推動力,為中國天然氣業務的發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時,此次代輸行為也為三大石油公司天然氣業務的全面合作,包括上游氣田的聯合開發、管道項目的合資建設、地下儲氣庫的共同調峰、區域性管網的合作以及LNG項目的聯合建設等,提供了可能性。三大石油公司聯合開發上游氣田,將提高我國的天然氣供應能力;互為代輸、互為調峰,實現統一調配,可以真正實現天然氣的供應安全;加強合作,建設區域性管網,可以有效地開發市場;共同引進LNG項目,可以降低成本。總之,如果三大石油公司能夠以一種合作的姿態共同推動我國天然氣業務的發展,則我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將會又快又好,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2. 工業用氣“漲”價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天然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電[2007]301號),自2007年11月10日起,上游油氣田供工業用戶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上調0.4元/立方米,相當于上漲35%;各地可適當上調工業用和車用天然氣的銷售價格。此次調價的背景是,“在調整油價后,還要適當提高除用于生產化肥以外的工業用天然氣出廠價格和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以縮小天然氣價格與可替代能源價格的差價,抑制工業項目用氣的過快增長和汽車用氣的盲目發展”。
《通知》下達后,各地紛紛調高了天然氣工業用戶的供氣價格,對工業項目用氣尤其是對天然氣發電項目,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時,價格的提高也調動了供應商的積極性。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天然氣價格上漲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然而,此次漲價的做法有值得商榷之處。
首先,工業用氣價格上漲,而民用氣價格維持不變,使工業用氣價格和民用氣價格倒掛,不符合天然氣定價的規律,也使我國的天然氣定價又走回了老路。按照國際天然氣定價模式,天然氣民用價格應高于工業用戶價格,而按照《通知》的精神,我國的做法正好相反。這必將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即國家不支持天然氣工業用戶的發展,從而對市場產生不利的影響。
其次,天然氣定價是一個系統工程,應經過充分的論證或聽證,而不是國家有關部門的任意行為。如果我國的天然氣定價按此發展,不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就不可能建立起成熟的天然氣定價機制。從市場實際情況來看,民用市場可承受較高的氣價,而工業用戶可承受的氣價偏低,此次漲價顯然與市場實際情況不符。
3. “川氣東送”工程開工建設
2007年“川氣東送”管線工程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繼“西氣東輸”工程之后,我國又一重大長輸管道工程。它的建設,標志著中國石化跨入了長輸管線的建設行列。該工程的實施,將對我國天然氣工業產生以下巨大的促進作用:一是促進上游勘探開發;二是進一步完善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與我國其他基干管道聯接成網,形成靈活的資源調運系統;三是提高下游市場的供應保障能力,有效地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天然氣市場開發。
建議“川氣東送”項目在建設實施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注重分輸口的預留和支線的建設。應盡可能預留分輸口,統籌支線的建設,避免因支線建設滯后影響供應,造成工期延誤。
二是考慮與其他基干管道的聯接,以及與調峰設施的配套,以實現互相調配,合理配置調峰資源,安全供氣。
三是正確處理油田周邊市場與管道下游市場的關系,既要考慮油氣田周邊地區的資源優勢,也要突出東部地區的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做到和諧發展。
三、2008年中國天然氣行業展望及建議
1. 2008年我國天然氣行業主要發展趨勢
2008年,我國天然氣供應仍將以國產氣為主,廣東LNG進口增量較少。根據天然氣下游利用的建設進展和落實程度,預計2008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為880億立方米;而根據天然氣供應計劃,200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將比2007年增加120億立方米,約為800億立方米,主要為城市燃氣、發電和工業燃料。因此,我國天然氣資源仍將供不應求。
2. 有關建議
(1)組織力量開展定價機制研究
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上漲,我國天然氣價格漲價壓力加大。我國現行的天然氣定價機制基本上是成本加成法。除廣東進口LNG外,目前我國沒有其他天然氣進口,基本上以國內氣為主,與國際油價聯動的條件并不成熟。國家發改委2007年11月針對天然氣工業用戶的漲價政策,盡管有其合理性,但卻不符合價值規律,顯得生硬而盲目。2008年,我國有多個天然氣進口項目的談判,預計2010年以后將有大量的高價氣引入中國,顯然,目前的定價機制不能適應未來氣源的變化。
為了適應未來天然氣資源的變化和天然氣市場的發展形勢,建議國家定價部門組織有關力量,加強定價機制研究,盡快提前制定有利于市場開發的配套定價機制。在定價過程中,要統籌兼顧供應商和用戶的利益,既不能僅考慮用戶利益,使進口項目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害,挫傷供應商的積極性,也不能完全將進口氣價的成本轉嫁于用戶,使市場開發受到抑制。
(2)重新審視天然氣發電
天然氣供不應求,天然氣價格上漲,再加上天然氣利用政策的發布,使我國天然氣發電受到了全面限制。在“十一五”期間,除了LNG配套電廠和個別城市熱電聯產項目外,沒有新的天然氣發電項目建設獲批,天然氣發電一時成為“老大難”項目。
然而,天然氣發電項目并非一無是處。首先,天然氣發電作為煤電的重要補充,可以改善我國的電力燃料結構,實現電力能源多元化;其次,天然氣發電起停方便,便于調節,有利于天然氣管線的平穩運行;再者,天然氣發電是天然氣重要的利用方向之一,當天然氣供不應求時,天然氣發電可以被限制,當天然氣供應充足時,如果沒有適當比例的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利用規模有限,天然氣市場不能快速啟動,不利于市場的開發。
因此,從促進天然氣市場開發和天然氣發電健康發展的角度考慮,建議實施如下措施:一是配套專門的電價與氣價聯動機制,提高天然氣發電的價格競爭力;二是鼓勵熱電冷聯產項目的發展,組織有關機構大力推廣;三是制定時間表,適當放寬天然氣發電的有關利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