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市場銷售趨勢
本文導讀:受益于主營產品價格多次提升,國內維生素E的寡頭企業浙江醫藥(600216.SH)和新和成(002001.SZ)業績大幅增長。但這種業績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在業內卻備受外界爭議。
受益于主營產品價格多次提升,國內維生素E的寡頭企業浙江醫藥(600216.SH)和新和成(002001.SZ)業績大幅增長。但這種業績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在業內卻備受外界爭議。
17日,浙江醫藥給出了一份驕人的中期業績預報,預計公司2008年上半年凈利潤額約為4.1億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370萬的業績增長了近110倍。
同時,記者從業內了解到,自7月以來,VE的銷售正發生微妙變化——中間商和終端客戶的市場囤貨較多,導致銷售趨淡。
“市場的實業層面正發生變化,可能會影響到資本市場層面。”17日,長期觀察該市場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存貨較多,銷售趨淡
浙江醫藥能夠取得同比110倍的業績增長,和其去年主導產品VE、VH、VA多次大幅提價直接相關。
目前,全球的維生素E生產主要集中在浙江醫藥、巴斯夫、帝斯曼及新和成4家公司,其中浙江醫藥和帝斯曼的年產量為1.5萬噸以上,新和成則達到1萬噸以上。作為國內最主要的VE生產企業,浙江醫藥和新和成兩者的VE產量占全球40%的市場左右。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VE出現了積壓。進入7月以來,VE出現了滯銷,造成了一定的庫存;另一方面,由于過去多次提價,中間商和終端客戶手中都有不少存貨,以至于銷售趨淡。
“市場的實業層面正在發生一些變化,主要是銷售,有趨淡的苗頭。是不是價格拐點還看不清楚?但風險正在積聚。”該人士強調。
以浙江醫藥及新和成為例,從去年6月起連續多次提價:新和成在去年6月將VE的內銷價提高了15%-20%,外銷價也提升5%-10%。9月13日,VE系列產品漲價15%左右。10月20日,VE和VH系列產品分別漲價15%左右和100%。今年2月21日,VE再度提價約120%。至今年6月,VE價格再提40%。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進入到6月份時,單體維生素市場呈現低迷狀態,表現在,大部分有資金及信息渠道的商家和終端客戶因為采購了足量的庫存,造成其采購不積極,這緩沖了廠家的提價動作。
目前,維生素E在國內的出廠報價已經上調到260元/公斤左右,但國產維生素E的市場價格基本還在210-225元/公斤,市場成交量一般。
“市場存貨較多,需求不旺可能將導致VE價格出現拐點。”該人士強調,未來VE價格繼續上攻的可能性較小,市場應是逐步回調。
事實上,除了銷售市場轉淡,未來的成本上升,對兩家公司業績產生的壓力可能進一步傳導。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壓力之下,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環保投入持續增加,這些都造成生產成本不斷提升。此外,由于維生素產品的國際市場占重要部分,在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的壓力下,兩家公司都存在出口產品價格下跌的風險。
博亞和訊網分析說,VE和VA品種是用在畜禽飼料產品中最大的單體維生素之一,和今年年初相比,博亞和訊估測,單體維生素添加原料成本上漲50%。單體維生素成本過高,并且價格波動大,采購多維甚至比采購單體自配價格劃算,不少飼料企業轉向采購多維。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上半年,多維產量同比增長50%以上,部分企業多維產量甚至同比增長100%。
種種跡象顯示,VE、VA的多次提價,已經讓下游客戶的接受度越來越小。如果更多的企業轉向采購多維,勢必會影響上游廠家的銷售。上游企業成本增加的壓力也越來越難以傳導到下游客戶。
事實上,過度依賴主導產品價格上升帶來業績激增,也使得浙江醫藥和新和成的估值存在較大爭議。今年6月,意大利企業圣菲邁宣布在其意大利工廠生產維生素產品,消息一公布后,浙江醫藥、新和成兩家公司股票應聲而落。雖然意大利公司是否具有合成維生素E的生產線,目前仍難以確定,而且其在短期內也難以真正進行產品的生產銷售。但也不難看出,一旦這個行業進入新的競爭者,打破高集中度,或者產品價格下滑,高利潤和高業績恐怕難以繼續維持。
但也有資料顯示,對于VA市場,因為國外市場價格很高,后勢價格亦有穩步上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