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提取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本文導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植提物生產國與出口國,但不少產品的質量仍有待提高。在歐美國家熱衷天然植提保健產品的推動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將迎來一個新高潮,如果能夠及時改進提取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我國植提產業將實現一個臺階式升級。
據悉,紫杉醇、喜樹堿、石衫堿甲等國產植提物產品由于貨源緊張,根本無法滿足外商的訂單數量,而枸杞、紅景天、靈芝、當歸、葛根等一些“新資源植提物產品”(西方國家普遍認為它們是“新資源植提物”產品)則成為外商頻頻光顧的搶手商品。
然而,雖然前景值得期待,但當前我國植提物的出口附加值仍然較低,如青蒿素、銀杏葉提取物、茄尼醇等,因為提純技術落后及出口產品質量較低而往往造成利潤和市場份額大量流失等等,特別是在日韓等亞洲近鄰國植提產業風生水起的今天,這種出口的被動局面顯然需要反思。
青蒿素:
產銷失衡,出口許可制醞釀出臺
青蒿素由于在抑制瘧原蟲繁殖的效果方面優于使用多年的抗瘧老藥氯喹和乙胺嘧啶,因此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供非洲瘧疾流行疫區使用的主要抗瘧藥,迄今尚無其他植物來源的抗瘧藥(奎寧除外)能取代其市場地位。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4年曾發表了一篇全球抗瘧藥市場分析報告,根據報告中描述的前景,按照當時全球約有3.5億人患瘧疾病推算,世界青蒿素總需求量至2010年將達300噸,制劑銷售額將達15億美元以上。于是,我國西南各省掀起了種植黃花蒿的熱潮。
但實際上,此后幾年里,國際市場對青蒿素原料藥的需求量并沒有像WHO預測的那樣高。在2004年前,我國只有不到10家青蒿素提取廠,全國青蒿素年產量不過區區18噸。在對青蒿素過分樂觀預測的刺激下,國內青蒿素生產出現一哄而上的局面。至2006年底,全國青蒿素提取廠已遽增至近100家,生產出青蒿素粗品近80噸。
如此巨大的產量國內根本無法消化,只能出口海外,而青蒿素制劑銷售權則幾乎掌握在瑞士諾華的手中,我國只能以低價出口青蒿素原料藥粗品。在2004年時,青蒿素原料藥出口價每公斤尚有7000元人民幣,至2007年末則猛跌至每公斤僅1300元,這令不少青蒿素生產企業損失慘重。而因企業停止收購,許多黃花蒿甚至爛在了地里。
據悉,我國青蒿素出口受阻的原因并非是我國產品質量不好,而是遭遇來自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肯尼亞等非洲國家出口低價青蒿素的沖擊,這些國家也在大力栽培黃花蒿并提取青蒿素。
盡管如此,青蒿素作為國際市場上唯一一只天然抗瘧新藥,其市場前景仍十分光明。我國唯一一家獲WHO批準擁有自主出口青蒿素制劑資質的桂林南藥公司,去年出口青蒿素片劑約1500萬美元,預計桂林南藥公司今年出口青蒿素片劑數量將超過去年。
鑒于國內青蒿素原料藥生產商競相壓價出口青蒿素的現狀,我國商務部正在與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共同制訂“青蒿素類產品出口管理辦法”。
據透露,今后商務部將仿照麻黃素、甘草提取物出口那樣對青蒿素出口許可證制度,只有取得許可證的企業才能對外出口實行青蒿素原料藥。相信通過有效的管制措施,可挽回壓價出口青蒿素導致利益受損的局面,從而促使青蒿素原料的出口走向健康有序。
茄尼醇:
“新貴”不貴,新工藝有望力挽狂瀾
茄尼醇的興起不過短短十幾年的歷史,但卻已成為國際市場上最暢銷的植提物之一,因為茄尼醇是合成多種重要保健藥物如輔酶Q10、維生素K2等的關鍵中間體,尤其是輔酶Q10具有抗急性心肌梗死和抗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效果,其在國際市場的暢銷帶動了茄尼醇的緊俏。現國外已研制出多種以茄尼醇為原料的抗心血管病、抗癌和治療胃潰瘍等病新藥。
自2005年以來,茄尼醇在國際植提物市場迅速升溫,據估計,世界高純度茄尼醇的總需求量約為5000噸左右。實際上,煙葉來源的茄尼醇均為含量很低的粗品茄尼醇,必須經特種設備加工處理后去除雜質,并將純度提高至90%以上才能作為合成輔酶Q10或維生素K2的原料。我國近幾年來每年出口約3000噸左右的含量為20%的粗品茄尼醇,出口價僅為每噸7萬~9萬美元,而國際市場上高純度茄尼醇的均價在每噸48萬美元以上。如此看來,出口茄尼醇粗品實在有些得不償失。近年來,茄尼醇在國際市場異常走俏,產品基本上有多少銷多少,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廠商均從我國大量進口粗品茄尼醇,回國精加工成為高純度茄尼醇后再銷往國際市場甚至返銷給我國,其中的差價令人咋舌。
令人欣慰的是,近悉國內以南京師范大學為首的高等學校研究人員已發明了粗品茄尼醇精制成藥用級高純度茄尼醇的新工藝,今后幾年有望將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純度茄尼醇產品出口,從而打破日美兩國壟斷國際高純度茄尼醇市場的局面,屆時,國內以廉價茄尼醇粗品出口換取外匯的狀況將徹底改觀。
金絲桃素:
煥發“第二春”,潛力直逼紫杉醇
金絲桃素因為具有出色的抗抑郁作用而被歐洲草藥藥典所收載,其制劑在歐洲市場銷路極佳,年銷售總額大約有3億多美元。美國的金絲桃素市場較小,僅有2000萬~3000萬美元的年銷售額。
然而,讓金絲桃素再次備受矚目的是2004年爆發的世界性禽流感。當時只有瑞士羅氏生產的“達菲”能有效治療禽流感,但達菲的價格實在太昂貴,不適合我國中低收入人群眾多的國情,為此,國內中藥科研機構開始從中藥材里尋找抗禽流感的新藥,終于發現了貫葉連翹提取物之一的金絲桃素對引起禽流感的元兇——H5N1有強效抑制作用。這一消息傳至國外后,立即引起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強烈興趣。自2005年以來,我國金絲桃素首先出口至越南、泰國、韓國、印尼等深受禽流感疫情危害的亞洲國家,后來又出口至日本與美國。據悉,我國出口非藥用級金絲桃素粗品的均價為每公斤120元人民幣。
其實金絲桃素的主要產地并不在中國而是在歐洲,歐洲各地有不少上規模的貫葉連翹栽培基地。在我國發現金絲桃素抗禽流感新用途之后,歐洲金絲桃素生產商對這一植提物老產品又產生了興趣,據悉,不少歐洲醫藥研究機構已計劃與我國中藥科研部門合作,共同開展金絲桃素抗禽流感的人用藥品研究。
由于金絲桃素國際市場前景看好,我國已有包括陜西、四川等省在內的西南、西北地區在大力發展貫葉連翹種植,并將其作為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手段之一。如四川寶光集團投資建設的金絲桃素生產基地,其金絲桃素原料藥年產量已達100噸,首批出口至歐洲的符合歐盟標準的金絲桃素原料藥已于2007年順利出口至德國。
據估計,我國金絲桃素總產量已有500~600噸。一旦金絲桃素抗禽流感新用途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其將取代紫杉醇成為我國出口增長最快的植提物產品。
甘草提取物:
藥食兩用,銷量逐年升級
甘草提取物(主要成分為甘草酸)是深受歐美各國食品工業界歡迎的天然食用甜味劑,廣泛用于食品及日化用品中。除此之外,西方研究人員在過去10年里還陸續發現了甘草酸具有許多新的藥理作用,如抗肝炎病毒、保肝護肝、治療抑郁癥、抗胃潰瘍等等。我國與日本均已開發上市了多種以甘草酸衍生物為原料的抗肝炎新藥。
甘草酸的藥理作用及其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點,使其很快成為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的植提物產品之一。2004年,全球甘草酸總銷售額僅2.3億美元,2006年增至4億多美元,去年已超過5億美元。但由于我國西北地區農民對當地甘草資源狂采亂挖而導致甘草資源枯竭,如今,野生甘草資源已不足上世紀50年代的1/4。雖然新疆、東北等省已在開展甘草人工種植,但因甘草生長十分緩慢,因此,在過去幾年來,我國甘草浸膏粉的年出口量均徘徊在3500~4000噸之間。同時,與我國相鄰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也在大力發展甘草酸出口,估計這些國家的甘草提取物出口量合計已超過3000噸,基本與我國相當。但據了解,印度等國種植的甘草與中國甘草并非同一品種,質量上有一定差距,歐美客商更信賴的是中國出口的產品。據美國海關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進口甘草提取物中的64.75%是中國產品,而其他國家的產品僅占甘草提取物總進口量的1/3。
近悉,在幾年前由國內大企業投資的新疆沙漠地區甘草大規模人工栽培基地已取得成效,現甘草生長情況良好,在今明兩年即可收獲大量成品甘草,為今后國內甘草提取物加工業提供可靠的原料來源。
枸杞子:
無毒美容訴求,國際訂單飛如雪
在整個20世紀里,西方人對枸杞基本上一無所知。直到21世紀初,枸杞才引起歐美人的注意。特別是生產商聘請了女歌星麥當娜和著名模特凱特·摩絲等名人為產品代言人,在電視上介紹食用中國枸杞汁的種種好處,使得枸杞汁迅速成為歐美市場上最暢銷保健產品之一。我國枸杞出口量因此大增。
在2006年,我國出口枸杞干果數量高達4739噸,另有超過5000噸的枸杞濃縮原汁出口至歐洲與美國市場,從而給寧夏等主要枸杞產地的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近年來,不斷有歐美客商到寧夏枸杞產區考察并追加枸杞干果或枸杞原汁訂單。由此帶動了寧夏等地農民擴大種植枸杞的積極性。預計今年我國出口枸杞的數量將達8000噸,并有數量相當的枸杞濃縮原汁出口至海外市場。美國FDA和英國農業食品主管部門已同意將我國出口的枸杞定性為“新資源食品”,而且迄今尚未發現它有任何毒性報道。在今后幾年,枸杞有望成為繼銀杏葉提取物之后在歐美市場家喻戶曉的新植提物產品。
銀杏葉提取物:
寶刀不老,穩定向上
銀杏葉提取物制劑已被幾乎所有的發達西方國家收載入藥典,銀杏葉提取物(EGB)也是中國古老藥用植物對國際藥學界的一大貢獻。目前國際市場上銀杏葉提取物及其下游產品已形成年銷售額達50億美元以上的銷售規模,堪稱“天然植物藥之王”。
銀杏藥用制劑對銀杏提取物(EGB)的質量要求(尤其是雜質含量必須低于1ppm)特別高,我國出口的銀杏葉提取物浸膏粉往往由于雜質含量不符合西方客商要求而被退貨,現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很少直接從我國進口銀杏葉提取物浸膏粉,而改為直接進口中國產銀杏干葉,運抵歐洲后再提取出EGB加工成銀杏制劑。
但銀杏浸膏粉并非只作藥用,它還有保健食品與化妝品等用途,近年來,歐美一些國家客商仍從中國進口銀杏葉浸膏粉作為非藥品用途。因此,我國銀杏葉浸膏粉出口數量在過去幾年里仍保持增長態勢。而同時,國內企業對銀杏葉浸膏粉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中。如今,我國已形成銀杏樹種植到銀杏葉提取加工“一條龍”產業鏈,相信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將有穩定向上的市場前景。
2007年,我國出口銀杏葉浸膏粉總量為425噸,預計近年銀杏葉浸膏粉出口總量將超過500噸甚至達600噸左右。由于生產成本的提高與美元貶值等因素,預計今年銀杏葉浸膏粉出口價將比去年有所升高。2007年,我國出口銀杏葉浸膏粉均價僅為每公斤680~750元人民幣,今年估計將比去年上升10%~15%。
我國出口銀杏葉提取物面臨的另一挑戰是,日本與韓國的銀杏樹種植規模急速擴大,如日本一些縣已將種植銀杏樹和提取EGB作為一種新產業,日本常磐植物株式會社的銀杏提取物在國際市場上很有名,其EGB產品不僅供國內使用,還大量出口至美國市場。據了解,日韓兩國的EGB出口產品質量普遍優于我國產品,在西方市場有較強競爭力。這一現象應引起國內有關部門的重視。
總而言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植提物生產國與出口國,但不少產品的質量仍有待提高。在歐美國家熱衷天然植提保健產品的推動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將迎來一個新高潮,如果能夠及時改進提取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我國植提產業將實現一個臺階式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