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行業發展前景仍然廣闊
本文導讀:廣東飲用水行業在2007年再次取得輝煌的戰績。去年,廣東瓶(桶)裝飲用水以接近20%的增幅持續高速發展,整個行業的產銷規模近1000萬噸,朝陽行業的態勢表露無遺。與此同時,飲用水行業所面臨的壓力也是不容小覷的,據廣東水協統計
廣東飲用水行業在2007年再次取得輝煌的戰績。去年,廣東瓶(桶)裝飲用水以接近20%的增幅持續高速發展,整個行業的產銷規模近1000萬噸,朝陽行業的態勢表露無遺。與此同時,飲用水行業所面臨的壓力也是不容小覷的,據廣東水協統計,廣東飲用水行業的成本上漲了20%-30%,這對微利的飲用水行業來說,無疑是道難過的坎。而強勁資本注入飲用水行業,也加劇了飲用水行業的競爭,但飲用水行業專家認為,飲用水行業仍舊是朝陽行業。
壓力交織品牌集中度加強
廣東飲用水行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從創業初期到快速成長期,到現在日趨成熟,從良莠不齊到“QS”認證的大震蕩,飲用水行業的品牌集中度也越來越明顯,今年成本上揚更成了“加速器”,業內甚至傳出“行業大洗牌”的聲音。
實際上,桶裝水業“洗牌說”并非第一次提出。在2003年實行QS認證時,曾有官方統計,表示有70%的企業將倒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政府對飲用水行業“緊箍咒”的縮緊,每年都會有質量不過關的小水企在市場上消失,“洗牌”其實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廣東省瓶裝飲用水行業協會也從這一角度看到了“洗牌”的端倪。在年度工作計劃中,協會表示“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將加速行業的整合。質量和技術門檻近年一直在提高。如QS認證工作,曾在2003年讓近70%的企業關門。而今年,《聚碳酸酯(PC)飲用水桶》標準、禁止使用非環保的塑料袋等措施的推行,也必然會再淘汰一部分生產水平落后、質量不過關的“山寨廠”。
業內人士分析,造成品牌集中度加強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資本進入飲用水行業,此前媒體報道的自然飲集團旗下的廣州市自然飲清純水有限公司被天鹿湖合并;另一飲用水老品牌大峽谷被廣東滔達飲料有限公司“瞄上”;南洲水廠背后的強勁資本;以及華森國際旗下的黃果樹等等,這一系列信息都表明,這些來自市場的不同競爭,將對飲用水行業造成巨大的沖擊。
水行業面臨新的機遇
雖然行業今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廣東省瓶裝飲用水行業協會秘書長、高級工程師馬幼騏認為,飲用水依然是朝陽行業。去年,廣東瓶(桶)飲用水以接近20%的增幅持續高速發展,“美國2004年花92億美元買桶裝水,2006年花了210億美元”,而廣東有1000家水廠,整個美國才700家。因此,他認為實際上飲用水行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廣東省瓶裝飲用水行業協會在今年4月至5月進行產品質量檢驗活動,并隨后組織廣東瓶裝飲用水配套機械、包裝、洗滌消毒等產品認證、認定活動。而在今年7月至8月將對全省800多家“放心水店”,以及被授予“放心水生產基地”的企業進行考核、檢查。此外,業內最為關注的《聚碳酸酯(PC)飲用水桶》廣東地方標準,也有望在年內完成制定、報批并公布……各種跡象都表明,廣東飲用水市場的明天必將越來越規范。
“小水企消失,大水企才有更大的空間。”很多水企認為,從近年來飲用水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國桶裝水市場每年以大約20%的速度在增長,說明市場需求旺盛,這就是飲用水行業的趨勢,誰能在壓力、嚴格監管中生存,誰就是勝利者。
廣州地理研究所所長張虹鷗指出,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未來廣東省飲用水缺口將更大。到2010年飲用水供求矛盾將凸顯出來,廣東全省需水缺口將達到17.77億立方米,接近2010年需水量的1/3。而到2020年,需水缺口量將接近全年需水量的1/2。
因此,廣東飲用水如何在困境中突圍,尋求發展將會是飲用水行業接下來更大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