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度我國飼養業發展形勢預測
http://www.xibaipo.cc 2008-08-28 21:42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依據當前的飼養業發展情況、國家政策導向、國際有關產品的供求趨勢,以及我國飼養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對2008/09年度作出預測和判斷。
依據當前的飼養業發展情況、國家政策導向、國際有關產品的供求趨勢,以及我國飼養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對2008/09年度作出預測和判斷。
畜牧業保持較高的速度加快恢復和發展
生產情況
在國家扶持畜牧業發展政策的強力推動、畜產品消費需求旺盛和市場拉動下,2008年一季度畜禽養殖量增加,畜禽產品產量穩步提高,畜牧業生產加快恢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1917萬噸,同比增長3.7%,其中豬肉產量1284萬噸,增長2.3%。農業部跟蹤監測表明,當前畜牧業生產形勢總體向好。
一是生豬生產繼續恢復,正在扭轉生豬市場供應偏緊局面。據對20個生豬重點省60個大縣的跟蹤監測,4月份生豬存欄同比增長10.7%,環比增長3.1%;出欄同比增加3.9%,環比下降1.2%,生豬出欄環比下降與常年消費淡季來臨所表現的規律一致。能繁母豬存欄大幅增長,同比增長25.8%,環比增長3.7%。規模養殖繼續穩步發展,規模戶存欄同比增長21.4%,環比增長1.3%;出欄同比增長11%。散養戶飼養量相對穩定,存欄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4.4%;出欄同比下降1.3%。據調查,目前出欄1頭生豬平均盈利400元以上,自繁自養場戶達600元左右,飼養一頭母豬年盈利6000元左右。
二是牛奶產量增長,奶牛養殖效益回升。據行業預計,一季度奶牛存欄為1545萬頭,同比增長9.9%;奶類產量為850萬噸,同比增長12.3%。4月份奶業優勢產區省份原料奶平均價格為2.86元/公斤,同比增長43.5%,環比下降2.5%。目前,原料奶價格同比漲幅較大,奶牛養殖收益穩步回升,奶農養殖積極性進一步提高。飼養一頭單產5噸的奶牛可盈利2500元,同比增加盈利1500元左右。奶業主產省區犢母牛價格已由500元上漲到1200元,產奶牛由5000元上漲到8000~10 000元。
三是蛋雞生產保持增長,養殖繼續虧損。2008年以來,禽蛋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禽蛋產量692萬噸,同比增長6.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個百分點。2008年的雞蛋價格起伏較大,春節期間小幅攀升、節后迅速下滑、近期緩慢回升。但規模養殖場戶仍處于虧損狀態。
四是牛羊肉生產穩定發展,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據行業預計一季度牛、羊肉產量分別為240萬噸和132萬噸,分別增長3.6%和0.4%。據全國470個集貿市場價格定點監測數據,4月份第5周(采集日為4月30日),牛肉平均價格為31.56/公斤,同比增長57.2%,周環比下降0.2%。羊肉平均價格為31.67元/公斤,同比增長50%,周環比持平。目前育肥一頭肉牛平均盈利500~800元,育肥一只肉羊平均盈利100~200元。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畜牧業生產水平較低。我國畜牧業規模化程度不高,生豬規模養殖(出欄50頭以上)比重為48.4%,肉牛僅為30%,奶牛和蛋為60%左右。大多數散養農戶生產設施差,飼養管理粗放,養殖環境惡劣。許多畜禽場建場時間早,基礎設施老化,大部分種畜禽場畜舍、飼養設備破損嚴重。畜禽個體生產性能不高,牛平均胴體重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奶牛平均單產水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45%。
二是資源瓶頸制約加大。一方面是飼料資源缺乏。2006年我國養殖業轉化糧食約占糧食總產量的36%。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飼料糧將以3%左右的速度遞增,但糧食預期增量只有1%,飼料糧缺口在所難免。主要蛋白質飼料原料大部分依靠進口,我國飼用魚粉、大豆、合成氨基酸等分別需要進口70%、70%和60%以上。另一方面是草原資源約束突出。我國擁有天然草原近4億公頃,但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天然草原產草量與20世紀60年代初比較,下降了30%~50%。
三是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當前我國畜禽飼養仍以分散養殖為主,生產及防疫不規范,防疫難度大。2004年、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給家禽業造成經濟損失約為950億元。2005年四川豬鏈球菌病,生豬價格下跌30%,養豬業損失近1000億元。近兩年,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成為養豬業的頭號殺手。
四是環境污染日益突出。長期以來,一些大型養殖場污染治理設施簡陋,治理手段落后,在畜禽糞便和廢棄物的清理、收集、貯存、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方面,沒有配套措施。在養殖過程中,不少養殖戶大劑量使用高銅、高砷及其它金屬元素等添加劑,造成畜禽糞便中重金屬含量超高,對土壤生態和種植產品產生嚴重污染威脅。
五是畜牧業科技支撐能力弱。目前,我國畜牧業科技進步水平仍然較低,粗飼料如秸稈飼料化技術還沒有從根本上突破,糞污處理和環境控制技術還存在空白,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標準缺乏,畜牧業信息化體系不完善,市場及政策信息不暢通等。
六是飼養成本大幅上升。據農業部對470個集貿市場的價格監測,2008年4月份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1.75元/公斤,同比上漲13.6%;豆粕4.01元/公斤,同比上漲49.6%;育肥豬配合飼料2.59元/公斤,同比上漲27.4%。另外,購買仔豬等費用也大幅上漲,4月份全國仔豬平均價格為38.23元/公斤,同比上漲187.2%,環比上漲8.3%。勞動力每日工資從2007年初的30元增加到現在的50元,上漲66.7%。另外,近年來動物疫病的增加也造成了養殖成本增加。
生產預測
發達的畜牧業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農業發達國家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上,一些發達國家甚至高達80%。2006年我國畜牧業產值比重僅為34%,發展潛力巨大,大力發展畜牧業面臨良好機遇。
從市場需求看,我國居民年人均消費口糧已從1978年的225公斤下降到2006年的149公斤,而肉類消費則從8.86公斤增加到27公斤,肉類消費增加了18公斤,而口糧消費減少了76公斤。專家預測,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今后這一趨勢仍將繼續保持,畜牧業將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從現有基礎看,我國畜牧業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發展基礎。一是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2006年,我國肉、蛋、奶產量分別達8100萬噸、2940萬噸、329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6%、2%、5.3%,連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全國從事畜牧業生產的勞動力達1億多人,占農林牧漁業勞動力總數的30%左右。畜牧業帶動的相關產業如飼料工業、畜產品加工、獸藥等產業的產值超過了9200億元。三是促進農民增收作用顯著。2006年農民來自畜牧業的人均收入約為700元,占農民家庭農業收入的40%、現金收入的30%,一些畜牧業發達地區畜牧業現金收入已占農民現金收入的50%左右。四是區域化和產業化進程加快。我國生豬產業帶10省區的豬肉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5%,肉牛產業帶8省區的牛肉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1%,6個禽蛋主產省的產量占全國禽蛋總量的64%。我國畜牧業已從傳統的產業開始向現代畜牧業邁進。
從政策取向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畜牧業恢復發展的政策措施,目標是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保障畜產品供給不斷檔、不脫銷,畜產品價格不大漲、不大落。特別是2007年以來,國家集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發展、促進奶業發展、穩定蛋雞生產和保證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建立了能繁母豬補貼制和保險制度,支持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獎勵養豬調出大縣,強化生豬防疫和疫苗生產,加大養豬生產的信貸支持力度等;《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八項政策,對奶牛良種進行補貼,實施后備母牛補貼政策,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撲殺政策,支持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等;國閱[2008]24號“研究扶持蛋雞生產發展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明確了保護種雞生產能力,發展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疫病防控,支持蛋雞新品種配套系選育,支持雞蛋流通和產品加工等。這些政策措施極大地調促進了畜牧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我國畜牧業將在市場拉動、政策促動、工作推動等多種力量同向合力作用下,保持較高的速度加快恢復和發展,畜產品總量將繼續增加,畜產品價格將保持在較高水平,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高,農民來自畜牧業的現金收入將有所增加。2009年,我國畜牧業仍將延續較好的發展勢頭又好又快發展。
全年水產品供給總量可以保持平衡
生產情況
2008年一季度,全國水產品產量為82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9%。其中,海洋捕撈202萬噸,與上年同期持平;海水養殖產品172萬噸,同比增長3.5%;淡水產品產量450萬噸,同比增長6%。2008年,漁業生產形勢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淡水養殖主產區災損嚴重。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淡水養殖業遭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生產設施和水產品損失嚴重。據統計,嚴重受災的養殖面積1657萬畝,死亡各類親本336萬組、苗種42萬噸、成魚86萬噸,加上損毀漁業基礎設施等直接經濟損失達140多億元。與2007年同期比,淡水養殖產品價格上漲10%以上。
二是水生動物發病率大幅上升。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水生動物疫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上升。據11省市監測,32個養殖種類發生51種病害,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如廣東省2月份羅非魚水霉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從2007年的0.87%和0.29%上升為2008年的40.25%和59.7%。
三是水產品貿易形勢日趨復雜。一般貿易和來進料加工出口均呈下降趨勢。其中,一般貿易出口量30萬噸,出口額9.5億美元,同比下降9.1%和5.3%;來進料加工出口量16.1萬噸,出口額5.7億美元,同比下降11.2%和7.3%。對蝦、鰻魚、大黃魚出口出現嚴重下滑,出口額分別下降19.3%、30%和30.7%。與此同時,水產品進口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進口量達54.7萬噸,進口額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29.4%和23.8%。其中,魚粉進口17.2萬噸,同比增長73.1%;食用水產品進口17.9萬噸,同比增加55.7%。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存在環境污染和疫病暴發的潛在危險。因災死亡水產品數量多,特別是一些規模化養殖場戶損失慘重,有的單位死亡的水產品達數百上千噸,池塘消毒和死亡產品無害化處理費用大、缺少勞力、工作難度大。
二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等潛在隱患不容忽視。長期低溫多雪,魚體體質下降,暴發水霉病、小瓜蟲病危險增加。這兩種病目前又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替代藥物,一旦發病,養殖場戶使用孔雀石綠的可能性增加。
三是漁(農)民增收難度加大。這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水產養殖業的基礎設施設備和養殖產品的損害程度是史無前例的。由于水產養殖業政策性保險制度空白,公共財政對水產養殖業的扶持極少,災損得不到補償,災后復產投入全靠養殖場戶自身,養殖農民單靠水產養殖很難彌補2008年的損失。
生產預測
從當前看,因災死亡的水產品和大規格魚種都是為一、二季度供應準備的。養殖場戶擔心受凍的水產品繼續死亡,把二季度上市的產品提前上市。受此影響,二季度淡水養殖產品供給趨于偏緊。同時,長江進入“春禁”休漁時期,沿海漁業資源狀況未見明顯的恢復跡象,因此,捕撈水產品總量總體持平或略減。
從全年看,這次災害沒有造成養殖生產能力的重大破壞,養殖場戶的生產積極性沒有受到災害的影響而降低,災后重建、補放苗種比較快,全年水產品供給總量可以保持平衡。
飼料工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生產情況
2008年第一季度,飼料行業克服了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和南方冰雪災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總體上保持了快速穩定發展的勢頭。預計一季度全國飼料總產量2700萬噸,同比增長9.4%。其中,配合飼料2090萬噸,同比增長12.1%;濃縮飼料500萬噸,同比增長0.3%;添加劑預混合飼料110萬噸,同比增長4.3%。
從品種結構看,預計豬飼料總產量900萬噸,同比增長12.4%;蛋禽飼料540萬噸,同比增長7.5%;肉禽飼料890萬噸,同比增長21.3%;水產飼料230萬噸,同比下降13.6%;反芻動物飼料80萬噸,同比增長3.5%;其他飼料60萬噸,同比增長15.1%。
從區域發展情況看,西部十一省平均增幅最高,達到17.4%,東部十省為9.8%,東北三省和中部六省為6.5%。
一季度飼料工業運行特點:
一是生產快速發展。一方面在國家扶持養殖業政策推動和畜禽養殖利潤看好的拉動下,養殖場戶熱情高漲,規模化養殖發展迅速,生豬生產快速恢復,飼料市場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由于飼料原料、人工、運輸成本上升使小規模養殖戶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放棄使用自配料轉向使用商品化配合飼料。這是一季度工業飼料總量特別是配合飼料總量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二是成本持續增加。根據農業部對玉米、豆粕、魚粉、蛋氨酸等主要飼料原料的監測數據,一季度各主要飼料原料同比平均漲幅為36%,而同期豬、肉禽、蛋禽等配合飼料產品同比平均漲幅為23%。僅從原料成本方面分析,飼料企業內部消化了13個百分點原料價格上漲壓力。調查中飼料企業表示,飼料產品價格隨原料價格上漲有一定的順價銷售,但價格上漲的幅度遠遠跟不上成本上漲速度,目前絕大部分企業處于量大利薄的運營狀態,甚至部分企業為保住市場份額零利潤經營。
三是克服冰凍雪災沖擊。一季度南方部分地區遭受的冰凍雪災給飼料生產帶來嚴重影響,畜禽死亡、交通阻塞和電力供應中斷等問題在局部地區造成了需求減少、原料和產品運銷受阻,企業停產的嚴重后果,特別是受災較重的地區,大部分中小企業停產,飼料減產達50%以上。但隨著災后重建,各地生產得到快速恢復,從全國生產情況看,產量同比仍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雖然近幾年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總體保持良好,但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的現象屢禁不絕,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導致的突發事件時有發生,違規使用藥物的情況依然存在,對養殖產品質量和人民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不利于飼料工業和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國際原糧價格對國內飼料原料供求沖擊力度明顯加大。受國際原糧市場漲價和生物能源加工的影響,國際玉米等原糧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國內飼料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等價格隨之上漲。4月份,美國墨西哥灣2號黃玉米平均離岸價為每噸247美元,同比上漲61.3%,創歷史新高。據測算,國內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的驅動因素中,65%來自國際市場傳導。加之國內玉米深加工消耗量也在增加,大豆等油料作物生產效益低等原因,造成國內玉米和豆粕價格居高不下。
三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競爭力不強。2006年我國各類飼料企業數量達到15 501家,與飼料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異。如美國年產配合飼料1.5億噸,只有500多家配合飼料企業。我國飼料企業數量雖多,但名牌企業和大型骨干龍頭企業少,抗風險能力差。在遭遇疫情、原料漲價等突發情況時,經受不住市場的沖擊,也導致了飼料經營市場秩序比較混亂,難以有效管理。
生產預測
綜合考慮市場供需、養殖生產、國際國內原料市場情況,預計2008年飼料工業將在2007年全國飼料總產量1.23億噸的基礎上,繼續呈現出產量增長、結構優化、企業規模擴大、行業整合加速、產業素質提升的良好發展勢頭,全年工業飼料總產量將超過1.3億噸。飼料工業發展將出現四方面變化:
一是飼料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在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發展、飼料原料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養殖場戶自配飼料、使用濃縮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將繼續減少,配合飼料市場快速成長,配合飼料在整個產品結構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擴大。
二是飼料市場將更加規范。2008年5月1日《飼料生產企業審查辦法》全面執行后,預計全國約有四分之一的小型飼料生產企業被淘汰,市場上企業數量減少,飼料行業將逐步形成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導的更加規范、科學、健康的發展格局。
三是飼料產品直銷趨勢更加明顯。企業銷售方式發生顯著變化,飼料產品由企業直接進入養殖場的直售形式越來越多,中間商賺取大部分利潤的不合理局面將有所改善,飼料企業和養殖戶都將獲得更大的價格調整空間。
四是產業鏈延伸成為飼料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飼料行業上聯種植業,下聯養殖業,又同時受上、下游產業的擠壓,為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多地飼料企業將通過產業鏈向下延伸進入養殖業,參與原料——飼料——養殖產業鏈條上的利潤分配,平衡投入,規避風險。
畜牧業保持較高的速度加快恢復和發展
生產情況
在國家扶持畜牧業發展政策的強力推動、畜產品消費需求旺盛和市場拉動下,2008年一季度畜禽養殖量增加,畜禽產品產量穩步提高,畜牧業生產加快恢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1917萬噸,同比增長3.7%,其中豬肉產量1284萬噸,增長2.3%。農業部跟蹤監測表明,當前畜牧業生產形勢總體向好。
一是生豬生產繼續恢復,正在扭轉生豬市場供應偏緊局面。據對20個生豬重點省60個大縣的跟蹤監測,4月份生豬存欄同比增長10.7%,環比增長3.1%;出欄同比增加3.9%,環比下降1.2%,生豬出欄環比下降與常年消費淡季來臨所表現的規律一致。能繁母豬存欄大幅增長,同比增長25.8%,環比增長3.7%。規模養殖繼續穩步發展,規模戶存欄同比增長21.4%,環比增長1.3%;出欄同比增長11%。散養戶飼養量相對穩定,存欄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4.4%;出欄同比下降1.3%。據調查,目前出欄1頭生豬平均盈利400元以上,自繁自養場戶達600元左右,飼養一頭母豬年盈利6000元左右。
二是牛奶產量增長,奶牛養殖效益回升。據行業預計,一季度奶牛存欄為1545萬頭,同比增長9.9%;奶類產量為850萬噸,同比增長12.3%。4月份奶業優勢產區省份原料奶平均價格為2.86元/公斤,同比增長43.5%,環比下降2.5%。目前,原料奶價格同比漲幅較大,奶牛養殖收益穩步回升,奶農養殖積極性進一步提高。飼養一頭單產5噸的奶牛可盈利2500元,同比增加盈利1500元左右。奶業主產省區犢母牛價格已由500元上漲到1200元,產奶牛由5000元上漲到8000~10 000元。
三是蛋雞生產保持增長,養殖繼續虧損。2008年以來,禽蛋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禽蛋產量692萬噸,同比增長6.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個百分點。2008年的雞蛋價格起伏較大,春節期間小幅攀升、節后迅速下滑、近期緩慢回升。但規模養殖場戶仍處于虧損狀態。
四是牛羊肉生產穩定發展,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據行業預計一季度牛、羊肉產量分別為240萬噸和132萬噸,分別增長3.6%和0.4%。據全國470個集貿市場價格定點監測數據,4月份第5周(采集日為4月30日),牛肉平均價格為31.56/公斤,同比增長57.2%,周環比下降0.2%。羊肉平均價格為31.67元/公斤,同比增長50%,周環比持平。目前育肥一頭肉牛平均盈利500~800元,育肥一只肉羊平均盈利100~200元。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畜牧業生產水平較低。我國畜牧業規模化程度不高,生豬規模養殖(出欄50頭以上)比重為48.4%,肉牛僅為30%,奶牛和蛋為60%左右。大多數散養農戶生產設施差,飼養管理粗放,養殖環境惡劣。許多畜禽場建場時間早,基礎設施老化,大部分種畜禽場畜舍、飼養設備破損嚴重。畜禽個體生產性能不高,牛平均胴體重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奶牛平均單產水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45%。
二是資源瓶頸制約加大。一方面是飼料資源缺乏。2006年我國養殖業轉化糧食約占糧食總產量的36%。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飼料糧將以3%左右的速度遞增,但糧食預期增量只有1%,飼料糧缺口在所難免。主要蛋白質飼料原料大部分依靠進口,我國飼用魚粉、大豆、合成氨基酸等分別需要進口70%、70%和60%以上。另一方面是草原資源約束突出。我國擁有天然草原近4億公頃,但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天然草原產草量與20世紀60年代初比較,下降了30%~50%。
三是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當前我國畜禽飼養仍以分散養殖為主,生產及防疫不規范,防疫難度大。2004年、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給家禽業造成經濟損失約為950億元。2005年四川豬鏈球菌病,生豬價格下跌30%,養豬業損失近1000億元。近兩年,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成為養豬業的頭號殺手。
四是環境污染日益突出。長期以來,一些大型養殖場污染治理設施簡陋,治理手段落后,在畜禽糞便和廢棄物的清理、收集、貯存、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方面,沒有配套措施。在養殖過程中,不少養殖戶大劑量使用高銅、高砷及其它金屬元素等添加劑,造成畜禽糞便中重金屬含量超高,對土壤生態和種植產品產生嚴重污染威脅。
五是畜牧業科技支撐能力弱。目前,我國畜牧業科技進步水平仍然較低,粗飼料如秸稈飼料化技術還沒有從根本上突破,糞污處理和環境控制技術還存在空白,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標準缺乏,畜牧業信息化體系不完善,市場及政策信息不暢通等。
六是飼養成本大幅上升。據農業部對470個集貿市場的價格監測,2008年4月份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1.75元/公斤,同比上漲13.6%;豆粕4.01元/公斤,同比上漲49.6%;育肥豬配合飼料2.59元/公斤,同比上漲27.4%。另外,購買仔豬等費用也大幅上漲,4月份全國仔豬平均價格為38.23元/公斤,同比上漲187.2%,環比上漲8.3%。勞動力每日工資從2007年初的30元增加到現在的50元,上漲66.7%。另外,近年來動物疫病的增加也造成了養殖成本增加。
生產預測
發達的畜牧業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農業發達國家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上,一些發達國家甚至高達80%。2006年我國畜牧業產值比重僅為34%,發展潛力巨大,大力發展畜牧業面臨良好機遇。
從市場需求看,我國居民年人均消費口糧已從1978年的225公斤下降到2006年的149公斤,而肉類消費則從8.86公斤增加到27公斤,肉類消費增加了18公斤,而口糧消費減少了76公斤。專家預測,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今后這一趨勢仍將繼續保持,畜牧業將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從現有基礎看,我國畜牧業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發展基礎。一是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2006年,我國肉、蛋、奶產量分別達8100萬噸、2940萬噸、329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6%、2%、5.3%,連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全國從事畜牧業生產的勞動力達1億多人,占農林牧漁業勞動力總數的30%左右。畜牧業帶動的相關產業如飼料工業、畜產品加工、獸藥等產業的產值超過了9200億元。三是促進農民增收作用顯著。2006年農民來自畜牧業的人均收入約為700元,占農民家庭農業收入的40%、現金收入的30%,一些畜牧業發達地區畜牧業現金收入已占農民現金收入的50%左右。四是區域化和產業化進程加快。我國生豬產業帶10省區的豬肉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5%,肉牛產業帶8省區的牛肉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1%,6個禽蛋主產省的產量占全國禽蛋總量的64%。我國畜牧業已從傳統的產業開始向現代畜牧業邁進。
從政策取向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畜牧業恢復發展的政策措施,目標是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保障畜產品供給不斷檔、不脫銷,畜產品價格不大漲、不大落。特別是2007年以來,國家集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發展、促進奶業發展、穩定蛋雞生產和保證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建立了能繁母豬補貼制和保險制度,支持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獎勵養豬調出大縣,強化生豬防疫和疫苗生產,加大養豬生產的信貸支持力度等;《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八項政策,對奶牛良種進行補貼,實施后備母牛補貼政策,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撲殺政策,支持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等;國閱[2008]24號“研究扶持蛋雞生產發展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明確了保護種雞生產能力,發展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疫病防控,支持蛋雞新品種配套系選育,支持雞蛋流通和產品加工等。這些政策措施極大地調促進了畜牧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我國畜牧業將在市場拉動、政策促動、工作推動等多種力量同向合力作用下,保持較高的速度加快恢復和發展,畜產品總量將繼續增加,畜產品價格將保持在較高水平,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高,農民來自畜牧業的現金收入將有所增加。2009年,我國畜牧業仍將延續較好的發展勢頭又好又快發展。
全年水產品供給總量可以保持平衡
生產情況
2008年一季度,全國水產品產量為82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9%。其中,海洋捕撈202萬噸,與上年同期持平;海水養殖產品172萬噸,同比增長3.5%;淡水產品產量450萬噸,同比增長6%。2008年,漁業生產形勢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淡水養殖主產區災損嚴重。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淡水養殖業遭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生產設施和水產品損失嚴重。據統計,嚴重受災的養殖面積1657萬畝,死亡各類親本336萬組、苗種42萬噸、成魚86萬噸,加上損毀漁業基礎設施等直接經濟損失達140多億元。與2007年同期比,淡水養殖產品價格上漲10%以上。
二是水生動物發病率大幅上升。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水生動物疫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上升。據11省市監測,32個養殖種類發生51種病害,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如廣東省2月份羅非魚水霉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從2007年的0.87%和0.29%上升為2008年的40.25%和59.7%。
三是水產品貿易形勢日趨復雜。一般貿易和來進料加工出口均呈下降趨勢。其中,一般貿易出口量30萬噸,出口額9.5億美元,同比下降9.1%和5.3%;來進料加工出口量16.1萬噸,出口額5.7億美元,同比下降11.2%和7.3%。對蝦、鰻魚、大黃魚出口出現嚴重下滑,出口額分別下降19.3%、30%和30.7%。與此同時,水產品進口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進口量達54.7萬噸,進口額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29.4%和23.8%。其中,魚粉進口17.2萬噸,同比增長73.1%;食用水產品進口17.9萬噸,同比增加55.7%。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存在環境污染和疫病暴發的潛在危險。因災死亡水產品數量多,特別是一些規模化養殖場戶損失慘重,有的單位死亡的水產品達數百上千噸,池塘消毒和死亡產品無害化處理費用大、缺少勞力、工作難度大。
二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等潛在隱患不容忽視。長期低溫多雪,魚體體質下降,暴發水霉病、小瓜蟲病危險增加。這兩種病目前又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替代藥物,一旦發病,養殖場戶使用孔雀石綠的可能性增加。
三是漁(農)民增收難度加大。這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水產養殖業的基礎設施設備和養殖產品的損害程度是史無前例的。由于水產養殖業政策性保險制度空白,公共財政對水產養殖業的扶持極少,災損得不到補償,災后復產投入全靠養殖場戶自身,養殖農民單靠水產養殖很難彌補2008年的損失。
生產預測
從當前看,因災死亡的水產品和大規格魚種都是為一、二季度供應準備的。養殖場戶擔心受凍的水產品繼續死亡,把二季度上市的產品提前上市。受此影響,二季度淡水養殖產品供給趨于偏緊。同時,長江進入“春禁”休漁時期,沿海漁業資源狀況未見明顯的恢復跡象,因此,捕撈水產品總量總體持平或略減。
從全年看,這次災害沒有造成養殖生產能力的重大破壞,養殖場戶的生產積極性沒有受到災害的影響而降低,災后重建、補放苗種比較快,全年水產品供給總量可以保持平衡。
飼料工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生產情況
2008年第一季度,飼料行業克服了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和南方冰雪災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總體上保持了快速穩定發展的勢頭。預計一季度全國飼料總產量2700萬噸,同比增長9.4%。其中,配合飼料2090萬噸,同比增長12.1%;濃縮飼料500萬噸,同比增長0.3%;添加劑預混合飼料110萬噸,同比增長4.3%。
從品種結構看,預計豬飼料總產量900萬噸,同比增長12.4%;蛋禽飼料540萬噸,同比增長7.5%;肉禽飼料890萬噸,同比增長21.3%;水產飼料230萬噸,同比下降13.6%;反芻動物飼料80萬噸,同比增長3.5%;其他飼料60萬噸,同比增長15.1%。
從區域發展情況看,西部十一省平均增幅最高,達到17.4%,東部十省為9.8%,東北三省和中部六省為6.5%。
一季度飼料工業運行特點:
一是生產快速發展。一方面在國家扶持養殖業政策推動和畜禽養殖利潤看好的拉動下,養殖場戶熱情高漲,規模化養殖發展迅速,生豬生產快速恢復,飼料市場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由于飼料原料、人工、運輸成本上升使小規模養殖戶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放棄使用自配料轉向使用商品化配合飼料。這是一季度工業飼料總量特別是配合飼料總量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二是成本持續增加。根據農業部對玉米、豆粕、魚粉、蛋氨酸等主要飼料原料的監測數據,一季度各主要飼料原料同比平均漲幅為36%,而同期豬、肉禽、蛋禽等配合飼料產品同比平均漲幅為23%。僅從原料成本方面分析,飼料企業內部消化了13個百分點原料價格上漲壓力。調查中飼料企業表示,飼料產品價格隨原料價格上漲有一定的順價銷售,但價格上漲的幅度遠遠跟不上成本上漲速度,目前絕大部分企業處于量大利薄的運營狀態,甚至部分企業為保住市場份額零利潤經營。
三是克服冰凍雪災沖擊。一季度南方部分地區遭受的冰凍雪災給飼料生產帶來嚴重影響,畜禽死亡、交通阻塞和電力供應中斷等問題在局部地區造成了需求減少、原料和產品運銷受阻,企業停產的嚴重后果,特別是受災較重的地區,大部分中小企業停產,飼料減產達50%以上。但隨著災后重建,各地生產得到快速恢復,從全國生產情況看,產量同比仍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雖然近幾年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總體保持良好,但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的現象屢禁不絕,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導致的突發事件時有發生,違規使用藥物的情況依然存在,對養殖產品質量和人民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不利于飼料工業和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國際原糧價格對國內飼料原料供求沖擊力度明顯加大。受國際原糧市場漲價和生物能源加工的影響,國際玉米等原糧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國內飼料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等價格隨之上漲。4月份,美國墨西哥灣2號黃玉米平均離岸價為每噸247美元,同比上漲61.3%,創歷史新高。據測算,國內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的驅動因素中,65%來自國際市場傳導。加之國內玉米深加工消耗量也在增加,大豆等油料作物生產效益低等原因,造成國內玉米和豆粕價格居高不下。
三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競爭力不強。2006年我國各類飼料企業數量達到15 501家,與飼料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異。如美國年產配合飼料1.5億噸,只有500多家配合飼料企業。我國飼料企業數量雖多,但名牌企業和大型骨干龍頭企業少,抗風險能力差。在遭遇疫情、原料漲價等突發情況時,經受不住市場的沖擊,也導致了飼料經營市場秩序比較混亂,難以有效管理。
生產預測
綜合考慮市場供需、養殖生產、國際國內原料市場情況,預計2008年飼料工業將在2007年全國飼料總產量1.23億噸的基礎上,繼續呈現出產量增長、結構優化、企業規模擴大、行業整合加速、產業素質提升的良好發展勢頭,全年工業飼料總產量將超過1.3億噸。飼料工業發展將出現四方面變化:
一是飼料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在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發展、飼料原料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養殖場戶自配飼料、使用濃縮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將繼續減少,配合飼料市場快速成長,配合飼料在整個產品結構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擴大。
二是飼料市場將更加規范。2008年5月1日《飼料生產企業審查辦法》全面執行后,預計全國約有四分之一的小型飼料生產企業被淘汰,市場上企業數量減少,飼料行業將逐步形成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導的更加規范、科學、健康的發展格局。
三是飼料產品直銷趨勢更加明顯。企業銷售方式發生顯著變化,飼料產品由企業直接進入養殖場的直售形式越來越多,中間商賺取大部分利潤的不合理局面將有所改善,飼料企業和養殖戶都將獲得更大的價格調整空間。
四是產業鏈延伸成為飼料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飼料行業上聯種植業,下聯養殖業,又同時受上、下游產業的擠壓,為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多地飼料企業將通過產業鏈向下延伸進入養殖業,參與原料——飼料——養殖產業鏈條上的利潤分配,平衡投入,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