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炮灰”們的自救信心
http://www.xibaipo.cc 2008-11-26 09:24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拿什么拯救“炮灰”們的自救信心,提供能源礦產、石油化工、IT通訊、房產建材、機械設備、電子電器、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旅游商貿、醫藥保艦交通物流、輕工紡織等行業專業研究報告
金融海嘯、跨國公司裁員,讓瞄準外企的名校尖子生亂了陣腳。同時,備戰公務員考試的氛圍彌漫了高校畢業班,在一次次被用人單位招聘“調戲”之后,他們發現還是被稱為“國考”的公務員考試最靠譜。然而,百萬雄師都想擠過獨木橋談何容易,除了少數幸運兒,“國考”大軍中更多的人充當了“公務員考試的分母”,他們不無幽默地自嘲只是“國考陪跑小能手”,是“公務員考試的炮灰”。
大學生就業本來就是難題,如今看來更是“屋漏偏逢連陰雨”。金融海嘯的蔓延使得“過冬論”在房地產、互聯網、家電業、IT行業等多個產業中傳導,使本已積重難返的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但就業形勢的嚴峻并不能阻止求職人數的上揚,可許多往年必定出現在校園招聘現場的中小企業,甚至大企業,已經明確表明取消招聘計劃。
怎么辦?就業大軍首先得“自救”吧。中規中矩地應聘求職已經不適合目前形勢了,求職思路轉型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我們看到了較往年更為多樣的自救路徑:校園外的氣候如此“寒冷”,那就留在校園里繼續考研或者讀博吧。要不就入伍當兵吧,大學生當兵總比社會青年當兵有優勢吧。也有自主創業的,只不過在金融風暴來襲時,自主創業的風險也不小,小公司的存活率又有幾何呢?更“主流”的自救方式還是考公務員。但現實是,那么多的“炮灰”證明了這樣的自救途徑根本就不“現實”。
那么該拿什么來拯救“炮灰”們的自救信心呢?前幾天,中山大學校長懇請校友“下訂單”——“希望已有成就的校友利用手頭資源,多提供就業崗位給師弟師妹們”遭到了炮轟,有輿論說近親就業是社會流動的異化。后來,專家們說,“深挖洞、廣積糧”還是可以脫穎而出的,可是大學四年里積攢了四年甚至更多時間的“糧”和“洞”,如今工作又在哪里呢?有人說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如果能夠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在危機過后,他們的職業生涯就可以迎來更大的曙光。
但在我看來,這些至多都是心理層面的輔導,并不務實。香港大學博士研究生鐘曉慧提出,“在金融危機時期,信息的公開和及時傳導至關重要,是幫助個人做出決策、調整預期的前提”。信息公開并及時傳播,這些習慣里常常被看作是行政術語,如今對于就業自救中的大學生們尤為重要。只有全面細致地公開金融危機的種種影響,處于實踐中的大學生們才可以盡快獲得第一手資料,幫助他們更好地作出決策并少走彎路。在公開這些信息的同時必須搞清楚,信息的負面性與“炮灰”們的信心并不是正向相關的,別以為信息越負面了“炮灰”們越沒信心。相反,只有讓他們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才能幫他們更好地自救。
再扯遠一點,大學生就業自救途中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國考炮灰”?“體制內的職業才不容易受到經濟浪潮沖擊”也是關鍵原因。很長時間以來,民間一直對體制內、體制外的就業待遇差別多有詬病。有關部門一直在呼吁大學生就業要放寬視野,不要老盯著公務員的“飯碗”。可是,如果不打破體制內外之別,不完善體制外的就業環境,尤其是養老、就醫和住房方面的待遇,那即使不在金融風暴中,千軍萬馬也一樣會擠垮“國考”的獨木橋。
大學生就業本來就是難題,如今看來更是“屋漏偏逢連陰雨”。金融海嘯的蔓延使得“過冬論”在房地產、互聯網、家電業、IT行業等多個產業中傳導,使本已積重難返的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但就業形勢的嚴峻并不能阻止求職人數的上揚,可許多往年必定出現在校園招聘現場的中小企業,甚至大企業,已經明確表明取消招聘計劃。
怎么辦?就業大軍首先得“自救”吧。中規中矩地應聘求職已經不適合目前形勢了,求職思路轉型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我們看到了較往年更為多樣的自救路徑:校園外的氣候如此“寒冷”,那就留在校園里繼續考研或者讀博吧。要不就入伍當兵吧,大學生當兵總比社會青年當兵有優勢吧。也有自主創業的,只不過在金融風暴來襲時,自主創業的風險也不小,小公司的存活率又有幾何呢?更“主流”的自救方式還是考公務員。但現實是,那么多的“炮灰”證明了這樣的自救途徑根本就不“現實”。
那么該拿什么來拯救“炮灰”們的自救信心呢?前幾天,中山大學校長懇請校友“下訂單”——“希望已有成就的校友利用手頭資源,多提供就業崗位給師弟師妹們”遭到了炮轟,有輿論說近親就業是社會流動的異化。后來,專家們說,“深挖洞、廣積糧”還是可以脫穎而出的,可是大學四年里積攢了四年甚至更多時間的“糧”和“洞”,如今工作又在哪里呢?有人說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如果能夠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在危機過后,他們的職業生涯就可以迎來更大的曙光。
但在我看來,這些至多都是心理層面的輔導,并不務實。香港大學博士研究生鐘曉慧提出,“在金融危機時期,信息的公開和及時傳導至關重要,是幫助個人做出決策、調整預期的前提”。信息公開并及時傳播,這些習慣里常常被看作是行政術語,如今對于就業自救中的大學生們尤為重要。只有全面細致地公開金融危機的種種影響,處于實踐中的大學生們才可以盡快獲得第一手資料,幫助他們更好地作出決策并少走彎路。在公開這些信息的同時必須搞清楚,信息的負面性與“炮灰”們的信心并不是正向相關的,別以為信息越負面了“炮灰”們越沒信心。相反,只有讓他們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才能幫他們更好地自救。
再扯遠一點,大學生就業自救途中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國考炮灰”?“體制內的職業才不容易受到經濟浪潮沖擊”也是關鍵原因。很長時間以來,民間一直對體制內、體制外的就業待遇差別多有詬病。有關部門一直在呼吁大學生就業要放寬視野,不要老盯著公務員的“飯碗”。可是,如果不打破體制內外之別,不完善體制外的就業環境,尤其是養老、就醫和住房方面的待遇,那即使不在金融風暴中,千軍萬馬也一樣會擠垮“國考”的獨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