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長期看好中國 加緊“分食”市場
http://www.xibaipo.cc 2008-12-11 08:48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跨國藥企長期看好中國 加緊“分食”市場,提供能源礦產、石油化工、IT通訊、房產建材、機械設備、電子電器、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旅游商貿、醫藥保艦交通物流、輕工紡織等行業專業研究報告
作為七大新興醫藥市場,2008年,中國、巴西、墨西哥、韓國、印度、土耳其和俄羅斯的市場總規模將增長12%-13%,達到850億-900億美元。中國現以16%的年增長率位居全球醫藥市場第9位。據預測,中國醫藥市場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在2011年將有望躍居全球第6位
跨國藥企未受金融風暴影響
在國際金融風暴的“蝴蝶效應”下,許多企業面臨困難和考驗。然而,制藥行業的許多跨國巨頭們的日子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難熬。
根據美國標準普爾旗下的Capi-talIQ最新統計的數據,美國大藥廠目前普遍都有大量現金和短期投資在手中。以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務數據所披露的現金和短期投資以及過去12個月的現金流統計看,輝瑞是現金最充裕的藥廠,擁有現金262億美元,并有良好的148億美元的現金流作支撐,其他藥廠的現金及現金流狀況雖然不是歷年最好的,但與其他行業資金短缺的困境相比,也算不錯。禮來的現金流算少的,也有54億美元,而這也是它剛剛花費65億美元現金收購英克隆生物技術公司之后的。
瑞士制藥業巨頭諾華制藥集團,去年的營業收入達398億美元,在目前全球經濟低靡的時候,它似乎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據稱,諾華今年的毛利率甚至比去年還要好一些。蘇州諾華制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卡特瑞博士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即使在經濟衰退期,蘇州諾華也正按照原來的投資計劃推進。第一期生產項目已于10月底投入試生產,明年公司將再投入5000萬美元,進行二期、三期項目的建設。
不久前,英國最大的制藥企業葛蘭素史克公司以16.5億美元完成收購Reliant藥業公司。11月下旬,葛蘭素史克以現金出資3133萬美元熏占40%股權與深圳海王英特龍公司組建合資疫苗生產企業。
據了解,諾和諾德在中國的新工廠將于2012年投入運營,不僅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胰島素制劑與灌裝工廠,也是諾和諾德迄今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日德蘭銀行分析師認為:諾和諾德此舉顯示其對中國的成長非常樂觀。
加緊“分食”中國市場
日前,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由于中國醫療保健計劃的擴大和人口富裕程度的增長,對藥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一個最重要的成長型市場。
實際上,很多國際跨國制藥公司已經加快了對中國市場的滲透,主要是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擴張在中國銷售與市場運營和通過與本土企業建立伙伴關系在中國銷售產品。
“中國是受GSK保護的市場,GSK的其他市場正在裁員,但中國卻是允許加碼投資的新興市場之一。”GSK大中華區總裁黃秀美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球市場調整對中國的影響最小,在中國的投資還會繼續,員工編制也在擴展中。
今年開始到2010年,諾和諾德將耗資300多萬定做大型糖尿病知識宣教車,組建環球大巴車隊走遍中國百所城市,面向中國公眾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值得注意的是,除諾和諾德外,禮來、賽諾菲-安萬特、拜耳醫藥保健等多家跨國藥企亦在加大對中國糖尿病市場的投入,擴張運營規模,或擴建工廠,或引入新藥,或加強社區衛生的培訓教育,這塊市場的爭奪異常激烈。例如,今年6月份,禮來斥資250萬美元啟動了中國基層糖尿病教育拓展計劃,旨在通過培訓,提高社區和基層糖尿病醫生和護士的專業水平,這正是禮來將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拓展到基層和邊遠地區的重要舉措。
另一大非處方藥巨頭諾華在中國的業務增長更是突飛猛進,去年,諾華制藥在華業務銷售額年增長率為24.8%,高于全球業務增長水平。瑞士諾華制藥中國區總裁李振福日前表示,公司希望將中國業務的年增長率提高到30%-40%,并在未來5-10年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明年公司將在研發和市場營銷兩個方面加大投入,擴大對上海研發中心的投資,同時進一步擴充市場營銷隊伍,新增員工比例達到20%。
目前,在全球業務中非處方藥業務占據了諾華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在中國發展速度卻相對緩慢,市場銷售主要以扶他林為主。李振福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注冊其他非處方藥,由于中國非處方藥的注冊周期為3-4年左右,所以相關藥品的上市還需一段時間。
專注于OTC領域的中美史克近日高調宣布,除了做OTC還要做牙膏,這也許會影響到國內如云南白藥、強生等藥企在進軍日化及保健品行業的格局。中美史克高調宣布從單純的OTC藥品生產銷售企業向口腔衛生及保健品領域邁進,并在國內上市首款口腔保健產品——抗敏感牙膏“舒適達”。
業務最多元化、觸角伸的范圍最廣的跨國企業當屬強生了,它包括制藥、醫療器械、消費者護理等幾大板塊在中國發展勢頭強勁,并都已有很高品牌知名度。
國內企業如何面對
據了解,目前外資背景制藥企業在中國的銷售份額已經達到40%左右,一些外企如輝瑞、阿斯利康、羅氏和諾華等,當今世界巨頭制藥公司基本把焦點集中到了中國,原料藥的生產基地也準備建到中國,甚至把研發中心也建到中國來。
我國醫藥企業現在不得不面臨國際化競爭,如果沒有成本優勢和差異化競爭策略,我國醫藥企業將會非常被動。
而且,印度擁有像蘭巴克斯公司這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醫藥企業,能生產上百種國際暢銷藥的關鍵中間體,印度已成為中國制藥企業在國際上的強勁競爭對手,并正在成為歐美大型藥企的潛在競爭對手。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企業長期缺乏創新激勵機制,企業研發投入太少,95%以上的藥物為仿制藥,我國企業研發投入一般只占銷售額的2%-5%,而歐美發達國家已達到12%-15%甚至更多。目前我國開發的獲得國際承認的創新藥物只有兩個:青蒿素和二巰基丁二酸鈉。
關于行業外形勢的變化,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于明德指出,人民幣持續升值,給出口型企業帶來了很大壓力,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也在淘汰部分企業的同時對仍在堅守中的企業造成一定沖擊。政策層面上,包括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醫藥分開、新藥注冊、藥品價格制定等不確定因素,都需要企業密切關注,以便及時調整戰略發展規劃。
專家稱,優質的內資企業正迅速成長起來,通過研發、生產外包、創新等多種途徑,在規模和效益上都有提高。行業外資本不斷通過資本市場進入醫藥行業,這既是對醫藥產業的看好,更是為醫藥行業輸送了資金“血液”和管理理念,對于醫藥行業的新變局有推動作用。新醫改下,關注創新的藥企將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可能有一批創新型企業脫穎而出,與大品牌、低成本的生產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中華工商時報)
跨國藥企未受金融風暴影響
在國際金融風暴的“蝴蝶效應”下,許多企業面臨困難和考驗。然而,制藥行業的許多跨國巨頭們的日子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難熬。
根據美國標準普爾旗下的Capi-talIQ最新統計的數據,美國大藥廠目前普遍都有大量現金和短期投資在手中。以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務數據所披露的現金和短期投資以及過去12個月的現金流統計看,輝瑞是現金最充裕的藥廠,擁有現金262億美元,并有良好的148億美元的現金流作支撐,其他藥廠的現金及現金流狀況雖然不是歷年最好的,但與其他行業資金短缺的困境相比,也算不錯。禮來的現金流算少的,也有54億美元,而這也是它剛剛花費65億美元現金收購英克隆生物技術公司之后的。
瑞士制藥業巨頭諾華制藥集團,去年的營業收入達398億美元,在目前全球經濟低靡的時候,它似乎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據稱,諾華今年的毛利率甚至比去年還要好一些。蘇州諾華制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卡特瑞博士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即使在經濟衰退期,蘇州諾華也正按照原來的投資計劃推進。第一期生產項目已于10月底投入試生產,明年公司將再投入5000萬美元,進行二期、三期項目的建設。
不久前,英國最大的制藥企業葛蘭素史克公司以16.5億美元完成收購Reliant藥業公司。11月下旬,葛蘭素史克以現金出資3133萬美元熏占40%股權與深圳海王英特龍公司組建合資疫苗生產企業。
據了解,諾和諾德在中國的新工廠將于2012年投入運營,不僅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胰島素制劑與灌裝工廠,也是諾和諾德迄今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日德蘭銀行分析師認為:諾和諾德此舉顯示其對中國的成長非常樂觀。
加緊“分食”中國市場
日前,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由于中國醫療保健計劃的擴大和人口富裕程度的增長,對藥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一個最重要的成長型市場。
實際上,很多國際跨國制藥公司已經加快了對中國市場的滲透,主要是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擴張在中國銷售與市場運營和通過與本土企業建立伙伴關系在中國銷售產品。
“中國是受GSK保護的市場,GSK的其他市場正在裁員,但中國卻是允許加碼投資的新興市場之一。”GSK大中華區總裁黃秀美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球市場調整對中國的影響最小,在中國的投資還會繼續,員工編制也在擴展中。
今年開始到2010年,諾和諾德將耗資300多萬定做大型糖尿病知識宣教車,組建環球大巴車隊走遍中國百所城市,面向中國公眾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值得注意的是,除諾和諾德外,禮來、賽諾菲-安萬特、拜耳醫藥保健等多家跨國藥企亦在加大對中國糖尿病市場的投入,擴張運營規模,或擴建工廠,或引入新藥,或加強社區衛生的培訓教育,這塊市場的爭奪異常激烈。例如,今年6月份,禮來斥資250萬美元啟動了中國基層糖尿病教育拓展計劃,旨在通過培訓,提高社區和基層糖尿病醫生和護士的專業水平,這正是禮來將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拓展到基層和邊遠地區的重要舉措。
另一大非處方藥巨頭諾華在中國的業務增長更是突飛猛進,去年,諾華制藥在華業務銷售額年增長率為24.8%,高于全球業務增長水平。瑞士諾華制藥中國區總裁李振福日前表示,公司希望將中國業務的年增長率提高到30%-40%,并在未來5-10年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明年公司將在研發和市場營銷兩個方面加大投入,擴大對上海研發中心的投資,同時進一步擴充市場營銷隊伍,新增員工比例達到20%。
目前,在全球業務中非處方藥業務占據了諾華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在中國發展速度卻相對緩慢,市場銷售主要以扶他林為主。李振福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注冊其他非處方藥,由于中國非處方藥的注冊周期為3-4年左右,所以相關藥品的上市還需一段時間。
專注于OTC領域的中美史克近日高調宣布,除了做OTC還要做牙膏,這也許會影響到國內如云南白藥、強生等藥企在進軍日化及保健品行業的格局。中美史克高調宣布從單純的OTC藥品生產銷售企業向口腔衛生及保健品領域邁進,并在國內上市首款口腔保健產品——抗敏感牙膏“舒適達”。
業務最多元化、觸角伸的范圍最廣的跨國企業當屬強生了,它包括制藥、醫療器械、消費者護理等幾大板塊在中國發展勢頭強勁,并都已有很高品牌知名度。
國內企業如何面對
據了解,目前外資背景制藥企業在中國的銷售份額已經達到40%左右,一些外企如輝瑞、阿斯利康、羅氏和諾華等,當今世界巨頭制藥公司基本把焦點集中到了中國,原料藥的生產基地也準備建到中國,甚至把研發中心也建到中國來。
我國醫藥企業現在不得不面臨國際化競爭,如果沒有成本優勢和差異化競爭策略,我國醫藥企業將會非常被動。
而且,印度擁有像蘭巴克斯公司這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醫藥企業,能生產上百種國際暢銷藥的關鍵中間體,印度已成為中國制藥企業在國際上的強勁競爭對手,并正在成為歐美大型藥企的潛在競爭對手。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企業長期缺乏創新激勵機制,企業研發投入太少,95%以上的藥物為仿制藥,我國企業研發投入一般只占銷售額的2%-5%,而歐美發達國家已達到12%-15%甚至更多。目前我國開發的獲得國際承認的創新藥物只有兩個:青蒿素和二巰基丁二酸鈉。
關于行業外形勢的變化,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于明德指出,人民幣持續升值,給出口型企業帶來了很大壓力,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也在淘汰部分企業的同時對仍在堅守中的企業造成一定沖擊。政策層面上,包括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醫藥分開、新藥注冊、藥品價格制定等不確定因素,都需要企業密切關注,以便及時調整戰略發展規劃。
專家稱,優質的內資企業正迅速成長起來,通過研發、生產外包、創新等多種途徑,在規模和效益上都有提高。行業外資本不斷通過資本市場進入醫藥行業,這既是對醫藥產業的看好,更是為醫藥行業輸送了資金“血液”和管理理念,對于醫藥行業的新變局有推動作用。新醫改下,關注創新的藥企將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可能有一批創新型企業脫穎而出,與大品牌、低成本的生產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