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惠民醫院 今年實現盈余
http://www.xibaipo.cc 2008-12-15 13:26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首家惠民醫院今年實現盈余,提供能源礦產、石油化工、IT通訊、房產建材、機械設備、電子電器、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旅游商貿、醫藥保艦交通物流、輕工紡織等行業專業研究報告
2005年12月19日,由海淀區政府出資創建的上地醫院作為北京首家惠民醫院開業。這家位于城鄉接合部的國有公益性非營利醫院,是海淀區區委、區政府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保障,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做出的有益探索。隨后的3年時間,海淀區又先后建起羊坊店醫院和上莊醫院兩家惠民醫院。從此,惠民醫院逐漸被老百姓接受,成為政府解決居民看病問題的一塊“金字招牌”。現在,被患者交口稱贊的上地醫院不僅惠了民而且開始有盈余,另外兩家惠民醫院部分科室也開始有盈余。
門診費用低20% 人均住院費比全市低近10倍———
2005年12月19日,由海淀區政府出資創建的上地醫院作為北京首家惠民醫院開業。這家位于城鄉接合部的國有公益性非營利醫院,是海淀區區委、區政府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保障,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做出的有益探索。隨后的3年時間,海淀區又先后建起羊坊店醫院和上莊醫院兩家惠民醫院。從此,惠民醫院逐漸被老百姓接受,成為政府解決居民看病問題的一塊“金字招牌”。現在,被患者交口稱贊的上地醫院不僅惠了民而且開始有盈余,另外兩家惠民醫院部分科室也開始有盈余。
現狀
今年開始盈余
用于未來發展
昨天上午,記者經幾次問路找到了位于海淀上地地區樹村的上地醫院。聽說記者要去上地醫院,不論是城鐵站拉活的黑車師傅,還是路邊賣煎餅的大嬸,第一句話就是:“那醫院看病很便宜,生孩子最劃算。”
上午9點剛過,醫院各科室已經忙碌起來,特別是產科門診更是人頭攢動,40多名孕婦等待檢查。記者注意到,來上地醫院就診和住院的主要是外地務工人員。對于這樣的相對弱勢群體,醫院的醫生態度熱情,開處方前總不忘問“開的藥家里有沒有,別多開了浪費”。
■住院費低近10倍
外地孕婦坐火車到這兒生孩子
看到醫院如此緊張而又有序地運轉,剛退休3天的聶素坤院長格外欣慰。因為醫院目前已經不再為接診量和人員流動擔心。
聶院長向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2005年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醫院門診人均花費為73元到76元。今年下半年,由于醫保病人增加和CT的投入使用,門診人均費用才增長到90多元。即使這樣,也比一般醫院的門診花費低20%以上。而在住院費用上,上地醫院2007年人均為1500元,北京市同期為12876元,兩者相差近10倍。
廣東來京打工人員施彩霞一周前在醫院生下一個兒子,昨天母子就要出院了。她告訴記者,之前她曾咨詢過一家婦產醫院,那里的費用要3000到5000元不等。后來老鄉介紹她來上地醫院,順產的費用不到1200元。“我還是選擇這里,價格便宜,醫生的服務也好。 記者在醫院了解到,婦產科有好些是河北、山東的孕婦,他們專門坐火車來上地醫院生孩子,但往返車票加上住院比住當地醫院還省錢。聶院長說,由于低廉的收費價格,3年來,上地醫院接診57萬多人,今年1到10月份就有近20萬人次。壓力最大的產科門診每天有300人的門診量,而產科門診的大夫只有五六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個醫生一天要看70多個病人。”在這里,醫生的工作量處于超飽和狀態。
■病人欠錢出院主動還回來
“雖然我們低價,但并不意味著醫療服務水平低質。”聶院長告訴記者,醫院沒有創收的壓力,這里的醫務人員工資與績效掛鉤,這兒的績效是指,誰看的病人多,誰的服務好,那么誰的工資就高。
3年來,醫院幾乎沒有發生過病人投訴事件,甚至還有病人欠錢出院后主動把錢還回來的事情。“有一個民工骨折住院,出院的時候欠醫院2000多塊,他在外邊打工掙了錢又還給醫院。”根據醫院統計,3年的欠費金額不到2萬。
■醫院低價運營竟然出現盈余
3年的時間,除去醫院的房租和人員工資由政府財政負擔外,醫院平價甚至低價運營竟然有了盈余。聶院長說,今年如果扣除藥品費用100多萬和運營經費200萬,一年下來還有500萬的盈余。按規定,這筆錢不能作為職工的工資和獎金,而是作為醫院發展資金“專款專用”。“這樣規定主要是避免惠民醫院與其他醫院一樣進行創收。”聶院長說。 (北京青年報)
門診費用低20% 人均住院費比全市低近10倍———
2005年12月19日,由海淀區政府出資創建的上地醫院作為北京首家惠民醫院開業。這家位于城鄉接合部的國有公益性非營利醫院,是海淀區區委、區政府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保障,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做出的有益探索。隨后的3年時間,海淀區又先后建起羊坊店醫院和上莊醫院兩家惠民醫院。從此,惠民醫院逐漸被老百姓接受,成為政府解決居民看病問題的一塊“金字招牌”。現在,被患者交口稱贊的上地醫院不僅惠了民而且開始有盈余,另外兩家惠民醫院部分科室也開始有盈余。
現狀
今年開始盈余
用于未來發展
昨天上午,記者經幾次問路找到了位于海淀上地地區樹村的上地醫院。聽說記者要去上地醫院,不論是城鐵站拉活的黑車師傅,還是路邊賣煎餅的大嬸,第一句話就是:“那醫院看病很便宜,生孩子最劃算。”
上午9點剛過,醫院各科室已經忙碌起來,特別是產科門診更是人頭攢動,40多名孕婦等待檢查。記者注意到,來上地醫院就診和住院的主要是外地務工人員。對于這樣的相對弱勢群體,醫院的醫生態度熱情,開處方前總不忘問“開的藥家里有沒有,別多開了浪費”。
■住院費低近10倍
外地孕婦坐火車到這兒生孩子
看到醫院如此緊張而又有序地運轉,剛退休3天的聶素坤院長格外欣慰。因為醫院目前已經不再為接診量和人員流動擔心。
聶院長向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2005年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醫院門診人均花費為73元到76元。今年下半年,由于醫保病人增加和CT的投入使用,門診人均費用才增長到90多元。即使這樣,也比一般醫院的門診花費低20%以上。而在住院費用上,上地醫院2007年人均為1500元,北京市同期為12876元,兩者相差近10倍。
廣東來京打工人員施彩霞一周前在醫院生下一個兒子,昨天母子就要出院了。她告訴記者,之前她曾咨詢過一家婦產醫院,那里的費用要3000到5000元不等。后來老鄉介紹她來上地醫院,順產的費用不到1200元。“我還是選擇這里,價格便宜,醫生的服務也好。 記者在醫院了解到,婦產科有好些是河北、山東的孕婦,他們專門坐火車來上地醫院生孩子,但往返車票加上住院比住當地醫院還省錢。聶院長說,由于低廉的收費價格,3年來,上地醫院接診57萬多人,今年1到10月份就有近20萬人次。壓力最大的產科門診每天有300人的門診量,而產科門診的大夫只有五六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個醫生一天要看70多個病人。”在這里,醫生的工作量處于超飽和狀態。
■病人欠錢出院主動還回來
“雖然我們低價,但并不意味著醫療服務水平低質。”聶院長告訴記者,醫院沒有創收的壓力,這里的醫務人員工資與績效掛鉤,這兒的績效是指,誰看的病人多,誰的服務好,那么誰的工資就高。
3年來,醫院幾乎沒有發生過病人投訴事件,甚至還有病人欠錢出院后主動把錢還回來的事情。“有一個民工骨折住院,出院的時候欠醫院2000多塊,他在外邊打工掙了錢又還給醫院。”根據醫院統計,3年的欠費金額不到2萬。
■醫院低價運營竟然出現盈余
3年的時間,除去醫院的房租和人員工資由政府財政負擔外,醫院平價甚至低價運營竟然有了盈余。聶院長說,今年如果扣除藥品費用100多萬和運營經費200萬,一年下來還有500萬的盈余。按規定,這筆錢不能作為職工的工資和獎金,而是作為醫院發展資金“專款專用”。“這樣規定主要是避免惠民醫院與其他醫院一樣進行創收。”聶院長說。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