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預計200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超1.2萬億元
http://www.xibaipo.cc 2009-02-19 14:18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2月17日,衛生部發布2008年衛生改革與發展情況報告。
2月17日,衛生部發布2008年衛生改革與發展情況報告。
報告詳細解讀了近兩年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狀況。2007-200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仍呈上升趨勢。相比2006年,已經核算出的2007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11289.5億元,增加1446.1億元;人均衛生費用854.4元。而2008年的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將達到12218億元,人均衛生費用915元。
同時,報告展示了在衛生總費用中,籌資體系趨向合理化,即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分別上升,個人衛生支出比重下降。
當前衛生資源分配情況和變化趨勢,是新醫改起步的基礎性前提,針對目前衛生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新醫改才能回答“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有關專家認為,從近兩年衛生資源重新配置的實施策略來說,衛生支出結構調整的趨勢是,依靠增量調整,即通過增加政府衛生投入的總量,在增量中改變投向。
個人衛生支出比例下降
衛生總費用是作為國際通行指標,被認為是了解一國衛生狀況和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其中包含五大指標——總費用量、總費用三大構成比例、及人均衛生費用、城鄉衛生費用和其占GDP的比例。
衛生部報告顯示,全國衛生總費用最新核算統計數據的時間段是2007年,與2006年相比,衛生總費用增長了14.69%,人均衛生費用增加105.6元。
在2007年衛生總費用構成中,政府、社會和個人衛生支出分別為20.3%、34.5%和45.2%。與2006年比較,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分別上升2.2個百分點、1.9個百分點;個人衛生支出比重下降4.1個百分點。
“近年來,政府衛生支出力度有所加大。”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衛生財政研究室主任應亞珍分析說,從2003-2007年,中國財政用于醫療衛生的支出累計6294億元,比前5年增長了1.27倍。
從衛生部當日發布的數據看,2007年政府衛生支出增長明顯。相比2006年政府衛生支出1778.86億元(其中“公費醫療”部分為374.6億元),2007年政府衛生支出達到2271.7億元,增幅為28.83%(按衛生總費用中政府支出所占比重計算,含衛生事業費、預算內基本建設經費、醫學科研經費、公費醫療等支出)。
“近些年,我國衛生籌資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比重過高,居民疾病經濟負擔沉重。”應亞珍稱,雖然政府衛生支出在不斷增加,但包括政府和社會籌資渠道在內的公共籌資的責任還沒有完全到位。
“政府總體投入水平明顯低于與我國經濟水平相近國家的平均水平。”應亞珍認為,今后政府衛生支出和以醫療保障為主的社會衛生支出比重應繼續上升,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比重應顯著下降。
“從中長期目標定位,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應占衛生總籌資的30%左右,其余部分由政府籌資和社會衛生籌資。”應亞珍表示,合理的個人、政府、社會衛生支出比例應該為30%、30%和40%左右較為適宜。
此外,報告顯示,2007年衛生總費用占當年GDP的4.52%。
衛生總費用占GDP比例,標志著一個國家整體對衛生領域的投入高低。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要求,而發達國家如英國為8%、德國為11%、美國則超過了15%。
因此,從上述數據看,相比國際社會,我國衛生投入在總量上還有待增加。
衛生增量資源傾向基層
“政府預算衛生支出,在投向結構等方面出現了一些變化。”應亞珍分析,結構變化最大“看點”是增加對農村和城鎮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 作者:王世玲
報告詳細解讀了近兩年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狀況。2007-200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仍呈上升趨勢。相比2006年,已經核算出的2007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11289.5億元,增加1446.1億元;人均衛生費用854.4元。而2008年的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將達到12218億元,人均衛生費用915元。
同時,報告展示了在衛生總費用中,籌資體系趨向合理化,即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分別上升,個人衛生支出比重下降。
當前衛生資源分配情況和變化趨勢,是新醫改起步的基礎性前提,針對目前衛生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新醫改才能回答“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有關專家認為,從近兩年衛生資源重新配置的實施策略來說,衛生支出結構調整的趨勢是,依靠增量調整,即通過增加政府衛生投入的總量,在增量中改變投向。
個人衛生支出比例下降
衛生總費用是作為國際通行指標,被認為是了解一國衛生狀況和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其中包含五大指標——總費用量、總費用三大構成比例、及人均衛生費用、城鄉衛生費用和其占GDP的比例。
衛生部報告顯示,全國衛生總費用最新核算統計數據的時間段是2007年,與2006年相比,衛生總費用增長了14.69%,人均衛生費用增加105.6元。
在2007年衛生總費用構成中,政府、社會和個人衛生支出分別為20.3%、34.5%和45.2%。與2006年比較,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分別上升2.2個百分點、1.9個百分點;個人衛生支出比重下降4.1個百分點。
“近年來,政府衛生支出力度有所加大。”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衛生財政研究室主任應亞珍分析說,從2003-2007年,中國財政用于醫療衛生的支出累計6294億元,比前5年增長了1.27倍。
從衛生部當日發布的數據看,2007年政府衛生支出增長明顯。相比2006年政府衛生支出1778.86億元(其中“公費醫療”部分為374.6億元),2007年政府衛生支出達到2271.7億元,增幅為28.83%(按衛生總費用中政府支出所占比重計算,含衛生事業費、預算內基本建設經費、醫學科研經費、公費醫療等支出)。
“近些年,我國衛生籌資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比重過高,居民疾病經濟負擔沉重。”應亞珍稱,雖然政府衛生支出在不斷增加,但包括政府和社會籌資渠道在內的公共籌資的責任還沒有完全到位。
“政府總體投入水平明顯低于與我國經濟水平相近國家的平均水平。”應亞珍認為,今后政府衛生支出和以醫療保障為主的社會衛生支出比重應繼續上升,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比重應顯著下降。
“從中長期目標定位,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應占衛生總籌資的30%左右,其余部分由政府籌資和社會衛生籌資。”應亞珍表示,合理的個人、政府、社會衛生支出比例應該為30%、30%和40%左右較為適宜。
此外,報告顯示,2007年衛生總費用占當年GDP的4.52%。
衛生總費用占GDP比例,標志著一個國家整體對衛生領域的投入高低。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要求,而發達國家如英國為8%、德國為11%、美國則超過了15%。
因此,從上述數據看,相比國際社會,我國衛生投入在總量上還有待增加。
衛生增量資源傾向基層
“政府預算衛生支出,在投向結構等方面出現了一些變化。”應亞珍分析,結構變化最大“看點”是增加對農村和城鎮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 作者:王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