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藥行業展望
http://www.xibaipo.cc 2009-02-23 14:08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中藥進出口在這一年中同樣經歷了幾次高峰低谷的洗禮, 全年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進出口額達到17.5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08%,增速高出2007年3.5個百分點。
中藥進出口在這一年中同樣經歷了幾次高峰低谷的洗禮, 全年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進出口額達到17.5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08%,增速高出2007年3.5個百分點。其中,進口4.43億美元,同比增長24.46%,比2007年同比高出5.2個百分點;出口1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4%,比2007年同比高出2.8個百分點,中藥產品貿易順差達到8.66億美元。
亞洲仍是我中藥貿易的最重要市場
2008年全球與中國開展中藥貿易的國家多達163個。亞洲仍是中藥產品主要進出口市場,貿易額達到1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79%,平均價同比增幅31.93%,與亞洲國家中藥貿易比重占全球的64.41%。亞洲國家中香港地區和日本是我國中藥產品主要貿易伙伴,貿易額分別達到3.26億美元、2.95億美元。其他位列其后的亞洲國家分別是韓國(進出口額9821萬美元,同比下降5.19%)、越南(進出口額8095萬美元,同比增長56.32%)、馬來西亞(進出口額6106美元,同比增長51.65%)、印尼(進出口額5698萬美元,同比下降9.41%)、上述6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中藥進出口貿易額均在五千萬美元以上,占中國與亞洲總貿易額的81%。
歐洲與我中藥進出口貿易額2.73億美元,同比增長21.25%,平均價增長3.37%,所占比重15.59%。歐洲國家中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英國、意大利、瑞士與我中藥貿易額在千萬美元以上,與上述7國貿易額占與全歐洲國家的86%,其中與德國貿易額為7866萬美元、與法國貿易額為4459萬美元、與西班牙貿易額為3959萬美元、與荷蘭貿易額2722萬美元、英國貿易額為1983萬美元、與意大利貿易額為1510萬美元、與瑞士貿易額為1025萬美元。
亞洲、歐洲是中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
2008年我國中藥產品出口到全球154個國家,與2007年相同,其中對86個國家出口同比顯示為增幅,比2007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
對亞洲國家出口額達8.56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平均價上升44.53%,比重達到65.42%。對日本、香港地區出口過億,分別為2.77億美元、同比增幅31.83%;1.94億美元、同比下降12.6%。出口額在千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地區)有5個,對韓國出口9246萬美元,同比下降7.93%;對越南出口7045萬美元,同比增長47.22%;對馬來西亞出口5465萬美元,同比增長49.47%;對臺灣出口3795萬美元,同比增長12.28%;對新加坡出口3565萬美元,同比增長24.12%。對亞洲出口以中藥材及飲片、提取物、中式成藥為主,金額分別為4.23億美元、2.68億美元、1.18億美元。
對歐洲出口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5.46%,比重達到15.99%,其中對德國出口額最高,達到4268萬美元,增幅為10.03%,平均價增長11.5%,對德出口主要以提取物、中藥材為主;對西班牙出口位居第二,達到3894萬美元,同比上升56.08% ;對法國出口3305萬美元,同比上升20.62%,對上述三國出口占對歐洲出口的55%。
進口市場中拉丁美洲顯現優勢
2008年向我國進口中藥類產品的國家已達到92個,進口額同比呈現增幅的國家61個,占66.3%。進口市場中除亞洲傳統地區外,拉丁美洲遠超歐洲躍升第二。從亞洲國家進口額2.7億美元,同比增長13.36%,平均價增長6.04%。從香港、印尼、日本、越南、新加坡進口額均超過千萬美元,其中自香港地區進口1.32億美元,對其他3個國家的進口額均低于2700萬美元。中式成藥、海草海藻、甘草液汁及浸膏、藥用干鮮植物是自亞洲國家主要的進口商品,其中“中式成藥”進口占絕對優勢,達到1.48億美元。
從拉丁美洲進口6590萬美元,同比上升78.29%,主要進口產品為海草海藻類商品,進口額3779萬美元,另一種為魚油、脂及其分離品,進口額2740萬美元。此兩類商品占據了進口額總的99%。
從歐洲進口額6392萬美元,同比增長45.03%,主要進口產品為中式成藥、阿拉伯膠和魚油、脂及其分離品。進口額分別為3402萬美元、738萬美元、684萬美元。
中藥各大類商品進出口貿易特點分析
中藥材及飲片:出口數量減少,出口單價上揚,對亞洲中藥材市場出口極度萎縮
2008年,我國中藥材及飲片進出口總額6.03億美元,出口5.21億美元,占中藥出口總值的39.8%,同比增長8.7%,增速明顯放緩,較2007年同比增幅下降8個百分點;出口數量同比下降21.44%,主要是對亞洲出口數量急劇下跌造成。
出口單價同比增幅達到38.37%,單價上漲成為中藥材及飲片在出口數量大幅下跌情況下,出口金額同比仍呈現增幅的關鍵因素。
2008年出口的55類中藥材及飲片中,單價漲幅在50%以上的商品有11種,單價漲幅在20%——40%的商品有21種之多,出口單價上漲成為出口金額保持增長的原動力。
大宗商品中干人參出口金額高達到4753萬美元,成為唯一出口超過四千萬的單品藥材,而往年同處于出口第一軍團的冬蟲夏草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高檔滋補品市場需求萎縮,2008年出口金額、數量雙下滑,降幅均在50%以上,雖然出口單價創歷史新高,達到12912美元/公斤,同比增長48.15%,但依然難以扼制出口滑坡的局面,出口金額僅為2109萬美元,排名跌至第三。
出口金額在一千萬美元至兩千萬美元之間的中藥材及飲片有6種,分別是枸杞(1861萬美元)、菊花(1493萬美元)、當歸(1245萬美元)、甘草(1123萬美元)、黨參(1053萬美元)、半夏(1048萬美元)。上述6種藥材出口平均價和出口金額同比均為增幅。出口金額在五百萬美元至一千萬美元之間的中藥材及飲片有8種,出口金額在一百萬美元至五百萬美元之間的中藥材及飲片有17種。
亞洲一直是我中藥材及飲片的主要出口市場,2008年對亞洲出口比重高達81.08%,出口數量同比下降24.56%,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7%,增速明顯放緩,單價同比增幅較大,高達40.12%。
中國香港、日本、越南、韓國、中國臺灣是亞洲前5大市場,其中,對香港和韓國出口均呈現負增長,香港本地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大,但轉口貿易急劇下降,致使對香港中藥材及飲片出口數量同比下降44.22%,金額同比下降19.7%;對韓國中藥材出口下降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韓幣貶值,外商毀約嚴重,出口量急劇縮減;二是韓國提高了中藥材農殘和重金屬進口檢測標準,使我企業出口受阻。對韓國出口數量同比下降14.82%,金額同比下降3.15%。
2008年中藥材及飲片進口出現強勢增長,進口金額8156萬美元,同比增長20.55%,高出出口增幅11個百分點。從2006年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中藥材進口的政策,降低了部分中藥材的進口關稅,加之2008年人民幣對部分主要貨幣大幅度升值,國內中藥材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促進了企業進口力度。除資源性產品“阿拉伯膠”,“乳香沒藥及血竭”等產品進口漲幅強勁外,植物香料、未磨胡椒、西洋參、鹿茸及其粉末、甘草等大宗商品進口額也大幅上揚。
提取物:出口金額位居中藥出口之首,出口增速放緩
提取物一直是拉動我國中藥出口的主要品種。從2002年開始,提取物出口就象一列不斷提速的火車,從2002年的1.9億美元、2003年的2.1億美元、2004年2.5億美元,一直飛奔到2007年 4.7億美元。我國提取物出口到國外主要用作食品補充劑、化妝品原料,醫藥原料,因此該商品市場彈性需求較大。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提取物進出口總額為6億美元,居中藥材及飲片之后,其中出口5.3億美元,占中藥出口比重的40.47%,雖然位居中藥類產品出口榜首,但同比增幅僅為11.12%。
出口商品中,“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出口所占比重最大,高達49.35%,出口金額2.6億美元,出口數量、金額漲幅均翻一番;另一出口過億的提取物產品為“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出口金額1.65億美元,大宗單品中,桉葉油和甘草液汁及浸膏出口突破一千萬美元,出口金額分別為4442萬美和1855萬美元。亞洲、歐洲仍是我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市場,對亞洲出口2.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92%;對歐洲出口1.21億美元,同比增長3.68%;對北美洲出口跌幅較大,出口額7658萬美元,同比下降26.46%,主要是對美國出口下滑造成。從出口國別來看,美國、日本是我提取物主要出口國,對美國出口7215萬美元,同比下降27.69%,日本的漢方藥和天然產品市場一直較為活躍,出口額1.25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成為是我提取物出口全球第一大市場。
進口方面,提取物進口近年來一直保持在10%的增速,但進口金額仍然較小。2008年進口金額7060萬美元,進口商品中金額在一千萬美元以上的商品有4種,“甘草液汁及浸膏”進口額最高,為1792萬美元,同比增長66.37;“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進口額第二,為1776萬美元,同比增長39.44;“其他薄荷油”進口金額1685萬美元;“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進口額1014萬美元,這四種商品進口比重占提取物進口總額的88.77%。美國、印度、土庫曼斯坦是我主要提取物進口國家,進口額均在一千萬美元以上。對歐洲進口下滑嚴重,進口數量同比下降63.46%,金額同比下降7.82%。
中成藥:進、出口平穩增長,進口額高于出口額
隨著國際市場對傳統醫藥進一步認可,中成藥類產品進出口依然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進出口貿易達3.54億美元,同比增長17.67%。在含瀕危成分的中成藥出口退稅減為0的不利條件下,2008年出口額仍然達到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6%。進口額1.83億美元,同比增幅24.58%,進口額首次高于出口額,貿易逆差1200萬美元。
中成藥以 “含其他成分中式成藥”貿易為主,出口額1.36億美元,占中成藥類商品出口的80.194%,進口額1.83億美元,該類商品高達4570萬美元的貿易逆差是中成藥產品貿易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
亞洲仍是中成藥出口的主市場,占中成藥對全球出口的69.14%,香港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是亞洲國家中的主要進口市場。2008年,對香港地區出口同比增幅僅為1.13%,明顯少于往年,主要原因是香港本地對中成藥消費量有限,大多用于轉口貿易,而金融危機造成的企業利潤縮水,促使進、出口商降低貿易成本,減少中間環節。
對新加坡出口同比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是越來越多新加坡中藥進口商轉型為從中國進口藥材和提取物自己加工中成藥的工貿結合型企業,目前新加坡市場所售賣的中成藥中,有兩成是新加坡制造。
對歐盟出口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民眾對中成藥產品的認可度不斷增加,雖然《歐盟傳統草藥注冊指令》規定的過渡期即將臨近,但對歐盟出口仍顯示出大幅上升趨勢,出口金額1872萬美元,漲幅率達到29.89%。隨著歐盟成員國的不斷增加,歐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區,而且60%以上的歐洲人在使用傳統藥品,這為中藥在歐盟的流通帶來更多便利。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歐盟在積極為中醫藥立法的同時,一些國家也從中國進口藥材和提取物,以其先進的合成技術,生產單方植物藥,在歐美等主流市場上銷售,這對我國未來中藥出口也是一個潛在的危機。
進口方面。中成藥進口數量、金額增幅都高于出口,進口數量增幅25.61%,進口金額增幅24.58%。香港是我中成藥主要進口市場,進口額1.3億美元,占我中成藥進口總值的72%,
優惠的稅收政策是香港不斷加大對大陸中藥貿易的原動力。
醫藥:貿易逆差2110萬美元,進口增勢高于出口增勢15個百分點
目前我商會統計的醫藥有四大類,魚油類、蜂王漿類、海藻海草類和中藥酒,與全球2100億美元的營養品市場規模相比,我國醫藥所占份額極小,但通過金融危機的洗禮,我們也看到我國醫藥貿易的穩定性。在全球消費市場嚴重萎縮,保健類產品需求急劇下降的不利環境下,2008年,我醫藥出口8717萬美元,同比增長24.93%,增幅超過中藥材、提取物,躍居中藥類產品出口增幅之首。
蜂王漿類產品穩居醫藥出口首位,出口金額4367萬美元,占醫藥出口的50%。日本是蜂王漿類產品主要出口市場,比重高達65%左右。在經歷了歐盟動物源性食品禁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洗禮后,蜂王漿企業在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提高行業標準化管理水平上已日漸成熟,加上蜂王漿產品無可替代的純天然特性和保健功能,使得這個定義為彈性需求的保健食品在金融危機下仍保持出口強勢。魚油類產品是我醫藥出口的第二大商品,也是出口增幅最高的商品,出口額2142萬美元,同比增幅77.26%,占醫藥出口的25%;
海草海藻出口額1587萬美元,但同比下降5.75%,出口單價也持續走低,下降了12.59%,該類產品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美國,但這兩個國家均出現出口嚴重下滑趨勢。
進口方面。醫藥進口額1.08億美元,同比增長39.6%,進口額再次超過出口額,貿易順差達2110萬美元,進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5個百分點。主要進口產品為海藻海草,進口額5568萬美元,同比增長22.78%;魚油、脂及其分離品進口額5089萬美元,同比上升66.97%。以上2種商品占醫藥進口額的98.42%。智利我醫藥第一進口國,進口額3965萬美元;秘魯第二,進口額2513萬美元;印尼第三,進口額1390萬美元,從其他國家進口均在1000萬美元以下。
2009年展望:抓住機遇,渡過中藥出口“寒冬期”
2009年,是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藥貿易影響進一步加劇的一年,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藥產品在國外多用于膳食補充劑、食品、食品添加劑等領域,與化學藥品相比,需求彈性相對較大。
同時,受文化認知的影響,中藥在多數國家尚未進入主流醫藥市場,也未納入醫療保險體系,若民眾收入受到影響,對納入醫療保險體系的藥品需求依賴性更強。
中藥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香港、韓國、美國(提取物)和東南亞,上述地區均不同程度的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進口商已倒閉,消費市場萎縮,進而影響到我中藥的消費量。其他因素還包括人民幣的大幅升值和其他主要貨幣的大幅波動,造成貿易商不敢貿然簽約,預計第一季度出口滑坡將進一步顯現;“三鹿奶粉事件”的不良影響以及“中國制造”的信譽危機,使得出口質檢項目增加,費用增高,時間拉長,國內經營成本全面上升,而進口國也借機提高進口標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悄然抬頭,金融危機裹挾著這些不利因素使2009年中藥貿易進入“嚴冬期”。
但我們也要看到,中醫藥在全球已得到廣泛認可:首先,在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人人享有初級保健醫療”的戰略目標影響下,傳統醫藥、替代藥物有望納入國家的醫療體系,中醫藥作為療效顯著的傳統醫藥必然會更廣泛的服務于世界人民;第二,世界各國都在對傳統醫藥實施立法管理,從法律層面確立中醫藥的地位,中藥貿易就能獲得更寬松的空間;第三,中成藥較西藥副作用小,在治療疑難病癥上較為突出,如在婦科雜癥、抑郁癥、風濕類關節炎等方面優于西藥,特別是在抗擊SARS及艾滋病等全球性重大疾病中更有優秀表現。
2009年也是國家加大對企業政策性扶植力度的一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有望一步調整;國家在促進出口貿易便利化方面將要出臺一系列措施;新醫保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促進國內生產,拉動內需,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商會也要開展免費培訓講座、出口品牌產品推介、藥品境外注冊認證等服務,協助企業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在這樣的機遇、危機雙重作用下,中藥出口企業在經歷一輪優勝劣汰的梳理后,集中度將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出口產品質量穩定、擁有知名品牌的中藥企業會在“嚴冬期”積蓄力量,等來春天。
亞洲仍是我中藥貿易的最重要市場
2008年全球與中國開展中藥貿易的國家多達163個。亞洲仍是中藥產品主要進出口市場,貿易額達到1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79%,平均價同比增幅31.93%,與亞洲國家中藥貿易比重占全球的64.41%。亞洲國家中香港地區和日本是我國中藥產品主要貿易伙伴,貿易額分別達到3.26億美元、2.95億美元。其他位列其后的亞洲國家分別是韓國(進出口額9821萬美元,同比下降5.19%)、越南(進出口額8095萬美元,同比增長56.32%)、馬來西亞(進出口額6106美元,同比增長51.65%)、印尼(進出口額5698萬美元,同比下降9.41%)、上述6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中藥進出口貿易額均在五千萬美元以上,占中國與亞洲總貿易額的81%。
歐洲與我中藥進出口貿易額2.73億美元,同比增長21.25%,平均價增長3.37%,所占比重15.59%。歐洲國家中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英國、意大利、瑞士與我中藥貿易額在千萬美元以上,與上述7國貿易額占與全歐洲國家的86%,其中與德國貿易額為7866萬美元、與法國貿易額為4459萬美元、與西班牙貿易額為3959萬美元、與荷蘭貿易額2722萬美元、英國貿易額為1983萬美元、與意大利貿易額為1510萬美元、與瑞士貿易額為1025萬美元。
亞洲、歐洲是中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
2008年我國中藥產品出口到全球154個國家,與2007年相同,其中對86個國家出口同比顯示為增幅,比2007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
對亞洲國家出口額達8.56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平均價上升44.53%,比重達到65.42%。對日本、香港地區出口過億,分別為2.77億美元、同比增幅31.83%;1.94億美元、同比下降12.6%。出口額在千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地區)有5個,對韓國出口9246萬美元,同比下降7.93%;對越南出口7045萬美元,同比增長47.22%;對馬來西亞出口5465萬美元,同比增長49.47%;對臺灣出口3795萬美元,同比增長12.28%;對新加坡出口3565萬美元,同比增長24.12%。對亞洲出口以中藥材及飲片、提取物、中式成藥為主,金額分別為4.23億美元、2.68億美元、1.18億美元。
對歐洲出口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5.46%,比重達到15.99%,其中對德國出口額最高,達到4268萬美元,增幅為10.03%,平均價增長11.5%,對德出口主要以提取物、中藥材為主;對西班牙出口位居第二,達到3894萬美元,同比上升56.08% ;對法國出口3305萬美元,同比上升20.62%,對上述三國出口占對歐洲出口的55%。
進口市場中拉丁美洲顯現優勢
2008年向我國進口中藥類產品的國家已達到92個,進口額同比呈現增幅的國家61個,占66.3%。進口市場中除亞洲傳統地區外,拉丁美洲遠超歐洲躍升第二。從亞洲國家進口額2.7億美元,同比增長13.36%,平均價增長6.04%。從香港、印尼、日本、越南、新加坡進口額均超過千萬美元,其中自香港地區進口1.32億美元,對其他3個國家的進口額均低于2700萬美元。中式成藥、海草海藻、甘草液汁及浸膏、藥用干鮮植物是自亞洲國家主要的進口商品,其中“中式成藥”進口占絕對優勢,達到1.48億美元。
從拉丁美洲進口6590萬美元,同比上升78.29%,主要進口產品為海草海藻類商品,進口額3779萬美元,另一種為魚油、脂及其分離品,進口額2740萬美元。此兩類商品占據了進口額總的99%。
從歐洲進口額6392萬美元,同比增長45.03%,主要進口產品為中式成藥、阿拉伯膠和魚油、脂及其分離品。進口額分別為3402萬美元、738萬美元、684萬美元。
中藥各大類商品進出口貿易特點分析
中藥材及飲片:出口數量減少,出口單價上揚,對亞洲中藥材市場出口極度萎縮
2008年,我國中藥材及飲片進出口總額6.03億美元,出口5.21億美元,占中藥出口總值的39.8%,同比增長8.7%,增速明顯放緩,較2007年同比增幅下降8個百分點;出口數量同比下降21.44%,主要是對亞洲出口數量急劇下跌造成。
出口單價同比增幅達到38.37%,單價上漲成為中藥材及飲片在出口數量大幅下跌情況下,出口金額同比仍呈現增幅的關鍵因素。
2008年出口的55類中藥材及飲片中,單價漲幅在50%以上的商品有11種,單價漲幅在20%——40%的商品有21種之多,出口單價上漲成為出口金額保持增長的原動力。
大宗商品中干人參出口金額高達到4753萬美元,成為唯一出口超過四千萬的單品藥材,而往年同處于出口第一軍團的冬蟲夏草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高檔滋補品市場需求萎縮,2008年出口金額、數量雙下滑,降幅均在50%以上,雖然出口單價創歷史新高,達到12912美元/公斤,同比增長48.15%,但依然難以扼制出口滑坡的局面,出口金額僅為2109萬美元,排名跌至第三。
出口金額在一千萬美元至兩千萬美元之間的中藥材及飲片有6種,分別是枸杞(1861萬美元)、菊花(1493萬美元)、當歸(1245萬美元)、甘草(1123萬美元)、黨參(1053萬美元)、半夏(1048萬美元)。上述6種藥材出口平均價和出口金額同比均為增幅。出口金額在五百萬美元至一千萬美元之間的中藥材及飲片有8種,出口金額在一百萬美元至五百萬美元之間的中藥材及飲片有17種。
亞洲一直是我中藥材及飲片的主要出口市場,2008年對亞洲出口比重高達81.08%,出口數量同比下降24.56%,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7%,增速明顯放緩,單價同比增幅較大,高達40.12%。
中國香港、日本、越南、韓國、中國臺灣是亞洲前5大市場,其中,對香港和韓國出口均呈現負增長,香港本地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大,但轉口貿易急劇下降,致使對香港中藥材及飲片出口數量同比下降44.22%,金額同比下降19.7%;對韓國中藥材出口下降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韓幣貶值,外商毀約嚴重,出口量急劇縮減;二是韓國提高了中藥材農殘和重金屬進口檢測標準,使我企業出口受阻。對韓國出口數量同比下降14.82%,金額同比下降3.15%。
2008年中藥材及飲片進口出現強勢增長,進口金額8156萬美元,同比增長20.55%,高出出口增幅11個百分點。從2006年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中藥材進口的政策,降低了部分中藥材的進口關稅,加之2008年人民幣對部分主要貨幣大幅度升值,國內中藥材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促進了企業進口力度。除資源性產品“阿拉伯膠”,“乳香沒藥及血竭”等產品進口漲幅強勁外,植物香料、未磨胡椒、西洋參、鹿茸及其粉末、甘草等大宗商品進口額也大幅上揚。
提取物:出口金額位居中藥出口之首,出口增速放緩
提取物一直是拉動我國中藥出口的主要品種。從2002年開始,提取物出口就象一列不斷提速的火車,從2002年的1.9億美元、2003年的2.1億美元、2004年2.5億美元,一直飛奔到2007年 4.7億美元。我國提取物出口到國外主要用作食品補充劑、化妝品原料,醫藥原料,因此該商品市場彈性需求較大。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提取物進出口總額為6億美元,居中藥材及飲片之后,其中出口5.3億美元,占中藥出口比重的40.47%,雖然位居中藥類產品出口榜首,但同比增幅僅為11.12%。
出口商品中,“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出口所占比重最大,高達49.35%,出口金額2.6億美元,出口數量、金額漲幅均翻一番;另一出口過億的提取物產品為“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出口金額1.65億美元,大宗單品中,桉葉油和甘草液汁及浸膏出口突破一千萬美元,出口金額分別為4442萬美和1855萬美元。亞洲、歐洲仍是我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市場,對亞洲出口2.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92%;對歐洲出口1.21億美元,同比增長3.68%;對北美洲出口跌幅較大,出口額7658萬美元,同比下降26.46%,主要是對美國出口下滑造成。從出口國別來看,美國、日本是我提取物主要出口國,對美國出口7215萬美元,同比下降27.69%,日本的漢方藥和天然產品市場一直較為活躍,出口額1.25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成為是我提取物出口全球第一大市場。
進口方面,提取物進口近年來一直保持在10%的增速,但進口金額仍然較小。2008年進口金額7060萬美元,進口商品中金額在一千萬美元以上的商品有4種,“甘草液汁及浸膏”進口額最高,為1792萬美元,同比增長66.37;“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進口額第二,為1776萬美元,同比增長39.44;“其他薄荷油”進口金額1685萬美元;“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進口額1014萬美元,這四種商品進口比重占提取物進口總額的88.77%。美國、印度、土庫曼斯坦是我主要提取物進口國家,進口額均在一千萬美元以上。對歐洲進口下滑嚴重,進口數量同比下降63.46%,金額同比下降7.82%。
中成藥:進、出口平穩增長,進口額高于出口額
隨著國際市場對傳統醫藥進一步認可,中成藥類產品進出口依然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進出口貿易達3.54億美元,同比增長17.67%。在含瀕危成分的中成藥出口退稅減為0的不利條件下,2008年出口額仍然達到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6%。進口額1.83億美元,同比增幅24.58%,進口額首次高于出口額,貿易逆差1200萬美元。
中成藥以 “含其他成分中式成藥”貿易為主,出口額1.36億美元,占中成藥類商品出口的80.194%,進口額1.83億美元,該類商品高達4570萬美元的貿易逆差是中成藥產品貿易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
亞洲仍是中成藥出口的主市場,占中成藥對全球出口的69.14%,香港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是亞洲國家中的主要進口市場。2008年,對香港地區出口同比增幅僅為1.13%,明顯少于往年,主要原因是香港本地對中成藥消費量有限,大多用于轉口貿易,而金融危機造成的企業利潤縮水,促使進、出口商降低貿易成本,減少中間環節。
對新加坡出口同比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是越來越多新加坡中藥進口商轉型為從中國進口藥材和提取物自己加工中成藥的工貿結合型企業,目前新加坡市場所售賣的中成藥中,有兩成是新加坡制造。
對歐盟出口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民眾對中成藥產品的認可度不斷增加,雖然《歐盟傳統草藥注冊指令》規定的過渡期即將臨近,但對歐盟出口仍顯示出大幅上升趨勢,出口金額1872萬美元,漲幅率達到29.89%。隨著歐盟成員國的不斷增加,歐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區,而且60%以上的歐洲人在使用傳統藥品,這為中藥在歐盟的流通帶來更多便利。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歐盟在積極為中醫藥立法的同時,一些國家也從中國進口藥材和提取物,以其先進的合成技術,生產單方植物藥,在歐美等主流市場上銷售,這對我國未來中藥出口也是一個潛在的危機。
進口方面。中成藥進口數量、金額增幅都高于出口,進口數量增幅25.61%,進口金額增幅24.58%。香港是我中成藥主要進口市場,進口額1.3億美元,占我中成藥進口總值的72%,
優惠的稅收政策是香港不斷加大對大陸中藥貿易的原動力。
醫藥:貿易逆差2110萬美元,進口增勢高于出口增勢15個百分點
目前我商會統計的醫藥有四大類,魚油類、蜂王漿類、海藻海草類和中藥酒,與全球2100億美元的營養品市場規模相比,我國醫藥所占份額極小,但通過金融危機的洗禮,我們也看到我國醫藥貿易的穩定性。在全球消費市場嚴重萎縮,保健類產品需求急劇下降的不利環境下,2008年,我醫藥出口8717萬美元,同比增長24.93%,增幅超過中藥材、提取物,躍居中藥類產品出口增幅之首。
蜂王漿類產品穩居醫藥出口首位,出口金額4367萬美元,占醫藥出口的50%。日本是蜂王漿類產品主要出口市場,比重高達65%左右。在經歷了歐盟動物源性食品禁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洗禮后,蜂王漿企業在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提高行業標準化管理水平上已日漸成熟,加上蜂王漿產品無可替代的純天然特性和保健功能,使得這個定義為彈性需求的保健食品在金融危機下仍保持出口強勢。魚油類產品是我醫藥出口的第二大商品,也是出口增幅最高的商品,出口額2142萬美元,同比增幅77.26%,占醫藥出口的25%;
海草海藻出口額1587萬美元,但同比下降5.75%,出口單價也持續走低,下降了12.59%,該類產品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美國,但這兩個國家均出現出口嚴重下滑趨勢。
進口方面。醫藥進口額1.08億美元,同比增長39.6%,進口額再次超過出口額,貿易順差達2110萬美元,進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5個百分點。主要進口產品為海藻海草,進口額5568萬美元,同比增長22.78%;魚油、脂及其分離品進口額5089萬美元,同比上升66.97%。以上2種商品占醫藥進口額的98.42%。智利我醫藥第一進口國,進口額3965萬美元;秘魯第二,進口額2513萬美元;印尼第三,進口額1390萬美元,從其他國家進口均在1000萬美元以下。
2009年展望:抓住機遇,渡過中藥出口“寒冬期”
2009年,是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藥貿易影響進一步加劇的一年,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藥產品在國外多用于膳食補充劑、食品、食品添加劑等領域,與化學藥品相比,需求彈性相對較大。
同時,受文化認知的影響,中藥在多數國家尚未進入主流醫藥市場,也未納入醫療保險體系,若民眾收入受到影響,對納入醫療保險體系的藥品需求依賴性更強。
中藥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香港、韓國、美國(提取物)和東南亞,上述地區均不同程度的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進口商已倒閉,消費市場萎縮,進而影響到我中藥的消費量。其他因素還包括人民幣的大幅升值和其他主要貨幣的大幅波動,造成貿易商不敢貿然簽約,預計第一季度出口滑坡將進一步顯現;“三鹿奶粉事件”的不良影響以及“中國制造”的信譽危機,使得出口質檢項目增加,費用增高,時間拉長,國內經營成本全面上升,而進口國也借機提高進口標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悄然抬頭,金融危機裹挾著這些不利因素使2009年中藥貿易進入“嚴冬期”。
但我們也要看到,中醫藥在全球已得到廣泛認可:首先,在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人人享有初級保健醫療”的戰略目標影響下,傳統醫藥、替代藥物有望納入國家的醫療體系,中醫藥作為療效顯著的傳統醫藥必然會更廣泛的服務于世界人民;第二,世界各國都在對傳統醫藥實施立法管理,從法律層面確立中醫藥的地位,中藥貿易就能獲得更寬松的空間;第三,中成藥較西藥副作用小,在治療疑難病癥上較為突出,如在婦科雜癥、抑郁癥、風濕類關節炎等方面優于西藥,特別是在抗擊SARS及艾滋病等全球性重大疾病中更有優秀表現。
2009年也是國家加大對企業政策性扶植力度的一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有望一步調整;國家在促進出口貿易便利化方面將要出臺一系列措施;新醫保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促進國內生產,拉動內需,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商會也要開展免費培訓講座、出口品牌產品推介、藥品境外注冊認證等服務,協助企業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在這樣的機遇、危機雙重作用下,中藥出口企業在經歷一輪優勝劣汰的梳理后,集中度將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出口產品質量穩定、擁有知名品牌的中藥企業會在“嚴冬期”積蓄力量,等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