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調整非核心業務 攤子太大未來發展存疑
http://www.xibaipo.cc 2009-04-13 14:47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記者近日獲悉,中芯國際正在調整組織結構,借助旗下封裝測試和太陽能兩部分非核心業務,日后有望獨立上市。具體的調整包括:在上海新建生產線擴大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合并成都、上海的封測線,并為其尋求投資者。
記者近日獲悉,中芯國際正在調整組織結構,借助旗下封裝測試和太陽能兩部分非核心業務,日后有望獨立上市。具體的調整包括:在上海新建生產線擴大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合并成都、上海的封測線,并為其尋求投資者。
資本壓力是中芯業務調整的主要原因。中芯此前在全國布局,其總裁張汝京儼然成為半導體行業的“建廠高手”。業內質疑,張汝京攤子鋪的太大,為中芯將來的發展蒙上一層迷霧。
調整非核心業務
中芯國際一位內部員工透露,中芯旗下太陽能與封測事業已經獨立,兩個子公司分別取名“中芯能源”和“芯電科技”,仍由張汝京掛名CEO。
中芯國際原本定位于代工,多年來,卻將業務的觸角伸至上下游產業:封測、太陽能、光罩。張汝京曾比喻說,封測、新能源是兩個兒子,可以出外做事,光罩是個女兒,要留在家照顧老人。
據稱,太陽能部門分拆后,有望在總部附近位于上海張江龍東大道上蓋新廠,再擴充兩條生產線,前提是連續六個月以上滿載。目前“中芯能源”已有兩條生產線,產能約6000萬美元產值,今年目標是做到3000萬美元。
另外,上海和成都的封測廠也正在被納入到“芯電科技”內,預計今年底損平,明年賺錢。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IC事業部總經理李珂表示,組織架構的調整,便于生產計劃的安排和成本的降低。
“半導體企業少有涉足太陽能領域的,中芯僅靠廢棄硅片生產太陽能模組,這是小打小鬧。這一業務,無論將來是繼續做大,還是無法達到一定的規模而賣掉或砍掉,前提都必須是:這是一個獨立運作、獨立核算的業務。”
對于分拆,據說張汝京的態度是,兩家子公司獨立后將很快看到盈余,中芯將通過轉投資模式,引進其他策略合作伙伴,并有A股上市或海外上市打算。
行業不景氣時,資金壓力顯得尤為突出。遲遲無法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讓中芯一直有再次上市融資的打算。中芯國際2004年先后在香港證交所和紐約證交所上市,但上市當日股價便大跌11%,此后便一直呈現低迷狀態。
iSuppli行業分析師顧文軍指出,中芯現在的分拆主要在為日后上市融資做準備。“中芯其實早有回歸國內融資的想法,無奈原有的盤子回來太難操作。相對而言,太陽能、封測這樣既有新能源、又有高科技的業務,很符合國內創業板上市要求。”
規模不當
將封測和太陽能業務分拆,以求上市融資。這從某個方面印證了外界的判斷:此前在虧損情況下仍然頻繁圈地、激進發展,使這個代表了“中國速度”的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面臨極大的資本壓力。
中芯的“瘋狂”不僅表現在業務多元化發展上,在產業布局方面,更是左突右沖,全國遍地開花。
顧文軍告訴記者從2000年創立,中芯的圈地運動之大在半導體產業史上非常少見。上海建設三個8英寸廠和一個12英寸廠;2002年在北京建成國內首個12英寸廠;以換股方式收購摩托羅拉的天津芯片廠;此后又以托管方式分別在成都和武漢建廠。
中芯創造了世界最快的芯片建廠紀錄——從2000年8月1日打下第一根樁到2001年9月25日正式建成投產,前后只用了13個月。
中芯也創造了半導體行業的虧損之最。該公司一直處于大幅虧損狀態,平均每年在數千萬到數億美元之間。但這并沒有讓有“建廠高手”之稱的張汝京止步。
2007年底,上海12英寸廠宣布投產后不到兩個月,又在深圳宣布上馬8英寸生產線,之后將上馬12英寸生產線,總投資達15.8億美元。
市場不景氣的當下,規模過度的弊端已經限制了中芯的發展。
“每個攤子的業務都相對獨立,這使得產能利用率較低;各地獨立的財務、人事班子又是一筆不小的管理費用;同時在不同領域進軍,使得學習成本上升,尋找上下游合作伙伴困難。”李珂說。
事實上,龐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并沒有使得中芯在技術上占據優勢。其代表國內最先進技術水平的主流工藝較世界水平晚三代。顧文軍表示,受累于規模的中芯,無法將更多精力放于技術積累和研發上。中芯的營收中,先進的90納米、65納米技術占比較少。
某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透露,由于沒有先進工藝,原本是中芯客戶的某中國前十大芯片設計公司,轉而將訂單交給新加坡芯片制造廠。
“無論如何,通過快速擴張,中芯完成了它在第一階段的布局工作。那么接下來的中芯,應該以這次業務調整為契機,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放慢速度、苦練內功、增加核心競爭力。”顧文軍如是說。
在第二階段,員工的流失、先進工藝的開發、加強管理等,都是需要改進的問題。
資本壓力是中芯業務調整的主要原因。中芯此前在全國布局,其總裁張汝京儼然成為半導體行業的“建廠高手”。業內質疑,張汝京攤子鋪的太大,為中芯將來的發展蒙上一層迷霧。
調整非核心業務
中芯國際一位內部員工透露,中芯旗下太陽能與封測事業已經獨立,兩個子公司分別取名“中芯能源”和“芯電科技”,仍由張汝京掛名CEO。
中芯國際原本定位于代工,多年來,卻將業務的觸角伸至上下游產業:封測、太陽能、光罩。張汝京曾比喻說,封測、新能源是兩個兒子,可以出外做事,光罩是個女兒,要留在家照顧老人。
據稱,太陽能部門分拆后,有望在總部附近位于上海張江龍東大道上蓋新廠,再擴充兩條生產線,前提是連續六個月以上滿載。目前“中芯能源”已有兩條生產線,產能約6000萬美元產值,今年目標是做到3000萬美元。
另外,上海和成都的封測廠也正在被納入到“芯電科技”內,預計今年底損平,明年賺錢。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IC事業部總經理李珂表示,組織架構的調整,便于生產計劃的安排和成本的降低。
“半導體企業少有涉足太陽能領域的,中芯僅靠廢棄硅片生產太陽能模組,這是小打小鬧。這一業務,無論將來是繼續做大,還是無法達到一定的規模而賣掉或砍掉,前提都必須是:這是一個獨立運作、獨立核算的業務。”
對于分拆,據說張汝京的態度是,兩家子公司獨立后將很快看到盈余,中芯將通過轉投資模式,引進其他策略合作伙伴,并有A股上市或海外上市打算。
行業不景氣時,資金壓力顯得尤為突出。遲遲無法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讓中芯一直有再次上市融資的打算。中芯國際2004年先后在香港證交所和紐約證交所上市,但上市當日股價便大跌11%,此后便一直呈現低迷狀態。
iSuppli行業分析師顧文軍指出,中芯現在的分拆主要在為日后上市融資做準備。“中芯其實早有回歸國內融資的想法,無奈原有的盤子回來太難操作。相對而言,太陽能、封測這樣既有新能源、又有高科技的業務,很符合國內創業板上市要求。”
規模不當
將封測和太陽能業務分拆,以求上市融資。這從某個方面印證了外界的判斷:此前在虧損情況下仍然頻繁圈地、激進發展,使這個代表了“中國速度”的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面臨極大的資本壓力。
中芯的“瘋狂”不僅表現在業務多元化發展上,在產業布局方面,更是左突右沖,全國遍地開花。
顧文軍告訴記者從2000年創立,中芯的圈地運動之大在半導體產業史上非常少見。上海建設三個8英寸廠和一個12英寸廠;2002年在北京建成國內首個12英寸廠;以換股方式收購摩托羅拉的天津芯片廠;此后又以托管方式分別在成都和武漢建廠。
中芯創造了世界最快的芯片建廠紀錄——從2000年8月1日打下第一根樁到2001年9月25日正式建成投產,前后只用了13個月。
中芯也創造了半導體行業的虧損之最。該公司一直處于大幅虧損狀態,平均每年在數千萬到數億美元之間。但這并沒有讓有“建廠高手”之稱的張汝京止步。
2007年底,上海12英寸廠宣布投產后不到兩個月,又在深圳宣布上馬8英寸生產線,之后將上馬12英寸生產線,總投資達15.8億美元。
市場不景氣的當下,規模過度的弊端已經限制了中芯的發展。
“每個攤子的業務都相對獨立,這使得產能利用率較低;各地獨立的財務、人事班子又是一筆不小的管理費用;同時在不同領域進軍,使得學習成本上升,尋找上下游合作伙伴困難。”李珂說。
事實上,龐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并沒有使得中芯在技術上占據優勢。其代表國內最先進技術水平的主流工藝較世界水平晚三代。顧文軍表示,受累于規模的中芯,無法將更多精力放于技術積累和研發上。中芯的營收中,先進的90納米、65納米技術占比較少。
某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透露,由于沒有先進工藝,原本是中芯客戶的某中國前十大芯片設計公司,轉而將訂單交給新加坡芯片制造廠。
“無論如何,通過快速擴張,中芯完成了它在第一階段的布局工作。那么接下來的中芯,應該以這次業務調整為契機,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放慢速度、苦練內功、增加核心競爭力。”顧文軍如是說。
在第二階段,員工的流失、先進工藝的開發、加強管理等,都是需要改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