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彩電:紙上的勝利
http://www.xibaipo.cc 2009-04-13 15:20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金融危機讓索尼、三星等外資品牌在中國的策略由攻轉為守。國內彩電企業時來運轉,趕上面板價格陡降,以低價奪回了國內平板電視市場半數以上份額。
2008年下半年至今的國內平板電視份額拉鋸很具戲劇性。
金融危機讓索尼、三星等外資品牌在中國的策略由攻轉為守。國內彩電企業時來運轉,趕上面板價格陡降,以低價奪回了國內平板電視市場半數以上份額。
但份額并不意味利潤。國內彩電企業仍將面臨上游面板空缺、專利技術缺乏等危機。
外資退 國產進
來自奧維咨詢的數據,2008年2月,國產液晶電視在國內市場零售量占有率上升到74%。對比2008年5月國產液晶電視零售量占有率47.5%,國內彩電企業暫居上風。
國產彩電在這場拉鋸戰里,用的是價格戰。面板價格下跌給國內彩電企業讓價謀局提供支持。
2008年5月底,一直堅硬的平板面板價格下跌。面板及模組占到平板電視成本7成。外資彩電企業用自產的面板,國內彩電企業大多使用的是價格略低的臺灣面板。由于沒有下游的整機廠消化,臺灣面板生產商的壓力陡增。奇美等臺灣面板生產商向國內彩電企業頻伸橄欖枝。
有了制造成本降低做后盾,國產品牌三次降價搶份額。
奧運期間,國內彩電企業小試降價,取得國內零售量占有率上升1.8%的增長率。
2008年11月,TCL忽然啟動降價促銷。不到半個月,所有國內彩電企業都參與降價。創維數碼某分公司經理回憶,這是幾年內平板電視行業最大降幅,單月降價30%。
2009年元旦,國產品牌再次降價。三次降價,國內彩電企業穩固7成的市場份額。
面對國產彩電企業咄咄攻勢,外資彩電巨頭有些力不從心。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對于索尼等外資彩電巨頭影響逐漸顯現。全球四大彩電銷售市場,北美、歐洲、中國、日本,僅有中國市場一枝獨秀,其他市場經營慘淡。
外資彩電企業全球經營慘淡。其在中國的策略也由攻轉為守。
實際上,現階段外資彩電企業降價空間不大。外資彩電用的多是日韓屏,其價格高于臺灣屏。此外,外資生產、營銷、人力等費用高于國內企業。一位松下電視營銷部負責人介紹說,外資平板電視毛利率是20%~25%,國產平板電視毛利率大概是15%,減去各自營銷等費用后,外資和國產的純利潤相當。
此外,外資彩電主要是以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賣場為主要渠道。其渠道費用高。業內人士稱,彩電廠商在家電賣場每賣出1000元電視,需要支付給賣場的費用為300元。
新形勢下的對抗
雖然取得市場份額,但國產家電企業仍舊維系低利潤。從國內彩電企業業績報告看,降價影響公司利潤。TCL2008年年報顯示,其公司多媒體電子產業主營業收入增加,毛利潤減少0.88%。
而專利技術缺位、上游面板空缺讓國內彩電企業“缺鈣”,面臨“骨折”威脅。
奧維咨詢調查顯示,從2009年1月開始國內彩電企業液晶模組缺貨現象較嚴重,到3月各家企業的缺貨比例已經達到20%~40%不等。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缺貨是臺灣的面板企業把大量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賣給日韓企業,使得中國國內企業求購無門。日韓企業要從源頭上掐斷國內彩電企業的采購鏈。
該消息未得到外資彩電企業確認。但面板短缺使得價格反彈。這也讓國產彩電企業縮小降價空間。奧維咨詢總經理喻亮星稱,一臺32英寸國產液晶電視2999元已是企業不賠錢的底價。
2009年,彩電拉鋸戰的主戰場有可能在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將會是平板電視增長點。
(責任編輯:冰山)
金融危機讓索尼、三星等外資品牌在中國的策略由攻轉為守。國內彩電企業時來運轉,趕上面板價格陡降,以低價奪回了國內平板電視市場半數以上份額。
但份額并不意味利潤。國內彩電企業仍將面臨上游面板空缺、專利技術缺乏等危機。
外資退 國產進
來自奧維咨詢的數據,2008年2月,國產液晶電視在國內市場零售量占有率上升到74%。對比2008年5月國產液晶電視零售量占有率47.5%,國內彩電企業暫居上風。
國產彩電在這場拉鋸戰里,用的是價格戰。面板價格下跌給國內彩電企業讓價謀局提供支持。
2008年5月底,一直堅硬的平板面板價格下跌。面板及模組占到平板電視成本7成。外資彩電企業用自產的面板,國內彩電企業大多使用的是價格略低的臺灣面板。由于沒有下游的整機廠消化,臺灣面板生產商的壓力陡增。奇美等臺灣面板生產商向國內彩電企業頻伸橄欖枝。
有了制造成本降低做后盾,國產品牌三次降價搶份額。
奧運期間,國內彩電企業小試降價,取得國內零售量占有率上升1.8%的增長率。
2008年11月,TCL忽然啟動降價促銷。不到半個月,所有國內彩電企業都參與降價。創維數碼某分公司經理回憶,這是幾年內平板電視行業最大降幅,單月降價30%。
2009年元旦,國產品牌再次降價。三次降價,國內彩電企業穩固7成的市場份額。
面對國產彩電企業咄咄攻勢,外資彩電巨頭有些力不從心。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對于索尼等外資彩電巨頭影響逐漸顯現。全球四大彩電銷售市場,北美、歐洲、中國、日本,僅有中國市場一枝獨秀,其他市場經營慘淡。
外資彩電企業全球經營慘淡。其在中國的策略也由攻轉為守。
實際上,現階段外資彩電企業降價空間不大。外資彩電用的多是日韓屏,其價格高于臺灣屏。此外,外資生產、營銷、人力等費用高于國內企業。一位松下電視營銷部負責人介紹說,外資平板電視毛利率是20%~25%,國產平板電視毛利率大概是15%,減去各自營銷等費用后,外資和國產的純利潤相當。
此外,外資彩電主要是以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賣場為主要渠道。其渠道費用高。業內人士稱,彩電廠商在家電賣場每賣出1000元電視,需要支付給賣場的費用為300元。
新形勢下的對抗
雖然取得市場份額,但國產家電企業仍舊維系低利潤。從國內彩電企業業績報告看,降價影響公司利潤。TCL2008年年報顯示,其公司多媒體電子產業主營業收入增加,毛利潤減少0.88%。
而專利技術缺位、上游面板空缺讓國內彩電企業“缺鈣”,面臨“骨折”威脅。
奧維咨詢調查顯示,從2009年1月開始國內彩電企業液晶模組缺貨現象較嚴重,到3月各家企業的缺貨比例已經達到20%~40%不等。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缺貨是臺灣的面板企業把大量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賣給日韓企業,使得中國國內企業求購無門。日韓企業要從源頭上掐斷國內彩電企業的采購鏈。
該消息未得到外資彩電企業確認。但面板短缺使得價格反彈。這也讓國產彩電企業縮小降價空間。奧維咨詢總經理喻亮星稱,一臺32英寸國產液晶電視2999元已是企業不賠錢的底價。
2009年,彩電拉鋸戰的主戰場有可能在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將會是平板電視增長點。
(責任編輯: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