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TD產業鏈發展分析
本文導讀:2009年TD產業鏈發展分析
1999年,中國提出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SCDMA(以下簡稱TD),被國際電聯(ITU)和第三代協作項目組織(3GPP)接受,正式成為ITU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標準IMT-2000的家族成員。作為一個新的3G標準,TD目前只應用于中國市場,由中國移動負責運營。截止到2009年4月,中國移動TD用戶數已達到80萬。
TD標準將智能無線、同步CDMA和軟件無線電等當今國際領先技術融于其中,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的靈活性、頻率靈活性及成本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中國的龐大市場使該標準受到各大電信終端廠商的重視,全球一半以上的終端廠商宣布可支持TD標準;而中國電信業實力最強的運營商中國移動全力運營、國家政策積極支持、各環節企業紛紛跟進,使得TD產業鏈構筑了良好的產業運作基礎,形成了包括標準、芯片、設備、終端、業務的廣泛利益聯盟。
運營:寬帶化發展、網絡深度融合、向LTE演進
隨著新型多媒體業務的發展以及話務量的提升,用戶對3G系統及下一代無線網絡的無線傳輸速率要求越來越高。網絡寬帶化是針對無線傳輸帶寬的要求而提出,3G系統要求能夠支持高達2Mbit/s的傳輸速率。國內3個3G網絡的網速對比如圖1所示,可見TD仍處于劣勢,TD網絡的升級及寬帶化演進將是未來五年TD產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從基本功能架構上看,傳統網絡從上向下大致可分為業務網、承載網和傳輸網三部分;同其它3G標準網絡一樣,TD網絡在融合固網與移動網后,網絡架構從上到下大致可分為業務應用層、業務控制與交換層、承載與傳輸層。其中,業務應用層包含傳統業務網的相關業務應用及應用平臺;業務控制與交換層完成傳統業務網的呼叫控制、會話管理、用戶管理等功能;傳統承載網中的信令控制與數據承載功能分別由不同的邏輯實體實現;傳統的傳輸網則由多種傳輸協議并存逐漸向IP和ATM傳輸并存、進而統一到IP傳輸這個方向。因此,筆者認為TD網絡融合的方向為:開放的業務應用平臺,節省業務開發時間和成本,實現多廠家業務應用設備的互通;統一的業務控制與交換層,采用IMS實現移動網與固網業務上的融合;以IP為核心的承載與傳輸網。
作為TD和WCDMA從3G向4G演進的主流技術,LTE具有下行100Mbit/s、上行50Mbit/s的數據傳輸能力,它包括FDDLTE和TDDLTE兩條演進路線。在2009年巴塞羅那GSMA移動世界大會上,未來3G的演進方向進一步明確,UMB、WIMAX、LTE的爭奪已經不再激烈。盡管ITU還沒有正式確定4G標準,但從LTE的首個商用網絡開通之際,其競爭對手UMB和WiMAX的狀況已不容樂觀。2008年底,高通公司宣布終止開發其推廣多時的UMB,英特爾也宣布將不再對其一直看好的 WiMAX運營商Clearwire進行投資。兩大巨頭在技術方面的先后轉向,讓4G標準的競爭幾乎不再有懸念。在4G時代,通信技術的演進方向集中在LTE領域,不會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
從全球3G發展較成熟的區域來看,運營商都采取結成產業聯盟策略,向上建立自己的業務、內容、服務提供商集群,形成有效市場競爭機制,為終端用戶提供豐富多樣的應用型業務;向下與終端廠商密切合作,擴大支持其網絡及業務發展的終端設備的多樣性,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終端,提升業務體驗,形成 “blazes-and-razor”發展模式,或“iTunes+ipod”發展模式,實現3G業務的快速普及。“終端+內容”及產業聯盟將成為未來運營商發展的整體戰略。
終端:定制為王
從國外3G產業成功運營的經驗看,無論歐美市場還是日韓市場,3G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是終端的多樣化、多層次化及個性化。如3G運營最為成功的 NTTdocomo在運營初期并不順利,直至投入運營后的2003年7月,用戶僅有65.78萬,遠落后于其推廣計劃。推廣不利的原因主要是其3G手機終端品種少、性能差,大大了影響了用戶的選購積極性及業務使用體驗。到后期,NTTdocomo加強了對終端產品定制的管理,實施了一系列的定制策略,使3G用戶數的增長得到了質的飛躍。截至2005年5月,其用戶達1150萬,占當時其總用戶數的四分之一。歐美及韓國市場情況類似,國外幾乎所有的3G運營商都采用一定程度的定制策略。
國內2G手機終端已很成熟,除了原聯通經營CDMA時采用了終端定制,運營商及產業鏈其它廠商與終端廠商基本沒有深入合作。但3G業務與2G業務有很大不同,主要以數據及網絡應用業務為主,終端不只是一個語音的交互設備。對于國內新興標準TD來說,終端的缺乏已成為制約其產業運營的一個短板。中國移動早在去年就已開始制定相關定制策略及終端補貼策略,并宣布2009年對終端補貼120億元人民幣,盡快推進TD的市場應用,提早為TD運營打開局面。
在3大運營商全面開展3G運營的初期,中國移動制定了“3+1”的市場推廣戰略,以手機、上網卡、上網本及無線座機搶占用戶市場。3G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3G第一戰必將是無線數據傳輸為主的上網本及上網卡的用戶爭奪戰。今年四月份,中國移動正式宣布與聯想、戴爾、惠普、海爾、清華同方、方正等17家國內外PC廠商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出29款中國移動定制的G3上網本。這是國內運營商與PC廠商首次大規模合作。G3上網本定位于對隨時隨地上網需求較強、樂于嘗試新鮮事物的年輕人,尤其是高校學生、時尚白領、媒體記者等群體。目前,中國移動在38城市建成的3G網絡已經形成數千萬客戶容量。上網本被用來作為3G市場的首個應用開戰,但筆者認為,由于上網本的先天劣勢及應用的單一性,其鎖定對移動網絡具有強烈需求且沒有筆記本的用戶群體,其市場規模及前景有限,而上網卡及筆記本將是未來移動數據市場的主要載體。
無論是手機、上網本、還是上網卡,運營商都不能忽視移動終端的重要地位。未來運營商對終端廠商的整合及管理能力和策略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用戶和市場規模。在3G時代終端定制將成為終端市場的主旋律,這也為國內手機生產廠商帶來無限遐想空間,定制可能成為國內手機廠商顛覆現有手機市場格局的主要因素,諾基亞正是鑒于此才開始從終端制造向軟件平臺及應用服務提供商轉型。
業務:日漸豐富逐步演進
現有的3G業務包括可視電話、手機電視、視頻會議、網絡支付、網絡游戲等多媒體業務,可分為五類:通信類、信息類、交易類、娛樂類、移動互聯網類。從現有3G用戶的業務使用情況看,最受歡迎的是娛樂類業務,尤其是音樂下載類業務,其次是信息類業務;通信類服務起步較早,發展平穩;交易類業務處在起步階段,但是增長速度很快。
通信類移動增值業務的典型代表是移動即時通信和移動電子郵件業務。移動E-mail起步較早,未來發展平穩,2008年全球移動E-mail用戶達4000萬戶。移動IM業務起步晚,和基于固定互聯網的IM業務相比有更好的贏利模式,相關機構預計2011年全球移動IM用戶將達到3.73億,為移動運營商帶來160億美元的收入。
娛樂類業務是最受歡迎的業務,尤其是整首音樂下載類業務。以日本KDDI為例,2G時代的30秒音樂片段下載和3G時代的整首音樂下載,一直都是最受用戶歡迎的業務。自從2004年正式推出整首音樂下載業務之后,到2007年2月份,累計下載的歌曲已超過1億首。2006年一年內的整首歌曲下載量已超過日本單曲CD生產量。隨著配套手機數量的增長和配套內容管理措施的頒布,整首音樂下載的使用量將持續增加。
在3G特色業務中,信息類業務依舊是最基礎、應用最普遍的服務。隨著移動通信普及率的提升和數據業務使用價格的下降,手機終端正成為人們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各種信息類業務中,除傳統的網頁瀏覽外,以Push形式傳送的移動廣告、新聞等業務發展迅速。日本移動廣告市場從2004年起快速增長,2006年達到380億日元,是互聯網廣告額的10%。
許多移動運營商推出了移動交易類業務,業務種類如:自營移動商店,銷售產品從電子產品(電子書、音樂、影像等)向實物產品(書籍等)領域拓展;移動拍賣;移動商貿中心平臺等。
移動互聯網近年發展迅速,已被業界公認為未來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方向。移動互聯網是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融合,但是移動互聯網不等于“移動網+互聯網”。因為移動網絡自身的特點會對傳統互聯網的應用形式帶來很大的改變。比如,移動終端的位置移動性,可以直接催生多種基于位置的應用,而移動用戶對移動業務的個性化需求,移動業務需能彰顯個性,方便用戶生活。同時,由于移動終端體積小、處理能力弱,以及無線信道的限制,使得互聯網的內容和應用形式必須能夠適應移動網絡的要求。
3G在全球各個區域發展不均衡,各區域人口、地域及生活習俗存在較大差異,這要求3G業務在設計、推出上需同時考慮全球化視野和本地化定位。全球各個區域在發展和推廣3G業務時,在宏觀層面應該考慮地域、人口、國情差異,在行業應用方面應考慮本地3G的網絡建設、市場現狀、競爭現狀及終端的支持程度等因素,具體定位3G業務的發展。
目前全球3G業務發展具有三種不同的定位,分別是語音替代、移動多媒體應用、移動寬帶接入。其中美國運營商根據本土的實際情況,利用3G網絡的容量及成本優勢,通過對固網語音業務及2G業務的遷移實現3G的發展;歐洲運營商主要利用3G的帶寬優勢,定位于移動寬帶業務;日韓也是注重3G的帶寬優勢,但業務定位與歐美有差異,其主要定位于移動多媒體業務。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三種模式正逐漸趨于融合,表現為在語音應用的基礎上注重數據應用和內容服務。
芯片、設備:經濟危機下面臨發展 新機遇
根據中國政府的約定,TD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包括大唐集團、南方高科、華立、華為、聯想、中興、中國電子和中國普天8家企業,基本不用向大唐集團繳納專利費。因此,中興內部有估算認為,在TD前期布網時各廠商將由此創造出50%左右的毛利率,比2G時代高出許多。
根據中國移動最新發布的年度財報,中國移動在 2009—2011年三年間建設TD的資本開支共達3754億元人民幣。其中2009年為1339億元,2010年和2011年分別為1310億元和 1105億元。這對經濟危機下TD產業鏈的芯片和設備廠商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從前幾次招標來看,TD中標企業80%以上為中國企業。這將使得華為、中興、大唐等電信設備巨頭在與國外的諾基亞西門子通信、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北電、摩托羅拉、思科、Juniper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當前,城市基本網絡建設已初具規模,城市手機用戶趨于飽和,在2~3年內國內電信用戶的增長將主要在農村市場,提前搶占農村用戶已成為各運營商及國家信息化政策的主要著力點。中國移動已經開始為未來競爭做積極準備,未來3年的主要資本投向也是農村網絡覆蓋建設,財報顯示,其資本支出的70%將用于農村市場。無論從國家政策考慮還是從運營商長遠戰略考慮,設備及芯片廠商在國內對TD產業的投入都會帶來巨大回報。尤其是當前國際經濟危機背景下,這將是國內芯片及設備廠商超越國際巨頭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