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原料藥進出口市場回顧
本文導讀:2008年中國原料藥進出口市場回顧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8年1~12月,撲熱息痛出口數量為42387.66噸,同比下降8.68%;出口金額為17128.57萬美元,同比增長23.75%;出口平均單價4.04美元/公斤,同比增長35.57%。
從數據看,2008年撲熱息痛雖然實現了出口金額及價格的雙增長,但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出口數量、尤其是出口利潤下滑明顯,行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出口金額保持增長
2008年1~12月,撲熱息痛出口增幅超過20%。從單月出口情況看,受春節因素的影響,今年2月份的出口數量、金額同比下降幅度較大,不過,其他月份的出口數量仍呈增長態勢;至7月份,出口數量同比大幅激增,這主要與中國舉辦奧運會、外商在奧運前集中補貨有關。
但從8月份開始至年底,撲熱息痛出口數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其間發生的金融危機更給撲熱息痛出口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對主要目的地出口行情下滑
首先是對主要出口地區增幅趨緩。撲熱息痛出口市場仍以亞洲、非洲及歐美為主,2008年1~12月份對以上三大地區的出口占出口總量的80%以上,但出口增幅先高后低,僅增長了18.24%;9月份以后,出口下滑明顯。原因仍是金融危機影響到全球經濟,客戶需求減少。撲熱息痛商品的購貨商,除大型跨國公司仍在正常進貨外,其余的客戶都在觀望中。
其次是對主要國家出口危機重重。印度、印尼、尼日利亞是我國撲熱息痛的主要貿易伙伴,2008年對這3個國家的出口量占了總量的63.39%。印度是撲熱息痛的主要消費國,而8月份至10月份的環比出口數量均呈現50%以上幅度的下滑,10月份全國僅有17噸撲熱息痛對印出口。
而印度作為生產撲熱息痛的原料——對氨基苯酚的主要進口國,近年來一直從我國大量購買對氨基苯酚,造成對氨基苯酚貨源緊張,使國內撲熱息痛生產企業原料配套能力逐年下降。同時利用注冊和技術優勢,進口我國撲熱息痛做深加工后再出口,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撲熱息痛國際市場上對我極具威脅的競爭對手,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如不采取果斷措施,長此以往,我國撲熱息痛行業的整體效益必將大幅下滑。
出口企業分散
據醫保商會掌握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撲熱息痛產能達6.2萬噸;截至2008年12月份,全國經營撲熱息痛的出口企業超過100家,其中以安丘魯安藥業有限公司出口量最大。
撲熱息痛生產企業工藝陳舊、產能過剩、產品檔次普遍較低,難以進入國際高端市場,在無法開拓新的市場和沒有優勢產品的情況下,企業間只能靠低價競爭來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企業間競爭激烈。
從2008年1~12月份的出口統計數據看,撲熱息痛全年的出口態勢仍算平穩,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雖然來勢兇猛,但對我出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下半年,自奧運會后,各出口企業訂單下降了40%以上,原因在于:一是外商預期中國舉辦奧運會限制部分企業開工,大量囤貨,導致撲熱息痛價格上漲過快;奧運會之后,外商看到企業開工未受影響,預計價格會下降,同時囤貨有待消化,下單意愿不強;二是受金融危機影響,部分國外客戶因資金供應緊張而減少訂單。隨著金融危機向深度蔓延,進口國貨幣貶值、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利潤下滑,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整個行業急待利好政策出臺。對于政府扶植政策,各企業均希望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適時提高出口退稅率,保持人民幣對主要幣種的匯率穩定,減少企業簽單風險,給予企業更多的政策扶植,如貸款、所得稅等方面。
突圍策略
在目前形勢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謀求解決上述問題:
一是通過強化環保等社會責任,逐步改造落后的生產工藝和污染嚴重的企業,降低產能,提高撲熱息痛的生產質量和效益,由低價競爭轉為質量和技術競爭,促進產業供需平衡發展。
二是充分利用我國撲熱息痛的原料優勢,加大高端產品的開發力度,分解低端產品的競爭壓力,提高我國撲熱息痛產品的出口效益。
三是在當前金融危機嚴峻形勢下,建議調低對氨基苯酚的出口退稅率,由現行的9%降到5%,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內外部多重壓力作用
青霉素:延續低迷狀態
經歷了2007年的“過山車”行情,2008年,青霉素工業鹽出口持續低迷,全年累計出口9855噸,同比下降27.70%,出口額為1.57億美元,同比減少43.33%,出口平均價為15.97美元/公斤,同比降低21.60%。
出口量價雙降
2008年青霉素工業鹽出口的行情低迷,主要是產能過剩造成的。從2006年底至2007年前三季度,青霉素工業鹽在環保停、限產等因素的刺激下,出口迎來新一輪的景氣。然而,在高利潤的驅動下,新一輪的擴產開始上演,青霉素工業鹽的產能迅速擴張到8.5萬噸,而國際需求約6萬噸,產能過剩40%左右。在擴產因素的刺激下,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價格在2007年底再次陷入低谷。
盡管在原材料漲價;奧運環保停、限產預期等因素的刺激下,2008年上半年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價格出現恢復性反彈,但出口量卻持續萎縮,取而代之的是下游產品6-APA出口印度有所上升,這可能是印度客戶在與我方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博弈上采用新的壓價策略,即增加采購下游產品,減少采購青霉素工業鹽,造成我企業青霉素工業鹽庫存大量積壓,使出口價格下跌。9月以來,隨著奧運行情結束、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出口訂單持續不足等方面的影響,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價格再次出現下滑走勢。
總的來看,2008年青霉素工業鹽出口量價雙降,國內部分產能被6-APA和阿莫西林等下游產品消化并替代出口,但這些下游產品的出口價格也均有所下滑。
主要生產企業仍為出口主力軍
在出口市場方面,2008年,我國青霉素工業鹽共銷往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對印度出口額占全部出口總額的84.32%。排名第2至5位的分別為伊朗、日本、阿聯酋、美國。
2008年,從事青霉素工業鹽出口經營的企業共26家,出口排名靠前的依舊為主要生產企業。其中,華星繼續位居青霉素工業鹽出口企業之首,但出口份額同比卻大幅減少;排名緊隨其后的石藥集團中潤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出口份額同比明顯提高;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位;而華藥、河北中潤、魯抗、川藥等其他生產企業由于原本青霉素工業鹽產量不大,再加上近兩年已逐步將產業鏈向下游產品延伸,故出口份額相對較小。
今年環境嚴峻
正值青霉素工業鹽出口陷入低迷之際,恰恰又“屋漏偏逢連陰雨”。2008年11月,青霉素工業鹽再次遭遇印度反傾銷調查。近期,又有傳聞印度將對下游產品6-APA采取保障措施調查。再加之全球金融危機蔓延抑制短期市場需求,以及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環保及質量監管“高壓”持續增加,對青霉素工業鹽出口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在內、外部多重壓力下,可以預見,2009年青霉素工業鹽出口企業仍將步履艱難。
需求有所下降
植提物:出口額增幅僅11.12%
2008年,提取物進出口總額為6億美元,其中出口為5.3億美元,占中藥出口比重為40.47%,雖然位居中藥類產品出口金額的榜首,但同比增幅僅為11.1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國提取物出口到國外主要用作食品補充劑、化妝品原料,保健品原料等,因此市場彈性需求較大,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需求難免下降。
在2008年出口的提取物中,“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出口所占比重最大,高達49.35%,出口金額為2.6億美元,出口數量、金額漲幅均翻一番;另一出口過億美元的提取物產品為“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出口金額為1.65億美元。
在大宗單品中,“桉葉油”和“甘草液汁及浸膏”出口金額分別為4442萬美元和1855萬美元。
亞洲、歐洲仍是我國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市場,2008年對亞洲出口2.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92%;對歐洲出口1.21億美元,同比增長3.68%;對北美洲出口跌幅較大,出口額為7658萬美元,同比下降26.46%,主要是對美國出口下滑造成。從出口國別來看,美國、日本是我國提取物主要出口國,對美國出口7215萬美元,同比下降27.69%;日本的漢方藥和天然產品市場一直較為活躍,對提取物需求較大,遠超美國成為是我國提取物出口的第一大國際市場,2008年出口額達1.25億美元。
近年來,提取物進口一直保持在10%的增速,但進口金額仍然較小,2008年進口金額為7060萬美元。其中,進口金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商品有4種:“甘草液汁及浸膏”進口額最高,為1792萬美元,同比增長66.37;“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居第二,為1776萬美元,同比增長39.44;“其他薄荷油”為1685萬美元;“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為1014萬美元。這4種商品的進口比重占我國提取物進口總額的88.77%。美國、印度、土庫曼斯坦是提取物進口的主要國家,進口額均在1000萬美元以上。2008年對歐洲進口下滑嚴重,進口數量同比下降63.46%,進口金額同比下降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