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產品出口在世界水產品貿易中的地位分析
本文導讀:我國水產品出口在世界水產品貿易中的地位分析
2007年我國水產品出口額達97.4億美元,我國水產品出口已連續六年居世界首位,約占世界水產品貿易總額的十分之一。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漁業發展的一個重大特征和成果就是外向型漁業迅速。
發展,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有效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遠洋漁業起步并邁入了世界前列,外向型漁業迅速發展,水產品出口也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年均四五千萬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97.4億美元,年均出口額增速高于同期農產品出口額增速近5個百分點。
從2002年起,我國水產品出口躍居世界首位,約占世界水產品貿易總額的10%。水產品進口量從5.8萬噸增加到346.4萬噸,增長了59倍,年均增長17%。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水產品出口貿易進入了更快的發展階段,形成了以國內自產水產品出口為主、來進料加工相結合的水產品國際貿易格局,進一步帶動了漁業生產的發展和結構優化,提高了產業素質,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通過與發達國家、地區間的貿易往來,這些年來,我們在經營理念、標準規則、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牛盾說,我國已造就了一批技術先進、標準規范、管理嚴格、誠信經營的具有世界水準的水產加工出口企業以及標準化、規模化的養殖基地。截至去年底,通過國家認監委注冊的水產加工出口企業已達1500多家,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水產品出口企業有400多家。
同時,我國加快制、修訂并頒布實施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獸藥管理條例》、《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參照歐盟、美國等規定出臺了《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頒布了200多項與國際接軌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國家和行業標準,逐步建立健全漁業環境、病害防治以及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商、衛生、食藥等各監管部門也形成了完整的水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和監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