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分析
本文導讀: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分析,秸稈纖維作為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生物降解性好,可以作為工業原料,如紙漿原料、保溫材料、包裝材料、各類輕質板材的原料,可降解包裝緩沖材料、編織用品等,或從中提取淀粉、木糖醇、糖醛等。
核心提示:秸稈纖維作為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生物降解性好,可以作為工業原料,如紙漿原料、保溫材料、包裝材料、各類輕質板材的原料,可降解包裝緩沖材料、編織用品等,或從中提取淀粉、木糖醇、糖醛等。其中,最主要作為紙漿原料。可用于造紙纖維原料的秸稈為禾草類,包括稻草、麥稈、高粱稈、玉米稈等。其中,麥秸是造紙重要的非木纖維資源,其他秸稈尚未大量使用。造紙用麥秸占總量的30%以上,主要集中在麥秸主產區的河南、安徽、山東、河北等省。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科學使用秸稈生產非木紙漿、秸稈板。
1.秸稈收集處理體系
為解決茬口緊的多熟農區秸稈收集、處理困難等問題,應加快建立秸稈收集和物流體系,推廣農作物聯合收獲、粉碎、撿拾打捆全程機械化,對收獲后留在田間的秸稈進行及時高效的處理。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創新,在秸稈機械化收獲、粉碎、打捆、轉移等秸稈田間機械化處理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大批成果,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適合我國國情的各種類型、不同規格的秸稈還田粉碎機和打捆機、壓塊機、青貯機等,相關機具的技術和制造水平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2.秸稈肥料化利用技術
秸稈還田技術主要包括秸稈機械粉碎還田、保護性耕作、快速腐熟還田、堆漚還田等方式以及生物反應堆等方式。
機械化粉碎還田主要將收獲后的農作物秸稈刈割或粉碎后,翻埋或覆蓋還田。對小麥秸稈采用聯合收割收獲,使小麥秸稈基本得到粉碎,再配以秸稈粉碎及拋灑裝置,實現小麥秸稈的基本還田;對玉米秸稈采用中型拖拉機牽引秸稈粉碎機將玉米秸稈粉碎兩遍,用大中型拖拉機翻耕或旋耕,將秸稈翻入耕層。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能夠節省勞力,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具有便捷、快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適用于玉米、小麥產區。
保護性耕作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節本增效為目標,以秸稈覆蓋留茬還田、就地覆蓋或異地覆蓋還田、免少耕播種施肥復式作業、輪作、病蟲草害綜合控制等為主要內容的先進農業技術。實施保護性耕作具有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墑、培肥地力、節本增效等作用。
快速腐熟還田主要利用微生物菌劑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發酵腐熟直接還田。具有增加稻田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理化性質,促進腐殖質的積累與更新、改善土壤耕性等功能。南方地區適宜推廣稻田秸稈腐熟還田技術、墑溝埋草耕作培肥技術,北方地區適宜推廣秸稈粉碎腐熟還田技術、秸稈溝埋腐熟還田技術。
堆漚還田主要是在田間地頭挖積肥凼,將農作物秸稈堆成垛,添加適量的家畜糞尿或污泥等,調整碳氮比和水分,或者添加菌種和酶,使秸稈發酵生成有機肥。該項技術適用于秸稈產量豐富的糧食主產區和環境容量有限的地區進行推廣,尤其是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的城鄉結合部。
秸稈生物反應堆主要是將農作物秸稈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微生物菌種、催化劑等原料,發酵分解產生CO2。通過構造簡易的CO2交換機對農作物進行氣體施肥,滿足農作物對CO2的需求;同時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提高地溫,抑制病蟲害、可減少化肥、農藥用量。該技術方便簡單,運行成本低廉,增產增收效果顯著,適用于從事溫室大棚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生產的農戶應用。
3.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
秸稈飼料利用主要指通過利用青貯、微貯、揉搓絲化、壓塊等處理方式,把秸稈轉化為優質飼料。青貯、微貯是指利用貯藏窖等,對秸稈進行密封貯藏,經過一定的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處理制成飼料,飼喂牛、馬、羊等大牲畜,并將其糞便還田,即過腹還田。對提高秸稈飼料的營養成分等作用顯著,具有簡單易行、省功省時,便于長期保存,全年均衡供應飼喂等特點,既解決了冬季牲畜飼料缺乏等問題,又節省了飼料糧,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揉搓絲化可有效改變秸稈的適口性和轉化率。秸稈壓塊飼料便于長期保存和長距離運輸。
4.秸稈能源化利用技術
秸稈能源化利用技術主要包括秸稈沼氣(生物氣化)、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秸稈熱解氣化、直燃發電和秸稈干餾等方式。
秸稈沼氣(生物氣化)是指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經微生物發酵作用生產沼氣和有機肥料的技術。該技術充分利用稻草、玉米等秸稈原料,有效解決了沼氣推廣過程中原料不足的問題,使不養豬的農戶也能使用清潔能源。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秸稈粉碎后進入沼氣厭氧罐內中溫發酵,產生大量的沼氣能源,通過輸氣管道送到千家萬戶。此外,秸稈沼氣技術分為戶用秸稈沼氣和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兩種形式。秸稈入池產氣后產生的沼渣是很好的肥料,可作為有機肥料還田(即過池還田),提高秸稈資源的利用效率。
秸稈固化成型燃料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將農作物秸稈壓縮為棒狀、塊狀或顆粒狀等成型燃料,從而提高運輸和貯存能力,改善秸稈燃燒性能,提高利用效率,擴大應用范圍。秸稈成型后,體積縮小6—8倍,密度為1.1—1.4噸/立方米,能源密度相當于中質煙煤,使用時火力持久,爐膛溫度高,燃燒特性明顯得到改善,可以代替木材、煤炭為農村居民提供炊事或取暖用能,也可以在城市作為鍋爐燃料,替代天然氣、燃油。
秸稈熱解氣化是以農作物秸稈、稻殼、木屑、樹枝以及農村有機廢棄物等為原料,在氣化爐中,缺氧的情況下進行燃燒,通過控制燃燒過程,使之產生含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可燃氣體作為農戶的生活用能。該項技術主要適用于以自然村為單位進行建設。
秸稈直接燃燒發電技術是指秸稈在鍋爐中直接燃燒,釋放出來的熱量通常用來產生高壓蒸汽,蒸汽在汽輪機中膨脹做功,轉化為機械能驅動發電機發電。該技術基本成熟,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適用于農場以及我國北方的平原地區等糧食主產區,便于原料的大規模收集。
秸稈干餾是指利用限氧自熱式熱解工藝和熱解氣體回收工藝,將秸稈在一個系統上同時轉化為生物質炭、燃氣、焦油和木醋酸等多種產品,生物質炭和燃氣可作為農戶或工業用戶的生產生活燃料,焦油和木醋酸可深加工為化工產品,實現秸稈資源的高效利用。該項技術適用于小規模、多網點建設,集中深加工的發展方式。
5.秸稈生物轉化食用菌技術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夠形成大型子實體并能供人們食用的一種真菌,食用菌以其鮮美的味道、柔軟的質地、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備受人們青睞。由于秸稈中含有豐富的碳、氮、礦物質及激素等營養成分,且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因此很適合做多種食用菌的培養料,通常由碎木屑、棉籽殼、稻草和麥麩等構成。目前,利用秸稈栽培食用菌品種較多,有平菇、姬菇、草菇、雞腿菇、貓木耳等十幾個品種,而且有些品種的廢棄菌幫(袋)料可以作為另一種食用菌的栽培基料,不僅提高了生物轉化率,延長了利用鏈條,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6.秸稈炭化、活化技術
秸稈的炭、活化技術是指利用秸稈為原料生產活性炭技術,因秸稈的軟、硬不同,可分為兩種生產加工方法。
(1)軟秸稈。如稻草、麥秸、稻殼等,可采用高溫氣體活化法,即把軟質秸稈粉碎后在高壓條件下制成棒狀固體物,然后進行炭化,破碎成顆粒,通過轉爐與900℃左右水蒸汽進行活化造孔,再經過漂洗、干燥、磨粉等工藝制成活性炭。
(2)硬度較強的秸稈。如棉柴、麻桿等,可采用化學法。即把硬質秸稈粉碎成細小顆粒狀,篩分后烘干水份控制在25%左右。經過氯化鋅、磷、酸、鹽酸等,配制成適合的波美度和PH值溶液浸泡4—8小時,進行低溫炭化(250—350℃)和高溫活化(360—450℃),再經回收(把消耗的原料稀出再經過煮、漂洗、烘干、篩分、磨粉等工藝)制成活性炭。
7.以秸稈為原料的加工業利用
秸稈纖維作為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生物降解性好,可以作為工業原料,如紙漿原料、保溫材料、包裝材料、各類輕質板材的原料,可降解包裝緩沖材料、編織用品等,或從中提取淀粉、木糖醇、糖醛等。其中,最主要作為紙漿原料。可用于造紙纖維原料的秸稈為禾草類,包括稻草、麥稈、高粱稈、玉米稈等。其中,麥秸是造紙重要的非木纖維資源,其他秸稈尚未大量使用。造紙用麥秸占總量的30%以上,主要集中在麥秸主產區的河南、安徽、山東、河北等省。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科學使用秸稈生產非木紙漿、秸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