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高速公路現狀分析
本文導讀:中部六省高速公路現狀分析,中部六省位于我國內陸腹地,是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中部通則全國通,中部活則滿盤皆活。
核心提示:中部六省高速公路現狀分析
一、中部六省所處位置及高速公路建設狀況
中部六省位于我國內陸腹地,是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中部通則全國通,中部活則滿盤皆活。湖北、河南是東中部產業向西轉移的橋梁、紐帶;山西、河南緊靠渤海經濟圈;湖南、江西、安徽則連通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京珠高速如巨龍蜿蜒南下,連霍高速如彩虹般劃過中部腹地,中部地區已經成為全國交通運輸的脊梁,作為全國交通的核心區域,由高速公路構建的運輸骨架和網絡,充分發揮著貫通南北、橫聯東西的運輸紐帶作用。
中部六省高速公路發展迅猛。近幾年,中部六省把改善交通設施作為”中部崛起”的前提條件,不斷加大高速公路投資力度,高速公路建設日新月異,東西南北縱橫延伸,網狀發展,通車里程快速增加。調查資料顯示,2006年,中部六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1650公里,占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25.9%,2007年,中部六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5000公里,占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28.0%,2008年,中部六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6536公里,占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28.5%。三年間,中部六省高速公路里程由11650公里發展到16536公里,增長41.2%。從各省情況來看,2008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達4841公里,位居全國第一;湖北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719公里,安徽省2514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進入前十;江西省2433公里,湖南省2000公里,通車里程也大幅增長。從2006年起,河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
目前,中部六省正在構建中部與三大經濟區域接軌、中部省份相互溝通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爭取實現內通外連,實現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到東部沿海地區當日到達,實現區域中心城市之間、省會至地市級城市高速公路連接貫通。
二、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建成一條高速公路就會在路的兩旁形成產業帶,并促進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高速公路是產業帶形成的基礎設施和前提條件。通過交通條件的明顯改善,首先在若干“點”上形成區位優勢(如高速公路兩端和沿線的出入口附近),吸引資金、技術、人口等生產要素向這些點位聚集。隨著一批支柱產業或帶頭企業的建立,金融、保險、商業、運輸、咨詢、飲食、醫療等服務行業也會聚集到附近,形成一種強大的集聚效應。由此可見,產業帶發展初期,在空間上表現為高速公路若干點位的優先集聚增長,一條路帶動一個經濟圈,10條高速公路,就是10個帶動發展的經濟圈。
根據國外高速公路發展的經驗,一條高速公路建成3-5年后,其兩端的大城市沿高速公路走向延伸發展,在各出人口附近達成一系列的衛星城鎮或經濟開發區,并以高速公路為軸線,形成高速公路產業帶,或”經濟走廊”,成為區域經濟為新的增長點。同時在空間上以經濟密集點為中心,向周圍地區梯度擴散,即“點一圈”效益;產業帶經濟的充分發展,又形成“軸—帶”經濟,并產生良好的效益。據國家有關部門測算,高速公路建設投資乘數效應在3左右;即每增加100億元投資,GDP增加300億元,高速公路建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2008年,中部六省中,武漢、鄭州、長沙三個省會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3000億元,邁入中國大中城市“3000億俱樂部”,顯示了中部中心城市的強大發展后勁。以這些中心城市為“點”,通過快捷的高速公路及其他交通方式,迅速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圈、經濟帶,區域經濟蓬勃發展。
1、高速公路建設改善了經濟運行環境
高速公路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改善了投資硬環境,而且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大大提高了中部經濟和社會的開放度。高速公路的建設過程成為經濟中心形成的過程,高速公路的形成過程成為經濟走廊的發展過程,可以說,高速公路延伸到哪里,經濟技術開發就跟進到哪里。高速公路建設促進了對內、對外開放,使引進和利用內資、外資明顯增多。以江西省為例,在利用外資上,江西累計突破第一個50億美元,整整用了23年時間。進入新世紀后,實際進資總數從50億美元到突破100億美元用了3年,而從100億美元發展到近200億美元不到4年時間,利用外資連續多年名列中部地區前茅,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2、高速公路建設大大提升了現代工業
高速公路建設對工業發展,具有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進產業轉移和升級的巨大作用,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強大推進器。高速公路沿線往往成為工業升級和產業集聚發展的黃金地段。長距離、遠輻射和快捷、舒適、方便的交通環境,有力促進和推動了沿線工業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那些對汽車運輸依賴性強、時限要求高的企業如魚得水、如虎添冀,得到超常規的迅猛發展,高速公路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湖南省,隨著京珠、長常、潭邵等高速公路建成后,位于多條高速公路交匯處的長、株、潭城市群高技術產業獲得空前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工程機械、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制造業,已日益發展成為其主導產業。高速公路建設帶來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發展,相應促進了工業布局的戰略調整,帶動了傳統產業改造、經濟結構優化和整個工業的提檔升級。
3、高速公路建設促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高速公路建設可以提供便利、快捷的現代運輸條件,聯通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大大縮短農產品的儲運時間,保證農副產品的及時流動,加速農業信息的交流和市場供需之間的銜接,從而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農業的規模經營和集約生產。高速公路不僅帶來快運,也帶來新的思想和觀念,帶來新的農業技術,對農村發展市場經濟,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關鍵性的帶動和促進作用。安徽省加快高速公路建設一是修好“出口路”,道路聯通經濟中心、交通中心,加快城市與鄉村的經濟”對流”。二是暢通“經濟路”,加快農村資源開發、旅游發展和貧困地區聯片開發,用高速公路撐起現代農業發展的框架,進一步促進了現代農業的高速發展。
4、高速公路建設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高速公路具有快速度、大負荷、遠輻射、高效益的特點,極大便利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同時高速公路還促進了運輸結構的優化。完善、快捷的高速公路運輸網,“門到門”的優勢大大縮短了產銷地的時空距離,降低了商品交換的運輸費用,有力推動了商貿物流業的發展。河南省充分發揮高速公路主樞紐的作用,整合現有公路物流資源,在鄭汴快速通道與京珠高速公路交匯處,規劃建設多功能、現代化的鄭州國家干線公路物流港,建設由倉儲配送、智能分揀、流通加工等功能區組成的大型貨運中心和以信息處理與發布、自動跟蹤、自動識別等為主要內容的物流信息系統,使其成為有效銜接鐵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覆蓋全國的公路運輸貨物中轉、集散、拆組、配置和結算中心,高速公路助推河南物流業取得長足發展。
5、高速公路建設帶來了中部旅游業的興盛
中部旅游資源類型全、品位高、特色優勢突出,高速公路建設把眾多的山水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聯通起來,編織成一條條獨具特色的旅游精品線路,將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極大地方便了游客,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和繁榮。高速公路的建設拉動了河南旅游業的發展,為河南旅游業裝上”輪子”。如鄭汴洛高速公路的開通,拉近了三市的空間距離,使河南的沿黃旅游成為一體,加快了旅游的發展,增加了旅游收入。2008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592億元。高速公路的快捷、便利,縮短了在途時間,提高了旅游的舒適性、方便性和連續性,促使觀光形態從通過型向滯留型轉變。
6、高速公路網絡化加速了城鎮化進程
高速公路建設的過程,實質上就成為推進城鎮建設和城鎮化的過程,高速公路成為調整區域經濟結構特別是推動城鎮建設發展的重要依托。以湖南省為例,自2005年進一步加大對高速公路建設投資以來,到2008年湖南城市化水平已由37.0%提高到了42.2%,三年間提高了5.2個百分點。高速公路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湖南的城鎮體系格局,拉近了城市的間距,對湖南大城市的發展特別是以大城市為中心,構筑現代城市群、城市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終形成了以長株潭都市區為龍頭,以多個區域中心城市為依托,以眾多小城市和小城鎮為特色的、新的有機構成的“大中心城市+交通軸+葡萄串”的現代城鎮網絡體系。湖北省今明兩年將開工建設29條、2005公里高速公路,實施“五縱五橫二環”高速公路發展規劃,掀起新一輪高速公路建設大高潮,構筑以武漢、襄樊中心城市為中心的都市經濟圈。
三、中部六省共同構筑中部高速公路網
中部六省高速公路發展的重點是盡快實現“外連內通”,構建中部與三大經濟區域接軌、中部省份相互溝通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全力構建高速公路骨架網絡,各省與相鄰東部地區間至少形成兩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省與相鄰西部地區間至少形成一條高速公路通道,實現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到東部沿海地區當日到達,實現區域中心城市之間、省會至地市級城市高速公路連接,建設以6個省會城市為中心的半日交通圈,用密織的交通網絡覆蓋整個中部地區。
1、保持規劃銜接。中部六省應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系,建立區域協作關系,在通道項目規劃和建設時序等方面協調一致,形成合力,保持規劃銜接,重點加強各省規劃與區域規劃的銜接,加強交通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在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上,統籌協調好跨省通道功能、通道資源和空間布局等,增強區域規劃協調性。
2、力爭項目協調。要對跨省交通項目技術標準和建設時機,加強協商、科學論證,以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的整體運輸效能。建立政府、企業合作聯動機制,共同抓好平臺建設和項目合作,組建跨省交通運輸企業聯盟,鼓勵大型企業集團在中部地區投資經營交通設施。
3、做到政策對接。各地政府應本著開拓大市場、發展大流通的原則,逐步統一運輸監管行為、運輸組織政策和服務信息標準,引導促進運輸市場全面開放,加快交通運輸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形成綜合交通運輸服務的協作網絡,實現區域運輸市場一體化。
4、突出各省自身優勢。中部六省在全國特有的位置優勢,決定了其在全國交通中的重要作用。而中部六省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共同構筑中部大交通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堅實基礎。
湖北省將2012年高速公路建設目標由4000公里調整到4500公里左右,力爭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000公里。為確保目標實現,深化交通投資體制改革,下放項目管理權限,拓寬籌融資渠道,有條不紊地部署新一輪高速公路大建設。
河南省將保持在全國連續幾年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第一的優勢,按照“整體成網、中部加密、周邊連通”的布局思路,以6條南北縱向通道、8條東西橫向通道、6條區間通道和若干聯絡線組成的高速公路網,密織中原大交通,完善中原城市群與外圍城市之間的溝通,形成連接所有省轄市及多數縣城,連接主要公路樞紐、鐵路樞紐、機場、重要旅游城市的集疏運系統。
湖南省位于中部地區與珠三角經濟圈交匯區處,是內地通往“珠三角”、“長三角”的主要通道,湖南將加快與兩個三角洲的銜接和融合,開通各大出省通道,突出抓好影響全省經濟發展高速公路主骨架,把全省主要經濟區銜接起來,構建與湖南經濟發展脈絡相一致的交通承載體系,以大交通促大開放。
江西省交通定位是區域通道省,在十一五期間,江西將對外省形成26個通道,以開放的江西融入區域大交通網中。
山西省的交通突破口是打通大通道,加強中部六省的連接,提升國省干道的運輸能力,改善微循環,促進高速公路網協調發展。
安徽省將通過高速公路的建設強化中部大交通樞紐地區,力爭2010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3500公里,建設“四縱八橫”的高速公路網。
中部六省在國家“中部崛起戰略”指導下,把高速公路建設做經濟騰飛的助推器,用高速公路串起都市圈、城市群、經濟帶,充分發揮銜接、輻射、帶動三大作用,助推中部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