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億布局廣州 中國船舶暗戰中船重工
本文導讀:270億布局廣州 中國船舶暗戰中船重工,6月7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下稱“中船集團”)與廣州市政府簽署了框架協議,宣布雙方擬投資人民幣270億元,在廣州番禺新建一個船舶配套產品生產基地,打造內地最大的船用柴油機生產制造基地。
6月7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下稱“中船集團”)與廣州市政府簽署了框架協議,宣布雙方擬投資人民幣270億元,在廣州番禺新建一個船舶配套產品生產基地,打造內地最大的船用柴油機生產制造基地。
這個基地,將彌補中船集團另一造船基地——上海地區柴油機制造能力的不足。中船集團總經理陳小津認為,這甚至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快速增長的造船業對配套業發展的需要。
陳小津于6月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的船舶工業已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現有柴油機生產速度趕不上船舶工業發展的步伐,而柴油機的生產又被大型船用曲軸的生產速度所制約。
外界的觀察則是,這是一個或許會改變中國船用柴油機市場競爭格局的動作。
在船用柴油機市場上,占據比較大市場份額的企業正是中船集團下屬的滬東重機,以及中船重工集團(下稱“中船重工”)下屬的大連柴油機廠和宜昌柴油機廠。“這個市場的競爭主要在這兩個巨頭中間展開。”6月10日,平安證券機械行業研究員王合緒對本報記者分析,“盡管這還只是一個框架協議,但如果最終能夠建成,將會給中國船用柴油機市場帶來比較大的影響。目前這個市場的競爭還是比較有限,船用柴油機也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中船集團布局
在落子廣州之前,中船集團就已布局上海。
早在2005年,中船集團就與其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前身滬東重機,600150.SH)一起,與日本三井造船株式會社正式牽手在上海合資建設了中船臨港船用柴油機生產基地,是我國規模最大的船用配套建設項目,年產300萬馬力,注冊資金為人民幣4.8億元,占地40萬平方米,總投資近30億元人民幣。
“未來我們生產的柴油機將為載重噸達1萬標箱的船舶配備。”滬東重機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的一位企業策劃師告訴記者,現在國內正在設計載重噸達1.5萬標箱的船舶,并將很快進行這類船舶的生產,但船用柴油機上馬速度遲緩。新基地建成后將緩解“有船無機”的壓力。
這個總投資30億元的項目將成為中船集團建設長興島世界級造船基地的有力支撐。而其更大的一個動作選擇在廣州完成,也并非偶然。
早在2003年,廣州市政府與中船集團就簽署了《關于推進廣州南沙造船基地建設的合作協議》,今年3月,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承造的中海30.8萬載重噸超大型油船正式開工,中船、寶鋼、中國海運三大集團正式簽訂龍穴基地造船項目合作意向書,結束了華南地區不能建造10萬噸以上船舶的歷史。
記者了解到,落戶番禺的船舶配套產品生產基地包括五大建設項目:新建一個船用低速柴油機生產基地,實現年造機能力1000萬馬力;新建一個船用低速柴油機曲軸生產基地,實現年產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機曲軸400根;新建一個大功率船用中速柴油機生產基地,實現年產大功率船用中速柴油機1000臺;新建一個柴油機配套產品生產基地,形成柴油機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新建一個以船用輔機等為主要產品、年鋼材加工量達5萬噸的船舶配套產品生產基地。
“中速和低速的船用柴油機可以用在比較大的船舶上,中速產品還可以用于航母等軍用船舶上。”王合緒說。
但據了解,目前雙方簽署的還只是一個框架協議,具體的出資比例,合作方式,如何引進戰略投資者等目前還不明朗。
“船用柴油機的核心技術只是由世界柴油機巨頭芬蘭瓦錫蘭、德國MAN等少數企業擁有。包括中船集團旗下的滬東重機、中船重工旗下的大連柴油機廠和宜昌柴油機廠等中國企業都是向這些國際巨頭購買專利技術。中國船用柴油機還處于一個供不應求的局面。所以中船在廣州建基地擴張產能是必然的結果。”王合緒分析。
兩巨頭暗戰
王合緒認為,船用柴油機是一個寡頭壟斷的市場。
船用柴油機是船舶配套設備的核心產品之一。由于忽略研發投入、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目前我國發動機等船舶配套產品生產能力大大落后于需求量,需要大量進口,我國造船業正陷入“船殼工業”,目前造船超過70%用于出口,造船平均利潤約為3%至5%。
王合緒認為,利潤低下主要原因是國產船舶配套設備發展滯后,成為制約未來發展的最大障礙。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就曾指出,推進造船和配套工業的相互融合,完善船舶工業產業鏈條,是提高我國船舶工業整體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據了解,滬東重機是國內大功率低速柴油機行業的龍頭企業,位于三家船用柴油機制造廠之首。其國內市場占有率長期保持在60%以上,其余兩家公司大連柴油機廠和宜昌柴油機廠分別占30%和9%。滬東重機的產品大約50%銷售給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及其所屬各子公司,構成關聯交易;另外50%供應地方船廠或補充大連柴油機廠和宜昌柴油機廠對中船重工供應的不足。
“別的公司想發展船用柴油機項目勢必會受到銷量的制約。而中船和中船重工發展船用柴油機項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能內部消化銷量。”王合緒表示,正因為如此,這個市場目前的競爭還是有限的,在可控范圍內。
中船重工也因此做出了一系列動作。2006年7月6日,由芬蘭瓦錫蘭齊耀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共同投資建設的上海瓦錫蘭齊耀柴油機有限公司一期在上海臨港重裝備產業區建成投產。上海瓦錫蘭齊耀柴油機公司項目分為三期建設。一期投資2.5億元人民幣,主要生產由瓦錫蘭設計的Auxpac發電機組。
2007年4月,歐盟委員會審核通過了中國船舶重工、芬蘭瓦錫蘭和日本三菱重工組建合資企業的建議。合資企業設于中國青島,將主要生產船用低速柴油發動機。合資企業名為青島齊耀瓦錫蘭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機有限公司,預計于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投產。
對于瓦錫蘭與中船重工、日本三菱重工的合作,中船重工總經理李長印稱,合資公司不僅能提高船舶配套業的技術能力,反過來又可以鼓勵技術創新,這將會提高我國造船的競爭力并提高其市場份額。
“中船和中船重工都是采取與世界巨頭合作購買專利的方式來介入這個市場。”王合緒說,由于只是獲得授權,所以出口這塊也受到限制,目前只能內銷。
王合緒透露,一些中小型企業甚至一些民營企業也開始介入這個市場,“他們也只是獲得擁有專利技術的柴油機巨頭在某些功率段的授權。目前還不能與滬東重機、大連柴油機廠和宜昌柴油機廠形成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