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招標 盡快掌握盾構機設計制造技術
本文導讀:打捆招標 盡快掌握盾構機設計制造技術,《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發布以后,作為裝備制造業中的一員,深感責任在肩。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簡稱盾構機)及大型施工機械是振興裝備制造業十六個重點領域之一。
《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發布以后,作為裝備制造業中的一員,深感責任在肩。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簡稱盾構機)及大型施工機械是振興裝備制造業十六個重點領域之一。而盾構機是實現掘進、巖渣裝運、洞壁支護等一次開挖成洞的最為關鍵的施工設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隧道施工機械。我國從1965年就開始了對盾構機的研制,但是直到目前,行業還處于與外商合作制造為主的發展階段。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修筑地鐵隧道和水電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需求的加大,我國開始大量引進隧道施工成套設備。目前已進口90多臺掘進機用于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地鐵隧道及越江隧道施工,約進口了20多臺硬巖隧道掘進機用于各地引水隧洞、鐵路隧道施工。近幾年進口的各類盾構機中,逐步開始采用合作制造方式,但大都由外商總承包及技術負責,中方合作廠只承擔結構件制造及組裝。可想而知,盾構機市場的利潤絕大部分被外商賺取。
應盡快掌握盾構機集成設計技術
國內基本建設對盾構機的需求存在著巨大市場,特別是城市地鐵普及化的帶動,引導著需求量迅速增長。當前,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大城市仍將繼續擴建地鐵外,全國已有10多個大中城市在規劃地下軌道交通項目。面對市場需求,各地將地鐵項目作為一個籌碼,希望能拉住一個外商,增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許多機械制造企業都在調研論證,準備加入盾構機制造行列,市場出現了無序競爭的苗頭。
同時,外國制造公司也看準了國內如此誘人的商機,他們更是仔細地研究了中國的政策及優勢,為了長期占領中國市場,每一個外商都是“一個女兒多門親事”,名義上是和當地建立合資企業,實質上合資不過是一種形式,就是一個工程公司。這個公司主要是為這臺中標的設備服務,中方承擔的只是結構件制造、組裝、服務。至于這臺設備的設計技術、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中方并不了解,更談不上掌握。德國海瑞克和廣重搞合資,為的是廣州地鐵項目;又在北京與首鋼合資,為的是北京地鐵項目……
其他幾個外國公司的做法也是如此。因為他們算了一筆賬,一臺盾構機全長80~100米,整機總重達400~800噸,整機進口,運輸費用太高,而且大量的結構件也沒必要從國外運到中國。也就是說,建立一個合資廠既可以享受合資企業的優惠,又能利用中國的原材料和廉價的勞動力;既可以長期占領中國市場,又可以得到豐厚的利潤,何樂而不為?
我曾聽說,英吉利海峽隧道工程所需的隧道掘進設備,在招標中一個外國公司中標,但英方的要求是,設備可以用你的,條件就是要教會英國人制造隧道掘進機。資本主義國家都可以做到,我們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什么就做不到?我們真應該好好深思,市場換技術,能換得來嗎?“十一五”期間,我國隧道施工項目盾構機的需求量至少要100臺左右。以平均每臺500萬美元價格計算,購買盾構機就要花費5億多美元,約合40多億元人民幣。如果“十一五”期間我們不能有效利用市場這個資源,盡快掌握盾構機集成設計技術,那么振興裝備制造業就是一句空話。
對重點施工設備采購采取打捆招標方式任何一個城市地鐵項目、引水工程項目、鐵路改擴建項目、都是國家控制的項目。在項目審批過程中,必須對重點施工設備的采購有明確要求。
[1]建議相關職能部門采取打捆招標、技貿結合的方式,引導著名的國外公司與國內具有資格生產全斷面掘進機的企業聯合投標,優先選用同意向我方提供核心技術的外國公司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從中得到關鍵技術,通過實踐逐步掌握核心技術,真正達到市場換技術的目的。
現在有一種怪現象,那就是在招標項目中,對招標文件的編制。一份盾構機標書出來,非常明顯地看出標書中指的是哪一家公司的產品,就連細小的特殊要求都非常明顯,并且在招標說明中明確規定,中標項目中進口件的價值不低于70%。那么另外的30%就是結構件的價值。這樣的中標項目,看起來是中方中標,實際上大部分錢全部被外國人賺去了。為什么會這樣,細細了解才知道,這是用戶的要求。說到用戶,大家稱其為上帝,對于制造業來講,不敢違背上帝的要求,只好聽任上帝的安排。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哪一天才能夠掌握主動權?
振興裝備制造業是全民族的大事,不光是制造業一方面能夠實現的。因此,請用戶給裝備制造業一個機會。做不好和不用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用是關鍵。一次做不好,可以在做的過程中改進提高。實現裝備制造業振興和發展的歷史重任,無疑要靠裝備制造業同行的共同努力、廣大用戶的積極使用及全國人民對發展民族工業的一致認識共同來完成。創造一個給國產裝備機會的氛圍,在使用的過程中改進提高,已經成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首要條件。若不用國產裝備,制造業就永遠沒有提高的機會,談振興裝備制造業也只能是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