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產業前景分析
本文導讀:中國馬鈴薯產業前景分析,2008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8800萬畝,中西部省區種植面積占到全國種植馬鈴薯區域的62.57%,已成為解決糧食問題以及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
核心提示:2008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8800萬畝,中西部省區種植面積占到全國種植馬鈴薯區域的62.57%,已成為解決糧食問題以及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
200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消息稱,據科學家分析,解決人類未來糧食安全問題,只有靠馬鈴薯。馬鈴薯具有耐貧瘠、耐旱等特點,甚至在大多數不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土壤環境下,也可以獲得一定產量。
2008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8800萬畝,中西部省區種植面積占到全國種植馬鈴薯區域的62.57%,已成為解決糧食問題以及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
甘肅省定西市從1996年開始發展馬鈴薯產業。目前,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達17.6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6.7%;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獲得收入57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6.7%。當地人稱,馬鈴薯已從“救命薯、脫貧薯”變成了“致富薯”。馬鈴薯在帶動農業發展的同時,其整個產業鏈還促進了定西市第二、三產業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明顯加快,從事分揀、裝卸、販運的人員達數萬人。
定西只是發展馬鈴薯產業的一個代表,我國東北和華北的一些省份,馬鈴薯也已成為改變地區經濟結構的重要經濟產業,內蒙古、甘肅、貴州、云南等許多地區都在廣泛種植。
據介紹,我國已成為馬鈴薯第一生產大國,種植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1/4,總產量占到全世界的1/5,但是單產水平卻排在了全世界的第92位,畝產960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原因就是缺乏脫毒良種。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統計,目前全國脫毒種薯的推廣面積僅為種植面積的20%左右,而發達國家多在90%以上。
2009年4月22日,國務院宣布對馬鈴薯原種生產實行補貼,對薯農每畝補貼100元,種薯生產企業每畝補貼500元。國家對脫毒種薯的推廣頗為迫切,各地方也在積極努力。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就建成了馬鈴薯脫毒組培室11800平方米、標準化溫室22畝、原種田1.5萬畝,形成了從組培快繁、溫室栽培、原種繁育到一、二級種薯生產的完整體系。
馬鈴薯加工增值能力強。據了解,其加工成淀粉可增值1倍;加工成乳酸可增值3倍;加工成食品可增值4倍;生產高吸水性樹脂可增值8倍;加工成變性淀粉可增值15倍;生產生物膠增值在60倍以上。馬鈴薯精淀粉經過發酵或采用其他方法可生產300多種變性淀粉,可廣泛應用于醫藥、紡織、鑄造、染料等多種工業。
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馬鈴薯淀粉需求量高達300萬噸,屆時,我國將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馬鈴薯食品生產加工、貿易的產業中心,馬鈴薯產業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