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麥市場行情展望
本文導讀:2010年小麥市場行情展望,今年,商品市場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影,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積極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波上漲行情。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今年,商品市場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影,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積極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波上漲行情。會議精神具體到國家的宏觀調控措施上則體現在國家托市收購價格和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銷售底價的變化。
今年,商品市場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影,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積極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波上漲行情。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指數經歷長時間的下跌后,下跌動能已經不足,其走強雖尚待時日,而這卻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其反彈之日也是商品市場轉勢之時。從小麥市場情況來看,當前強麥期價依然保持著穩步攀升態勢。展望發展趨勢,我們認為在其自身供需態勢、國家政策以及通脹的推波助瀾下,2010年其保持上漲之勢不容置疑。
一、2009年行情回顧
縱觀強麥一年走勢,其特征可以概括為“暴漲、陰跌、企穩”,行情的主導因素則為:旱情炒作、強麥供需狀況以及國家政策。
今年1月下旬至2月初,強麥期價上演了一幕暴漲行情,其行情主導因素圍繞天氣展開。與以往旱情相比,災情重、受災面積大、持續時間長成為年初旱情的三大特點,這也使其足以助推麥價強勁攀升。在此概念炒作下,強麥期價每噸暴漲百余點之多,其力度之強超乎想象。
在市場對干旱題材炒作過后,強麥期價開始步入陰跌階段,行情的主導因素則演變為強麥自身供需狀況以及國家政策。今年2月上旬之后,隨著各地農民積極抗旱以及干旱地區迎來多次降雨,各小麥主產區旱情基本上得到緩解,小麥墑情得到極大改善,市場擔憂情緒逐步緩解,期價開始一路下行。尤其是4月中旬各主產區開始普降大雨,局部地區甚至出現暴雨對小麥生長極為有利,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基于此也開始上調小麥產量,同時市場預期新年度小麥豐收的可能性較大。另外,在強麥期價暴漲之際,國家加大了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量,每周拍賣量由150萬噸左右最高提升至230萬噸左右,這對抑制小麥現貨價格上漲功不可沒,尤其是臨時存儲進口小麥的拍賣極大地沖擊了國內強麥現貨市場,并使得強麥期貨盤面價格一度跌至現貨價格之下。但后期隨著國家臨時存儲進口小麥拍賣的停止,加上國家托市收購政策的支撐效應開始顯現,期價開始止跌企穩,并出現了反彈行情。總體來看,在三大因素的主導下,強麥市場在年內已上演了暴漲、陰跌和企穩三個階段的行情。
二、市場狀況分析
從今年強麥期價運行的態勢來看,我們認為2010年強麥行情仍將圍繞三大因素展開,而三大因素亦各有主次,雖然不同時期內其主導地位會有所更迭,但總體而言則是供需狀況為根本、國家調控是關鍵、概念炒作是誘因,在三者的聯袂作用下,加之通脹預期的推波助瀾,強麥期價將向歷史高點挺進,其上漲態勢不容置疑。
(一)供求態勢分析
對于國內小麥市場供求態勢的分析 ,我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來進行,一是靜態的供求態勢;二是動態的供求態勢。對于靜態的供求態勢而言,其涉及的面較小,其重點也就是國內歷年的產量,而動態的供求態勢既包括天氣對小麥產量的影響,也包括國家政策層面的調控等因素,因此,在分析供求態勢時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把握麥價的運行脈搏。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從小麥的自身特性來看,小麥本身屬于需求彈性很低的品種,市場本身的需求量在一定時間段內并不會出現很大的改變,左右市場的因素主要在于供給的變化,而需求量對麥價影響較小,所以,我們對供求態勢的分析也著重于對產量的關注。
從國內小麥市場的靜態供需狀況來看,在經歷了今年年初的特大旱情后,我國小麥又喜獲豐收,首次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夏糧連續6年增產,“六連增”的豐收格局強化了我國糧食安全,為我國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在此背景下,國內麥價難以出現暴漲局面。
然而從動態的供需狀況來看,我們認為動態的變量首先是天氣狀況,從小麥的生長周期來看,天氣對小麥生長的影響將始終存在,其市場表現則是天氣狀況對小麥產量的預期。對于不同的生長階段而言,小麥市場的炒作概念則有所不同。從歷次市場炒作情況來看,我們認為其炒作時間窗口將出現于小麥返青期以及抽穗成熟期,這兩個時間窗口應給予重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成功的概念炒作,則離不開資金的參與。無論多好的一個炒作概念,沒有資金的參與也將會夭折,而資金的參與力度則表現為持倉量的變化。回顧強麥一年來的走勢,市場對年初干旱題材的炒作使得小麥主力合約日增倉達上萬手之多,然而在小麥收獲期,陰雨天氣雖得到市場關注,但無奈沒有大量資金參與,市場行情也因此缺乏亮點。
小麥生長環境表
根據小麥生長周期中天氣因素對小麥產量的影響來看,我們認為把市場對天氣的炒作歸于動態供求形勢的變化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天氣的變化影響到小麥的產量和質量,這兩者都是屬于供求態勢的范疇。對于國家政策對小麥供求態勢的影響,因國內小麥市場的特殊性,我們放在國家政策這一部分單獨闡述。
(二)解讀國家政策
從國家政策來看,國家政策對于小麥市場所具有無可置疑的話語權,其歸根結底仍在于政府手中掌握著大量的糧源,可以在短時間內影響市場的供需狀況。上面我們也提到從小麥的自身特性來看,小麥本身屬于需求彈性很低的品種,市場本身的需求量在一定時間段內并不會出現很大的改變。這也是為何國家能夠通過庫存小麥出庫量的增減能夠快速的影響小麥市場價格的原因。對于國家政策對小麥市場的影響,筆者認為應把握兩個層次,即國家政策的調控是長期調控和短期調控的結合,應區分對待。
從長期宏觀調控來看,我們認為政府對糧價的調控基調是穩中有升,促使糧價呈現階梯形上揚態勢。此判斷依據主要來源于,當前國家發布的各項綱領性文件以及召開的各種農業會議所體現的精神。從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來看,其把糧食生產定位于關系到國家安全的戰略角度來考慮,其在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逐步理順糧食價格,使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使種糧農民能夠獲得較多收益。該綱要的頒布與實施,為國家調控糧食價格提供了重要依據,表明了國家對糧價的態度,也可以說是人為的為國內糧價的運行指明了一個大的方向,確立了價格的底部區間。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國家政策的連續性,引領了市場預期。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再次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增加涉農補貼規模,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擴大農村需求,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要鞏固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善農業補貼和價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提高主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格水平。要搞好主要農產品市場調控,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對農民創業的金融和財稅支持,培育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但具體到政策層面我們認為該會議精神將體現在三點:一是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二是加大對農民的直補力度,三是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就此來看,其對麥價的影響要分兩方面看,第一,提高糧食收購價,理順農產品價格,能夠推動糧價穩步上移;第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會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利于穩定糧食產量。但筆者認為,穩定糧食產量最有效的途徑則是提高糧食價格,因為對農民種糧進行直補,無論補貼金額多大,都不能保證其在拿了補貼后去種糧,而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固然能夠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而不得不說的是如果糧價不能提高,其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到農業基礎設施所發揮的真正作用,如就今年年初春季抗旱情況而言,很多地方的灌溉設施都是年久失修,難以及時發揮作用,這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思考。據此,我們判斷國家仍將會通過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來達到保證國內糧食安全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對糧價長期看漲的主要依據。
會議精神具體到國家的宏觀調控措施上則體現在國家托市收購價格和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銷售底價的變化。從兩者的變化來看,其穩步上行的主旋律業已得到認可。展望后市,站在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去考慮,價格仍將會穩步上行,而且這個變化趨勢將會成為引領市場運行的風向標,在其指引下,麥價的整體運行態勢業已確定。
從短期微觀調控來看,我們認為對于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國家調控政策將會對微觀層面進行調整,其途徑則是源于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在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方面,其微觀調控主要體現于拍賣量的變化。對于拍賣底價的調整國家將堅持順價銷售原則,也就說每次調價的背后都伴隨著現貨價格的上漲以及國家對后市價格的預期。而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的大小則反映了政府對當前市場的一種預期,一般而言,市場需求加大投放量則會增加,供給量加大,打壓小麥價格,反之則小麥價格回暖。
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情況
從國家歷次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拍賣成交均價在國家政策的主導下,呈現為穩步攀升態勢,而成交率則隨著國家拍賣量的變化而變化。就筆者跟蹤的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來看,一般而言隨著國內普麥價格的變化,國家將不斷調整拍賣數量,其市場效果則是增加了市場供給,打壓了市場價格,反之亦然。
在關注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的同時 ,國家臨時存儲進口小麥的競價銷售也應進入我們關注的視野。我們知道強麥在國內小麥的分類中屬于高檔麥,其質量要求較高,而美麥、澳麥等進口麥的質量則亦能滿足國內加工企業對高檔麥的質量要求。因此,國家臨時存儲進口小麥的拍賣則直接影響到國內強麥購銷市場的活躍程度,尤其是其較低的拍賣底價備受采購企業青睞,該因素對短期行情的影響也將不容忽視,其也是國家對國內麥市進行微調的重要手段。
因此 ,我們認為看待國家對國內小麥市場的調控政策應辯證的、長短結合的看待,而不能只看到其一,全面的分析國家政策會對強麥行情的分析起到很好指導作用。總體而言,國家的宏觀調控是主線,是國內麥價的主導因素,而微觀調控則是根據國內小麥市場的價格進行微調,影響到價格的短期波動,對把握買賣時機指導意義更大。
(三)通貨預期的影響
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一場虛擬經濟危機波及實體經濟的危機至今仍在蔓延,實體經濟全面復蘇仍需時日,但實體經濟的復蘇步伐的放緩并未影響到商品市場的高歌猛進,其在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幕攀升行情。期價自年初低點展開上行,不斷刷新年內高點,時至今日,其上行節奏依然保持良好。追尋商品市場依然保持強勁運行格局的根源,在于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使得全球流動性極為充裕。
從國內市場來看,中國新增信貸呈現井噴式增長,在寬松貨幣政策的主導下,各大商業銀行的放貸積極性極為高漲,如此巨量的信貸投放令國內流動性充足,對放大虛擬經濟的泡沫所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可想而知。另外,我們還注意到,按照中央政府的計劃,2010年中央還有5885億元投資資金撥付,也將高于今年的撥付水平。與此同時,日前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國內調控政策再次定調為“雙寬松”,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仍將是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推動力,但一個最為簡單的邏輯告訴我們,大量的貨幣投放過后,必然會造成過多的貨幣去追逐商品,其通脹來臨只是時間上的早晚而已。而農產品因硬性成本的增加,其必將成為通脹的最后推手。就此而言,小麥價格必將受益。
另一個方面我們也注意到,作為政府而言,其并不愿意看到通脹愈演愈烈,成為經濟發展的反推器。因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對通脹擔憂的日益顯現,尤其是面粉價格持續上揚將會帶動占據CPI指數權重很大的食品價格被動上行。基于此種考慮,國家對小麥價格的調控力度也將會加大,畢竟其將擔負起抵抗通脹的部分大任。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通脹預期對小麥價格的影響將會是雙刃劍,其一,在其影響下,小麥價格必然上漲;其二,在其擔負起抵抗通脹重任而部分通脹的前提下,這種上漲應該是溫和的、可控的。但不容否認的是通脹對小麥價格的推波助瀾,將為小麥價格向歷史高點挺進提供新的動力,其助推作用只是在國家的調控下有所緩和罷了。
(四)對國內外小麥市場關聯度的再認識
對于關注強麥期貨的投資者而言,其關注的重點主要是國內市場的變化,而對國際市場價格則視而不見,其代表則是CBOT小麥期貨價格,但隨著世界格局一體化的加快,尤其是資金的同源化,我們需要對國內外市場的關聯度重新再認識。
就當前的國內小麥市場制度而言,國家對外實行進口小麥配額制度,對內則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以期掌控糧源,調控國內市場,但這并不能否認進口小麥對國內小麥市場的影響。今年,進口小麥數量將明顯高于2008年。中國海關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累計進口小麥605965噸,而2008年全年僅進口小麥3.187萬噸,進口數量的急劇變化其根源就在于國內外價格的懸殊。
雖然小麥進口配額制度的實施緩解了這種沖擊,但從市場調研情況來看,這種沖擊還是令人擔憂的。從筆者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廉價的進口小麥大量流入國內,使得普麥與優麥的價差逐漸縮小,而價差的縮小一方面壓抑了農民種植優質小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則是削弱了國內小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使得我國小麥深加工行業進程受阻。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有國家對進口小麥的低價拍賣以及國家小麥托市政策并未對強筋小麥特殊對待。這樣在國家政策的主導下,不僅形成了國內小麥市場和國際小麥市場的分隔,還形成了國內普麥市場和優麥市場的分割,即普麥市場的政策市和優麥市場的市場市。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對國內外小麥市場關聯度的再認識,不僅僅局限于外盤走勢對內盤的價格的影響,還應看到在國家政策主導下,進口小麥對國內小麥產業鏈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將是深遠的。
三、行情展望
展望新的年度,我們認為國內小麥連續6年增收的格局為國家調控提供了物質保障。因此,小麥價格在后期不會出現暴漲格局。但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增強,小麥托市收購底價的不斷上調將引領市場預期,小麥價格將表現為溫和上漲和穩步攀升的態勢。另外,在關注國內小麥市場供需格局以及國家政策調整的同時,我們也注重分析了通脹預期對小麥價格的影響,其對小麥價格的上漲所起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將使得小麥價格攀升至歷史高點指日可待,而歷史最高價并不是此次小麥價格上漲的最終目標,其終極目標將是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