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企業希望發放牌照提高門檻
本文導讀:第三方支付企業希望發放牌照提高門檻,今年“兩會”期間,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呼吁加快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提高行業門檻。
今年“兩會”期間,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呼吁加快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提高行業門檻。這一呼吁得到業界響應。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表示,希望通過發放牌照來改善由于惡性競爭造成企業“無利可圖”的局面。
競爭激烈企業利潤減少
“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指在電子商務企業與銀行之間建立的支付平臺,以支付公司為信用中介,以互聯網為基礎,通過整合多種銀行卡等支付工具,或者借助第三方網上支付工具,為買賣雙方進行交易資金的代管、提供增值服務的網絡支付中介渠道。隨著近年來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金額達到2743億元,比2007年的976億元增長了181%,遠高于網絡經濟49.2%的增速。
然而盡管產業發展迅速,但行業內多數企業的生存狀態并不理想。據環迅支付(IPS)總經理欒毓敏介紹,目前國內有超過40家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多數處于零利潤甚至是負利潤的狀態。這是因為行業缺乏牌照指引和規范,企業數量過多,大家被“市場占有率理念”指揮著,以零利潤甚至是負利潤搶奪市場份額,無暇提高產品服務質量。
呼吁牌照發放加快
此前有消息稱央行將于2009年初正式出臺《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同時也將發放首批的10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對第三方支付行業進行嚴格規范。實際上直到三月底也并沒有實質進展。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一旦牌照發放,必將為企業松綁,使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更加迅猛。
馬蔚華認為,通過牌照發放,為支付行業建立準入制度,規范行業行為,確保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組織在注冊資本、人員配備、組織架構、管理制度、風控能力等各方面都達到一定的水平,通過設立門檻使不達標的中小企業退出,有利于該行業長遠的發展。
欒毓敏認為,在牌照發放時,央行將對第三方支付廠商的盈利能力提出要求,負利企業肯定不在考慮范圍內。
業界認為,央行牌照下發放緩,或與金融危機下增強了風險防范意識有關。國內電子支付市場的培育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可是隨著交易量的逐年放大,第三方支付在發展中也開始頻頻遭遇各種阻礙,其中支付安全仍舊是最受關注的核心問題。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業,去年都曾被曝出存在資金滯留的問題。
馬蔚華指出,對第三方支付企業必須加強沉淀資金的管理,可采取由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即用戶沉淀資金(包括虛擬賬戶余額及在途資金)應與企業的運營資金分離,由銀行進行專戶監管,保證在途資金的安全和不被挪用;對資金轉移也要增加銀行審核環節,對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運營及管理應比照銀行賬戶的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