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緊固件企業自主創新五大制約問題
本文導讀:我國緊固件企業自主創新五大制約問題,民營緊固件企業一方面為了追求效益,關注“短、平、快”的項目,對專用技術、專用材料缺乏研究,另一方面,抱怨高校缺少該行業的人才,以為都是“大路貨”技術。
內容提示:民營緊固件企業一方面為了追求效益,關注“短、平、快”的項目,對專用技術、專用材料缺乏研究,另一方面,抱怨高校缺少該行業的人才,以為都是“大路貨”技術。
問題一.企業負責人缺乏創新意識
民營緊固件企業有的負責人急功近利,追求政績和產量,不主動要求創新,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自然看不見創新成果,只滿足ISO9000管理論證,而對QS9000以及TS16949更高一級的質量管理體系論證無熱情,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管理放松”的做法最終結果就是技術放松,技術創新能力慢慢衰竭,核心競爭力無法形成。
因此,在緊固件企業中,對國有、合資、民營企業要分別考核,尤其對其負責人的考核要合理,要避免企業短期行為,同時,專業協會和地方政府要給予較高額度的技術進步獎勵,以避免人才流失,激發企業技術人員的自豪感和積極性。
問題二.基礎研究薄弱
目前緊固件企業缺乏中長期的技術規劃,技術中心更多考慮的市場化的項目,多數企業技術創新時常主要集中在市場需求、配套發貨、非核心技術領域。很多耗時間、費資金,但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研究課題(如新材料、新工藝等),因被理解為“苦差事”而無人問津。
沒有基礎研究的長期技術儲備和積累,技術創新與突破不可能,最終只能是模仿、抄襲。我國的緊固件企業只能在低端產業鏈處打工。我國的緊固件企業要在國際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須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創新對資金的需求較大,單個企業投入有限,但是,由于競爭關系,企業之間不可能共享與產品市場競爭直接相關的經驗數據。可以由專業協會和地方政府出面協調,建立聯合研發的平臺,對專用技術、汽車緊固件專用材料等進行研究與開發。
問題三.不善于“借力”,產學研脫節
民營緊固件企業一方面為了追求效益,關注“短、平、快”的項目,對專用技術、專用材料缺乏研究,另一方面,抱怨高校缺少該行業的人才,以為都是“大路貨”技術。
緊固件產品的質量與其安裝、使用(緊固理論、方法、工具、控制等)是緊固可靠性的兩個密不可分的基本要素,緊固件技術(設計、制造等)及緊固技術(理論、控制等)均包含相關部分的高新技術,市場對緊固件品質要求日益苛嚴的形勢下,缺乏深度的研究,被忽視與不可否認的重要性同在,這是一種有趣的矛盾現象。
產學研不能很好的結合,高校因為缺少企業的參與而使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繼續停留在研究試驗階段。既便是研究出好的成果,企業不用仍不能轉化為社會產品。
如今,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發展潮流。因此,緊固件企業要增強自身的創新活力,就需要利用自己熟知市場信息的優勢與高校、科研機構結合,各方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加快專用技術、專用材料的攻關開發和成果轉化。
問題四.忙于應付眼前生存,難以積累
企業要出產品,要生產利潤,要減少員工,要交納利稅,因此,緊固件企業的產品就必須滿足市場的需求。
國內一些民營緊固件企業開發能力僅停留在“模仿”的開發水平上,在后續產品上更多的是小改進,沒達到消化吸引、再創造,大大削弱了采購商對品牌的忠誠度。
一位汽車行業的資深專家在進行兩年的汽車緊固件技術攻關后感慨地說:“真正深入研究后才知道這門技術的水有多深啊!”創新需要經驗的積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摸索。
近期,德國大眾公司汽車專家來我國考察,對幾家國內較優秀的汽車緊固件企業的評價最多是B級供應商,這體現了不同廠家標定技術的水平和對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同。我們在這方面差距較大。
問題五.創新面臨高成本、高風險
如何用盡可能低的成本開發和生產出性能優良的緊固件產品,做到你有我優、你優我低(低成本)是眾多企業面臨的難題,這就有一個創新問題。創新就有風險,如何化解創新失敗的風險,是創新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民營緊固件企業在自主創新過程中往往各自為政,不僅會造成重復投資,而且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合資企業的核心技術更是被外方牢牢控制。
對此,業內專家為不同性質的緊固件企業分別開出藥方:對民營企業來說,因以地方緊固件協會為主,與有關地方大專院校合作來提高自己的技術含量;對合資企業來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與合資外方共享技術,并分攤開發費用,逐步走出一條新的自主開發道路。
近日,獲悉中國緊固件專業協會將會同國家有關部門,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對企業的各種激勵政策將會陸續推出,這對緊固件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利好消息,它將促進緊固件行業加快自主創新主體的步伐,全面提升緊固件企業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