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業集中度亟待提高
本文導讀:我國鋼鐵業集中度亟待提高,為了提升鋼鐵行業集中度,從2006年開始國家對鋼鐵業展開了大規模兼并重組。
內容提示:為了提升鋼鐵行業集中度,從2006年開始國家對鋼鐵業展開了大規模兼并重組。但是縱觀諸多重組案例,主要是國有與國有鋼企之間或國有對民營鋼企收購,民營對國有鋼企的收購越來越難。
中國鋼鐵業正在與三大礦山進行的鐵礦石價格談判,依然秉承著過往幾年談判中無法奏效的理由,核心觀點是:中國是全球最大鐵礦石買家,理應獲得更優惠價格。
如這一招能奏效,幾年前就應獲得話語權。但直到現在,三大礦山依然牢牢控制著價格機制。什么是克“敵”制勝之招?最近筆者與商務部研究院一位人士交流時,他認為,除了到海外大規模投資資源外,更應重新審視一下中國鋼鐵企業的發展定位。
由于中國鋼鐵企業過于分散,以及中國進口鐵礦石占到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的60%以上,中鋼協認為,必須大幅度提高行業集中度,才能擁有真正的話語權和談判籌碼。
為了提升鋼鐵行業集中度,從2006年開始國家對鋼鐵業展開了大規模兼并重組。但是縱觀諸多重組案例,主要是國有與國有鋼企之間或國有對民營鋼企收購,民營對國有鋼企的收購越來越難。
殊不知,即便國有鋼鐵企業之間都進行了重組,依然難以真正實現集中度。因為民營鋼企產量占據了國內的半壁江山。從數量上看,中國目前擁有1000多家鋼鐵廠,其中大部分是民營鋼廠。
從自身生存角度看,許多民營鋼企管理層與筆者交流時表示,并不希望與國有鋼企重組,其中一個分歧在于,國有鋼企出價太低。位于河北的德龍鋼鐵產能只有300多萬噸,2008年俄羅斯耶弗拉茲公司計劃以100多億元買下這家公司的控股權,但有關部門遲遲不予批準,加上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這樁交易失敗。德龍鋼鐵的老板丁立國說,對此交易相關部門曾找他談話,并要求他主動提出不賣。
為什么不批也不賣?業內人士分析,可能“被認為”會影響鋼鐵產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戰略安全問題,但300萬噸產能的小鋼廠會威脅全國鋼鐵行業7億噸產能的安全嗎?
事實上,許多民營鋼廠的老板與丁立國一樣,已不再留戀這個行業。丁立國說,從事鋼鐵行業就像“過街老鼠”一樣,每次調控首當其沖的制裁對象就是它,節能減排也最先找它,鐵礦石價格高了也說是自己這個民企“鬧”的。
可是民營鋼企的老板們依舊無法全身而退,因為國有企業不愿花高價收購,在不允許外資并購的情況下,為數眾多的民營鋼廠相互之間進行重組難度也很大。除了沙鋼外,國內民營鋼企規模普遍很小,更缺乏收購資金。如讓幾家民營鋼廠簡單聯合重組,沒有資本作為紐帶,亦形同一盤散沙。
在這種情況下,鋼鐵行業靠重組提高集中度,似乎只能成為空話。
“鋼鐵業已不應是戰略性產業,國家應調整對這個行業的定位。”在商務部研究院上述人士看來,應適度允許外資參與中國鋼鐵業的發展,包括并購和參股。截至目前外資成功入股的中國鋼企只有兩家,即全球最大鋼企安賽樂米塔爾入股國企控股的華菱鋼鐵(000932,股吧)(000932.sz)和民企控股的東方集團(600811,股吧)(00581.hk)。
這家外資曾希望控股這兩家公司,但因政府反對只得入股。而這兩家中國企業目前生存狀況非常好,去年華菱鋼鐵入股了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fmg,東方集團凈利潤則增長了1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