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領域的市場前景及容量分析
本文導讀: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領域的市場前景及容量分析,為解決我國淡水資源不足,城市供水難度日益增大等問題,國家大力發展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產業。
為解決我國淡水資源不足,城市供水難度日益增大等問題,國家大力發展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產業。2004 年調查顯示,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 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 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 位,是全球13 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資料來源:新華社北京2004 年3 月21 日電,我國水資源現狀:人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4,人民網)。據水利部預測,2030 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 億,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 立方米,即處于世界公認的貧水警戒線1,800 立方米以下。就目前狀況而言,正常年份我國每年缺水量近400 億立方米,有400 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較嚴重缺水的有110 座。預計到2030 年全國用水總量為7,000 億至8,000 億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2004 年增長1,300 億至2,300 億立方米。
當前,全國實際可利用水資源量已經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未來水資源開發難度極大。針對這一狀況,我國宣布將水資源處理作為主要的政策目標之一,對于污染防治、污水處理、水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國家“十一五規劃”則明確水處理相關市場投入要占到同期GDP 的1.35%左右,以2007 年中國GDP 為246,619 億元計算,2007 年該項投資規模為3,329 億元。
從我國水處理下游市場發展看,2008 年全國城市中約有42%的城市沒有污水處理能力,有污水處理能力的城市污水處理率約為65.3%,距離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相比于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率而言則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早在1980 年的污水處理率就達到了70%(資料來源: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現狀及面臨的問題,中國能源環保行業及市場研究咨詢研究部,2007 年12月)。
據《中國經濟報告》課題組水資源利用產業研究部統計,2008 年我國水處理環保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00 億元,其中循環水系統治理行業為77 億元,水資源綜合治理行業為453.4 億元,其余部分總計達到469.6 億元,主要是由自來水供應、海水淡化、特種工業污水處理及其他水處理行業構成。2005 年中國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行業市場規模為315.2 億元,到2008 年達到530.4 億元,增長速度持續提升,目前已經接近20%。
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是雙重需求因素拉動的必然結果:一是國家政策控制下的剛性需求,主要表現在國家鼓勵推動水污染治理、推動節能減排實施、重視水資源循環利用、解決缺水地區飲水問題等政策引致的需求;二是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產生的內在需求,主要表現在城市改造升級、房地產開發中的中高檔社區建設、人民對生活環境要求提升導致的公園綠地建設等方面引致的水處理需求。第一類需求主要是促進了循環水市場、中小規模的工業污水處理市場發展,第二類則是促進了雨水、景觀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市場發展。
為了應對經濟危機,2008 年11 月我國開始實施4 萬億投資計劃刺激經濟。2008年,中央安排了110 億用于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垃圾處理廠建設等。2009 年,中央預計安排200 余億元用于環境保護工作。2009 年初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鼓勵資源再利用。這一系列的措施將減弱我國經濟發展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預計2009 年GDP 增速依然可以保持在7%以上,城市化速度將繼續加快。2009 年建設部統計顯示,全國設市城市660 個,城市人口33,805萬人,城市面積39.9 萬平方公里。按照目前42%尚無污水處理能力的城市比例匡算,我國還有277 個城市涉及1.4 億人口總計16.8 萬平方公里需要建設各類污水處理和水資源循環利用設施,這部分市場規模保守估計每年約384 億元。按照20%的釋放比例計算,每年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市場的新增需求規模可達77 億元;原有城市及其他地域新增需求規模保守估計可達10 億元。可以預見,未來每年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市場新增需求規模可達87 億元左右,與2008 年的530.4 億元規模相比增長速度達到16.4%。《中國經濟報告》課題組水資源利用產業研究部以此增長速度作為預測基準(低于當前增速水平)對未來幾年的市場規模進行了粗略估算,預計2009 年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市場規模可達617.4 億元,到2013 年則增長至1,133.4 億元。
水處理環保行業內市場競爭主體分為外資企業、國內傳統企業及國內新型企業。發行人屬于第三類主體——國內新型水處理環保企業。外資企業在污水治理規模、水務行業管理經驗、融資能力及管理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通過BOT 形式實施具體項目,進入壁壘程度較高,一般企業很難進入,如威望迪集團、法國蘇伊士水務集團、英國泰晤士水務公司等國際水務公司,占據了我國水處理總體市場將近36.5%的份額。
國內傳統水處理環保企業以傳統工藝為主,目標市場為城市大中型污水處理,屬于常規設備制造企業,占據了我國水處理環保總體市場將近58.4%的份額。國內新型水處理環保企業緊跟國家產業政策,著眼于國內循環水系統治理、水資源綜合治理等新興水處理環保市場,自主研發處理工藝及核心處理設備,占據了國內市場將近5.1%的份額。但是,值得關注的是,以上三類企業在市場競爭的重疊程度不高,各自專注的領域有較大差異,水處理市場整體空間很大,為新型水處理環保企業留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推進,未來國內循環水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綜合治理市場前景看好,國家要實現“十一五”環境保護目標,需大量擴建、新建污水處理廠和生產多種類型的污水處理設備,并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水處理行業用戶需求和市場容量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