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前景分析
本文導讀: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前景分析,國內風電企業起步較晚,目前多處于研發和小規模試產階段。風電變流器和變頻器制造工藝和控制策略較為類似,有變頻器經驗的企業較容易介入變流器制造。
內容提示:國內風電企業起步較晚,目前多處于研發和小規模試產階段。風電變流器和變頻器制造工藝和控制策略較為類似,有變頻器經驗的企業較容易介入變流器制造。
政策仍然是推動風電裝機增長的主要力量。
經過爆發式高速成長之后,區域電網特別是北方電網中風電占比迅速提升,使得風電消納能力的問題逐漸凸顯。由于風電的不穩定性和不可控制,無法按照事先定好的功率曲線進行發電,從而對電網穩定性造成影響。故在用電高峰期,電網不得不對風電進行強制限電,這導致了風機的空轉,大大降低了風場的盈利能力。
運用各種儲能和補償方式來平滑風電的波動,解決接納問題的進度正在加速:4月初《風電并網技術標準》已完成初稿,并征求業界意見。預計10月將頒布。 預計2010年-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從2009年底26GW增長到2020年150GW,我們計算出風電整機的未來10年總市場容量在5300億元,平均每年約為530億元。
國內風電企業起步較晚,目前多處于研發和小規模試產階段。目前主要已經形成產能的企業包括清能華福、科諾偉業、陽光電源、禾望電氣、南車時代等,但是預計今年仍然以小批量生產為主。從規劃產能來看,國內主要企業將會在2011年形成4000臺以上的生產能力。
由于風電變流器對電力電子控制方面的技術含量高,同時需要掛靠整機企業聯合進行半年以上的掛網測試調節,市場集中度高于其他風電零部件,所以其價格下跌的速度和幅度均將十分有限。
風電變流器和變頻器制造工藝和控制策略較為類似,有變頻器經驗的企業較容易介入變流器制造。國內企業的生產記錄較少,選擇國產整機企業具有一定風險,故對于沒有業績的企業產品發展難度較大。而整機采購協議一般是菜單式的,對應有2-3家變頻器備選企業,具有合作協議的變流器制造企業可以依托大型整機企業的銷售網絡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