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制造業投資環境研究
本文導讀:國內制造業投資環境研究,目前國內專門針對制造業投資環境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數的文章是對某個地區制造業投資環境的現狀進行定性的分析和評價,很少涉及到定量的評價。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一、制造業投資環境研究
制造業是所有與制造有關的企業機構的總體,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一方面創造價值,生產物質財富和新的知識,另一方面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包括國防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先進的手段和裝備。在工業化國家,約有1/ 4 的人口從事各種形式的制造活動,在非制造業部門,約有半數人的工作性質與制造業密切相關。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騰飛,制造業功不可沒。90年代以來,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主要集中于第二產業,投資比重達到65.4%,其中對制造業的投資高達56.2%,因此對制造業投資環境的研究對投資方實現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和受資方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都是很有意義的。
目前國內專門針對制造業投資環境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數的文章是對某個地區制造業投資環境的現狀進行定性的分析和評價,很少涉及到定量的評價。目前國內對制造業投資環境的研究依據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以某個地區的制造業投資環境為研究對象,從幾個主要的影響因素,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定性的分析和評價,并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善的建議。國內的制造業投資環境研究多屬此類。文獻[1]對武漢市的40 余家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和對6家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深度訪談的基礎上,在對武漢市的制造業投資環境進行評價時,將指標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從基礎設施,信用環境,科技環境,人力資源,政策環境,經濟環境,法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九個方面進行整體評價。重點考察了武漢市制造業投資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武漢市改善制造業投資環境和吸引外商投資制造業的對策思路。文獻[26]從投資成本,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等方面分析了山東省制造業投資環境的比較優勢。文獻[23]亦從勞動力和管理成本,區位,市場競爭三個方面闡述了江蘇省吸引國際制造業的比較優勢,以及江蘇在接受國際制造業轉移中也存在著挑戰和不足之處,并提出了彌補不足的建議。
二是以一系列地區或城市的制造業投資環境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一套評價指標體系和數學模型,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評分得出這一系列地區或城市的制造業投資環境的優劣順序。在文獻[15]中作者借助專家法的調查,把投資環境分解成七個類別:(1)國際一體化程度;(2)私人部門參與程度;(3)市場進入退出障礙;(4)勞動力市場靈活性;(5)技能和技術稟賦;(6)金融服務可利用性;(7)政府監管效率,然后以23個具體指標來反映其水平, 通過對北京等七個城市530家電子通信制造企業的調研,用因素分析法和SPSS統計結果顯示外商獨資企業比例等15個顯著指標的組合決定了以上七城市電子通信制造業投資環境90%以上的內容,并在評價體系主成分分析的基礎上,以4項主因素的貢獻率為權重構造綜合評價函數, 依各個城市的綜合評價函數得分的大小排序,即可排列出各個城市電子通信制造業投資環境的名次。文獻[20]則按照國際投資環境影響因素和已有的實證研究結論,選取傳統影響因素和發展前景因素中的5個評價指標,對美中韓等6個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組合評價,得出了6個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環境的優劣排序。
三是以投資來源國制造業投資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利用系統的數據和計量模型方法來判定投資環境中哪些因素是影響投資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或決定因素。文獻[19]認為外商制造業直接投資區位的選擇,不僅在不同投資來源國之間具有差異,而且在不同受資國之間也具有差異,假定歐美日韓在華制造業投資的區位的選擇主要受生產成本,市場規模大小,集聚經濟狀況,企業稅負水平以及經濟文化聯系等幾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根據以上幾個因素建立數學模型,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檢驗解釋模型在統計上的可靠性。并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得出影響不同投資國的顯著性因素,依此提出優化投資環境的措施。在文獻[18]中作者利用原始問卷資料,以是否選擇該區位為主要投資地區作為被解釋變量,根據已有的理論和實證結果,以總體因素和廠商本身因素總共15項指標作為解釋變量來建立實證模型,以Logistic回歸分析來檢正影響臺商對外投資不同區位的決定因素。
二、國內制造業投資環境現狀及其借鑒
我國制造業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領域,外資總量比重最高,而且投資呈持續上升趨勢。我國穩定的國內政治經濟環境,豐富、廉價和較優質的人力資源,以及廣闊的國內市場,是吸收外資制造業的主要優勢,而且這種優勢越來越明顯。同時,我國面向全球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已初具規模。世界上最主要的電子通信設備、石油化工、汽車、機械設備等制造商,已將其生產網絡擴展至我國。加入WTO以后,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我國作為其產品制造、市場銷售、原料采購、新產品研發、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基地,隨著跨國公司在我國大規模地建立產品研發中心、采購中心,使得中國制造業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伴隨著我國工業化的進程和跨國公司大規模的對華投資,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外商對我國制造業投資將會持續上升,并始終占據主導地位。
1. 我國制造業的投資來源地
制造業的投資來源地得到了很大優化,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比重越來越高。多年來,我國的外資來源地一直是以港資為主體,以亞洲國家為主要投資國的外資結構。港資一直占據我國外資總額的半壁江山,其次是臺資,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的投資。投資產業大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且投資規模普遍較小。近年來,隨著世界跨國公司大規模地對我國投資,港資比重在明顯下降,由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68%下降到2002年的30%。與此同時,來自發達國家的制造業跨國公司,尤其是美國、日本和歐洲地區制造業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投資比重在大幅度上升。
2. 我國制造業外資區位分布
制造業外資分布主要在我國東部地區,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制造業利用外資將不斷上升。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一直是外資分布密集的地區,每年吸收外資額平均占據我國吸收外資總額的80%以上。制造業的外資分布也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2002年,我國制造業合同利用外資金額為592.7億美元,其中,廣州制造業合同利用外資22.1億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資金額的73.1%;上海制造業合同利用外資84.36億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資金額的83%;兩個城市之和占我國制造業合同外資總量的18%。到2003年,500強中前100強的跨國公司在上海的投資中,19家制造業公司有17家在上海進行了投資。。除此之外,北京、深圳、青島、天津、蘇州等地也是跨國公司制造業投資的主要目的地。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我國西部地區和東北三省制造業利用外資速度在明顯加快。2003年,東北三省實際利用外資達到71.91億美元,約占全國的13.4%,比2000年翻了一翻。其中遼寧實際利用外資額達到了57.1億美元,比上年增幅高達34.2%,占整個東三省實際利用外資的79.4%;2004年第一季度,黑龍江省制造業吸引外資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4.2倍。2000年以后,西部地區利用外資水平由過去的平均3%提高到4%以上。目前,世界500強已經有近100家在西部投資或設立辦事機構,許多跨國公司在西安、成都等地設立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