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玉米種植生產形勢分析
本文導讀:2010年中國玉米種植生產形勢分析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未來幾年將是五金行業的高速震蕩期,市場運作更加理性,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將是未來幾年我國五金行業發展的特點,中國五金制造業外向型發展特征明顯,競爭也日益激烈。
據農業部8月11日消息,中國網舉辦《中國訪談》節目,邀請到國家現代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世煌介紹玉米相關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以及國內農業抗災減災的情況。
當談及目前災害對國內玉米生產的影響情況時,張世煌表示,2010年可以說是“農業生產的多災之年”,災害對玉米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由于中國多年持續增加農業投入,農業的抗災減災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
2010年在不同地區發生了不同的自然災害,對作物生產提出了嚴峻挑戰。從年初的干旱開始,各級政府,特別是從農業部往下,各級政府、各個縣鄉都是科學應對,很多科技人員都到一線去。當時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行之有效,可以說對玉米的生產影響是非常小的。而且,由于旱災使其他作物不能播種,反而使玉米、馬鈴薯這類作物面積擴大。
隨后,北方又出現的低溫天氣,特別是在黑龍江和吉林,由于冬春季節降雨、降雪比較多,氣溫和土壤的溫度都非常低,所以玉米播種推遲。同樣,當地政府采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比如說黑龍江,政府幫助農民更換品種,種子儲備這次發生了很大的作用。這些措施,為黑龍江省戰勝低溫災害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比如,黃淮地區由于冬季低溫,小麥生產有點延遲,小麥推遲了收獲10至15日,這也就導致了夏玉米播種推遲,但由于預案做的比較早,所以機械化收獲小麥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小麥一收獲完,就能及時整地,夏播玉米,預案做的非常好,從各個省來看,夏播玉米的影響是比較小的。
而且,2010年各個地區的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都非常高,這是因為很多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價格在一定程度的抬升。進入7月以后,7月初期一直到7月中期氣溫很高,使得玉米生長很快,把推遲差不多5至7天的時間又搶了回來,所以現在的玉米可以說是和往常的生育進度是相當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秋糧的長勢非常好。部分地區雖然由于洪澇、暴雨所造成了影響,但對全國玉米的生產總體形勢沒有構成嚴重影響。如果今后沒有更大范圍、不可預測的異常災害的話,可以說2010年玉米生長形勢整體上比較樂觀。
近期中國多省也出現了暴雨的洪澇災害,張世煌表示,當前洪澇主要是發生在遼寧和吉林省。其他的省從7月底到8月初的降雨,實際上是有利于玉米生產的。但在遼寧西部和西北部,吉林省東部部分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洪澇災害主要是發生在低洼地區,特別是河流的兩岸。實際上,不管是西南地區的澇害還是遼寧發生的澇害,還有吉林東部的個別地區發生的澇害都是在河流兩岸,這些地區其實是不應該種植玉米的,但少數農民有一些僥幸心理,覺得干旱會得到很好的收成,河灘地嘛。但是2010年發生洪澇災害,這些玉米就會受到很大損失。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北,玉米大部分都是種在地勢比較高一點兒的地方,或者是干旱地。2010年這樣的雨水比較充足,對大部分的玉米或者是玉米主產區的正常生長發育是有好處的。
西南地區的玉米,由于洪澇發生得比較晚,而那時候已經是灌漿的中后期,產量基本定型,而且西南地區是山地,所以玉米都種在高處,下面種的是水田。所以只是少量種在河流兩岸的玉米受到了一些災害。
應該說,無論是西南還是東北,玉米因洪澇災害所造成的影響是局部的,從全局來看影響比較小。
洪澇對玉米生產的影響受很多因素影響,一個是品種,因為有的品種可能是耐澇,或者是耐陰雨,比如現在推廣的品種“正大958”,還有一些其他的類似的品種,這樣的品種在這次洪澇災害中可以說損失不大,或者受的影響是很小的。可是有個別的仍然推廣老的品種,像高稈大穗型的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再一點就是受環境條件,如果種在河灘地,本來這些地就不應該種玉米,但農民心存僥幸種了玉米,這樣就會受到很大的損失,但是絕大部分主產區受影響不大。
還有就是淹水的持續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玉米在不同時期受水淹,對于最終的發育和生產量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小苗期,也就是在初苗和拔節之前,拔節之前是一尺到兩尺高,在這之前如果受水淹的話,那對玉米的生長發育影響特別大,等拔節以后這時候受的影響就比較小了。如果到了現在,無論是黃渤海還是東北,現在已經進入了開花散粉,甚至東北地區現在已經進入灌漿期了,這時候它耐水淹的領域就很大。2010年來看,水災基本上都發生上在灌漿初期,從所發生的時期來看,對全局的玉米生產影響是相對比較小的。
如果發生了短期的干旱,要注意防蟲,因為短期干旱之后,紅蜘蛛就會馬上出現,還有葉蟬、蚜蟲,應該做好預案,做一些專門殺螨蟲的農藥。采取這些措施之后,東北受澇災的地區,主產區的玉米生產應該受影響不大。
此前中國局部地區也出現了低溫、干旱的天氣,張世煌認為,低溫已經過去了,我剛才說了東北地區的低溫主要使播種推遲,特別是黑龍江,最怕長期低溫和土壤濕度大,但當時采取了政府鼓勵農民換品種,把晚收品種換早一些,還有機械化,把這個影響壓縮得比較小,進入6月底、7月份的時候,當地的高溫已經消除了這個影響。
在黃淮海地區,由于小麥受影響,影響了夏播小麥的播種,但是由于這邊普遍使用拖拉機收獲小麥,接著很快整地,很快夏播小麥,搶了一點時間,恰好7月份連續兩個星期的高溫,所以對夏播玉米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到目前為止,推遲播種對夏玉米生產的影響已經壓縮得很小了。由于目前是處在大喇叭口時期和開花散粉時期,要注意管理,如果發生旱象的話,就是關鍵時期。但是從目前來看,主要的問題還是控制病蟲害。
還有一點,2010年晚播了差不多5-7天,雖然現在生命期縮短了幾天,但仍然要注意推廣適時晚收。黃渤海地區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收獲比較早,還沒有實現生理成熟的時候,他們提前十幾天就收獲了,而且是一家收,大家全收。如果推廣了適時晚收的技術,又不影響下一茬小麥的適時播種,晚收獲10天,那增產的幅度會在5%以上。所以在2010年這種特殊條件下,恐怕應該加大宣傳適時晚收的措施,采取這個措施以后,他相信夏播玉米的生產基本上能夠獲得一個好的收成。
至于干旱,6月份,在遼寧、吉林的西部,內蒙古的東部,特別是山西省發生了比較明顯的干旱,但干旱時間非常短。由于前期的降雨比較多,所以到發生了干旱的時候,土壤并沒有太干,所以作物基本上沒有受到干旱的影響。但在山西省的中部到北部,應該說還是受了一些干旱的影響,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這段時間的干旱,上個禮拜他還在擔心。但剛巧,上個禮拜山西發生了一些降雨,在山西中部和北部,由于最近的降雨,旱情基本上得到了緩解。
從全國來講,張世煌認為對2010年玉米的生產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