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形勢
本文導讀:2010年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形勢,2010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總體環境繼續好轉,進出口延續了恢復性增長的態勢,回升幅度超過預期,對新興經濟體進出口比重增加,主要產品出口全面回暖,貿易順差大幅減少。展望下半年,由于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依然曲折,國內外庫存回補需求減弱,加之基數效應影響顯現,預計進出口增速將逐季放緩,貿易順差趨于平衡。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2010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總體環境繼續好轉,進出口延續了恢復性增長的態勢,回升幅度超過預期,對新興經濟體進出口比重增加,主要產品出口全面回暖,貿易順差大幅減少。展望下半年,由于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依然曲折,國內外庫存回補需求減弱,加之基數效應影響顯現,預計進出口增速將逐季放緩,貿易順差趨于平衡。
一、主要特征
(一)進出口強勁增長,恢復程度好于預期
世界經濟持續向好,國際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國內需求增長強勁。2010年1~6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情況好于預期,據海關統計,進出口總值實現13548.8億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長43.1%,比2008年同期增長9.6%。其中,進口6497.9億美元,同比增長52.7%,比2008年同期增長14.2%;出口7050.9億美元,同比增長35.2%,比2008年同期增長5.7%。而且6月份當月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均創歷史新高。從數據可見,我國當前進出口水平已經恢復至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由于進口增長速度快于出口,貿易順差明顯縮小,對外貿易進一步向平衡狀態趨近。
(二)對新興國家出口份額增加,貿易多元化戰略穩步推進
在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中,盡管歐盟、美國、日本仍然為我國前三大主要貿易伙伴,但是與此同時我國與東盟、印度、巴西的貿易往來越發密切,對新興經濟體進出口比重提高。1~6月,中國對東盟、南非、俄羅斯、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出口加快,同比增速在45.4%~103.7%之間,明顯高于出口平均增速,對這四個國家與地區的出口額占出口總值的比重分別提高到9.2%、0.7%、1.7%和1.5%,比2009年分別增加0.4個、0.1個、0.2個和0.3個百分點。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由于中國對美國、日本出口增速低于平均增速7.9~10個百分點,導致對美、日出口比重下滑,分別降至17.7%和7.8%,而近十年中,對美出口占比最高年份曾達到21.5%,對日出口占比最高達到16.9%。從數據可見,金融危機后我國貿易多元化戰略落實較好,對新興經濟體出口比重提高,對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貿易依賴程度正在下降。
(三)主要商品貿易額增加,整體形勢繼續向好
由于2010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繼續好轉,投資與消費有所回暖,全球企業普遍處于繼續回補庫存階段,與此同時,國內需求的持續增長推動大宗商品進口呈現量價齊升走勢。在進口主要商品中,資源型產品與機電產品大幅增長,1~6月,鐵礦砂進口3.1億噸,增長4.1%,進口額225.4億美元,增長53%;原油進口1.2億噸,增長30.2%,進口額313.5億美元,增長113.1%;機電產品進口3026.4億美元,增長45.5%,其中汽車進口38.7萬輛,增長1.7倍。在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出口額4170億美元,增長35.9%,高出同期總體出口增速0.7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1%。
(四)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迅速,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0年上半年,一般貿易進出口6794.9億美元,增長46.5%,高出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3.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212億美元,增長36.6%,高于同期全國出口總體增速1.4個百分點;進口3582.9億美元,增長56.6%,高于同期全國進口總體增速3.9個百分點。長期以來,我國連續出臺鼓勵措施,努力增加一般貿易比重,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005年以來,一般貿易出口比重持續增加。金融危機爆發后,盡管美歐企業利潤下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是我國一般貿易出口占比并沒有因此大幅下滑,而是保持了基本穩定。1~6月,一般貿易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5.6%,比2009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而同期加工貿易比重則下降0.8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具有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特點,其數據變化主要反應國內企業出口水平與能力變化情況。近年來,一般貿易出口逐步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和協作的重要平臺,一般貿易出口比重保持穩定并略有上升,有利于我國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主要問題
盡管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形勢較為樂觀,外貿增長速度出現超預期反彈,但是也存在著高耗能產品出口增長過快、進口價格大幅攀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
(一)高耗能產品出口激增加大節能減排壓力
受國內高耗能產業產能快速擴張,高耗能產品出口退稅下調導致搶關出口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我國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生產持續增長,產品出口大幅增加,使我國外貿出口產品結構再度惡化。1~6月,焦炭及半焦炭出口140萬噸,增長507.9%;鋼坯及粗鍛件出口12萬噸,增長1322.7%;鋼材出口2358萬噸,增長152.3%;未鍛壓鋁出口35萬噸,增長367.5%。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大量增加,一方面導致我國用電量和能源消耗增加,使我國萬元GDP能耗出現反彈;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污染物在國內的排放。
(二)進口價格大幅攀升導致貿易條件惡化
在年初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帶動下,1~5月,我國進口價格指數直線上升,達到117.1,而2009年同期僅為82.7。與此同時,我國出口價格指數則仍然低于100,1~5月僅為98.4。根據國際貿易理論中貿易條件的計算公式(即貿易條件指數=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100),目前我國的貿易條件指數僅為84。一般而言,如果貿易條件指數大于100,說明該時期貿易條件比基期有利;如果貿易條件指數小于100,說明貿易條件惡化。我國當前貿易條件指數處于近五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貿易條件明顯惡化。
(三)沿海地區工資上漲增加企業出口成本
2010年春節以后,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用工緊張的情況,尤其在出口較為集中、加工貿易密集的東南沿海地區,形勢較為嚴峻,勞動力缺口呈現擴大趨勢,部分出口企業由于勞動力短缺不敢承接外貿訂單,給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來較大影響。根據研究,我國當前勞動力供求關系正逐步向“劉易斯拐點”趨近,勞動力成本上升在所難免,外貿發展中原有的依賴大量低廉勞動力維持出口的模式不可持續。上半年,全國14省市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升幅近20%,東南沿海地區出口企業薪資水平普遍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企業出口成本提高、利潤下降。而且,隨著資源價格改革、環境要素價值計入生產成本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過去勞動力、資金、土地和環境要素無限量供應局面正在趨于結束,大部分沿海出口企業出口成本已經進入上升周期。
國內環境:我國經濟將繼續快速增長,但結構調整壓力加大
(1)促進進出口增長的有利因素
一是經濟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在國家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下,下半年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國內需求依然旺盛。從全年經濟走勢看,初步預計,2010年我國GDP同比增長9.5%左右,接近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年均增長速度,大體處于我國潛在增長能力的合理區間;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大體平衡,就業形勢進一步好轉,全年宏觀調控主要目標有望實現。這將為我國對外貿易平穩運行提供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二是保持外貿平穩增長的政策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實施人民幣跨境結算、擴大人民幣互換協議范圍、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擴大出口保險覆蓋率等一系列促出口、保市場的外貿政策仍將發揮積極作用。有關部委已明確表示,金融稅收政策、貿易便利化等支持外貿平穩發展的政策總體上仍將保持穩定。
三是匯率運行將較為平穩。2010年6月,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我國國際收支狀況,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由于我國目前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顯著下降,國際收支向均衡狀態進一步趨近,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降,而且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大部分國際資本回流美國避險,美元呈現升值走勢,降低了匯率上升壓力,下半年人民幣匯率不具備大幅拉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