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五金產業發展趨勢
本文導讀:我國五金產業發展趨勢,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五金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一些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部沿海地區在原有產業集群不斷成熟的同時,分工不斷細化,衍生出一些新的產業集群。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五金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一些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部沿海地區在原有產業集群不斷成熟的同時,分工不斷細化,衍生出一些新的產業集群。
中國的五金產業集群多數處于從發展走向成熟的過程之中,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受外部因素影響也比較大,因而非常需要政府在把握其發展趨勢的前提下進行扶持。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表示,中國的五金產業集群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會有快速的發展,會朝著更加專業化、更加市場化和更加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當前較為突出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五金產業集群的經濟規模逐步擴大
產業集群受到人們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高成長性,大部分產業集群具有很強的增長能力,由于全國經濟快速增長,中國產業集群的成長速度更為突出。例如,“中國五金制品生產基地”——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五金產業集群20年來取得了飛速的發展,1985-2004年,小欖鎮五金產業總產值從4525萬元增長到173.8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36.8%;企業數從47家增長到3079家,年平均增長率達24.6%;從業人員從4552人增長到82456人,年平均增長率達16.5%。紹興嵊州領帶產業集群總產值從1985年的1.2億元增長到2004年的5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22.2%;企業數從7家增長到162家,年平均增長率達18%;從業人員從4383人增長到20147人,年平均增長率達8.4%。盡管不可能一一列舉所有產業集群的增長率,但由于產業集群的高成長能力,其規模擴大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
2、新的五金產業集群不斷涌現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五金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一些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部沿海地區在原有產業集群不斷成熟的同時,分工不斷細化,衍生出一些新的產業集群。
2010-2015年中國手提風動工具產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例如廣東東莞以IT產品制造為主,逐步分化形成五金、塑膠、模具多個專業集群,為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并形成一個綜合IT產業集群。同時,地方某一產業集群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逐步形成新的產業集群的現象也非常多見。例如浙江省多個服裝產業集群拉動臺州服裝機械產業集群;永康五金產業集群發展帶動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等等。此外,廣大中西部地區借鑒東南沿海地區的經驗,也正朝產業集群方向努力發展。
3、區域品牌成為產業集群發展的新方向
產業集群能夠成為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成長的重要載體,而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的提升又將進一步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二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產業集群內涌現出大量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在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群體的基礎上,產業集群又逐漸升級與壯大,最終形成強大的區域品牌,目前品牌已經成為產業集群的發展重點和重要競爭手段。
在廣東,隨著產業集群的發育和壯大,現已形成了“美的”、“容聲”、“萬家樂”、“格蘭仕”等全國馳名商標,浙江省的大力工具、杰杰工具等著名品牌也都是以產業集群為基礎產生的。2009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沙五金”集體品牌獲批,為佛山五金注入了一副強心劑,極大促進了地區產業發展。
4、主導優勢企業持續成長
近年來,市場爭奪越來越激烈,五金產業集群中的企業也經受了國內外競爭的洗禮,部分優秀企業從中脫穎而出,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產業集群的主導企業。
以浙江為例,杭州產業集群內部的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出現了巨星科技等多家大規模企業集團,而且許多企業都在進行按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通行規則運作的探索。溫州五金產業集群則形成形成眾多中小型企業為輔助的衛星“增長極”模式,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和企業集團的發展。臺州塑料產業集群的企業規模日益擴張,2%的骨干企業占了集群內40%左右的銷售額。廣東順德、惠州等地的產業集群中,諸多家電企業更是發展成為產業巨頭,在全國甚至世界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
5、產業結構呈現逐步升級趨勢
隨著市場競爭和地區比較優勢的變化,結構升級已成為五金產業集群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全國五金產業集群積極創新,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集群提高競爭能力。按照市場化原則,海寧建立了產業研發中心、產品設計中心、質量檢測中心、行業信息中心等促進產業發展的配套功能機構;同時依托專業區,積極創建技術工人培訓基地,提高其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此外,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集群方向演化,高科技產業集群的雛形初步顯現,這將有利于促進產業集群的結構升級,改善產業集群的總體結構狀況。
中國五金產業集群優勢明顯
1、深度分工高效合作
在產業集群內,企業的經營模式一般都是“核心能力加外包”。即每個企業都將全部資金、全部精力集中做好自己最有優勢的那一點,把這一點做成全國最便宜、最好,甚至全球最便宜、最好。這一點就是本企業的核心能力。其他工作,包括其他零部件的生產、產品設計、銷售等相關業務,都外包給別的專業公司完成。這樣,每個產品都是眾多企業核心能力的匯總。
多年的發展,已使得中山的五金配套企業相當完善,小到一個鏍絲釘,在中山北部都能找,漢信模具快速成型為企業的產品快速轉型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全球最大的史丹利五金工具企業坐落在中山北部區域,為五金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據有關人士介紹,一把很常見的鎖有40多個零部件,有123道工序,這些在中山的北部,都能就地完成,此外中山還有360多家包裝印刷企業,這也是產品得以順利出廠的重要組成部分,集群內部產業配套完善。
2、快速交易節省成本
在產業集群內,企業面對的是就近的、眾多的原材料供應商、設備供應商,因而能貨比三家,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要求,更快的速度購買各種投入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機器設備、各種服務,以及各種人力資源。
3、專業市場利于產銷
其一,因為有了在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專業市場,有利于企業的產品銷售。
其二,因為有了眾多的專業市場,企業采購原料、輔料都比較方便,且價格很低。
其三,這些專業市場既是產品集散地,又是信息集散地。人們在把國內外同類產品集中到這里的同時,將國內外的相關信息也集中到了這里。有了這些信息,集群內的企業可以及時地改進花色品種,迅速地調整產品結構。企業可以不斷降低成本提供了外部動力和壓力。
4、良性競爭和諧共處
在產業集群內,同種產品不是由一家企業生產,而是由眾多的企業生產,這些企業相互之間自然就會形成競爭。這種競爭都是面對面的,許多同類企業甚至是門對門,戶對戶。
5、招商引資結構調整
在研究了全國許多地方的產業發展模式后,羅百輝指出,產業集群是最好的投資環境。產業集群本身就代表著市場和商機。產業集群是一種很好的項目孵化器和企業孵化器。一些有眼光的人能不斷地在這里找到投資的空白地帶。正是對這些空白地帶的投資,使集群的產業配套體系和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產業鏈條不斷延長。
此外,在產業集群內創辦企業,不僅進入成本低,退出成本也低。由于同類企業有數百家或數千家,個別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或者因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出賣,包括出賣部分資產,很容易就能找到買者,因為有許多優質企業急需要擴張,兼并和收購本地企業正是他們低成本擴張的最佳方式。不僅有利于吸引外部直接投資,同時也有利于集群內部的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融資。
6、誠信經營規范發展
信用缺失是我國當前市場經濟中的一大頑癥。媒體報道,“信用缺失癥”造成市場交易中的無效成本已占到我國GDP的10%到20%,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5855億元。在信用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區域性產業集群是降低交易成本,避免缺信損失的有效措施。
區域性產業集中,同一產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眾多企業集中在同一個城市,彼此之間知根知底,無論拖欠、造假還是逃債,坑害的不是外地人,都是本鄉本土的人。某人一旦有坑人的行為,此等信息會立即在當地傳開,他在本地就很難立足。
再者,由于買者與賣者之間相隔很近,買者拿走產品不付錢,賣者賣假貨,討債和退貨的成本很低。你賴帳,我可以天天到你家去討,不用乘飛機,不用住賓館,花十分鐘、八分鐘就可以討一次。
在產業集群內,各企業的老板本來就相互熟悉,有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伙伴。長期的業務交往,更進一步增進了彼此的友誼和信任,人與人之間因地緣、親緣再加上商緣,結成了相互幫助,相互信任的友情網,企業之間交易活動正是在這種友情網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之間一般不會發生造假、欺詐、惡意拖欠等失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