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藥市場發展形勢淺析
本文導讀:我國中藥市場發展形勢淺析,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基礎薄弱,占醫藥行業整體份額依然偏校據統計,2009年,中藥飲片只占我國醫藥產業規模的5%,處于藥品行列的末端;中成藥作為我國特色藥品,也僅占市場份額22.4%,與我國源遠流長的中藥文明古國地位極不匹配。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基礎薄弱,占醫藥行業整體份額依然偏小。據統計,2009年,中藥飲片只占我國醫藥產業規模的5%,處于藥品行列的末端;中成藥作為我國特色藥品,也僅占市場份額22.4%,與我國源遠流長的中藥文明古國地位極不匹配。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中藥飲片行業近年來增速較快,產銷值從2006年的216.60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512億元;2010年1~5月,中藥飲片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33.75億元,同比增長38.51%。
中藥飲片行業的迅速增長,首先得益于近年來國家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如《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而最新版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部分)》,則將所有常用中藥飲片都收錄進去……政策的支持有力地推進了中藥飲片產業的迅速發展。
2010-2015年中成藥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其次,中藥飲片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隨著人們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對中藥飲片的使用愈發頻繁,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藥膳、藥補已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習慣。保健品、鹵味、火鍋料、中藥牙膏、洗浴用品等的不斷推陳出新,拓寬了中藥的用途。近年來風靡市場的涼茶飲料,主要成分中包含了崗梅根、山芝麻、五指柑等近十味中藥。涼茶中僅“王老吉”一個品牌,年銷量就超過100億元。同時,中成藥市場的繁榮,也導致生產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價格上揚。2010年上半年,貝母、田七、冬蟲夏草、黃連、白術等中藥材品種價格大漲。
中藥飲片的出口也一路高歌。2009年,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醫藥出口整體受挫,但中藥飲片出口依然取得了6.5億美元的好成績,同比增加了7.2%;2010年上半年,我國中藥材飲片出口金額達3.4億美元,同比增長34.6%,中藥飲片出口單價達2.38美元/公斤,同比增長了40%。中藥材飲片出口整體呈現量價齊增之勢。
飲片市場雖然增速較快,但發展形勢并不樂觀。
首先,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基礎薄弱,占醫藥行業整體份額依然偏小。據統計,2009年,中藥飲片只占我國醫藥產業規模的5%,處于藥品行列的末端;中成藥作為我國特色藥品,也僅占市場份額22.4%,與我國源遠流長的中藥文明古國地位極不匹配。
其次,飲片市場國際化水平低,占國際市場份額不足20%,且大部分是作為原料藥出口。我國對傳統中醫藥理論基礎研究不夠深入,創新能力薄弱,缺乏行業標準,嚴重阻礙了中藥走向國際市場。據了解,目前已有10個國家的40種傳統藥物在中國注冊成功,但中國卻無一例中藥在海外正式注冊。日本、韓國長期致力于傳統醫藥的臨床研究,從我國以農產品的低價購進中藥原料后,進行標準化加工,利用西方技術理論加以“包裝”,再以高價格銷售到世界各地。
第三,經營層次低,盈利能力差。國內飲片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進入門檻低,家庭作坊式小加工廠屢禁不絕,對正規生產企業造成了嚴重沖擊。雖然已實施GMP認證,但行業小、散、亂、差的狀況并未得到較大改善,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差,75%的企業處于虧損邊緣。
第四,市場無序競爭嚴重,行業未形成合力。我國是中藥大國,但不是中藥強國。以人參為例,我國人參與韓國高麗參功效相似,同宗同源,2010年上半年我國出口人參1331.3噸,出口價格為15.3美元/公斤;韓國高麗參出口209噸,價格為139.1美元/公斤。我國人參的出口量雖然為韓國高麗參出口量的6倍,但出口金額卻只有韓國高麗參的70%,而韓國高麗參的出口價格更為我國人參平均出口價格的9倍。我國涉及人參生產經營的企業約為5000多家,總資產超過了韓國的“正官莊”,但效益卻不足“正官莊”的1/10。相比較而言,我國人參種植還處于較為無序的狀態,大多由農戶單獨經營管理。而且,市場上的人參良莠不齊,真假難辨,藥用價值在消費者心中已經大打折扣。
“十一五”期間,我國中藥飲片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光鮮的數據背后,要實現從中藥大國到中藥強國的跨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