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平板顯示行業運行情況
本文導讀:我國平板顯示行業運行情況,在平板顯示行業,適度規模是關鍵要素。目前中國大陸液晶面板企業規模還不夠大。2010年,LGD、三星、友達和新奇美(奇美和群創)四大廠商合占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的80%。而大陸廠商現在的市場出貨量僅占全球的4.7%。具有一定規模才能建立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才有能力消化巨額技術開發成本,才能形成豐富的產品線和足夠的技術保有量。也只有當液晶面板企業規模足夠大時,才有可能加速原材料和設備的本土化配套。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在平板顯示行業,適度規模是關鍵要素。目前中國大陸液晶面板企業規模還不夠大。2010年,LGD、三星、友達和新奇美(奇美和群創)四大廠商合占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的80%。而大陸廠商現在的市場出貨量僅占全球的4.7%。具有一定規模才能建立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才有能力消化巨額技術開發成本,才能形成豐富的產品線和足夠的技術保有量。也只有當液晶面板企業規模足夠大時,才有可能加速原材料和設備的本土化配套。
促進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健康發展
從日韓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經驗看,政府重視、政策扶持將直接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也同樣得到了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支持。在產業振興規劃、家電下鄉、節能補貼等政策支持下,平板顯示已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一個新的戰略增長點。然而中國平板顯示產業不僅需要政府鼓勵和支持,還需要通過國家政策引導,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攜手合作,方能推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技術方面來看,中國平板顯示產業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除要求企業自身具有良好的技術儲備和管理運營能力之外,還要充分發揮政府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整合資源、重點支持真正有技術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本土企業。同時,政府在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方面對企業增加關注和投入,無疑可以促進行業技術進步,也將帶動戰略性產業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從規模方面來看,平板顯示產業的特點是規模效益突出,只有形成適度規模才能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擁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和綜合競爭力。韓日發展平板顯示產業的經驗表明,政府應集中資源優勢支持有產業發展基礎的重點企業,應尊重投資(經營)主體集中、區域合理布局的產業發展規律,根據實際情況整合資源,并以此進行相關整合形成規模優勢,打造液晶顯示產業的國家競爭力。
平板顯示產業是技術和資金雙密集型產業,不僅要有良好的技術支撐,還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從資金方面來看,發展平板顯示產業,不但前期需要大量投資,后續投資必須跟上才能擴大規模和保證發展速度。國際平板顯示產業發展歷史表明:在產業發展初期,國家可以直接給予重點企業強有力的支持,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形成國家的產業競爭力。發揮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性作用,還可以引入風險投資,改變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
從產業自身來講,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速度最受制約的因素之一就是本土化產業鏈配套。國內企業應采取積極措施,堅持深度合作,協同開發,價值共創,聯合促進從材料、零部件、裝備、面板、整機直到終端產品的本土產業鏈發展。只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立足合作,實現共贏,才能推動中國大陸平板顯示產業實現真正的戰略與新興。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抓緊制定標準,完善政策,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平板顯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發展迅速。經過“九五”和“十五”近10年的培育,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對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拉動作用日漸顯現。未來平板顯示將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新興產業。
產業:快速推進
2009年以來,大部分液晶面板新線投資轉移至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正在逐漸成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布局的重心。
目前平板顯示已經替代CRT(陰極射線管)成為顯示領域的主流,從手機到電視,其市場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有預測顯示,到2015年,全球平板顯示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300億美元。
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因其輕薄、節能、環保、顯示性能優越等特點,在平板顯示產業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2010年市場份額達91.2%。從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看,無論是從產品成本競爭力還是從應用范圍,以及新型顯示技術的角度,TFT-LCD液晶顯示產業均應是平板顯示產業的主要方向。未來,全球液晶顯示產品需求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到2015年,9英寸以上的液晶面板需求將達11.7億片,9英寸及以下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將達25.9億片。
液晶顯示產業發展潛力及市場前景逐步顯現,在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大陸平板顯示產業快速發展。2009年以來,中國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不僅從無到有,而且發展到現在的8條之多(包括擬建和在建項目),大部分液晶面板新線投資逐步轉移至中國大陸,尤其是第6代及第8代等大尺寸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可以預見,未來3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能將大規模釋放,產能全球占比將由2009年的3.2%提升到2013年的17.6%左右。中國大陸正在逐漸成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布局的重心。
技術:具備創新基礎和能力
液晶面板制造企業已具有自主技術及持續的創新能力。各個產業基地圍繞液晶面板生產線都已經形成較完善的配套體系。
2005年,中國平板電視產業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下游整機市場需求帶動了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資。2007年,我國把平板顯示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領域列入“十一五”規劃綱要。2009年《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正式出臺,也明確了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目標,中國迎來了平板顯示產業投資的高峰期。由京東方自主建設的中國大陸首條6代和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相繼開工。2010年,京東方自主建設的首個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京東方合肥6代線量產;華星光電8.5代線在深圳開工建設;三星和LG在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獲批。2011年,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兩條8.5代線將實現量產。
經過數年的培育和發展,如今中國大陸已具備發展平板顯示產業的基礎和能力。目前,已形成四大平板顯示產業基地: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中西部地區、珠三角地區。各個產業基地圍繞液晶面板生產線都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配套體系。
上游產業方面,隨著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國外原材料企業紛紛進駐中國大陸,玻璃、偏光片、背光模組等領域的知名廠商均在大陸投建工廠。同時,國內原材料企業實力也逐步提升,開始參與到平板顯示產業中,彩虹玻璃、樂凱偏光片等項目均進展順利。國內裝備廠商,如七星、清大天達等企業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力。預計隨著產業鏈布局的完善,我國液晶顯示材料與器件的本土化配套將達到60%。隨著平板顯示產業規模化投資的加快,我國裝備本土化率也會有重大突破。
中游液晶面板制造方面,國內液晶面板制造企業已具有自主技術及持續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國內領軍企業京東方為例,自2003年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株式會社的TFT-LCD業務后,經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已自主建設并成功運營了多條生產線,標志著中國企業在液晶顯示這一關鍵產業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具有了持續的自主創新能力。
從下游產業來看,中國大陸是全球電子產品制造中心,顯示終端產品絕大多數在中國大陸生產制造。僅以大尺寸液晶顯示領域為例,中國大陸是全球潛力最大、增長最快的液晶電視市場。目前國內CRT彩電保有量逾4億臺,如果中國家庭完成顯像管電視向液晶電視的更新換代,其市場總值將超過1萬億元。
然而,2009年和2010年,除部分中小尺寸外,大部分液晶面板需要從海外進口(大尺寸100%)。據海關統計,中國液晶面板進口金額僅次于集成電路、鐵礦石和石油,在單一產品進口金額中排名第四。我們有如此大的市場,但液晶面板卻要依賴進口,這種現象是極不合理的。隨著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未來大尺寸液晶面板的自給率將不斷提高。待2011年國內8.5代等高世代線逐步投產后,國內液晶面板自給率將逐漸升高,預計2013年國內液晶面板產能自給率將超過100%達到116%,完全能夠滿足國內需求。
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
適度規模是關鍵要素,面板企業具有一定規模才能建立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
未來5年中國大陸平板顯示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共存。
2010-2015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在平板顯示行業,適度規模是關鍵要素。目前中國大陸液晶面板企業規模還不夠大。2010年,LGD、三星、友達和新奇美(奇美和群創)四大廠商合占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的80%。而大陸廠商現在的市場出貨量僅占全球的4.7%。具有一定規模才能建立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才有能力消化巨額技術開發成本,才能形成豐富的產品線和足夠的技術保有量。也只有當液晶面板企業規模足夠大時,才有可能加速原材料和設備的本土化配套。
此外,盡管國內液晶面板企業在TFT-LCD顯示核心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掌握了自主建線、工藝設計和產品開發等核心能力,一些企業也致力于原材料的國產化研發和生產,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鏈條還是有多個環節缺位,關鍵設備、原材料等方面的本土化配套相對滯后。目前產業上游7大主要材料基本依賴進口,產業鏈配套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隨著國外上游設備、材料廠商加快進入中國大陸,給國內廠商提出了警示,本土化配套能力亟待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