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房地產市場分析預測
本文導讀:從長期來看,隨著樓市不再以“造富”為功能,投資泡沫的消失必然帶來商品房利潤的下降,房地產行業也將回歸合理的利潤空間。同時,在投資擴張時代擠入市場的實力不強的小型開發企業,很可能會因為債務狀況惡化而被并購,樓市從而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大洗牌。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從長期來看,隨著樓市不再以“造富”為功能,投資泡沫的消失必然帶來商品房利潤的下降,房地產行業也將回歸合理的利潤空間。同時,在投資擴張時代擠入市場的實力不強的小型開發企業,很可能會因為債務狀況惡化而被并購,樓市從而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大洗牌。
隨著樓市不再以“造富”為功能,投資泡沫的消失必然帶來商品房利潤的下降,房地產行業也將回歸合理的利潤空間。開發新產品,改革陶瓷生產技術是提高我國陶瓷工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同時,行業自身在產品花色、工藝技術改進、營銷管理等方面上仍有非常大的創新發展空間。
一、我國房地產趨勢分析
從短期看,房價高位固守而成交萎縮的局面究竟會持續多久,未來幾個月甚至明年樓市走勢將如何,關健取決于政府的態度與政策。從實際情況看,買賣雙方都在觀望政府態度和政策。這樣,未來(指幾個月到一年)樓市走向可能出現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政府決定要把至今已出臺的調控政策執行下去,則投資、投機客將陸續從樓市上退出,樓市勢必出現一定降溫,樓市也有望得到穩定,甚至可能出現小幅度回調。第二種情況是,如果今后幾個月內樓市成交量因房價高企不動而成交量持續萎縮,土地轉讓不能在高價位成交,進而影響地方土地財政收入,政府因而可能懼怕影響今后保增長目標和財政收入,就以各種形式變相收兵調控政策,那么,市場預期將會改變,消費者唯恐房價再漲會急忙入市,投機者一看政府態度轉變就會東山再起,投機需求卷土重來。現在看來出現的是第一種情況,從中央的政策層面來看,大的調控政策不會發生改變,至少到明年上半年,調控不會放松。
第二,從供需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許多城市房價仍有一波大漲行情,投資開工面積加大,住房供應進入一個高峰,按照新開工量12個月至18個月可以轉化成住宅供應量推算,全國2011年新增住宅供應約13.57億平方米左右,整個體量還是比較大的,隨著開發商的銷售回款繼續走低,將面臨較大的“年關”資金壓力。因此,筆者判斷,在調控不放松的情況下,短期之內,房價還將下行。
從長期來看,隨著樓市不再以“造富”為功能,投資泡沫的消失必然帶來商品房利潤的下降,房地產行業也將回歸合理的利潤空間。同時,在投資擴張時代擠入市場的實力不強的小型開發企業,很可能會因為債務狀況惡化而被并購,樓市從而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大洗牌。
2012-2016年中國房地產類網站市場深度評估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二、我國房地產業發展對建陶產業的影響分析
建陶行業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盡管近期房地產新政的出臺對建筑陶瓷產品產生一定影響,但不會帶來陶瓷市場的低迷,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房產的剛性需求依然非常的龐大,所以市場未來還是比較樂觀的。
1、保障性住房的開工建設。截止9月底,全國保障房已開工986萬套,占年度計劃的98%,其它14萬套在11月底前也將全部開工,如果平均每套保障性住房約80平方米,意味著今年將完成的這些保障性住房總面積將達到8億平方米,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用瓷磚2.5~3平方米來計,今年保障性住房將使用20~24億平方米瓷磚,這一塊將占了目前全國瓷磚產量的20~25%。此外,政府還計劃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660萬戶,這將對極大的刺激對陶瓷產品的需求。
2、住宅建筑是目前高檔建陶零售主要市場,從行業發展的趨勢看,在未來五年內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旺盛需求,城鎮人均住宅面積由28平方米上升到33平方米,每年超過20%的增長速度,年平均竣工住宅超過6億平方米。
在精裝修住宅比例不足20%的情況下,毛坯住宅建筑的零售采購將是高檔建陶的重要消費群。此外,從消費能力來看,2009年年末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1.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億元。所以,中國消費者具有非常強的消費潛力。再加上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國家鼓勵消費的政策逐步落實,我國的消費將呈現上升趨勢。
三、相關建議
1、強化營銷。一是開拓農村市場,刺激農村需求,提高售后服務質量。近幾年,由于農村的改革,農村生活及消費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農村具備強大的消費潛能。二是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就整個世界容量來說,建陶的需求量大約每年是50億平方米,中國的全部產量也只不過是在25億平方米左右,世界上還有一半的市場空間。我國建陶企業應加大國際化擴張的步伐。三是注重品牌營銷。我國建筑陶瓷行業最缺乏的是世界上認可的知名品牌,而目前出口陶瓷產品中,絕大多數還依然是依靠中間商在倒賣,貼牌。企業的市場競爭表現為品牌的競爭,建陶企業要重視對品牌的國際化運作。
2、加強創新。科技創新是實現陶瓷工業經濟發展從數量擴張型進入質量擴張型的主要因素。我國建陶行業從總體上看仍處于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的過渡階段,行業品牌不集中,行業內企業普遍存在注重硬件投入而輕視軟件方面投入,陶瓷企業產品開發設計仍以模仿為主,企業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含量的陶瓷產品。因此,開發新產品,改革陶瓷生產技術是提高我國陶瓷工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同時,行業自身在產品花色、工藝技術改進、營銷管理等方面上仍有非常大的創新發展空間。
3、夯實管理。細節決定成敗,在建陶的細節管理方面,我國企業和國外的建陶相比還有很大的不足之處,并沒有制定一套特別完善的標準化生產和作業。國外都制定了六西格瑪標準,即在一百萬個機會里,只找得出3.4個瑕疪,而中國建陶在這方面還是差得很遠,因此主要投入應該放在精細化管理方面,修煉好內功,而不是擴大生產線。
4、注重運作。資本的缺乏使得中國陶瓷企業難以取得現代國際企業所擁有的綜合規模效應,雖然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數量多,但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普通型”企業較多,生產的集約化程度低。下一步資本運營應成為企業戰略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