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我國光伏市場價格淺析
本文導讀:當前的光伏市場只能算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正常的市場周期。與任何一個新興行業一樣,想要成長壯大、成為主流,就要經歷一個從研發、新興到大量市場方參與進來,最終實現優勝劣汰的過程。只要我們與時俱進,視質量為生命,不斷加強自主創新,未來的市場,還會是我們的。
內容提示:當前的光伏市場只能算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正常的市場周期。與任何一個新興行業一樣,想要成長壯大、成為主流,就要經歷一個從研發、新興到大量市場方參與進來,最終實現優勝劣汰的過程。只要我們與時俱進,視質量為生命,不斷加強自主創新,未來的市場,還會是我們的。
隨著近來各國政府對光伏補貼的調整和削減,光伏市場開始步入逐漸冷卻的進程。我們按照時間順序,將今年一月開始到五月中旬的價格走勢逐一分析,結果如下:1月,價格變化最大的是硅片領域,囤貨比較嚴重,惜售現象普遍,導致單晶市場上游漲下游跌,硅料和硅片價格也有所上漲。多晶硅片需求量加大,下游電池和組件的價格也有小幅度的上漲,多晶230組件和多晶156電池交易相對活躍,但利潤空間還在受到擠壓。
2012-201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設備市場研究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單晶125硅片目前有價無市,但2.3-2.5瓦的單晶125低效電池比較熱銷。由于西方圣誕節假期結束,終端市場有略微的起色,主要市場仍然在意大利。
2月初,上下游價格普遍上漲,多晶硅和硅片的價格一路看漲,多晶硅由春節前的人民幣630元直漲到春節后的680元每公斤。單晶硅片125由年前的人民幣17.5元/片直跳到18.5元/片,單晶硅片156也有提升。多晶硅片156比較緊缺,需求拉動價格上漲。在上游價格的驅動下,下游電池片價格也被帶動上漲。但到月中,上游價格繼續攀升,但下游電池和組件價格基本沒有變化。
多晶硅價格漲到90美金/公斤左右,國內和國外硅料價格同步上漲。硅片持續漲價,多晶硅片156市場價在人民幣29元/片,但仍有上漲空間。單晶硅片156的市場價也達到了人民幣32元/片。月底此種情況仍未得到有效解決,上游價格繼續瘋長,下游組件需求疲軟。硅料大廠基本現貨報價人民幣每公斤750-780元,但組件價格卻有松動,小廠報價1.62-1.66美金每瓦,大廠均在1.72-1.76美金/瓦之間,國外組件現貨價格在1.76-1.80美元/瓦左右,但單晶組件采購價控制在1.63-1.69美元/瓦左右。
3月由于意大利調整補貼政策,上下游價格全面下跌,包括之前被認為支持力最強的原生多晶硅料也在大幅度降價。意大利作為今年行情最好的終端市場,其補貼的削減也立刻引起了全行業的震蕩。歐洲買家對中國組件積極壓價,而中國組件大廠也傳出庫存超量的負面新聞,多家廠商迫于壓力開始拋售電池,一向堅挺的硅片和硅料價格也開始松動,單晶硅片125出現了人民幣17元/片的低價,電池每瓦下降了人民幣2毛以上。組件銷售停滯,歐洲客商觀望心態異常強烈。但月中的日本地震使原本清晰的下降趨勢驟然減緩,由于日本是傳統的化學品大廠,地震對半導體前段以及多晶硅原料供應方面的影響程度需要一段時間的評估,所以多晶硅價格依然運行平穩。而多晶硅價格的轉挺也導致了價格穩中有降的硅片毛利進一步被攤薄。電池環節由于產能規模較大,價格繼續呈現下降趨勢,而組件的銷售卻未見起色,國內組件大廠的報價也跌破1.2歐元/瓦,使下游廠商壓力巨大。到月底,上游多晶硅價格上漲動力不足,下降意愿也不強烈,電池片和硅片企業利潤有限,而終端市場需求也明顯不足。
4月,清明節后上游多晶硅底部略有抬高,低價位資源成交較為活躍。硅料價格的支撐使硅片價格前期相對穩定,成本和庫存的壓力不大也使大廠不愿過多低價走貨,下游采購量較小。但隨后關于意大利政策的最新草案傳言紛紛,使部分硅片電池片的價格混亂下滑,部分廠家采取電池片限產的措施,加之江浙地區梅雨時節來臨,會對電池片的質量有所影響,對于電池片庫存壓力較大的廠家而言唯有維持低價出貨方可減輕庫存壓力。
而組件依然在低價區徘徊。月底,雖然歐洲方面已有部分需求釋放,但價格均維持在較低水平。硅料價格明顯下滑,硅片電池片價格因此出現混亂下滑的趨勢,組件方面也因為沒有有效需求的支持價格一跌再跌。直到意大利的補貼計劃出臺,同意將現有的補貼延長3個月至8月31日,才使一直持觀望態度的投資商在短期內釋放了現有項目的需求,但此消息不會引發太陽能產業任何新的投資。
5月光伏各產品價格持續下調,而且礙于今年產能擴張較大,市場仍在處于窄幅度震蕩。上游硅料價格明顯下挫,硅料的主流報價為530~580元人民幣/公斤。硅片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電池在上下游的雙重壓力下價格繼續低迷,組件價格持續走低,商家都在期待國際需求陸續釋放以減緩目前市場壓力。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迅猛,而且很多企業的投資規模都不大,一條光伏組件生產線僅100多萬元人民幣。五金、服裝、電子化工、印染、化纖和織造的各行各業。那時的組件是賣方市場,且毛利可達30%左右,著實讓許多企業嘗到了“一夜暴富”的快感。但如今由于各國光伏補貼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光伏市場疲軟,光伏產品常常面臨有價無市的尷尬境地。下游產業鏈壓力加大,組件的毛利只有10%—15%,讓部分小企業面臨無單可接的困境,很多尋求短期效益的光伏企業捉襟見肘。
6月,光伏市場暫時進入買方市場的階段,買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變得挑剔。
由于光伏產品不可能短期內就可以發現質量問題,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壽命一般在25年,通常需要6至8年的觀察時間。也就是說,這樣一個漫長的“潛伏期”使一些不良企業有機可乘。從6月1日開始,國家質檢總局又將啟動全國范圍的太陽能電子組件質量大檢查,清理并淘汰產品質量不過關的廠商。據說此次大檢查可能會延續一個季度甚至半年的時間,可知2012年太陽能光伏產業格局的重大變革勢不可擋。光伏產品的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安全和功率保證兩方面,但國內尚未形成質量控制體系。據了解,光伏組件的質量問題已非個案,國外系統商已有過多次成批量的退貨。可見,在市場法則面前,質量第一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線,如果說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可能首先就在競爭當中敗下陣來。
那么在如此震蕩的市場現狀下,中國光伏業是否就無路可走了呢?如你我所知,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光伏的未來市場在亞洲,而中國將成為全球光伏制造設備的一個主要增長動力。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預計,國內光伏產能到今年底將達到28吉瓦~30吉瓦,而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也將于2012年出臺,這意味著光伏產業將大規模啟動。
當前的光伏市場只能算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正常的市場周期。與任何一個新興行業一樣,想要成長壯大、成為主流,就要經歷一個從研發、新興到大量市場方參與進來,最終實現優勝劣汰的過程。只要我們與時俱進,視質量為生命,不斷加強自主創新,未來的市場,還會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