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氣管道運輸發展趨勢分析
本文導讀:我國區域油氣供需仍呈“逆向分布”趨勢,我國主要油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國內新增油氣資源及陸上管道引進資源在西部,“西氣東輸”、“北油南下”是我國油氣流向的顯著特征和油氣輸送的基本格局,油氣資源大規模跨區長途調配難以避免,管道運輸發展空間巨大。
內容提示:我國區域油氣供需仍呈“逆向分布”趨勢,我國主要油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國內新增油氣資源及陸上管道引進資源在西部,“西氣東輸”、“北油南下”是我國油氣流向的顯著特征和油氣輸送的基本格局,油氣資源大規模跨區長途調配難以避免,管道運輸發展空間巨大。
21 世紀的中國將成為世界油氣管道建設的重心地區之一。美國《油氣雜志》發表的研究報告表明,到2015年世界各地將計劃建造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管道達到9.6 × 104 公里,其中62% 是天然氣管道。
我國已建成8萬多公里油氣管道,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管網的規模和覆蓋程度仍有很大差距。
2012-2016年中國管道運輸市場專項調研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以美國為例,美國成品油管道約15萬公里,成品油管道運輸占比約58.2%,水運占比約29.8%;公路占比約6.7%;鐵路運輸占比約5.2%。管道運輸已成為成品油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我國成品油管道約2萬公里,管輸比例只有20%。美國天然氣管網已形成輸配一體化系統,有49萬公里干線管道,壓氣站1400 座,LNG站108座,可向美國48個州的幾乎任何地區輸送天然氣或從其輸出天然氣。
我國區域油氣供需仍呈“逆向分布”趨勢,我國主要油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國內新增油氣資源及陸上管道引進資源在西部,“西氣東輸”、“北油南下”是我國油氣流向的顯著特征和油氣輸送的基本格局,油氣資源大規模跨區長途調配難以避免,管道運輸發展空間巨大。“十二五”及未來我國油氣管道運輸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1) 原油管道——進口管道和煉廠連接線的建設將同步邁進
未來,我國原油管道建設將以國內外兩種資源為基礎,以煉油企業發展需求為目標,疏通油田外輸瓶頸,合理確定原油流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配送;綜合考慮國內外多種油源的品質差異,滿足原油輸送需要;堅持近期與遠期相結合,從國家層面上要做到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既明確遠景規劃目標,又提出分階段原油管道建設方案,合理進行總體規劃。
(2)成品油管道加快建設并進一步完善
成品油管道建設將結合資源流向,綜合比較管道、鐵路、船運、公路等運輸方式的經濟運輸半徑,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運輸成本為目標,加快完善成品油管道建設;依托新布局及改擴建煉廠,有效輻射;國家層面要統籌考慮資源、管道和市場的一體化銜接進行整體規劃,并分步實施,新管道的規劃考慮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集團及地方煉廠的代輸和資源串換。
在全國性成品油管道加速規劃建設的同時,區域性成品油管道網將加快完善。
(3)天然氣管網連通程度更加完善
一是多氣源供氣格局進一步完善。目前我國在局部區域已經初步形成了“多氣源、多用戶、統一管網”的供氣格局。隨著進口天然氣項目的陸續實施和供氣管網的建設,國內市場的氣源將更加多元化,供氣安全將得到極大提高。
二是全國性基干管網將繼續擴大和完善。2011 年,西氣東輸二線將全線建成投產,屆時它將取代目前的西氣東輸管道成為國家基干管網的最大主干線。未來還將涌現出西氣東輸三線、西氣東輸四線等新的天然氣主干線,從而使全國性天然氣基干管網不斷擴大和完善。
三是區域性支干管網的規劃建設迅速加強,聯絡線不斷增加。預計未來相關配套的區域性支線管網也將加快建設,最終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形成成熟的區域性支干管網。此外,各區域管網之間、各主干管道之間的聯絡線建設也將加快,從而大大提高天然氣調配的靈活性和管網供氣的安全可靠性。
(4)管道技術向高水平方向發展
隨著天然氣輸量的不斷擴大和輸送距離的增加,管道建設均趨向大口徑、高壓力、自動化等高水平方向發展。新建管道管徑以1000毫米以上為主,最大達到1420毫米;壓力以10~12Mpa為主;鋼級以X70 和X80 為主,X100 鋼級及更高鋼級和鋼管已處于研發和試用階段。自動化和通信技術已成為管道系統必要組成部分,使管道系統的自動控制和管理水平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