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報廢汽車資源化發展方向展望
本文導讀: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9年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產值接近30億元,已初步形成汽車發動機、變速箱、轉向機、發電機共23萬臺套的再制造能力;在探索舊件回收、再制造生產、再制造產品流通體系及監管措施等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再制造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開發應用的自動化納米顆粒復合電刷鍍等再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內容提示: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9年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產值接近30億元,已初步形成汽車發動機、變速箱、轉向機、發電機共23萬臺套的再制造能力;在探索舊件回收、再制造生產、再制造產品流通體系及監管措施等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再制造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開發應用的自動化納米顆粒復合電刷鍍等再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和生產新品相比,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可以節約成本50%、節能60%、節約原材料70%,是發展循環經濟和促進我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早在2005年,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提出支持發展再制造,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將再制造作為重點領域。200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08]523號),計劃通過2 ~ 3年的試點,探索推進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政策、管理制度和監管體系,開展國內舊汽車零部件交易和再制造產品銷售等方面的相關經驗及應對措施研究,為相關管理政策和法規的調整提供依據,為建立再制造相關技術標準、市場準入條件、流通監管體系等積累經驗。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9年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產值接近30億元,已初步形成汽車發動機、變速箱、轉向機、發電機共23萬臺套的再制造能力;在探索舊件回收、再制造生產、再制造產品流通體系及監管措施等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再制造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開發應用的自動化納米顆粒復合電刷鍍等再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0年5月,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標識規范》等11項再制造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示征求意見,其中包括1項再制造產品管理標準(再制造產品標志、標識規范)、5項再制造產品技術要求(交流發電機、起動機、轉向器、機械變速器、自動變速器)、5項再制造工藝技術規范(拆解、分類、清洗、產品裝配、產品出廠檢測及驗收包裝)。這些標準的制定和出臺,將有益于改變我國報廢汽車再制造無標準可遵循的不利局面,促進報廢汽車資源化行業迅速發展。
2012-2016年中國汽車導航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再制造作為新的理念還沒有被消費者及社會廣泛認同,再制造舊件來源及再制造產品銷售渠道還不夠暢通,行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有著較大差距。
為了進一步深化我國汽車零部件等再制造試點工作,2010年,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頒布了《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發改環資[2010]991號),明確提出以推進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發電機等零部件再制造為重點,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傳動軸、壓縮機、機油泵、水泵等部件;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將盡快修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適當取消對報廢汽車“5大總成”強制回爐的限制,根據再制造產品原料自身的安全環保風險及國內實際需要,建立鼓勵、限制、禁止進口的分類管理制度,制定再制造舊件和再制造產品的進出口管理目錄及管理辦法,解決再制造企業原料來源和產品銷售問題。《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同時還就再制造技術創新、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撐政策和發展措施。
我國每年產生大量報廢汽車,繼續上路行駛或者進入二手市場非法拼裝,將產生嚴重的交通隱患和造成環境污染。通過拆解報廢汽車回收廢舊資源或者進行零部件再制造,可以很好地實現資源再生利用,這對于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最新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將為報廢汽車再制造安裝新的強力引擎,全面推動我國報廢汽車資源化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