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安防物聯網應用前景展望
本文導讀:在“網絡層”,目前網絡各大運營商的各類傳輸資源,未來的“物聯網”安防系統,需要將各類異構的網絡融合成一個統一的虛擬網絡平臺。并且隨著傳感技術的發展,借助現有安防網絡的管道資源,未來的安防“物聯網”可在現有網絡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前端的“感知”信息量。
內容提示:在“網絡層”,目前網絡各大運營商的各類傳輸資源,未來的“物聯網”安防系統,需要將各類異構的網絡融合成一個統一的虛擬網絡平臺。并且隨著傳感技術的發展,借助現有安防網絡的管道資源,未來的安防“物聯網”可在現有網絡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前端的“感知”信息量。
前些年國內開始平安城市等安防項目的建設,至今,各大中城市已經布滿了監控攝像頭,對社會安防治安起到了現實的意義。但是,各個系統相對獨立,信息孤島普遍存在,結合“物聯網”的概念,現對安防行業做一分析,希望能通過“物聯網”的發展,來完善“智慧型”的社會安防體系。
物聯網的價值在于讓物體也擁有了“智慧” ,從而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物聯網的特征在于感知、互聯和智能的疊加。因此,物聯網由三個部分組成:感知部分,即以二維碼、RFID、傳感器為主,實現對“物”的識別;傳輸網絡,即通過現有的互聯網、企業網絡、各類異構的通信網絡等實現數據的傳輸;智能處理,即利用云計算、數據挖掘、中間件等技術實現對物品的自動控制與智能管理等。 目前,業界“物聯網”體系架構也大致被公認為有這三個層次,底層是用來感知數據的感知層,第二層是數據傳輸的網絡層,最上面則是內容應用層。
2012-2016年中國智能網(IN) 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從“物聯網”的發展角度來看,“物聯網”必經以下三個階段——信息化階段、智能化階段、泛在化階段。早期的“物聯網”是以行業、政府、軍事應用為目標的,通過通信手段,進行的應用。早期“物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后臺處理,因為當時還沒有計算機,都是通過人工方式進行處理的。再看看現在的物聯網,更多的是以專業化應用為主,采用多種感知手段,針對專業化應用目標,通信環境、IT 系統都是封閉式的。未來“物聯網”實際上以面向公眾和社會大眾的泛在化應用為最根本目標的,未來“物聯網”是普遍服務的基礎。另外,感知網絡和智能處理無處不在。未來“物聯網”的通信和IT 系統應該是開放式的,架構上可以統一,至少是類似的,而且在架構上是可以互聯互通的。通過物聯網的演進發展可以看到感知通信和信息系統實際上是“物聯網”的三個要素,從長遠來看,泛在化和開放模式則是物聯網發展必然的演進目標。
通過上面分析,“物聯網”的核心價值在于其能融合各種異構的傳感設備、異構的傳輸網絡,可將各種資源組成一個現實存在的泛在網絡,利用云計算、模糊處理等先進手段,實現“物物之間,人與物之間”的智慧交流,按照科學合理的模式實現信息交互,融合。其巨大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各種資源的充分利用,減少現實社會中的重復建設和投資。更具深遠意義的是,它可將各種孤立的信息進行有機的融合,從整個社會較大范疇,對政府和行業形成智能的決策和判斷,使物體擁有價值,整個世界處于一個泛在化的信息網絡之中。“物聯網”的特征在于“感知、互聯和上層應用的智能疊加和智能處理”。
社會安防是“物聯網”初期的典型應用,下面重點以面向社會安防的“物聯網”現狀進行分析和闡述。目前,國內各大中城市社會安防方面,應用于公共安全監控的類似于“平安城市”、“金盾工程”、“電子警察”等工程建設,以城市、區縣、街道、鄉鎮等為單位的監控系統已成規模,主要使用單位為公安、交警等。目前,這些監控系統大都以信息孤島的方式存在,并且廠商眾多,傳輸方式各異,(如光纖接入、以太網、3G、WLAN 等)。如何融合各個孤立的監控系統使其成為有機的整體,并提供虛擬平臺,在此平臺上提供泛在的安防應用,已成為現實問題。
從安防系統可見,若從“物聯網”的三層結構來展望未來的智能社會安防系統。那么,目前在“感知層”,多以圖像監控為主,輔以周界防范、智能門禁、電子巡更等安防系統。圖像監控大多以攝像機為前端感知設備,借助視頻光端機、視頻服務器(有線/ 無線)等方式,將圖像調制或壓縮進行上傳。在感知傳感設備中,攝像機為標準接口設備,但視頻服務器大多是不同廠商生產的異構設備。未來的“物聯網”社會安防體系架構,需要將異構的前端感知設備,通過信息融合虛擬平臺,進行整合成統一資源的屬性數據,為應用服務。
在“網絡層”,目前網絡各大運營商的各類傳輸資源,未來的“物聯網”安防系統,需要將各類異構的網絡融合成一個統一的虛擬網絡平臺。并且隨著傳感技術的發展,借助現有安防網絡的管道資源,未來的安防“物聯網”可在現有網絡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前端的“感知”信息量。
在“應用層”,社會安防“物聯網”平臺等利用所融合的海量屬性數據,輔以“云集算”、“模糊處理”等技術,建立針對各種社會安全需求的業務服務,應急響應。
盡管安防監控“物聯網”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應用,但還沒有建立一個大范圍、統一的安防監控“物聯網”體系,不能完全發揮“物聯網”應急聯動的優勢。未來將從實現基本的公共安全監測、數據傳輸的起步階段逐漸進入以業務為核心、實現統一聯動的公共安防監測“物聯網”平臺的大范圍應用的成熟階段,建立市、省、國家三級安防監測“物聯網”平臺,發揮其及時、有效、透明的優勢,減少每年由于安防隱患得不到及時發現和處理造成的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人民能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