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多晶硅產業發展現狀
本文導讀:“剩”者為王,成本優勢凸顯:按進口國別劃分,我國從歐洲、美國及韓國進口多晶硅量各占 1/3 左右,主要來自德國 Wacker、挪威 REC,美國 MEMC 以及韓國 OCI。《2012-2016年多晶硅行業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以前選擇進口,是因為上述歐美企業在產品質量以及價格上長期占據優勢。但國內多晶硅企業經過 2012 年的大洗牌,剩余企業,特別是作為“成本標桿”的保利協鑫,無論是在質量、價格以及供應能力上均已與上述企業在同一水平,進口替代趨勢明顯。
據中企顧問網統計,我國多晶硅 2009 至 2011年間組件產量分別為 5.6、14.2 及 21.3GW,2012 年預計產量在 22GW 左右。若按照5.6 克/瓦的業界較低硅耗水平,保守估計多晶硅需求分別為 3.2、8.0、11.9 及 12.4 萬噸。然而,我國同期的多晶硅進口量分別為 2.2、4.75 及 6.46 萬噸,2012 年 1-9 月多晶硅累計進口量更達到 6.05 萬噸,預計全年超過 7.5 萬噸。所以從量上看,國內目前使用的硅料中仍有 60%源自進口。中企顧問網調查發現:雖然國內多晶硅總產能在 2011 年便已經達到 12.7萬噸的水平,由于在全球多晶硅供需失衡導致的價格大幅下滑行情中,我國 76%以上的項目由于建線成本過高已經停產檢修,2012 年的實際“有效”產能僅為 2011 年一半不到。所以中企顧問網認為,國內多晶硅廠商競爭格局的確立將為 2013 年的進口替代奠定基礎。
2011 年中國多晶硅產能分布(產能合計:126550 噸)
“剩”者為王,成本優勢凸顯:按進口國別劃分,我國從歐洲、美國及韓國進口多晶硅量各占 1/3 左右,主要來自德國 Wacker、挪威 REC,美國 MEMC 以及韓國 OCI。《2012-2016年多晶硅行業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以前選擇進口,是因為上述歐美企業在產品質量以及價格上長期占據優勢。但國內多晶硅企業經過 2012 年的大洗牌,剩余企業,特別是作為“成本標桿”的保利協鑫,無論是在質量、價格以及供應能力上均已與上述企業在同一水平,進口替代趨勢明顯。
多晶硅—產業鏈之錨:多晶硅生產建線成本高、建設周期長、技術要求高,該生產環節始終是光伏產業鏈的核心。盡管目前全球光伏產品價格集體下挫,表面上看是因為歐美裝機增速下滑、多晶硅供給過剩,而實際則是因為采用過時工藝的無效虛高產能,加上多晶硅生產彈性有限,在需求端迅速變化時得不到上游及時響應而造成的“過剩”假象。從全球布局分析,歐美多晶硅由于本土組件企業倒閉導致過剩,加上近四年的持續擴產,造成供給過量。而在目前全球真正的組件制造中心中國,高品質、低成本的國產多晶硅卻仍需大量進口。所以“兩頭在外”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多晶硅供給在國內產業鏈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有效”產能并不過剩:光伏產業井噴之前,歷史上多晶硅的消費下游主要是半導體產業。從其生產工藝的發展歷史分析,眾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企業都曾參與多晶硅的市場角逐,也多次發生過與目前類似的多晶硅“過剩”事件。但每次的結局無一不是小玩家被踢出局、多晶硅巨頭勝出,行業回復壟斷競爭格局。行業洗牌的副產品則總是新工藝的誕生,這是由多晶硅生產的高技術門檻以及規模經濟效應所決定的行業規律。所以,在多晶硅的供需問題上,“過剩”只針對新進入者與技術落后者。對于掌握核心技術、擁有儲備技術、且成本控制能力優秀的多晶硅規模化生產廠商而言,雖然多次通過減產度過行業嚴冬,但“過剩”從來就只是暫時現象。由于低成本、高質量多晶硅能夠促使全產業鏈成本的降低,所以“過剩”反而是促進整體行業競爭力提升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