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物流行業發展概況
本文導讀:在國內的鋼材流通環境下,鋼貿商開展業務至少需要準備三套資金:一套用于提貨前向鋼廠支付貨款,一套用于中間環節的庫存沉淀,還有一套用于終端客戶的帳期寬限。
一、鋼鐵物流行業的定義:
廣義的鋼鐵物流涵蓋鋼鐵生產、流通、加工、消費的諸多領域,包括鐵礦石物流、焦煤(焦炭)物流、噴吹煤物流、煉鋼輔料物流、鋼廠生產物流、成品鋼材物流、廢鋼逆向物流等。
鋼鐵物流行業發展階段簡表
二、鋼鐵物流行業的特點
與物流領域的其他子行業相比,我國鋼鐵物流行業主要有以下特點:
1)貨量龐大。目前我國每年的鋼鐵消費量約為7億噸,大宗工業品中只有煤炭的物流量可以與之相比。
2)供需結構不匹配。由于規模效應的要求,單個鋼廠的產量很高(前五大鋼廠約占全國產量的30%),且單批銷量較大(通常不接受零星訂單):而鋼材終端用戶極其分散,即使是大用戶也往往采用小批量、高頻率的訂貨方式以降低庫存成本。供需兩端的物流批量、物流頻率均存在巨大差異,無法直接匹配。
3)資金流需要由中介銜接。上游鋼廠要求“先款后貨”,終端用戶要求“先貨后款”上下游資金流的銜接需要通過中介完成。
4)物流鏈條分段明顯。由于鋼鐵物流的供需結構不匹配,典型的物流鏈條明顯分為兩段:前段從鋼廠流向各大鋼貿市場(或鋼鐵物流園區),由鋼廠和少數一級鋼貿商主導;后段從鋼貿市場向終端用戶分流,由大量的次級鋼貿商主導。通過各級鋼貿商的分段服務,上下游的物流和資金流得以順利銜接。僅有少數大型終端用戶可獲得鋼廠的直銷服務。
5)增值服務不可或缺。鋼鐵物流中不可或缺的增值服務是初級剪切加工,包括對板材、線材進行開卷、整平、定尺、連續剪切等。與鋼材終端用戶自備剪切設備相比,由物流服務商提供的第三方加工在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廢料比例方面有明顯優勢。此外,倉單質鉀也是鋼鐵物流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增值服務。
三、國內鋼鐵物流的歷史沿革
我國的鋼鐵物流行業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經歷了三十幾年的發展。2012年,一批鋼貿商陷入質鉀貨款的漩渦,連累鋼鐵物流服務業受到嚴重的沖擊。典論對鋼鐵物流園區“假物流,真圈地”的指責一時甚囂塵上。有必要梳理國內鋼鐵物流的歷史沿革,以便把握該行業的“中國特色”,進而理解其發展趨勢。
1、上世紀80年代一與鋼貿一起滿珊起步
我國的鋼鐵物流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初,與鋼材貿易相伴而生。
1979年之前,鋼材由物資部門按計劃調配,不存在市場流通。1979年底,上海市生產資料市場正式營業,鋼材開始進入社會流通。隨著鋼鐵產量和鋼材貿易量的增長,物資局及國有物資公司在更多的城市建立了專業鋼材市場,以票據形式進行鋼材交易。
由于鋼材和其他大宗商品在八十年代都屬于緊缺物資,鋼材貿易是典型的賣方市場。物資局以及物資公司掌握了大量的鋼材資源,并利用鋼材價格的“雙軌制”輕松賺取差價。這一時期,鋼貿商的業務核心是多拿貨、拿好貨,業務重心完全壓在上游的鋼廠一端。此時滿姍起步的鋼鐵物流附庸于鋼廠,服務內容僅為簡單的倉儲、配送,服務效率十分低下。
2、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一鋼貿盛宴中的配角
進入九十年代,市場的加速放開造就了鋼鐵市場產銷兩旺、鋼價長期上行的黃金年代,這一時期一直持續到21世紀初。鋼鐵行業生產相對集中、用戶極度分散的特點造就了大量的鋼材貿易商,同時產生了許多服務于鋼貿商的功能單一、設施簡單的鋼材倉庫。
這一階段,鋼鐵市場的突出問題是鋼廠“現款后貨”和鋼鐵用戶“先貨后款”的不同要求造成物流與資金流脫節。于是有兩類鋼貿商應運而生:一類是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鋼材貿易商(一級鋼貿商),他們有能力籌集大量資金墊款購貨;另一類是掌握了下游分銷渠道的次級鋼貿商,他們有能力準確把握終端用戶的需求信息,并及時加以滿足。除此之外,長期上行的鋼價還催生了大量的與鋼廠和終端用戶兩頭脫節的中間鋼貿商。
由于鋼價處于上行通道,因此,這一階段鋼貿商的主要盈利模式是賺取差價,主要業務模式是拿簡單、廉價的倉儲設施就足以滿足鋼貿商的囤貨需求,加工、配貨、囤貨、伺機拋售。
送等綜合服務能力并不是倉儲企業考慮的重點。更有甚者,對鋼材金融屬性的無限放大(例如倉單重復質鉀貨款)成了一部分鋼貿商鉆營的旁門左道,某些倉儲企業則有意或無意地與之配合。在此階段,以鋼材倉庫為核心節點的鋼鐵物流的業務重心從鋼廠向下轉移到了鋼貿商,其主要功能是為鋼貿商提供一張暢享漲價盛宴的餐桌。
3、2005年后一鋼鐵物流走向專業化
21世紀初,國內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初露端倪。然而,理應到來的行業周期輪轉卻被節節上揚的進口礦價不斷推遲。2005年出臺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也沒能徹底終止鋼貿商的盛宴。但行業的變局已在醞釀,鋼鐵物流終將從囤貨平臺回歸其為終端消費服務的本色。
鋼鐵物流行業分化、整合重要契機出現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造成的鋼價暴跌打擊了炒作鋼價的貿易商,也刺激了一些市場感覺敏銳的倉儲企業。從這時開始,一部分傳統的簡易鋼材倉庫開始向綜合性的現代化鋼鐵物流服務商升級。
2010-2013年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
不料隨后的“四萬億”財政刺激政策促使鋼價迅速反彈,再次打亂了鋼鐵物流向專業化升級的腳步。但鋼貿商的好景不長,鋼價從2011年開始步入漫漫熊市。時至今日,多方面的因素決定了鋼鐵物流業將無可逆轉地回歸其服務于終端消費的屬性,加速走向現代化:
. 大宗商品價格難以再現持續上漲的趨勢。
. 由于國內鋼廠盈利能力贏弱,已實行多年的鋼廠返利變得難以到位,進一步加大了鋼貿商囤貨的風險。
. 由于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嚴厲調控,借不規范的鋼鐵質鉀貨款來炒作房地產的行為面臨巨大的風險。一部分與生產完全脫節的中間鋼貿商可能被加速淘汰。
隨著鋼鐵物流服務業加速分化、整合,全國各地已經出現了許多以一站式綜合服務為特色的鋼鐵物流園區。這些園區大都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等鋼材終端消費市場的周邊,而不是聚集在鋼廠附近。盡管現有的園區良莽不齊,但這一現象表明鋼鐵物流的業務重心正在向下游的消費端靠攏。
鋼鐵物流行業發展階段簡表
四、歷史沿革的啟示從國內鋼鐵物流的歷史沿革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啟示:
1、鋼貿商具備長期生存的土壤
我們認為鋼貿商在中國具備長期生存的土壤,其根本原因是鋼貿商掌握的終端銷售渠道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在國內的鋼材流通環境下,鋼貿商開展業務至少需要準備三套資金:一套用于提貨前向鋼廠支付貨款,一套用于中間環節的庫存沉淀,還有一套用于終端客戶的帳期寬限。只有掌握了終端渠道的鋼貿商,才有能力和意愿在鋼鐵物流鏈上投入大量的自有資金。這類鋼貿商的存在是國內的鋼鐵物流高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2、鋼鐵物流亞待專業化
隨著鋼貿商盈利模式的轉變,簡單的囤貨倉庫已無法滿足現代化鋼鐵物流的需求。安全、高效、服務全面的專業化鋼鐵物流不僅是鋼貿商和終端用戶的直接需要,也是鋼鐵物流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前提。
3、“圈地、圈錢”符合行業需求
為了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務,避免鋼鐵物流成為虛假貿易的溫床,鋼材市場需要建設規模化的倉儲設施、加工設施。只有成規模的鋼材市場(園區)才有可能集中滿足各類終端用戶對鋼材品種、型號、加工方式、配送要求的繁雜需求,從而積聚實體物流的人氣、減少虛擬炒作的成分。同時鋼材市場還應提供規范的質鉀貨款服務。因此,所謂的“圈錢、圈地”其實符合我國鋼鐵物流現代化、專業化的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