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燃冰開采歷程
本文導讀:中國起步較晚,可燃冰資源儲量豐富。中國從1999年起才開始對可燃冰開展實質性的調查和研究,我國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據粗略估算,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并且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海省祁連山永久凍土帶取得了可燃冰實物樣品。
調查顯示:目前全球有7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氣藏,世界上至少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1960年,前蘇聯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第一個可燃冰氣藏,并于1969年投入開發,采氣14年,總采氣50.17億立方米。美國于1969年開始實施可燃冰調查。1998年,美國把可燃冰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能源列入國家級長遠計劃,計劃到2015年進行商業性試開采。日本關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邊海域的可燃冰調查與評價,鉆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塊礦集區,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樣本,首次試開采成功獲得氣流。
中國起步較晚,可燃冰資源儲量豐富。中國從1999年起才開始對可燃冰開展實質性的調查和研究,我國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據粗略估算,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并且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海省祁連山永久凍土帶取得了可燃冰實物樣品。
中國可燃冰開采歷程
時間 | 主要進展 |
1999 | 南海首次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存在標志。 |
2002 | 勘測南海儲量相當于700億t油當量,在西沙海槽圈出天然氣水合物礦區。 |
2004 | 成立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中德聯合在南海北部發現430萬平方公里的“九龍甲烷礁”。 |
2005 | 成功研制可燃冰開采模擬系統。 |
2006 | 可燃冰保真取樣器成功研制并試驗;勘測南海北部東沙西南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發育區。 |
2007 | 開發了新型可燃冰組合抑制劑,加速了開采研究進度;可燃冰鉆探取項目啟動;可燃冰開采與運輸關鍵技術取得初步成績;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鉆獲可燃冰樣品 |
2008 | 在青海省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成功鉆獲可燃冰樣品;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自主研制“海洋六號”調查船,并在南海北部成功取樣。 |
2009 | 勘測青藏高原五道溝永久凍土區、青海省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遠景資源量有350億噸油當量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