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鋼鐵工業發展歷史介紹
本文導讀: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歐盟的不斷擴大,歐洲鋼鐵工業仍將在世界上占據重要的地位。
鋼鐵工業作為基礎工業,在歐洲工業歷史上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在世界鋼鐵工業歷史上始終處于領先地位。現代鋼鐵工業起源于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隨著蒸汽時代的到來,歐洲鋼鐵工業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歐洲鋼鐵工業因此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隨著煉鋼技術的不斷提高,歐洲鋼鐵工業加速發展,鋼材產量和質量大幅提高。二戰后,整個歐洲百廢待興,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此后,西歐成立煤鋼共同體,鋼鐵工業快速回復,并且西歐鋼鐵工業開始大規模的國有化。進入20世紀80年代,西歐鋼鐵工業國有化的矛盾凸顯,整個鋼鐵行業效率低下、不斷虧損,在此情況下,西歐鋼鐵工業再次進行私有化,整個鋼鐵工業逐漸好轉。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歐洲鋼鐵工業進行了大規模的兼并重組,建立起數家大型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鐵公司。歐洲鋼鐵工業技術先進,并且擁有成熟的市場,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歐盟的不斷擴大,歐洲鋼鐵工業仍將在世界上占據重要的地位。
1、歐洲鋼鐵工業發展
二戰前歐洲鋼鐵工業
歐洲是近代鋼鐵工業的發源地。1875年英國、德國和法國鋼產量合計達到135萬t,占世界70%以上。從19世紀70年代起至1913年,由于西歐及世界其他國家工業化的需要,世界粗鋼產量迅速提高。到1880年世界鋼產量達440萬t,其中英國為132萬t,是世界最大的產鋼國。1890年世界鋼產量達到1240萬t,此時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產鋼國,但是西歐仍是世界鋼鐵工業基地之一。隨著煉鋼技術的不斷提高,西歐各國相繼大力發展了轉爐和平爐,因此,生鐵產量和鋼產量都迅速增長。到1910年世界鋼產量已達6000多萬t,其中西歐的鋼產量2000多萬t,占世界鋼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1914年至1945年世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戰爭都是在歐洲本土爆發,對西歐鋼鐵工業破壞極大,尤其是第二次大戰造成的破壞更為嚴重。
二戰后歐洲鋼鐵工業
二戰結束后,歐洲進入了戰后恢復重建時期,隨著經濟的強勁增長,歐洲鋼鐵工業得到長足發展。歐洲鋼鐵工業大致經歷這幾個階段:即從1945年至20世紀60年代為戰后恢復重建期;60年代至70年代末期為改擴建期;從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進入調整期;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為穩定發展期。
1)戰后恢復期。
西歐在第二次大戰中遭受嚴重破壞,各國的工業設施、交通設施、房屋等大部分都化為灰燼,戰后急需進行恢復重建。而鋼鐵工業作為基礎工業,必須得到快速的恢復發展,以支撐整個經濟的恢復。在此情形下,為了更好的保證西歐鋼鐵工業的發展,1950年法國外長舒曼提出“歐洲煤鋼聯營計劃”(即“舒曼計劃”),建議將本國經濟中的煤鋼部門管理權委托給某一獨立的機構,成立煤鋼共同市場。此后,法、西德、意、比、荷、盧等6個西歐國家開始在此計劃基礎上進行談判。1951年4月,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根據“舒曼計劃”在巴黎簽訂了為期50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7月該條約生效,宣告了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的建立,該機構負責協調各成員國的煤鋼生產,保證共同體內部的有效競爭。條約確定共同體的基本任務是建立煤鋼單一共同市場,取消有關關稅限制,促進各國之間的競爭,為鋼鐵工業積極采用新工藝技術實現現代化改造提供條件,從而推動各成員國鋼鐵工業在戰后初期取得了重建的成功。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歐洲煤鋼共同體為西歐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并帶動了歐共體的成立。2007年2月,歐盟委員會在布魯塞爾總部大廈前舉行儀式,降下象征歐洲煤鋼共同體的藍黑星旗,升起上有12顆金星的歐盟旗幟,從而標志著50年前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結束了其歷史使命。
之后,隨著西歐經濟的騰飛,西歐鋼產量迅速增加。再加上煉鋼技術的不斷更新,氧氣頂吹轉爐煉鋼、連續鑄鋼技術的發展,帶鋼熱連軋機和冷連軋機的應用,西歐鋼鐵生產能力大為提高,鋼鐵生產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原西德鋼產量從1950年的1200萬t增長至1965年的3600萬t,在15年內,鋼產量增長了近200%,年平均增長率達13.3%。在此期間,法國和英國鋼產量的分別從800萬t和1600萬t增長至2000萬t和2700萬t,分別增長150%和69%,年平均增長率分別是10%和4.6%。
戰后西歐各國政府對鋼鐵工業采取了扶植和資助政策,并對鋼鐵工業實行強有力的行政干預手段,西歐多數國家先后對本國的鋼鐵工業進行了國有化改造。西歐國有化途徑主要有:(1)對在戰爭期間同敵人合作的私人資本家的企業實行無償沒收的政策,把這些私人企業改變成為國有企業;(2)國家通過贖買政策,向一部分私人資本家支付高額贖金,把這些私人企業改變成為國有企業;(3)國家實行參股政策,向一些私人企業參股,把私人企業改造成為國私混合所有的合營企業。英國大規模的國有化分為兩次,1945年工黨上臺執政后,1945-1951年艾德禮工黨政府執政期間,英國掀起了第一次國有化高潮。艾德禮政府對英國大工業,包括鋼鐵、煤炭、鐵路、航空、電信和英格蘭銀行,實行國有化。1974-1976年威爾遜工黨政府執政期問,英國又掀起了第二次國有化高潮。兩次國有化高潮使國有工業在英國重要工業部門中的比重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中鋼鐵行業的國有化程度達到83%。法國大規模的國有化也分為兩次,1944-1946年戴高樂臨時政府通過沒收或贖買政策,將法國重要的大型企業收歸國有;1981年,密特朗上臺后,立即著手推行大規模的國有化,法國國有化達到高潮,其中鋼鐵行業的國有化程度達到84%。其他國家如比利時國有化程度達到73%,盧森堡100%,意大利55%,奧地利100%。
2)改擴建期。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期,西歐各成員國執行大力扶植和資助鋼鐵工業的政策,雖然西歐各國政府對鋼鐵工業采取的都是大力扶植政策,但是這些政策并不完全一樣。英國政府對鋼鐵工業干預程度則取決于執政黨的政策;法國政府制定的政策是直接對鋼鐵工業投資并對鋼鐵工業進行行政指導,以改造和擴大鋼鐵生產能力,還對鋼材價格實行控制政策;意大利政府制定鋼鐵工業發展規劃,把推進鋼鐵工業發展作為支持地區重工業發展的政策手段,幫助該地區經濟騰飛和發展;原西德則是通過賦稅方面的優惠政策來鼓勵對鋼鐵工業的投資,但不對鋼鐵工業采取直接補貼的資助方式;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對鋼鐵工業不提供任何的資助,他們所采取的政策是對鋼材貿易實行控制。
此后一段時期,隨著西歐經濟騰飛,鋼鐵工業快速發展,產能和從業人員都快速增加。西歐各國執行的政策在客觀上保護了那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落后陳舊的鋼鐵生產能力,到了后期,西歐鋼鐵行業的矛盾開始顯現。從70年代開始,西歐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并且生產效率低下、勞動成本高昂,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西歐為了維持高成本的鋼鐵企業開工率,直接生產補貼或出口補貼保護龐大的鋼鐵工業。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震撼了西歐鋼鐵工業,暴露出西歐對鋼鐵工業大力扶持帶來的生產能力增長過快、生產能力遠遠高于實際需求的矛盾問題。西歐鋼鐵工業陷入產能過剩困境,而西歐各國及國內鋼鐵企業間競爭激烈,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產品競爭力不強,企業嚴重虧損。在此情況下,為了維持社會穩定,最大程度的保證西歐就業率,西歐各國政府大規模注資鋼鐵行業。危機爆發后,盡管鋼材需求大幅下降,但鋼廠不計利潤,依靠政府的補貼,全力保證現有的產能。并且先前計劃投資的鋼廠照常建設,不斷擴大新產能。
3)調整期。
西歐各國政府對鋼鐵行業進行了大力扶植,但鋼鐵行業并未因此好轉。由于落后產能仍然保留,而新建項目不斷投產,西歐粗鋼產能進一步增長,鋼材過剩形勢更加嚴重,價格下跌,企業利潤萎縮。再加上西歐各國實施鋼鐵補貼破壞了內部競爭機制,西歐鋼鐵形勢進一步惡化,為了扭轉鋼鐵行業的頹勢,1980年,歐共體正式宣布歐洲鋼鐵工業處于危機之中。
之后,歐共體采取限制各成員國粗鋼產量的政策,規定了產量限額和歐共體成員國內大多數品種鋼材貿易量的最高限額;建立最低價格機制;評估鋼鐵企業競爭力,完善鋼鐵行業補貼制度;關閉大量落后、效率低下的產能;穩定市場秩序;在重組調整時期,保護鋼鐵市場;達成“自愿限制協議”。在此期間,歐共體共耗資364億歐洲貨幣單位關閉落后鋼鐵產能,關閉的產能總計達3100萬t。
然而,90年代初歐洲鋼鐵工業又一次遭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1991年陷入金融危機,鋼鐵生產能力再度出現大大過剩局面。為此歐盟繼續采取降低產能的政策,于1993年2月開始執行重建計劃,主要內容是從1993年至1995年削減過剩能力1900萬t至2600萬t。為順利執行此計劃,1993年12月17日歐盟在工業部長會議上通過了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四國的六個國有企業合理化計劃。根據該計劃,四國政府將向六家國有鋼鐵企業提供68億歐洲貨幣單位(合77億美元)的補助金,使這些企業削減產能550萬t。
在削減產能的同時,從70年代中期起西歐鋼鐵工業開始大幅度裁減雇員,從1974年至1996年歐共體成員國鋼鐵工業的雇員人數呈直線下降,從99.8萬人降至30.6萬人,下降達70%。裁員使工作效率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國家的勞動生產率從1974年的190t提高到1996年的500t以上。與此同時,西歐所有國家的鋼鐵工業總人數也從1974年的99.8萬人降至2001年的27萬人。
西歐鋼鐵工業的國有化體制一直延續到80年代。歐共體的自愿限制體系大約在1985年開始解體,且于1988年宣告終結。從1985年開始,歐共體各國鋼鐵工業雖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得到政府的資助,但是得到的支持與扶持少了許多,甚至取消,鋼鐵工業受保護程度被大大削弱。在這種情況下,西歐鋼鐵工業開始出現私有化,例如英國鋼鐵公司于1988年至1989年進行私有化改造,后來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先后對國有企業進行了私有化改造。私有化浪潮沖擊了西歐各國鋼鐵工業的結構基礎,不僅改變了政府的管理行為,而且還是鋼鐵工業“國有公司”時代結束的信號。至1998年,歐盟國有鋼鐵企業生產的鋼占全國產量的比例低于5%。
4)穩定發展期。
在國有化期間,鋼鐵公司很難被其他國家鋼鐵公司接管和兼并。90年代末期后,西歐鋼鐵工業國有化時代終結,鋼鐵企業私有化廣泛且有效地進行,真正跨國鋼鐵公司在這一時期應運而生。90年代以來在西歐形成合資和兼并浪潮,并且此浪潮日益向超越國界方向發展。歐洲的鋼鐵界業內人士認為鋼鐵工業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它的發展趨勢是將涌現出“地理位置相對集中、生產規模大的大公司”。1997年西歐的兼并之風達到高潮,人們把這一年稱為歐洲鋼鐵工業的兼并年和合理化改造年。西歐的10家公司參與了此項活動,這些公司的粗鋼生產能力共計4300萬t,占歐洲產量的30%。進入21世紀,歐洲鋼鐵工業兼并重組案例不斷,并形成數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公司。此外,為適應競爭領域內的巨大變化,近年來西歐的主要鋼鐵公司大幅度增加了國外投資。
此外,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成為歐洲鋼鐵工業加快聯合的催化劑。一方面作為鋼鐵工業主要消費產業的汽車制造業購并不斷,從而對鋼鐵工業形成了多基地跨國規模供應的需求。另一方面,歐元的啟動對包括鋼鐵工業在內的歐洲經濟形成了一定的壓力。隨著199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的歐元這一單一貨幣的問世,歐洲市場更加開放,其間競爭也更加激烈。單一貨幣制使得價格具有了更高的透明度,使用歐元國家的鋼材價格將會趨于統一,其結果是生產規模效益最優和分銷網絡最大的企業才能生存。因此自90年代中期,歐元區內的鋼鐵企業都在加速進行經營戰略和結構的調整,利用規模經營來獲取最大效益。
2歐洲鋼鐵工業兼并重組
進入90年代后,歐洲鋼鐵行業大部分完成了私有化,歐洲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成為可能。1997年,西歐鋼鐵行業兼并重組達到高潮,其中以蒂森和克虜伯公司的合并最為矚目,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歐洲更進一步的兼并重組埋下伏筆。
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由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虜伯股份公司于1999年3月合并而成。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虜伯股份公司均始建于20世紀初期,曾為歐洲鋼鐵工業和機器制造業作出杰出的貢獻,是德國重工業的縮影。1997年4月,德國蒂森公司和克虜伯,赫施公司的碳鋼生產部門合并,組成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該并購屬于橫向合并。新成立的公司成為德國鋼鐵業界的巨無霸,年粗鋼產量超過德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牢牢占據了鋼鐵行業第一的位置。兩大公司合并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并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集團。兩大公司的許多經營活動,特別是鋼鐵生產、汽車零部件制造、加工工業和鋼鐵貿易等方面的經營活動趨同,且70%的經營活動可以互補,實施合并為其成功地推行全球化方針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并有利于適應市場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1999年10月英國鋼鐵公司(英鋼聯)和荷蘭霍高文公司合并,組成歐洲當年第二大的鋼鐵公司——康力斯(COBUS)集團。英霍兩公司進行橫向合并,不僅形成7萬人的特大型集團,且1999年粗鋼產量達到2129萬t,僅次于于齊諾爾公司,成為當年世界第四大鋼鐵集團。合并后,康力斯集團鋼鐵產品在英國鋼鐵市場上約占50%的份額,在歐洲鋼鐵市場(包括英國)約占10%的份額。合并后,康力斯公司根據需要進行了重新組合和資源再分配,以盡量減少重復現象,并互為補充。集中精力開展和增長碳鋼下游業務,把主要市場定位于建筑、軌道、工程用鋼等領域,同時兼顧鋁業和不銹鋼業。并穩定原料供應,對生產廠進行重組、改造,提高產品附加值。但由于英鎊堅挺和成本過高等因素,康力斯公司長期處于低利潤率經營狀態,2007年2月,康力斯公司被盈利能力良好的印度最大的私有鋼鐵企業塔塔鋼鐵公司收購。
2001年11月,法國于齊諾爾、盧森堡阿爾貝德和西班牙阿塞雷利亞3家企業通過換股和互相持股的方式聯合建立了安賽樂公司。合并形成的新公司安賽樂集團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新公司年產能力可達到4600萬t,在世界鋼總產量中的份額接近5%,年營業額接近300億歐元,新公司員工總數11萬人,遠遠超出當時其他鋼鐵跨國集團的生產規模。經過5年的發展壯大,2005年營業額達326億歐元,在《財富》世界500強中列第118位。公司是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并在以下各主要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建筑、家用電器、包裝與一般工業。合并后的安賽樂集團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協同效應分別達到1.9億歐元、4.05億歐元和5.6億歐元。作為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的歐洲鋼鐵企業,合并帶來的協同效應從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成本。安賽樂集團迅速實現由低利潤經營到全面盈利的轉變。安賽樂公司的成立將這一時期歐洲鋼鐵工業的重組推向頂點,而且在此后3年多的時間內安賽樂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
2006年6月,安賽樂接受了米塔爾公司以現金加股票、總計270.4億歐元(合338.3億美元)的收購協議,兩家公司合并后,全球市場占有率將超過10%,年產鋼量達1.16億t。合并前,米塔爾鋼鐵公司擁有近6500萬t的粗鋼年產能,公司的工廠分布于全球14個國家,而全球前兩大鋼鐵企業的合并成功,對世界鋼鐵工業產生深刻的影響,改變了世界鋼鐵工業格局。合并后,安賽樂—米塔爾市場占有率大大提高,擁有西歐22%、北美23%、東歐及獨聯體18%、非洲15%的市場份額,并且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隨著這件收購案的敲定,各生產廠家都在尋找新的競爭領域,全球鋼鐵工業的整合將更為激烈。
目前,歐洲地區已形成了蒂森克虜伯公司、塔塔鋼鐵公司歐洲公司、安塞樂米塔爾歐洲公司等三家大型鋼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