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現狀分析
本文導讀: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及化解機制,列入風險預警范圍的高風險地區不得新增債務余額,強化金融機構等債權人約束,推進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和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
2014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當擴大財政赤字,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同時赤字率保持不變,體現宏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財政平穩運行。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發揮財政政策促進結構調整的優勢,把實施財政政策同全面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明晰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著力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過程中,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清理規范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一般不采取掛鉤方式,編制預算時據實安排重點支出,不再采取先確定支出總額再填項目的辦法。進一步優化轉移支付結構,重點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推進精準扶貧,大力支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清理、整合、規范專項轉移支付,嚴格控制新增項目和資金規模,建立健全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將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由2013年的220個減少到150個左右。加強財政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騰出資金重點用于農業、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大氣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支出。
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請見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銀行理財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二是完善有利于結構調整的稅收政策,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結合稅收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展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完善促進養老、健康、信息、文化等服務消費發展的財稅政策。對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能源原材料等767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關稅。對300種資源、能源和高耗能產品實施稅率為2%-40%的出口關稅。完善促進企業創新的稅收政策,研究完善加速設備折舊政策,落實好擴大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的政策。
三是切實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有效防控財政風險。研究賦予地方政府依法適度舉債融資權限,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除嚴格授權舉借的短期債務外,地方政府舉借債務只能用于城市建設等公益性資本支出或置換存量債務,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改革方案,推動部分地方開展改革試點。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實行分類管理和限額控制,對沒有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發展舉借的一般債務,由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融資,主要以公共財政收入和舉借新債償還;對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發展舉借的專項債務,主要由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市政債券等專項債券融資,以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償還。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的投資和運營。在允許地方政府規范舉債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地方融資平臺公司舉債管理,規范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行為。抓緊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承擔的政府融資職能,剝離后地方政府新發生或有債務,要嚴格限定在依法擔保形成的債務范圍內。同時,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及化解機制,列入風險預警范圍的高風險地區不得新增債務余額,強化金融機構等債權人約束,推進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和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為確保改革措施平穩推進,既要規范管理新增債務,也要妥善處理存量債務,防止資金鏈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