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生物醫藥創新企業面臨的問題
本文導讀:同時,在政府營造一個可承受、可持續發展、安全、高效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建立風險投資退出機制,讓中國的資本市場提早介入新藥研發領域,作為產業發展的接力捧,通過幫助研發渡過“死亡谷”,完善產業鏈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成為支持本國創新性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中堅與助推器。
整個生物醫藥行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共同難題,那就是新藥研發越來越難,而資金短缺也成為當前中國生物醫藥科技企業成長的重要制約因素。
生物醫藥的高風險和高投入特點使得創業企業和小型醫藥企業僅僅依靠內源融資無力承擔,因生物醫藥產業具有研發成功后的高預期收益特性,因此風險資本愿意投資于生物醫藥企業。
據介紹,新藥開發的傳統模式應該在初始階段依靠大專院校科學家在科學上的新發現,借助天使投資,將其推進到獲得專利和確定產品方向的階段。此階段,風險投資進入,將產品從臨床前實驗推進到臨床實驗階段。隨后,大型制藥公司通過收購等方式接手,最終將產品推向市場,從而獲得巨額回報。
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請見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眾所周知,從基礎研發到成果轉化的這一過程,就是企業要經歷的一個被稱之為“死亡谷”的挫折階段,而醫藥行業在這一階段的“死亡率”高達40%至50%,缺少資本則是這近半企業不能渡過“死亡谷”的重要原因。
盡管對于大多數的企業來說,資本市場已經成為限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從目前的市場來看,資本市場對于國內生物產業的投入還是在不斷增加。
一方面,對于生物產業等新興戰略性產業而言,政府、創投機構、產業基金等各路資本成為撬動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點。
雖然業界非常看好中國生物產業的發展空間,但在論壇上,不少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紛紛表示,目前國家在生物產業上的政策和法規嚴重限制了產業的發展,希望國家能在政策和法規上給生物產業“松綁”和護航。
產業轉型需要體制和制度的支持。中國的資本市場應該成為支持創新性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中堅與助推器,學習其他國家資本市場成熟的經驗,“比如他們如何定義、評價和實施創新性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融資的做法,使得那些在具有特殊性的產業進行核心技術開發、創新藥物研究的企業能夠去實行他們的歷史使命,也是實現我國基尼結構調整以及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必經之路。”創新研究性企業要渡過‘死亡谷’,必須要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但作為一個仿制藥大國,生物醫藥產業仍勢微力薄,其所具有的“三高一長”的產業特征,不僅使其成為醫藥產業中研發投入最大且又受藥品注冊管理法和專利法雙重制約的一個產業,同時還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以及其它產業工程開發或技術開發相配合,才能得到協調健康發展。
同時,在政府營造一個可承受、可持續發展、安全、高效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建立風險投資退出機制,讓中國的資本市場提早介入新藥研發領域,作為產業發展的接力捧,通過幫助研發渡過“死亡谷”,完善產業鏈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成為支持本國創新性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中堅與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