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煤炭信息化長期戰略分析
本文導讀:無人或少人煤礦是高科技采礦的最高形式,其技術基礎是智慧煤礦系統,手段是機器人、地面遙控以及先進的井下導航系統等。
中企顧問網訊:
1、軟件投入占信息化總投入的比例將逐漸提高
目前,我國信息化建設工作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但信息化的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根據《中國信息年鑒 2012》可知,2011 年我國信息化程度僅排在全球第 51 位,得分為 4.11 分,較 2010 年和 2009 年有所下降。遠落后于瑞典的 5.94 分。而從信息化投入方面來看,我國 IT 支出占 GDP 比重仍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就煤炭行業信息化而言,目前我國煤炭行業信息化中硬件投入的比例較大。一方面,部分中小型煤礦目前還未完成基礎建設及系統建設,對于硬件的需求量仍然較大;另一方面,由于煤礦井下特殊的環境,硬件的使用壽命較短,更新速度較快。根據我國其他信息化水平較高的行業及發達國家的經驗,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軟件及服務占 IT 投資的比例將不斷提升。可以預見的是,我國煤炭行業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將使軟件及服務投入占煤炭行業信息化總投入的比例穩步提高。
2、IT 前沿技術的引入將推動煤炭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大型現代化煤礦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推進煤炭工業“十二五”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推廣應用智慧礦山技術,實現煤礦規劃、設計和生產動態管理;推廣煤礦井下通訊、工作面圖像采集技術;推廣煤礦固定崗位無人值守與生產系統遠程控制操作系統,不斷推進煤炭企業信息自動化、煤礦綜合自動化進程,提高煤礦科學管理水平;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數字礦山或智慧礦山。未來短時間內,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的應用,煤炭行業信息化建設,特別是數字煤礦建設將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3、一體化平臺的應用將逐漸成為煤炭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
近年來,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迅猛發展對信息技術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動力。對于煤炭行業來說,由于煤礦井下惡劣的生產環境及復雜的地質構造,其安全與生產技術管理尤其重要,隨著煤炭行業信息化的發展,煤炭生產企業信息化正由單一系統的應用向系統整合與業務協同轉變。
對于煤炭行業安全與生產技術信息化來說,煤礦地理信息系統為煤礦井下數據的數字化及可視化提供了良好的載體,是煤炭行業安全與生產技術信息化重要的樞紐。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將煤礦井下空間地理信息與傳統 MIS、煤礦井下重大危險源預測預警集成系統、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等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為煤礦安全生產及管理決策提供了快速、全面、有效的支持,形成了統一、集成的一體化平臺。
4、建設高科技煤礦是煤炭工業發展的長期戰略
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請見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煤炭市場監測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總體來說,信息化及自動化將有效提升煤礦生產效率,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按信息化及自動化的應用水平,可將煤礦信息化建設過程分為數字煤礦、智慧煤礦及無人(少人)煤礦三個階段。
(1)數字煤礦
數字煤礦是實現煤礦高科技開采的第一步,主要是針對傳統的手工或辦公數據處理和管理模式而言的,是基于信息技術的現有管理模式的改良,但它缺乏決策支持系統的強大功能(有一些決策支持功能),人為的參與或人機交互的工作還占有很大的比重。數字煤礦的工作主體仍然是人。
(2)智慧煤礦
智慧煤礦是在數字煤礦的基礎之上,加入遙感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3DGIS、TGIS 和虛擬礦井技術、動態決策支持和專家系統技術實現煤礦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決策和管理,是對現有管理模式的革命。智慧煤礦可以分成三個關鍵部分: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物聯化,即全面的感知。煤礦生產流程的任何事物,這里包括各種機電設備及其狀態、煤礦井下重大危險源(如水、火、瓦斯、頂板等)的相關信息或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都可以被感知到。
互聯化,即全面的互聯互通,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都可以無障礙地互聯互通。其主要包括煤礦綜合自動化和在線數據檢測系統、井上下高速通訊系統、人員定位系統、海量數據庫管理系統、專業數據處理系統(包括地測、一通三防、采礦、運輸、機電、調度、災害預警、應急救援、監測監控、辦公自動化等)、決策支持系統等的互聯互通。智能化,即更深入的煤礦安全生產過程和狀態的智能分析,確保煤礦的安全生產和高產高效。
(3)無人或少人煤礦
無人或少人煤礦是高科技采礦的最高形式,其技術基礎是智慧煤礦系統,手段是機器人、地面遙控以及先進的井下導航系統等。無人或少人煤礦將使采礦作業的零人身事故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