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年度調研報告
http://www.xibaipo.cc 2020-09-29 09:20 中企顧問網
2020-202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年度調研報告2020-9
- 價格(元):8000(電子) 8000(紙質) 8500(電子紙質)
- 出版日期:2020-9
- 交付方式:Email電子版/特快專遞
- 訂購電話:400-700-9228 010-69365838
- 2020-202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年度調研報告,首先介紹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發展環境、互聯網金融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后介紹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格局。隨后,報告對互聯網金融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您若想對互聯網金融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下載WORD版 下載PDF版 訂購單 訂購流程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當前,人類社會正處于金融創新的活躍期,加之互聯網向各個行業不斷沖擊滲透, 預計2019年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2.3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7.36%,預計到了2022年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2.3萬億元。
2018-202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規模走勢
預計2019年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用戶規模將達到5.58億人,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02%,預計到了2022年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用戶規模將達到7.05億人。
2018-2022年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用戶規模走勢
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年度調研報告》共八章。首先介紹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發展環境、互聯網金融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后介紹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格局。隨后,報告對互聯網金融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您若想對互聯網金融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采用國家統計數據,海關總署,問卷調查數據,商務部采集數據等數據庫。其中宏觀經濟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部分行業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及市場調研數據,企業數據主要來自于國統計局規模企業統計數據庫及證券交易所等,價格數據主要來自于各類市場監測數據庫。
報告目錄:
1.1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32
1.1.1互聯網金融主要模式及特點32
1.1.2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發展現狀35
2018年部分主要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股份情況
(1)第三方支付35
(2)P2P網貸36
(3)眾籌融資37
(4)電商小貸38
(5)互聯網理財40
(6)虛擬貨幣41
(7)金融產品互聯網銷售43
1.1.3互聯網金融興起的原因剖析44
1.1.4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及風險評估46
1.1.5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向48
(1)行業監管趨向48
(2)行業演進趨勢49
(3)行業技術趨向49
1.2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的沖擊與挑戰50
1.2.1互聯網給金融業帶來了什么50
(1)極為低廉的交易成本50
(2)更有效的大數據分析方法50
(3)打破了信息的不對稱性格局51
(4)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52
(5)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與習慣53
1.2.2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的沖擊與挑戰56
(1)對銀行業收入端的沖擊56
1)支付平臺——沖擊多項中收56
2)理財平臺——沖擊代理業務57
3)綜合平臺——沖擊理財業務57
4)網貸平臺——爭奪中小客戶信貸資源57
(2)對銀行業成本端的沖擊58
1)支付平臺——沖擊活期存款58
2)網貸平臺——沖擊定存理財59
3)理財平臺——沖擊存款理財59
4)綜合平臺——沖擊存款理財60
1.2.3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沖擊程度測算61
(1)對銀行業收入端沖擊的測算61
(2)對銀行業成本端沖擊的測算61
1.3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的顛覆與重構62
1.3.1銀行的金融中介功能邊緣化62
1.3.2顛覆銀行業傳統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63
1.3.3銀行業的發展版圖和競爭格局面臨重構64
1.3.4傳統金融生態鏈面臨重大變局65
1.4互聯網金融時代銀行客戶行為變化趨勢66
1.4.1銀行客戶經歷的四個時代66
1.4.2銀行客戶的行為變化趨勢68
(1)第.一階段:網點依賴型行為模式68
(2)第二階段:半自助化行為模式69
(3)第三階段:多渠道的互聯網化行為模式69
(4)第四階段:“自我為中心+平臺化”行為趨勢71
1.5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業經營業績72
1.5.1銀行業總體經營業績72
1.5.2上市銀行經營情況77
第2章 銀行業轉型突圍方向及互聯網金融布局策略80
2.1銀行業轉型突圍方向與路徑80
2.1.1銀行業轉型突圍方向與思路80
(1)開辟非網點渠道,打造立體式服務渠道80
(2)切入互聯網金融,推動金融業務創新80
(3)線下網點智能化改造,助力傳統渠道轉型80
(4)重視大數據運用,改造銀行業務流程82
(5)客戶下沉,進軍長尾市場87
2.1.2銀行業布局互聯網金融的可行性與路徑選擇89
(1)銀行業互聯網金融建設的必要性89
(2)銀行業與互聯網金融融合的可行性90
(3)銀行業布局互聯網金融的戰略步驟92
(4)銀行業發展互聯網金融的路徑選擇94
(5)當前銀行業互聯網金融的實踐探索100
2.2銀行業互聯網金融建設路徑之——直銷銀行101
2.2.1直銷銀行的定位與特點101
(1)定位中端客戶群101
(2)組織結構扁平化101
(3)去“實體化”的營銷模式101
(4)吸引客戶的方式靈活多樣102
(5)追求便捷性和安全性的統一102
2.2.2直銷銀行的優勢及價值103
(1)直銷銀行的優勢體現103
(2)銀行業開展直銷銀行的價值104
2.2.3銀行業開展直銷銀行的可行性104
(1)客戶群體適應性104
(2)規模適應性105
(3)政策環境適應性106
(4)技術支持可行性107
2.2.4直銷銀行建設的關鍵因素108
(1)直銷銀行建設的基礎108
(2)直銷銀行建設的前提109
(3)對目標客戶定位的要求109
(4)對營銷體系的要求109
2.2.5銀行業直銷銀行戰略部署與經營策略109
(1)直銷銀行的戰略部署109
(2)直銷銀行的組織模式110
(3)直銷銀行的經營策略111
1)產品策略111
2)營銷策略114
3)成本管控策略116
2.2.6直銷銀行成功關鍵:如何處理好內部競合關系116
(1)戰略定位的重疊——差異化的戰略定位116
(2)客戶資源的重疊——補充性的客戶定位117
(3)產品種類的重疊——專屬化的產品體系117
(4)服務渠道的重疊——包容性的渠道平臺118
2.2.7直銷銀行外部聯盟合作戰略選擇118
(1)與大型電商平臺合作118
(2)與第三方支付等金融企業合作119
(3)與非金融領域最佳實踐公司的合作119
2.2.8銀行業開展直銷銀行業務的建議119
(1)中國式直銷銀行的發展困境119
(2)中國銀行業開展直銷銀行的建議120
2.3銀行業互聯網金融建設路徑之——電商平臺122
2.3.1銀行進軍電商的可行性分析122
2.3.2銀行發展電商的條件與基礎124
2.3.3銀行發展電商的差異化定位124
(1)與銀行的業務價值對接124
(2)與銀行的客戶群體對接125
(3)與銀行的發展策略對接125
2.3.4銀行業進軍電商的路徑與模式選擇125
2.3.5銀行業電商業務的優劣勢分析127
2.3.6銀行系電商的癥結及突破對策127
2.3.7銀行系電商平臺典型案例研究131
(1)建行“善融商務”131
(2)交行“交博匯”133
(3)農行“E商管家”133
(4)工行“融e購“134
2.3.8銀行系電商運營策略建議136
(1)增強客戶黏性的實施方案136
(2)改進服務產品的實施方法136
(3)加強風險管理優勢的舉措137
(4)如何深入挖掘與利用大數據137
2.4銀行業互聯網金融建設路徑之——P2P138
2.4.1銀行業P2P投資價值138
2.4.2銀行業開展P2P的優勢139
2.4.3銀行業開展P2P的可行性140
(1)政策環境適應性140
(2)對風險管理的可行性141
(3)客戶與技術可行性141
2.4.4銀行業開展P2P的戰略規劃141
(1)平臺定位141
(2)組織架構142
(3)運行模式142
(4)介入策略142
(5)推廣策略142
(6)客戶篩選143
(7)貸款定價143
(8)風險控制143
2.4.5國內銀行開展P2P案例研究144
(1)平安銀行:陸金所144
(2)國家開發銀行:金開貸145
(3)國開金融:開鑫貸146
(4)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147
(5)民生銀行:民生易貸147
(6)包商銀行:小馬bank148
(7)蘭州銀行:e融e貸150
2.4.6國內銀行P2P業務開展情況150
(1)銀行系P2P平臺發展模式150
(2)銀行系P2P平臺組織形式151
(3)銀行系P2P平臺收益水平152
(4)銀行系P2P平臺定位差異152
2.4.7銀行P2P業務市場潛力分析153
(1)國內P2P網貸市場潛力153
(2)銀行系P2P的競爭力分析154
(3)銀行系P2P面臨的阻礙及對策155
2.5銀行業互聯網金融建設路徑之——移動金融158
2.5.1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商機158
(1)移動金融的商機158
(2)銀行業移動金融發展路線159
(3)銀行業移動金融客戶定位160
2.5.2移動金融之——移動支付161
(1)移動支付市場潛力161
(2)移動支付商業模式分析161
(3)銀行在移動支付市場中的定位166
(4)銀行業移動支付業務發展模式168
(5)銀行業移動支付產業布局規劃168
(6)銀行業移動支付業務合作戰略172
(7)國外銀行業移動支付創新經驗172
(8)銀行移動支付業務風險防范策略174
2.5.3移動金融之——手機銀行175
(1)手機銀行的核心價值175
(2)手機銀行的競爭力分析176
(3)手機銀行發展潛力分析177
(4)手機銀行當前存在的問題178
(5)手機銀行優化與創新建議180
(6)手機銀行新媒體營銷策略181
(7)手機銀行未來發展方向183
2.5.4移動金融之——微信184
(1)微信平臺對于銀行的價值184
(2)銀行業微信服務切入點185
1)宣傳營銷185
2)客戶服務185
3)金融交易186
4)電商平臺186
5)數據挖掘186
(3)微信銀行建設方案及推廣策略187
1)微信銀行特點及業務187
2)微信銀行發展前景分析188
3)微信銀行未來創新方向188
4)微信銀行服務模式選擇190
5)微信銀行建設方案及案例192
6)微信銀行的營銷推廣策略193
7)微信銀行面臨的風險及防范196
第3章 銀行業網點轉型升級路徑設計及推進方案200
3.1銀行網點轉型路徑設計與實施200
3.1.1網點運營發展階段成熟度診斷200
(1)片區化運營階段200
(2)標準化運營階段200
(3)區域化運營階段201
(4)全渠道運營階段201
3.1.2網點運營體系成熟度診斷202
(1)網點運營體系成熟度診斷指標202
(2)網點運營體系成熟度診斷案例202
3.1.3建立網點轉型架構體系203
3.1.4結構體系化轉型實施路徑設計204
3.1.5進入轉型實施204
3.2渠道下沉——社區銀行206
3.2.1社區銀行的發展定位206
(1)社區銀行目標市場206
(2)社區銀行目標客戶207
(3)社區銀行核心信貸產品208
(4)社區銀行業務類型209
3.2.2政府對社區銀行的監管209
3.2.3國內社區銀行設立標準212
3.2.4社區銀行投資效率測算212
3.2.5社區銀行業務模式及比較分析213
3.2.6社區銀行的設立路徑及適應性214
3.2.7社區銀行的最佳發展模式217
3.2.8社區銀行運營重點與策略219
(1)創新業務策略219
(2)差異化服務策略221
(3)提升客戶體驗策略223
(4)完善運營管理體系策略223
(5)O2O一體化服務體系構建224
3.2.9社區銀行核心競爭力構建227
(1)人力資本層面競爭力打造227
(2)市場層面競爭力打造228
(3)產品層面競爭力打造228
(4)資產層面競爭力打造228
(5)服務渠道競爭力打造229
(6)社區銀行品牌內涵創新229
3.2.10社區銀行的典范-富國銀行(WellsFargo)230
(1)富國銀行的成長歷史230
(2)富國社區銀行的產品與服務231
(3)富國社區銀行的布局特點232
(4)富國社區銀行資產結構調整232
(5)富國社區銀行精細化業務模型233
1)密度模型——社區網店的數量與質量決策233
2)交叉銷售模型——如何運用多渠道滿足客戶需求233
3)效率模型——如何提升單個網店的經營效率233
4)投資模型——如何優化網店建設提升客戶體驗234
(6)富國社區銀行風險控制措施234
3.3網點智能化轉型——構建智慧銀行網點243
3.3.1智慧網點與傳統網點的區別243
3.3.2銀行智慧網點構建與發展思路244
(1)智慧銀行核心能力分析244
1)智能分析客戶需求能力244
2)整合多種服務渠道能力244
3)銀行前臺業務開拓能力244
4)中后臺整合和優化能力245
5)大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245
6)集成風險管理體系能力245
(2)智慧銀行構建路線解析245
1)新銳洞察能力建設路徑245
2)整合、優化與創新路徑245
3)集成式風險管理246
4)動態的業務支持基礎設施246
3.3.3社區化智慧銀行建設案例研究246
(1)社區化智慧銀行建設背景246
(2)社區銀行功能分區248
(3)社區化智慧銀行功能與流程249
(4)社區化智慧銀行運營服務外包258
(5)社區化智慧銀行設備規劃與投入260
3.3.4國外標桿銀行智慧化建設經驗262
(1)匯豐銀行智慧化建設經驗262
(2)花旗銀行智慧化建設經驗267
(3)渣打銀行智慧化建設經驗268
3.3.5國內智慧銀行創新實踐探索270
(1)建設銀行智慧銀行創新實踐270
(2)廣發銀行智慧銀行創新實踐271
(3)工商銀行智慧銀行創新實踐274
(4)農業銀行智慧銀行創新實踐276
(5)光大銀行智慧銀行創新實踐277
第4章 銀行業大數據生態系統構建及落地應用282
4.1銀行業大數據應用基礎282
4.1.1銀行業的大數據基礎282
4.1.2銀行業大數據的應用價值283
4.2銀行業大數據應用戰略與實施285
4.2.1銀行業大數據應用方向及案例285
(1)風險管理優化中的應用285
(2)客戶管理中的應用286
(3)產品/業務創新中的應用287
(4)營銷創新中的應用288
(5)業務經營管理精細化中的應用289
4.2.2銀行業整合多渠道數據的模式290
(1)銀行與電商平臺形成戰略合作290
(2)銀行自主搭建電商平臺290
(3)銀行建立第三方數據分析中介290
4.2.3銀行與大數據公司的合作樣板290
4.2.4銀行業大數據生態系統的構建291
(1)如何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到現有IT架構中291
(2)如何進行數據的集成與整合292
(3)如何對大數據技術系統進行部署與維護292
4.2.5銀行業大數據應用中的挑戰及建議293
(1)銀行業大數據應用中的挑戰293
(2)銀行業大數據應用建議295
4.2.6銀行業大數據應用風險及應對策略295
4.3國際同業大數據運用的經驗教訓297
4.3.1利用大數據快速判斷宏觀經濟形勢297
4.3.2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客戶及交易對手行為298
4.3.3利用大數據分析防范欺詐298
4.3.4利用大數據分析改進內部效率298
4.4大數據時代銀行與電商的合作與分化299
4.4.1銀行與電商合作的必要性299
4.4.2銀行與電商合作的典型案例300
(1)建行與阿里巴巴300
(2)招行與微信平臺及微信客服302
(3)民生銀行與阿里巴巴303
(4)中信銀行與騰訊307
4.4.3銀行與電商未來可能的合作模式309
(1)銀行與電商繼續深化合作309
(2)分別發展,形成銀行電商化和電商金融化309
第5章 國外互聯網銀行模式研究及經驗啟示310
5.1INGDirect——銀行業的“沃爾瑪”310
5.1.1INGDirect成立背景310
5.1.2INGDirect盈利模式311
5.1.3INGDirect商業模式311
(1)“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311
(2)線上線下的渠道補充312
(3)產品策略:高利率、簡單、標準化313
(4)品牌宣傳:區別于傳統銀行314
(5)產品設計與服務以客戶為中心315
(6)獨立的組織管理架構316
(7)風險控制措施316
5.1.4貿易戰的影響及策略轉變316
(1)貿易戰前經營情況316
(2)金貸危機中經營受挫317
(3)貿易戰后策略轉變317
5.1.5最成功分支ING-DiBa的成功經驗319
(1)ING-DiBa發展歷史319
(2)ING-DiBa獨特的商業模式319
(3)ING-DiBa的成功因素320
5.1.6INGDirect對國內銀行發展的啟示321
5.2Bof——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網銀行模式323
5.2.1Bofi概況323
5.2.2Bofi的業務模式特點323
5.2.3Bofi負債端經營策略324
(1)網絡吸引+線下合作伙伴324
(2)吸引客戶的策略325
(3)存款端經營業績325
5.2.4Bofi端經營策略325
(1)資產運用方向325
(2)線上與線下的結合325
(3)端經營業績326
5.2.5Bofi互聯網技術杠桿的應用326
5.2.6Bofi規模與盈利情況326
5.2.7Bofi對國內銀行的經驗啟示327
5.3Simple——傳統銀行進入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模式328
5.3.1Simple發展歷程328
5.3.2Simple的業務模式特點328
5.3.3Simple的運營渠道329
5.3.4Simple的服務內容及優勢329
5.3.5Simple客戶數量及市場份額329
5.3.6Simple盈利情況329
5.3.7Simple被BBVA收購后的業務發展329
5.3.8Simple對國內銀行的經驗啟示331
5.4HSBCDirect332
5.4.1HSBCDirect概況332
5.4.2HSBCDirect業務模式特點333
5.4.3HSBCDirect的服務策略333
5.4.4HSBCDirect對國內銀行業的啟示333
5.5SFNB失敗的經驗教訓335
5.5.1SFNB的發展歷程335
5.5.2SFNB的服務內容335
5.5.3SFNB的營銷策略335
5.5.4SFNB失敗的原因及經驗教訓336
第6章 國內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戰略轉型實踐梳理337
6.1民生銀行337
6.1.1民生銀行經營情況分析337
6.1.2民生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345
6.1.3民生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349
6.1.4民生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352
6.1.5民生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354
6.1.6民生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358
6.1.7民生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359
6.1.8民生銀行轉型成效分析360
6.1.9民生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363
6.2中信銀行364
6.2.1中信銀行經營情況分析364
6.2.2中信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372
6.2.3中信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373
6.2.4中信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374
6.2.5中信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377
6.2.6中信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382
6.2.7中信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385
6.2.8中信銀行轉型成效分析389
6.2.9中信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392
6.3興業銀行393
6.3.1興業銀行經營情況分析393
6.3.2興業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401
6.3.3興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404
6.3.4興業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406
6.3.5興業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409
6.3.6興業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410
6.3.7興業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412
6.3.8興業銀行轉型成效分析413
6.3.9興業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416
6.4平安銀行417
6.4.1平安銀行經營情況分析417
6.4.2平安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426
6.4.3平安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429
6.4.4平安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432
6.4.5平安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436
6.4.6平安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442
6.4.7平安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443
6.4.8平安銀行轉型成效分析445
6.4.9平安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446
6.5招商銀行452
6.5.1招商銀行經營情況分析452
6.5.2招商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460
6.5.3招商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463
6.5.4招商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467
6.5.5招商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468
6.5.6招商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470
6.5.7招商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474
6.5.8招商銀行轉型成效分析474
6.5.9招商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475
6.6工商銀行477
6.6.1工商銀行經營情況分析477
6.6.2工商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486
6.6.3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489
6.6.4工商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493
6.6.5工商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496
6.6.6工商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497
6.6.7工商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498
6.6.8工商銀行轉型成效分析499
6.6.9工商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503
6.7建設銀行504
6.7.1建設銀行經營情況分析504
6.7.2建設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512
6.7.3建設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520
6.7.4建設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524
6.7.5建設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528
6.7.6建設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531
6.7.7建設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533
6.7.8建設銀行轉型成效分析535
6.7.9建設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538
6.8交通銀行539
6.8.1交通銀行經營情況分析539
6.8.2交通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547
6.8.3交通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548
6.8.4交通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549
6.8.5交通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551
6.8.6交通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552
6.8.7交通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553
6.8.8交通銀行轉型成效分析554
6.8.9交通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557
6.9北京銀行558
6.9.1北京銀行經營情況分析558
6.9.2北京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566
6.9.3北京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569
6.9.4北京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570
6.9.5北京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572
6.9.6北京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573
6.9.7北京銀行組織結構建設與調整575
6.9.8北京銀行轉型成效分析575
6.9.9北京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576
6.10包商銀行577
6.10.1包商銀行經營情況分析577
6.10.2包商銀行轉型思路與路徑577
6.10.3包商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580
6.10.4包商銀行網點轉型升級模式581
6.10.5包商銀行大數據戰略部署581
6.10.6包商銀行創新營銷推廣模式583
6.10.7包商銀行組織結構包商與調整584
6.10.8包商銀行轉型成效分析589
6.10.9包商銀行未來發展戰略規劃590
第7章 銀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592
7.1銀行業經營環境預判592
7.1.1中長期大環境592
7.1.2行業外部環境592
7.1.3行業形勢預判593
7.2銀行業發展機會分析604
7.2.1銀行業存業務發展空間預測604
7.2.2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空間預測605
7.2.3銀行業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空間預測606
7.2.4銀行業微貸業務發展空間預測607
7.2.5銀行業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空間預測607
7.3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608
7.3.1銀行業發展中的問題608
(1)貴族化608
(2)模式化608
(3)逐利化608
(4)中心化609
7.3.2銀行業改革趨勢分析609
(1)利率市場化609
(2)監管差異化610
(3)民營銀行趨勢化610
(4)消費者保護潮流化611
7.3.3銀行業轉型趨勢分析611
第8章 銀行業相關數據613 ()
8.1信貸環境分析613
8.1.1人民幣規模613
8.1.2人民幣投向613
8.1.3人民幣存款規模613
8.1.4人民幣存款結構614
8.2銀行業景氣指數614
8.2.1銀行家信心指數614
8.2.2銀行業景氣指數615
8.2.3需求景氣指數615
8.2.4貨幣政策感受指數615
8.3銀行移動支付業務分析615
8.3.1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分析615
8.3.2移動支付行業市場規模616
8.3.3銀行業移動支付業務規模616
8.3.4銀行業移動支付金額分析617
8.4電子銀行發展現狀618
8.4.1銀行電子渠道替代率618
8.4.2不同業務渠道使用率618
8.4.3網上銀行監測數據619
(1)網上銀行用戶規模619
(2)網上銀行交易規模619
(3)網上銀行交易市場份額620
8.4.4手機銀行監測數據620
(1)手機銀行用戶規模620
(2)手機銀行交易筆數620
(3)手機銀行交易規模621
(4)手機銀行交易規模市場份額621
(5)手機銀行月度使用次數排名621
(6)手機銀行業務競爭力對比622
8.4.5不同類型用戶電子渠道使用情況622
(1)個人電子渠道使用情況622
(2)企業電子渠道使用情況623
8.5電子銀行用戶調研分析623
8.5.1電子銀行用戶本屬性623
(1)電子銀行用戶年齡分布623
(2)電子銀行用戶地域分布624
(3)電子銀行用戶收入水平625
8.5.2電子銀行用戶使用行為626
(1)網民使用電子銀行服務分布情況626
(2)網銀/手機銀行用戶人均月度訪問次數627
(3)網銀/手機銀行功能使用情況627
(4)網銀/手機銀行用戶月均資金處理金額627
8.5.3電子銀行用戶使用偏好628
(1)網民最常使用網上銀行排名628
(2)網民最常使用手機銀行排名628
(3)網民最常使用網上銀行功能使用滿意度629
8.5.4微信銀行用戶行為629
(1)網民關注微信銀行賬號類型情況629
(2)網民微信銀行功能使用情況630
(3)網民微信銀行功能使用滿意度631
(4)網民不使用微信銀行的原因631 ()
圖表目錄:
圖表1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分流直接帶來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銀行卡、代理業務等手續費收入的下降56
圖表2 網貸平臺與傳統銀面向客戶不同58
圖表3 收入端主要影響銀行部分中間業務收入61
圖表4 互聯網金融不同程度地侵蝕銀行負債,提高資金成本62
圖表5 銀行客戶經歷的四個時代及特征66
圖表6 人們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的變遷68
圖表7 多渠道的互聯網化行為模式70
圖表8 以運營商為主體的運營模式162
圖表9 以銀行為主體的運營模式162
圖表10 以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為主體的運營模式163
圖表11 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運營模式164
圖表12 “綁定方式”業務流程167
圖表13 國內手機支付實現方式168
圖表14 中國主要商業銀行手機支付開展情況168
圖表15 各行微信服務建設情況187
圖表16 網點運營發展階段200
圖表17 網點運營體系成熟度診斷指標202
圖表18 轉型架構體系204
圖表19 銀行網點轉型的戰略規劃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