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分析與發展前景報告
http://www.xibaipo.cc 2023-10-12 11:20 中企顧問網
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分析與發展前景報告2023-10
- 價格(元):8000(電子) 8000(紙質) 8500(電子紙質)
- 出版日期:2023-10
- 交付方式:Email電子版/特快專遞
- 訂購電話:400-700-9228 010-69365838
- 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分析與發展前景報告,首先介紹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概念、特征、影響因素及戰略意義等,接著分析了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然后重點分析了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背景與現狀,并對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及云計算等細分產業進行了細致分析。最后,報告重點分析了其投資機遇、項目投建案例及風險規避,并科學地預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前景趨勢,還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政策與規劃做了詳細的解析。
- 下載WORD版 下載PDF版 訂購單 訂購流程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隨著人們日趨重視信息在經濟領域的應用以及信息技術的突破,在以往微電子產業、通信產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軟件產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新一代信息技術涵蓋了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以云計算為代表的高端軟件等多個相關產業,代表著全世界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是各國重點競爭的領域。
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增長潛力。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1.6%,營業收入從7萬億元增長至14.1萬億元,在工業中的營業收入占比已連續九年保持第一;利潤總額達8283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從2.5萬億元增長至9.5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6%,增速位居國民經濟各行業前列;2021年利潤總額達1.2萬億元,較2015年翻一番。
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21年,14家中國軟件名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占全國軟件業比重達78.4%,產業集聚效應凸顯。手機、彩電、計算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供給能力穩步增長,內需升級趨勢明顯。如4K電視機加快普及,2021年我國4K電視機出貨占比達到72%。國內多條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產,全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批量出貨,8K超高清、窄邊框、全面屏、折疊屏、透明屏等多款創新產品全球首發。
2021年1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規劃》設置了關鍵基礎軟件補短板、新興平臺軟件鍛長板、信息技術服務應用示范、產業基礎能力提升、“軟件定義”創新應用培育、工業技術軟件化推廣、開源生態培育和軟件產業高水平集聚8個專項行動,以及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加大財政金融支持、打造一流人才隊伍、強化安全服務保障、深化國際開放合作5項保障措施。
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分析與發展前景報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紹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概念、特征、影響因素及戰略意義等,接著分析了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然后重點分析了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背景與現狀,并對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及云計算等細分產業進行了細致分析。隨后,報告具體闡述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要區域及重點企業的發展形勢,最后,報告重點分析了其投資機遇、項目投建案例及風險規避,并科學地預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前景趨勢,還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政策與規劃做了詳細的解析。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科技部、中企顧問網、中企顧問網市場調查中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概述
1.1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介紹
1.1.1 產業界定
1.1.2 產業特征
1.1.3 產業分類
1.1.4 產業鏈條
1.2 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商業發展模式
1.2.1 變革商業運作模式
1.2.2 變革市場產銷模式
1.2.3 出現多種新興職業
1.3 影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因素
1.3.1 政府行為和政策狀況
1.3.2 企業行為和經營能力狀況
1.3.3 產業發展的市場狀況
1.3.4 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狀況
1.3.5 人才結構狀況
1.4 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戰略意義
1.4.1 有利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1.4.2 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1.4.3 有利于提升我國國家競爭力
1.4.4 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有效配置資源
第二章 2021-2023年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2.1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綜況
2.1.1 產業發展現狀
2.1.2 信息技術支出
2.1.3 產業發展特征
2.1.4 各國支持政策
2.1.5 產業融合發展
2.1.6 跨國并購市場
2.1.7 發展趨勢分析
2.2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競爭格局
2.2.1 產業競爭主體
2.2.2 競爭標準態勢
2.2.3 各國研發排名
2.2.4 競爭實力對比
2.2.5 競爭格局展望
2.3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態勢
2.3.1 產業邊界加速融合
2.3.2 商業模式不斷創新
2.3.3 多元化的產業競爭形態
2.3.4 產業格局面臨重新洗牌
2.3.5 各國推進5G產業化進程
2.3.6 全球芯片市場發展態勢
2.4 各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進展
2.4.1 美國
2.4.2 俄羅斯
2.4.3 日本
2.4.4 英國
2.4.5 德國
2.4.6 法國
2.4.7 韓國
2.4.8 巴西
2.4.9 以色列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環境
3.1 政策環境
3.1.1 產業管理體制
3.1.2 產業管理政策
3.1.3 產業支持政策
3.1.4 稅收優惠政策
3.2 經濟環境
3.2.1 宏觀經濟概況
3.2.2 對外經濟分析
3.2.3 工業運行情況
3.2.4 固定資產投資
3.2.5 宏觀經濟展望
3.3 行業環境
3.3.1 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狀況
3.3.2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
3.3.3 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的影響
3.3.4 信息技術產業助力數字經濟
3.4 技術環境
3.4.1 科技專利申請情況分析
3.4.2 信息科技的發展路線
3.4.3 核心技術研發是關鍵
3.4.4 量子通信技術發展突破
3.4.5 5G技術取得研究進展
3.4.6 超級計算機行業進展
3.4.7 “互聯網+”技術趨勢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4.1 2021-2023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狀況
4.1.1 信息產業建設
4.1.2 產業銷售規模
4.1.3 信息消費發展
4.1.4 地區發展水平
4.1.5 企業競爭排名
4.1.6 國際交流平臺
4.1.7 市場發展動態
4.2 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行業財務狀況
4.2.1 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4.2.2 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營運能力指標分析
4.2.3 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償債能力指標分析
4.3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分析
4.3.1 在智慧城市的應用
4.3.2 在智能制造的應用
4.3.3 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4.3.4 在農村電商的應用
4.3.5 在智能交通的應用
4.3.6 在智慧礦山的應用
4.3.7 在物流行業的應用
4.3.8 在汽車產業的應用
4.3.9 在數據中心的應用
4.3.10 在出版行業的應用
4.4 區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4.4.1 發展問題
4.4.2 發展思路
4.4.3 對策建議
4.5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存在的問題
4.5.1 缺乏協調機制
4.5.2 研發平臺缺乏
4.5.3 創新不足問題
4.5.4 知識產權問題
4.5.5 人才培養缺失
4.5.6 產業融合問題
4.6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策略
4.6.1 行業融合發展的對策
4.6.2 發揮信息技術的引領作用
4.6.3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設
4.6.4 行業發展的政策性建議
4.6.5 推動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
4.6.6 推進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
4.6.7 注重信息技術的人才培養
4.6.8 應對產業帶來的安全威脅
第五章 2021-2023年下一代通信網絡的發展分析
5.1 下一代通信網絡概述
5.1.1 基本概念
5.1.2 結構狀況
5.1.3 主要特點
5.1.4 功能及應用
5.2 全球下一代通信網絡產業的發展狀況
5.2.1 行業發展階段
5.2.2 國家布局加快
5.2.3 產業運行趨勢
5.3 2021-2023年中國下一代通信網絡產業的發展狀況
5.3.1 通信技術歷程
5.3.2 網絡用戶規模
5.3.3 網絡設施建設
5.3.4 地區網絡滲透
5.3.5 企業競爭格局
5.3.6 IPv6發展現狀
5.4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分析
5.4.1 5G技術演變
5.4.2 5G發展需求
5.4.3 5G發展產業鏈
5.4.4 利好政策分析
5.4.5 競爭格局分析
5.4.6 5G網絡建設
5.4.7 5G應用方向
5.4.8 5G基站建設
5.4.9 5G重大價值
5.4.10 經濟效益預測
5.5 下一代通信網絡技術分析
5.5.1 軟交換技術基本介紹
5.5.2 NGN網絡技術的特點
5.5.3 NGN業務應用與開發
5.5.4 NGN的網絡建設分析
5.5.5 NGN技術面臨的問題
5.5.6 NGN技術的發展策略
5.6 下一代移動網絡技術分析
5.6.1 范疇與特性
5.6.2 影響因素分析
5.6.3 產生的影響
5.6.4 發展狀況分析
5.6.5 發展方向與建議
5.7 下一代通信網絡產業面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
5.7.1 安全問題
5.7.2 制約因素
5.7.3 簡化途徑
5.7.4 發展策略
5.8 下一代通信網絡產業的發展前景與趨勢
5.8.1 NGN網絡發展展望
5.8.2 業務網絡發展趨勢
5.8.3 基礎網絡發展規劃
第六章 2021-2023年物聯網發展分析
6.1 物聯網基本概述
6.1.1 基本概念
6.1.2 產業鏈結構
6.1.3 資源體系
6.1.4 商業模式
6.1.5 平臺模式
6.1.6 戰略意義
6.2 物聯網體系架構與核心技術分析
6.2.1 感知層
6.2.2 網絡層
6.2.3 應用層
6.3 2021-2023年中國物聯網產業運行分析
6.3.1 行業發展歷程
6.3.2 物聯網連接規模
6.3.3 產業發展規模
6.3.4 產業發展態勢
6.3.5 產業集聚發展
6.3.6 標準建設進展
6.3.7 市場應用結構
6.3.8 行業投資動態
6.4 物聯網產業鏈相關布局企業
6.4.1 電信運營商
6.4.2 互聯網企業
6.4.3 通信設備商
6.4.4 芯片廠家
6.4.5 虛擬運營商
6.4.6 傳統制造企業巨頭
6.5 2021-2023年物聯網產業應用分析
6.5.1 物聯網應用領域介紹
6.5.2 智慧城市物聯網應用
6.5.3 消費性物聯網應用
6.5.4 生產性物聯網應用
6.6 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
6.6.1 產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6.6.2 物聯網隱私安全問題
6.6.3 規模化應用不足問題
6.6.4 加強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
6.6.5 發揮政府引導支持的作用
6.6.6 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6.6.7 物聯網隱私保護方法
6.6.8 物聯網規模化推進建議
6.7 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機遇與趨勢
6.7.1 影響因素分析
6.7.2 政策布局機遇
6.7.3 技術融合機遇
6.7.4 需求升級機遇
6.7.5 產業發展趨勢
6.7.6 未來發展方向
第七章 2021-2023年三網融合發展分析
7.1 三網融合概述
7.1.1 三網融合的概念
7.1.2 三網融合的層次
7.1.3 三網融合的方案
7.1.4 三網各自的特點
7.1.5 三網融合業務形態
7.2 三網融合的效益及影響分析
7.2.1 三網融合的益處
7.2.2 三網融合的意義
7.2.3 對電視媒體作用
7.2.4 對廣電網絡影響
7.3 2021-2023年中國三網融合產業發展綜況
7.3.1 產業發展歷程
7.3.2 產業影響因素
7.3.3 IPTV產業介紹
7.3.4 IPTV政策環境
7.3.5 IPTV用戶規模
7.3.6 中國廣電布局
7.3.7 運作模式選擇
7.4 三網融合的技術分析
7.4.1 廣播電視網融合技術
7.4.2 電信網融合技術
7.4.3 互聯網融合技術
7.4.4 三網融合的關鍵技術
7.4.5 光纖接入技術
7.4.6 數字微波傳輸技術
7.4.7 三網融合面臨的技術問題
7.4.8 IPTV技術為三網融合創造契機
7.5 中國推進三網融合的障礙分析
7.5.1 監管體制障礙
7.5.2 運營體制的差異
7.5.3 市場發展不足
7.5.4 資本壁壘較高
7.5.5 節目內容匱乏
7.5.6 法律保障缺失
7.5.7 技術障礙顯著
7.6 中國推進三網融合發展的措施建議
7.6.1 推動三網融合體制改革
7.6.2 加強IPTV與廣電的協調
7.6.3 統籌規劃避免重復建設
7.6.4 強化產業政策扶持
7.6.5 建立技術互通平臺
7.6.6 質量和內容優先發展
7.7 三網融合產業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7.7.1 三網融合的需求機遇
7.7.2 三網融合的發展目標
7.7.3 三網融合的發展方向
7.7.4 三網融合的技術趨勢
7.7.5 三網融合的發展趨勢
第八章 2021-2023年新型平板顯示發展分析
8.1 新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綜況
8.1.1 新型平板顯示技術分析
8.1.2 全球顯示技術演進歷程
8.1.3 新型顯示產業產能規模
8.1.4 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現狀
8.1.5 新型顯示產業政策機遇
8.1.6 新型顯示終端領域應用
8.1.7 新型顯示產業區域格局
8.1.8 商用顯示大屏市場發展
8.1.9 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問題
8.1.10 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建議
8.1.11 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趨勢
8.2 OLED市場運行狀況
8.2.1 OLED行業發展歷程
8.2.2 全球OLED面板出貨規模
8.2.3 全球OLED市場收入規模
8.2.4 全球OLED材料市場規模
8.2.5 全球OLED競爭格局
8.2.6 國內OLED市場規模
8.2.7 國內OLED產能狀況
8.2.8 國內OLED競爭格局
8.3 QLED產業發展分析
8.3.1 OLED與QLED對比
8.3.2 QLED顯示技術原理
8.3.3 QLED顯示技術優勢
8.3.4 QLED顯示市場現狀
8.3.5 QLED顯示競爭格局
8.3.6 QLED顯示研發動態
8.4 AMOLED產業發展分析
8.4.1 柔性AMOLED技術介紹
8.4.2 AMOLED產業市場規模
8.4.3 AMOLED產業出貨規模
8.4.4 AMOLED項目發展動態
8.4.5 AMOLED模組發展機會
8.5 新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8.5.1 國產新型顯示發展前景
8.5.2 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機遇
8.5.3 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趨勢
8.5.4 QLED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8.5.5 PMOLED發展應用前景
8.5.6 激光顯示市場前景展望
8.5.7 “十四五”新型顯示產業趨勢特征
第九章 2021-2023年高性能集成電路發展分析
9.1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政策機遇分析
9.1.1 相關政策匯總
9.1.2 產業利好政策
9.1.3 國家基金支持
9.1.4 產業區域政策
9.2 2021-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運行狀況
9.2.1 集成電路概述
9.2.2 集成電路產量
9.2.3 產業銷售規模
9.2.4 市場貿易分析
9.2.5 企業競爭狀況
9.2.6 區域發展格局
9.2.7 人才供需狀況
9.2.8 市場應用需求
9.3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發展狀況
9.3.1 專利發展情況
9.3.2 專利技術分布
9.3.3 專利權人情況
9.3.4 布圖設計專利
9.3.5 技術研發進展
9.3.6 技術創新升級
9.3.7 技術發展方向
9.4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的問題
9.4.1 產業整體發展困境
9.4.2 產業供給不足問題
9.4.3 企業競爭力相對較弱
9.4.4 人才資源缺口較大
9.4.5 基礎環節受制于人
9.4.6 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
9.4.7 國際競爭壓力巨大
9.5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應對策略
9.5.1 行業整體發展建議
9.5.2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9.5.3 探索關鍵核心技術
9.5.4 加大技術投入力度
9.5.5 合理引導產業發展
9.6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9.6.1 產業發展機遇分析
9.6.2 應用領域發展機遇
9.6.3 市場變動帶來機遇
9.6.4 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第十章 2021-2023年云計算發展分析
10.1 云計算概述
10.1.1 云計算基本概況
10.1.2 云計算服務模式
10.1.3 云計算部署模式
10.1.4 云計算應用領域
10.2 云計算產業發展綜述
10.2.1 云計算產業周期
10.2.2 云計算產業特點
10.2.3 云計算產業主體
10.2.4 云計算產業鏈條
10.2.5 云生態產業鏈條
10.2.6 云計算產業政策
10.2.7 云計算商業模式
10.3 2021-2023年云計算產業發展狀況
10.3.1 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
10.3.2 全球云計算區域分布
10.3.3 全球云計算競爭格局
10.3.4 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
10.3.5 中國云計算競爭格局
10.3.6 云計算發展熱點分析
10.4 云計算數據中心發展分析
10.4.1 云計算數據中心基本內涵
10.4.2 云計算數據中心基本架構
10.4.3 云計算數據中心關鍵技術
10.4.4 云計算數據中心發展布局
10.4.5 云計算數據中心產業規模
10.4.6 云計算數據中心發展趨勢
10.5 云計算技術應用狀況分析
10.5.1 云計算整體應用
10.5.2 政務云計算應用
10.5.3 金融云計算運用
10.5.4 工業云計算應用
10.5.5 醫療云計算運用
10.5.6 教育云計算應用
10.6 云計算信息安全分析
10.6.1 云計算信息安全管理技術
10.6.2 云計算信息安全主要因素
10.6.3 云計算發展信息安全問題
10.6.4 云計算信息安全防護策略
10.7 中國云計算產業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10.7.1 云計算產業發展障礙分析
10.7.2 云計算企業應用發展阻礙
10.7.3 云技術產業發展面臨挑戰
10.7.4 云計算產業整體發展建議
10.7.5 云服務市場規范發展建議
10.7.6 云計算產業發展政策建議
10.7.7 云計算安全風險管理對策
10.8 云計算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10.8.1 全球云計算產業發展趨勢
10.8.2 云計算行業整體市場預測
10.8.3 云計算市場應用市場預測
10.8.4 云計算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10.8.5 云計算技術應用需求機遇
10.8.6 云計算技術未來發展對策
第十一章 2021-2023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區域發展狀況
11.1 北京市
11.1.1 信息產業運行狀況
11.1.2 信息消費產業行動計劃
11.1.3 科技創新推動信息產業
11.1.4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現狀
11.1.5 加快5G產業發展布局
11.1.6 工業互聯網發展特色
11.1.7 云計算企業落地情況
11.2 上海市
11.2.1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運行狀況
11.2.2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運行分析
11.2.3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
11.2.4 通信產業發展戰略分析
11.2.5 5G產業發展情況分析
11.2.6 云計算產業加速發展
11.2.7 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分析
11.2.8 通信信息市場數字化轉型
11.2.9 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規劃
11.3 廣東省
11.3.1 電子信息制造業百強企業
11.3.2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發展
11.3.3 數據中心發展建設情況
11.3.4 集成電路市場發展情況
11.3.5 5G基站發展建設情況分析
11.3.6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11.3.7 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態勢
11.4 福建省
11.4.1 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企業
11.4.2 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建設
11.4.3 5G基站相關發展建設情況
11.4.4 新一代信息技術示范項目
11.4.5 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服務商
11.4.6 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路徑
11.5 浙江省
11.5.1 電子信息行業經濟運行
11.5.2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
11.5.3 新一代信息技術示范企業
11.5.4 電子信息制造企業排名
11.5.5 電子信息產業主要問題
11.5.6 5G產業政策及布局情況
11.5.7 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規劃
11.5.8 軟件與集成電路工作要點
11.6 遼寧省
11.6.1 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狀況
11.6.2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態勢
11.6.3 工業互聯網市場建設情況
11.6.4 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成果
11.6.5 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1.6.6 數字經濟發展相關規劃
11.6.7 “十四五”信息技術產業相關規劃
11.7 其他地區
11.7.1 安徽省
11.7.2 山東省
11.7.3 四川省
11.7.4 云南省
11.7.5 湖南省
11.7.6 江蘇省
11.7.7 江西省
11.7.8 山西省
11.7.9 河北省
第十二章 2020-2023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企業發展形勢
12.1 下一代通信網絡重點企業
12.1.1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12.1.2 中國移動有限公司
12.1.3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12.1.4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12.1.5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12.1.6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 物聯網重點企業
12.2.1 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2.2.2 新大陸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2.2.3 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
12.2.4 東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5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12.3 三網融合重點企業
12.3.1 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2.3.2 北京數碼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3.3 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12.4 新型平板顯示重點企業
12.4.1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12.4.2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4.3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4.4 深圳市奧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2.5 高性能集成電路重點企業
12.5.1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
12.5.2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
12.5.3 文一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5.4 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2.5.5 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5.6 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 云計算重點企業
12.6.1 阿里巴巴(Alibaba)
12.6.2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12.6.3 百度(Baidu)
12.6.4 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5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6 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三章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投資建設案例深度解析
13.1 跨洋海纜通信系統運營項目
13.1.1 項目基本概況
13.1.2 項目投資價值
13.1.3 項目的可行性
13.1.4 項目實施主體
13.1.5 經濟效益分析
13.2 面向邊緣計算的支撐平臺項目
13.2.1 項目基本概況
13.2.2 項目主要內容
13.2.3 項目建設價值
13.2.4 項目的可行性
13.2.5 項目投資情況
13.2.6 經濟效益分析
13.2.7 項目建設風險
13.3 面向5G網絡演進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
13.3.1 項目基本概述
13.3.2 項目投資價值
13.3.3 建設內容規劃
13.3.4 資金需求測算
13.3.5 經濟效益分析
13.4 數據治理及金融大數據解決方案技術升級項目
13.4.1 項目基本概況
13.4.2 項目實施價值
13.4.3 項目的可行性
13.4.4 募集資金測算
13.5 量子通信網絡設備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13.5.1 項目基本概況
13.5.2 項目建設內容
13.5.3 項目投資價值
13.5.4 項目投資風險
13.6 新型顯示研發生產基地項目
13.6.1 項目基本概況
13.6.2 建設內容規劃
13.6.3 資金需求測算
13.6.4 經濟效益分析
13.6.5 項目投資風險
第十四章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潛力分析
14.1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分析
14.1.1 產業投資狀況
14.1.2 主體上市狀況
14.1.3 產業發展機遇
14.1.4 政策發展機遇
14.1.5 基金融資推進
14.2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投資動態分析
14.2.1 投資項目綜述
14.2.2 投資區域分布
14.2.3 投資模式分析
14.2.4 典型投資案例
14.3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機會洞察
14.3.1 三網融合產業鏈的投資機遇
14.3.2 新型平板顯示產業的投資機遇
14.3.3 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前景
14.3.4 云計算產業的投資前景
14.3.5 物聯網行業的投資前景
14.3.6 信息安全產業的投資機遇
14.4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熱點投資領域分析
14.4.1 5G產業
14.4.2 大數據產業
14.4.3 人工智能產業
14.4.4 虛擬現實行業
14.4.5 智能制造產業
14.4.6 國產軟件產業
14.5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風險提示
14.5.1 法律風險分析
14.5.2 產能過剩風險
14.5.3 信息安全風險
14.5.4 技術進步風險
14.5.5 海外并購風險
第十五章 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15.1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前景展望
15.1.1 整體發展形勢
15.1.2 發展前景展望
15.1.3 產業助力疫情防控
15.2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15.2.1 未來發展趨勢
15.2.2 產業融合趨勢
15.2.3 跨界合作趨勢
15.3 “十四五”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15.3.1 “十四五”政策方向
15.3.2 “十四五”行業展望
15.3.3 “十四五”技術趨勢
15.4 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預測分析
15.4.1 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15.4.2 2024-203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銷售收入預測
15.4.3 2024-2030年中國信息消費市場規模預測
第十六章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政策與規劃解析
16.1 通信網絡政策與規劃
16.1.1 通信網絡產業支持政策
16.1.2 5G網絡安全相關政策
16.1.3 網絡提速降費政策
16.1.4 推動5G加快發展通知
16.1.5 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
16.1.6 電信和互聯網數據安全指南
16.2 物聯網政策與規劃
16.2.1 物聯網產業政策發展回顧
16.2.2 物聯網應用領域支持政策
16.2.3 推進移動物聯網發展政策
16.2.4 地方物聯網推進發展政策
16.2.5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計劃
16.2.6 物聯網新基建建設計劃
16.3 新型平板顯示政策與規劃
16.3.1 新型顯示產業政策回顧
16.3.2 產業應用領域政策分析
16.3.3 產業重點專項申報指南
16.3.4 地方產業相關支持政策
16.4 集成電路政策與規劃
16.4.1 集成電路成為國家戰略產業
16.4.2 集成電路產業鏈政策分析
16.4.3 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
16.4.4 集成電路發展企業稅收政策
16.4.5 地方集成電路產業利好政策
16.5 云計算政策與規劃
16.5.1 云計算國家相關政策匯總
16.5.2 “上云用數賦智”實施方案
16.5.3 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方案
16.5.4 云計算技術金融應用標準
16.5.5 云計算“十四五”相關規劃
附錄:
附錄一:《中國制造2025》
圖表目錄
圖表1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范疇
圖表2 不同生命周期產業發展特點
圖表3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
圖表4 2020-2022年全球IT支出規模及預測
圖表5 2019年全球研發投入TOP20公司排行統計
圖表6 2019年全球研發投入TOP20公司排行統計
圖表7 2019-2022年韓國5G用戶發展走勢
圖表8 2018-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9 2018-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圖表10 202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1 2020年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2 2020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金額、增長速度及其比重
圖表13 2018-202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4 2020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5 2020-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16 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圖表17 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主要數據
圖表18 2020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分月增速
圖表19 2020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利潤增速變動情況
圖表20 2020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PPI分月增速
圖表21 2020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變動情況
圖表22 2020年中國通信設備行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分月增速
圖表23 2020年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分月增速
圖表24 2020年中國電子器件行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分月增速
圖表25 2020年計算機制造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分月增速
圖表26 2013-2020年軟件業務收入增長情況
圖表27 2013-2020年軟件業人均創收情況
圖表28 2013-2020年軟件業務出口增長情況
圖表29 2013-2020年軟件業從業人員數變化情況
圖表30 2020-2021年軟件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增長情況
與 新一代信息技術 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