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3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
http://www.xibaipo.cc 2024-04-02 11:16 中企顧問網
2024-203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2024-4
- 價格(元):8000(電子) 8000(紙質) 8500(電子紙質)
- 出版日期:2024-4
- 交付方式:Email電子版/特快專遞
- 訂購電話:400-700-9228 010-69365838
- 2024-203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定義、特征、建園模式及發展歷程等,接著闡述了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園的發展狀況,然后分別介紹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的發展環境、整體發展狀況及區域發展狀況。隨后,報告詳細分析了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開發運營以及國內外高新園區的開發運營比較,并對國內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成功案例進行了具體分析,最后報告詳細列明并解析了與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
- 下載WORD版 下載PDF版 訂購單 訂購流程
在戰后蓬勃發展的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浪潮中,高技術產業的興起是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搶占世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成為世界經濟競爭的主要領域。近50年來,世界科技園區以其獨特的空間布局形態、獨特的運行管理機制和獨特的社會文化環境,成為發展高技術產業最成功的模式之一。我國的高新區是在面臨世界新技術革命挑戰,各國不斷加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國內不斷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倡導、建設并發展起來的。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6.1%。進一步看,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8.6個百分點、3.3個百分點。服務業方面,2020年,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比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快9.0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6.9%;投資方面,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9個百分點。截至2020年底,A股共有809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各大國家高新區中,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比重為19.55%。可見,國家高新區已成為上市公司聚集地。其中,中關村科技園區領先優勢明顯,該園區共有185家A股上市公司,較第二名多出125家,區內上市公司市值合計高達3.02萬億元。
作為我國改革的先行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國家高新區正迎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2020年7月17日,國務院《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發布,是對高新區過去30多年發展的總結,是對未來走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的指導。《意見》提出六個方面的舉措,對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1月29日,科技部關于印發《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國家高新區率先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工業廢水近零排放、碳達峰、園區綠色發展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目標,部分高新區率先實現碳中和。2021年4月26日消息,為推動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科技部研究修訂并印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科技部2022年9月21日公布《“十四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末,國家高新區數量達到220家左右,實現東部大部分地級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級市基本覆蓋。高新技術企業數從2020年的10.1萬家提升到2025年的30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20年的8017.4億元提升到2025年的25000億元,當年新注冊企業數從2020年的74.8萬家提升到2025年的150萬家。
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定義、特征、建園模式及發展歷程等,接著闡述了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園的發展狀況,然后分別介紹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的發展環境、整體發展狀況及區域發展狀況。隨后,報告詳細分析了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開發運營以及國內外高新園區的開發運營比較,并對國內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成功案例進行了具體分析,最后報告詳細列明并解析了與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商務部、財政部、科技部、中企顧問網、中企顧問網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此報告是您跟蹤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最新發展動態、編寫產業規劃、編制產業政策、制定招商策略的重要參考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相關概述
1.1 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界定
1.1.1 高新技術產業的定義
1.1.2 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
1.1.3 高新技術產業的判斷標準和類型
1.2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定義特征
1.2.1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定義
1.2.2 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實質內涵
1.2.3 高新技術開發區特點及功能
1.2.4 發展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價值
1.3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發展歷程
1.3.1 國外高新技術科技園區的發展歷程
1.3.2 國內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產生及發展階段
1.3.3 國內高新園區產業迭代發展歷程
1.3.4 高新技術園區產業迭代與空間演變
第二章 2021-2023年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分析
2.1 世界成功高新科技園的發展特點
2.1.1 區位優勢
2.1.2 創新機制
2.1.3 人力資源
2.2 世界一流高新科技園開發建設分析
2.2.1 成功科技園區建設原因
2.2.2 成功科技園區建設標準
2.2.3 開發模式分析
2.2.4 開發流程分析
2.3 世界高新科技園區管理模式分析
2.3.1 管理模式主要類型分析
2.3.2 管理模式發展特點分析
2.4 世界高新科技園區運營分析
2.4.1 土地開發機制
2.4.2 招商機制
2.4.3 發展路徑
2.4.4 園區運營模式
2.5 世界發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經驗
2.5.1 美國硅谷
2.5.2 英國劍橋科技園
2.5.3 日本筑波科學城
2.5.4 韓國大德科技園
2.5.5 發展經驗啟示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環境分析
3.1 經濟環境
3.1.1 世界經濟形勢分析
3.1.2 國內宏觀經濟概況
3.1.3 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
3.1.4 國內宏觀經濟展望
3.1.5 現代化經濟體系戰略
3.2 金融環境
3.2.1 國內高技術產業投資現狀
3.2.2 金融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3.2.3 高新區金融服務環境建設策略
3.3 產業環境
3.3.1 高新技術產業運行狀況
3.3.2 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規模
3.3.3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
3.3.4 科技經費投入力度分析
3.3.5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問題
3.3.6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建議
3.4 用地環境
3.4.1 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分析
3.4.2 國家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情況
3.4.3 高新區土地集約化利用狀況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分析
4.1 中國國家高新區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4.1.1 孵化功能
4.1.2 集聚功能
4.1.3 擴散功能
4.1.4 示范功能
4.2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運行狀況
4.2.1 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脈絡
4.2.2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性發展
4.2.3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認定
4.2.4 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排名情況
4.2.5 國家高新區企業競爭能力分析
4.2.6 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案例
4.3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狀況
4.3.1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
4.3.2 國家高新區創新環境分析
4.3.3 國家高新區人才分布特征
4.3.4 國家高新區科研投入情況
4.3.5 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問題
4.3.6 高新區創新能力提升建議
4.4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布局分析
4.4.1 高新技術產業類型
4.4.2 高新區布局的類型
4.4.3 高新區布局的原則
4.4.4 高新區布局影響因素
4.4.5 高新區布局存在的問題
4.4.6 優化高新區布局的建議
4.5 中國區塊鏈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
4.5.1 區塊鏈產業園支持政策
4.5.2 區塊鏈產業園分布格局
4.5.3 區塊鏈產業園新增情況
4.5.4 區塊鏈產業園省級規劃
4.5.5 區塊鏈產業園發展挑戰
4.5.6 區塊鏈產業園發展建議
4.6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轉型發展分析
4.6.1 高新區轉型發展內涵與態勢
4.6.2 高新區轉型發展內在機理
4.6.3 高新區轉型發展的突出問題
4.6.4 高新區轉型發展面臨的挑戰
4.6.5 高新區轉型發展路徑選擇
4.7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臨的問題
4.7.1 產業趨同較為明顯
4.7.2 科技型中小企業重視不夠
4.7.3 園區產業配套能力不足
4.7.4 對園區發展的認識不夠
4.8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建議
4.8.1 制定園區發展規劃
4.8.2 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4.8.3 發展生產性高端服務業
4.8.4 提升園區服務支撐能力
4.8.5 提升管委會服務水平
4.8.6 找準高新區發展著力點
4.9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趨勢分析
4.9.1 新業態
4.9.2 新空間
4.9.3 新組織
4.9.4 產業園區發展趨勢
第五章 2021-2023年區域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狀況
5.1 京津冀地區
5.1.1 京津冀高新區發展背景
5.1.2 北京市高新區發展概況
5.1.3 天津市高新區發展概況
5.1.4 河北省高新區發展概況
5.2 遼寧省
5.2.1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5.2.2 高新技術區發展情況
5.2.3 高新區企業經營狀況
5.2.4 高新區發展問題
5.2.5 高新區發展規劃
5.3 廣東省
5.3.1 高新技術產業現狀
5.3.2 高新技術發展水平
5.3.3 國家級高新區建設
5.3.4 高新企業認定補貼
5.4 浙江省
5.4.1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5.4.2 高新技術園區建設
5.4.3 百強高新技術企業
5.4.4 高新產品貿易情況
5.4.5 高新區發展目標
5.5 江蘇省
5.5.1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
5.5.2 國家級高新區建設情況
5.5.3 高新區企業運行狀況
5.5.4 區域創新指數分析
5.5.5 高新區轉型困境
5.5.6 高新區轉型建議
5.6 湖北省
5.6.1 高新技術產業現狀
5.6.2 高新區發展狀況
5.6.3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5.6.4 高新產業創新集群
5.7 安徽省
5.7.1 高新技術產業現狀
5.7.2 高新區發展現狀
5.7.3 專利發展狀況分析
5.7.4 百強高新技術企業
5.7.5 高新區典型案例
5.8 湖南省
5.8.1 高新技術產業現狀
5.8.2 高新區建設情況
5.8.3 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5.8.4 高新區競爭力分析
5.9 其他地區
5.9.1 福建省
5.9.2 四川省
5.9.3 山東省
5.9.4 山西省
5.9.5 重慶市
第六章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劃設計分析
6.1 產業園區的規劃理念與方法
6.1.1 產業園區的發展階段
6.1.2 產業園區規劃的概念
6.1.3 產業園區新的規劃理念
6.1.4 產業園區的規劃要領
6.1.5 產業園區的規劃布局
6.1.6 產業園區的管理方法
6.2 影響中外科技園區規劃主要理論
6.2.1 技術創新理論
6.2.2 增長極理論與創新擴散理論
6.2.3 空間擴散理論
6.2.4 苗床理論
6.2.5 三元參與理論和五元驅動理論
6.3 高新科技園區規劃原則
6.3.1 城市定位
6.3.2 項目發展評估
6.3.3 創新環境的創造
6.3.4 區域規劃、空間發展模式選擇
6.3.5 可持續發展戰略
6.4 現代科技園區規劃思路與方法研究
6.4.1 科技園區規劃發展研究現狀
6.4.2 國內外科技園區規劃發展現狀
6.4.3 科技園區規劃發展的必要性
6.4.4 現代科技園區規劃基本理念
6.5 中國高新園區升級的規劃思路分析
6.5.1 主題特色型
6.5.2 綜合城區型
6.5.3 升級規劃啟示
6.6 現代高新技術產業園景觀規劃設計
6.6.1 產業園景觀設計研究意義
6.6.2 產業園景觀規劃設計目的
6.6.3 產業園公共綠地景觀特征
6.6.4 產業園景觀規劃設計定位
第七章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開發運營分析
7.1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模式
7.1.1 產業園區管理模式分析
7.1.2 產業園區招商運營模式
7.1.3 高新技術產業園管理創新
7.1.4 高新技術產業園人才管理
7.1.5 高新技術產業園管理措施
7.2 中國高新區開發建設模式分析
7.2.1 高新區主要發展模式
7.2.2 高新區開發模式分析
7.3 中國高新區投融資模式分析
7.3.1 初級投融資模式
7.3.2 發展投融資模式
7.3.3 創新投融資模式
7.3.4 高新區建設融資建議
7.4 中國高新區應用PPP融資模式
7.4.1 PPP融資模式的概念及內涵
7.4.2 PPP融資模式的優點及意義
7.4.3 園區PPP項目運行狀況
7.4.4 園區PPP項目盈利模式
7.4.5 園區PPP項目面臨風險
7.4.6 園區PPP項目發展建議
7.4.7 高新區推行PPP融資模式的建議
7.4.8 高新區PPP模式應用案例
7.5 中國高新區招商模式分析
7.5.1 高新區招商模式比較
7.5.2 高新區招商模式選擇
7.6 高新科技園區運營服務模式分析
7.6.1 創新孵化新模式
7.6.2 專業的投融資服務平臺
7.6.3 全面的人才服務平臺
7.6.4 完善的后勤服務平臺
7.7 中國高新區管理體制分析
7.7.1 高新區管理模式分析
7.7.2 高新區管理體制的問題
7.7.3 國外高新區管理模式經驗
7.7.4 高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建議
7.7.5 高新區管理體制改革路徑
7.8 中國高新科技園區的運營環境構建
7.8.1 高新科技園區的外部環境建設
7.8.2 高新科技園區的內部建設分析
7.9 中國高新區企業集群整合研究
7.9.1 整合背景分析
7.9.2 整合關鍵要素
7.9.3 整合對策分析
7.9.4 整合案例分析
第八章 高新科技園區發展狀況及經驗借鑒
8.1 中國高新科技園區發展綜合分析
8.1.1 高新科技園發展歷程
8.1.2 高新科技園區的類型
8.1.3 高新技術園區發展優勢
8.1.4 高新科技園發展政策
8.1.5 園區發展問題及對策
8.2 國內外高新科技園區比較研究綜述
8.2.1 目標和功能比較
8.2.2 體制和政府作用比較
8.2.3 發展模式比較
8.2.4 區位選擇比較
8.2.5 規劃建設比較
8.2.6 主要結論與建議
8.3 國內外主要高新科技園區比較分析
8.3.1 產業結構
8.3.2 人才政策
8.3.3 風險投資
8.3.4 中介組織
8.3.5 政府支持
8.4 國內外高新科技園區建設的經驗借鑒
8.4.1 加快風險投資發展
8.4.2 發揮政府采購作用
8.4.3 完善產學研體系
8.4.4 注重培育中小企業集群
8.5 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經驗
8.5.1 農高區基本內涵
8.5.2 農高區發展特征
8.5.3 農高區發展情況
8.5.4 農高區發展動態
8.5.5 農高區發展建議
8.5.6 國外農業科技園區經驗
8.6 中國高新區國際競爭力提升策略
8.6.1 提升集群效率
8.6.2 差異化發展
8.6.3 加強自主創新
第九章 2021-2023年國際典型高新技術產業園案例分析
9.1 美國硅谷高科技園區
9.1.1 園區概況
9.1.2 發展歷史
9.1.3 資源優勢
9.1.4 發展特色
9.1.5 運行機制
9.1.6 經驗借鑒
9.2 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
9.2.1 發展概況
9.2.2 園區特色
9.2.3 管理模式
9.2.4 經驗借鑒
9.3 英國劍橋科技園
9.3.1 園區概況
9.3.2 運營管理
9.3.3 園區成功因素
9.3.4 政府支持情況
9.3.5 發展經驗借鑒
9.4 法國索菲亞科技園
9.4.1 園區概況
9.4.2 資源稟賦
9.4.3 產業集群發展
9.4.4 園內企業狀況
9.4.5 發展機制保障
9.4.6 經驗借鑒
9.5 德國海德堡科技園
9.5.1 建設規模
9.5.2 投資主體
9.5.3 園區發展特點
9.5.4 園區國際合作
9.5.5 經驗借鑒
9.6 日本筑波科學城
9.6.1 園區概況
9.6.2 發展特色
9.6.3 基礎設施
9.6.4 再創發展
9.6.5 經驗借鑒
9.7 印度班加羅爾軟件科技園
9.7.1 園區概況
9.7.2 發展特色
9.7.3 運行環境
9.7.4 投融資模式
9.7.5 經驗借鑒
9.8 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
9.8.1 園區概況
9.8.2 規劃建設
9.8.3 發展特點
9.8.4 運行狀況
9.8.5 政策支持
9.8.6 經驗借鑒
9.9 其它典型園區介紹
9.9.1 政府主導型園區
9.9.2 大學主導型園區
9.9.3 基斯塔科技園Kista
第十章 2021-2023年國內重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分析
10.1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10.1.1 園區基本介紹
10.1.2 園區經濟作用
10.1.3 配套政策動態
10.1.4 經營狀況分析
10.1.5 園區發展成果
10.1.6 重點任務部署
10.1.7 園區發展規劃
10.2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2.1 高新區基本介紹
10.2.2 園區經濟運行狀況
10.2.3 高新產業項目發展
10.2.4 園區信用融資方案
10.2.5 硬科技創新示范區
10.3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3.1 園區基本介紹
10.3.2 主導產業情況
10.3.3 園區發展成果
10.3.4 企業培育情況
10.3.5 相關支持政策
10.3.6 園區發展規劃
10.4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4.1 園區基本介紹
10.4.2 園區發展歷程
10.4.3 園區主導產業
10.4.4 創新指數分析
10.4.5 園區行動計劃
10.5 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5.1 園區基本介紹
10.5.2 園區發展優勢
10.5.3 經濟運行情況
10.5.4 專利獲獎狀況
10.5.5 國際化指數發布
10.5.6 高新區發展規劃
10.6 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6.1 園區基本介紹
10.6.2 發展優勢分析
10.6.3 企業培育情況
10.6.4 科技發展動態
10.6.5 園區發展規劃
10.7 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7.1 園區基本介紹
10.7.2 園區運行情況
10.7.3 園區合作進展
10.7.4 園區項目動態
10.7.5 園區投資領域
10.8 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8.1 園區基本介紹
10.8.2 經濟運行狀況
10.8.3 產業發展情況
10.8.4 創新發展情況
10.8.5 “科創中國”試點
10.9 廣東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9.1 園區基本介紹
10.9.2 園區運行情況
10.9.3 園區項目動態
10.9.4 園區發展規劃
10.10 其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介紹
10.10.1 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10.2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10.10.3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10.4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10.5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10.6 石家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第十一章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政策解析
11.1 世界各國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扶持
11.1.1 立法支持
11.1.2 財政支持
11.1.3 稅收優惠
11.1.4 信貸優惠
11.1.5 風險投資政策
11.2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稅收政策研究
11.2.1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分析
11.2.2 高新技術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缺陷
11.2.3 高新技術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建議
11.3 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11.3.1 行動背景
11.3.2 基本原則
11.3.3 主要目標
11.3.4 重點任務
11.3.5 保障措施
11.4 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法規
11.4.1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2016年修訂)
11.4.2 關于促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11.4.3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11.4.4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解讀
11.5 地區層面相關政策法規
11.5.1 廣東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
11.5.2 關于提升甘肅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若干措施
11.5.3 蘭州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
11.5.4 浙江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11.5.5 福建省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11.5.6 陜西省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11.5.7 重慶市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
圖表目錄
圖表1 硅谷與10家試點園區關鍵指標比較
圖表2 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硅谷模式
圖表3 高科技產業生態運行的三大關鍵機制
圖表4 大德科學城的空間布局和主要功能
圖表5 大德科學城的用地構成變化情況
圖表6 2020-2022年世界經濟展望增長預測
圖表7 2016-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8 2016-2020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9 2017-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0 2017-2021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11 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據
圖表12 2016-2021年GDP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13 2016-2021年GDP環比增長速度
圖表14 2015-2020年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類指數及其增速
圖表15 高新區金融服務環境體系的基本框架
圖表16 2014-2019年高新技術產品在出口中的占比
圖表17 2014-202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情況
圖表18 2013-2020年軟件業務收入增長情況
圖表19 2013-2020年軟件業人均創收情況
圖表20 2013-2020年軟件業務出口增長情況
圖表21 2013-2020年軟件業從業人員數變化情況
圖表22 2019-2020年軟件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增長情況
圖表23 2020年軟件產業分類收入占比
圖表24 2020年軟件業分區域增長情況
圖表25 2020年前十位省市軟件業務收入增長情況
圖表26 2020年前十位中心城市軟件業務收入增長情況
圖表27 2020-2021年軟件業務收入增長情況
圖表28 2020-2021年軟件業利潤總額增長情況
圖表29 2020-2021年軟件業出口增長情況